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處:衲衣下的故事期數:357期2020年8月
人物採訪 天佑娑界 (受訪:慧寂法師)
有一天小兒子卻做了一個夢,他說:「爸爸!我做了一個夢,夢到一個老者對我說『別忘了!你們那些錢都是病人的苦難錢。』」阿彌陀佛!於是我就改買價位低許多的房宅,只要能讓家人遮風蔽雨即可。
- 出處:衲衣下的故事期數:357期2020年8月
衲衣下的足跡 從台南五妃廟走向“菩提寺”
馬上想及在菩提寺上佛學班時,老和尚曾講過:「若出門在外遇到什麼不好的事,可以呼叫『南無金剛上師』,屆時可幫助我們化解厄難。」
- 出處:衲衣下的故事期數:357期2020年8月
衲衣下的足跡 換新手機的「體悟」
如果都只是怪罪別人,直接找那承辦員發洩帶有不滿情緒與責備的言語,令他人有被侵犯的不好感受,是違反「戒」的精神。
- 出處:佛研院園地期數:357期2020年8月
同心防疫,向覺道行
希冀一切有情離苦得樂
早日平息人心的惶恐與不安
- 出處:佛研院園地期數:357期2020年8月
佛研院園地 真的「如如不動」?
「學佛後才知『如如不動』是佛家語。是指『看破了諸法的事實真相』,心能放捨,不會隨著外面的塵境與內在的思緒動搖。」
- 出處:佛研院園地期數:357期2020年8月
佛研院園地 人生沒有彩排 每天都是現場直播
所以學會接受是一件重要的事,接受不了,一輩子永遠不是傷害別人就是傷害自己。
- 出處:佛研院園地期數:357期2020年8月
佛研院園地 邂逅善緣
佛法告訴我們家親眷屬有四種緣,報恩、報怨,討債、還債,沒有學佛之人不知今生業因果報皆是自作自受。
- 出處:佛研院園地期數:357期2020年8月
佛法與現實之間 佛法與管理學的思考(下)
其實世間因果關係十分複雜,本質上可說是無量因緣,人的能知有限,因此所知也有限,只能簡化處理。
- 出處:文章轉載期數:357期2020年8月
【極短篇】鍾玲/璀璨的三祖舍利子
《寶林傳》卷八記錄唐朝宰相房琯寫的三祖僧璨碑說:「灰燼之內,其光耿然,脛骨牙齒,全為舍利,堅潤玉色,鏗鐺金振。細圓成珠,五彩相射者,不可勝數。」
- 出處:徵文廣場期數:357期2020年8月
怪人與智者啟示錄六則之四
- 出處:衲衣下的故事期數:356期2020年7月
人物採訪 成長的歲月 (受訪:如瑩法師)
出家多年,身為老和尚的徒弟,我告訴自己:凡事一定要盡能力,無論常住哪一個道場,就把道場照顧好,好好盡自己的本份,這就是對老和尚的感念。
- 出處:衲衣下的故事期數:356期2020年7月
衲衣下的足跡 淺談六波羅蜜
如果是一個有信仰的人,他會規劃時間早上禮佛、念佛號,下午讀經典、看書,晚上做功課,靜坐止觀,哪來的時間睡覺?
- 出處:衲衣下的故事期數:356期2020年7月
衲衣下的足跡 出家人的情感
有情眾生,出家棄髮,僧服染衣,為破相!為捨執!於貪棄!於瞋滅!於癡離!
- 出處:佛研院園地期數:356期2020年7月
佛學院園地 雲在動還是月亮在動
反觀我們的人生,不也是如此嗎?如果從來沒有用心觀察過生命現象,就不會發現這樣的道理存在,只是在無明迷惑中度過一天又一天。
- 出處:佛研院園地期數:356期2020年7月
佛法與現實之間 佛法與管理學的思考(上)
詹教授:我曾向老禪師請益:「世間法無量無邊,佛法如何對待?」
老禪師的回答很扼要:「佛法亦無量無邊!」
- 出處:文章轉載期數:356期2020年7月
【極短篇】鍾玲/歷經滄桑的六祖真身
佛源說:「我親眼見到六祖靈骨千二百多年後,仍是金黃色,堅硬如金,分量也沉重如金。」
- 出處:徵文廣場期數:356期2020年7月
徵文廣場 改名換運!?
《人生的好壞,是自己掌握。生命的意義,是自己肯定。現前的問題,耐心去化解。能力的不及,身邊有助緣。》
- 出處:徵文廣場期數:356期2020年7月
徵文廣場 月夜鉤牽曦明光
一輪明月懸
大霧小露衫衿沾
借問:君家今夕何?
念深夜更深
- 出處:衲衣下的故事期數:355期2020年6月
人物採訪 活在當下 (受訪:若奘法師)
他本人早已跳脫開了是非,以灑脫自在的言行告訴我們什麼是“無常”苦空。能悟就是你的!無所悟就只好手足無措,迷惑生惱。
- 出處:佛研院園地期數:355期2020年6月
佛法與現實之間 誰是雲中人
沒親近老和尚以前,我寫小說是表現自己真正的感覺,忠於誠實,感覺悲哀就寫悲哀,憤憤不平就表達憤憤不平,所以很真實。相對的,有些人是為了名利寫作,為迎合讀者的趣味寫作,這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