- 出處:衲衣下的故事期數:322期2017年6月
佛亦耕作
因為農夫(代表一般眾生),只是解除短暫的飢渴痛苦,但世尊是為了眾生出離生死輪迴,而努力耕作大福田的人
- 出處:佛研院園地期數:322期2017年6月
唐朝詩僧皎然詩中的禪境(II)(三)
心與空林共杳冥,孤燈寒竹自青熒。不知何處小乘客,一夜風來聞誦經
- 出處:徵文廣場期數:322期2017年6月
吏人立誓
想起以前自己發的誓,他不敢拿手去接,可他轉念一想,又說:「既然你那麼虔心誠意,那就先把錢放在我的靴筒裡吧!」
- 出處:徵文廣場期數:322期2017年6月
業盡情空
當五濁惡世 業海泛流中
修行路上映對的才是
法喜充滿 道心彌貞
- 出處:徵文廣場期數:322期2017年6月
放下
一個“放”字,千般哲理。
一個“放”字,知易行難。
- 出處:文章轉載期數:321期2017年5月
【極短篇】鍾玲/單親 雙親
我說:「蔡伯伯,現在你身體也好,條件也好,考慮再找個伴吧,我不介意的。」蔡伯伯望了我片刻,只說一句話:「愛不是那樣的。」
- 出處:解惑篇期數:321期2017年5月
千佛山教授師解惑
又若在娑婆世界修行,有沒有什麼辦法,可以讓我們也不退轉?
- 出處:佛研院園地期數:321期2017年5月
唐朝詩僧皎然詩中的禪境(II)
「 昨日雪山知爾名,吾今坐石已三生。少年道性易流動,莫遣秋風入別情。」
- 出處:衲衣下的故事期數:321期2017年5月
修行算術篇--1加1的「喻說」與「隨想」
瞧!「風雨夜歸人」,從風雨的迷惑到「夜歸」的休歇,一派安然,有了「道」的消息,也開啟日後她皈投老禪師門下的契機。
- 出處:徵文廣場期數:321期2017年5月
十字路口
此時,我彷彿在道路的盡頭看到未來的自己向我微笑,替我指引方向。雖然前方充滿了辛苦與挑戰,但我仍鼓起勇氣,朝生命的道路邁開我的第一步!
- 出處:徵文廣場期數:321期2017年5月
處處為“家”?
由於搬家次數多,感受也特別深刻--以凡夫眼光看“家”,有如蝸牛帶殼馱著走,走到哪裡就馱到哪裡。是一種負擔,也是一種累贅。
- 出處:徵文廣場期數:321期2017年5月
母親的呼喚
使我想起第二次世界大戰,二哥被日本軍政府徵召成為炮灰,死無葬身之地,屍骨無存。母親終其一生思念愛兒,時常暗地哭泣、落淚。 特此為文悼念媽媽及二哥,願他們在彼岸淨土安息。
- 出處:徵文廣場期數:321期2017年5月
心如工畫師
從小就喜歡雲淡風輕的我,隨著年歲增長....
越來越喜歡淡淡的...卻認真的書寫每一個當下!
- 出處:解惑篇期數:319期2017年3月
千佛山教授師解惑
我發現我自己身上發出之氣與光,於世間相對法中可以使人增加福壽,敬問這是過去世時修習什麼法門導致的結果
- 出處:文章轉載期數:319期2017年3月
【極短篇】鍾玲/惠明和袈裟
過去八個月他一直看南蠻不順眼,說話腔調難聽至極,連一個大字不識,竟然敢作偈子,搶奪六祖的寶位。是他騙走了鎮寺之寶:祖師傳下來的袈裟,是他蒙騙了師父弘忍老和尚。
- 出處:佛研院園地期數:319期2017年3月
從佛法看故事
初學佛者要警惕自己,如果自己喜歡搬弄經文上的資料,自以為懂很多,毫無親證的見解、真實的體悟,僅僅只是一個理論而已,旁人看了會覺得其所言所行,對答上、境界都只是隔靴搔癢
- 出處:衲衣下的故事期數:319期2017年3月
夏日裡過海洋--------水舞
水舞一曲是以色列人慶祝尋獲水源,獲得身體及心靈上的能量補充
- 出處:徵文廣場期數:319期2017年3月
讀《般若學疏義》---談菩薩乘52階位
修學菩薩法,需有十足的信心,紮實的基礎,穩健的步伐,因菩薩的願力是廣度無量無邊眾生,心量含養無有邊際,是含蓋十方
- 出處:徵文廣場期數:319期2017年3月
「幾逢落葉又抽枝」、「取月頭上掛」課堂心得分享
祖師牙慧隨意地拼湊,能擠出些什麼?霧裡看花,似花非花、似霧非霧,搔下了頭上的蝨子,也得不到三根毛
- 出處:徵文廣場期數:319期2017年3月
南無佛
心散無形, 亦有形。
喧喧嚷嚷為利、為名,慾薰心。
不了情?唉! 不了緣?噓--
情不了! 緣不了!貪無饜,無饜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