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處:徵文廣場期數:277期2013年5月刊
捕捉遺忘的時光--小時家鄉
小時家鄉
每當下了雨
路面上就會積了很多水
- 出處:徵文廣場期數:277期2013年5月刊
從絲巾的故事談起
之前看到黑幼龍先生的一篇文章,內容說他有次到高雄看朋友,朋友的太太已經過世,這位友人說著說著就含著眼淚並拿出一條絲巾說
- 出處:孺慕之情期數:277期2013年5月刊
惜取一方休憩處—人生的智慧花園
清晨天幽亮時,聽見一陣的鬧鐘響起,百般不情願的翻了一下身,心想若能再多睡幾個小時多好啊!
- 出處:孺慕之情期數:277期2013年5月刊
最溫馨的團聚—記千佛山菩提寺除夕圍爐及新春梁皇法會
多年前,自父親往生後,就長年在外地工作,但每年還是會趁著年假返鄉和親人團聚,順便到菩提寺參加新春梁皇法會,並為父親做超度功德,略盡一份孝思。
- 出處:活動報導期數:278期2013年6月刊
浴佛法會暨為我慈母點福燈活動
五月十一日,千佛山菩提寺以一系列活動慶祝浴佛節與母親節。
- 出處:衲衣下的故事期數:278期2013年6月刊
重塑自我 脫胎換骨
學佛行人,尤其出家人不只是修行辦道,還要脫胎換骨。
- 出處:衲衣下的故事期數:278期2013年6月刊
說夣(上)
每個凡夫都會作夢,只是有美夢與惡夢的差別。醒來時,則有餘悸猶存的
- 出處:佛研院園地期數:278期2013年6月刊
虎與刺蝟
俗話說:「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指的就是人在受挫折或災禍後,易生畏懼的心理
- 出處:佛研院園地期數:278期2013年6月刊
自由的道路
人,總喜歡沉醉於自己所編的虛幻之夢,甘願享受瞬息消逝之泡影。
- 出處:徵文廣場期數:278期2013年6月刊
微笑的故事
一進寺院大門是天王殿,您會看到笑口常開大肚彌勒佛,進入大雄寶殿,諸佛菩薩都是面帶微笑;在寺院裏,很多師父們臉上都掛著微笑。
- 出處:徵文廣場期數:278期2013年6月刊
老教授與學生
有一個虛無飄渺的世界,叫做網路。說它近,它不近;說它遠,它不遠;說它真,它也非真;說它假,它也非假.................
- 出處:徵文廣場期數:278期2013年6月刊
清 燈
佛說:人人皆可成佛。我信,但我不是佛。我不能無視一切,看空一切!
- 出處:徵文廣場期數:278期2013年6月刊
幾年前──捕捉遺忘的時光
幾年前
庭院圍牆邊的那一棵
未被修剪過的龍眼樹
長得非常茂密
- 出處:活動報導期數:279期2013年7月刊
102年千佛山水陸大法會
為了恭慶農曆四月四日文殊菩薩聖誕,也為緬懷與感念千佛山開山祖師上白下雲老禪師,千佛山系緇素二眾特於5月13日至19日恪遵佛制開啟水陸大法會
- 出處:活動報導期數:279期2013年7月刊
心靈的澄淨之旅--記102年千佛山菩提寺「八關齋戒」
由於平日工作忙碌,每天朝出晚歸,就像古代的人一樣,雞鳴而起,日暮而息,所不同的是古代的人,多懂得生活簡約、修身養性、反躬自省之道;
- 出處:高僧傳略記期數:279期2013年7月刊
華嚴宗第四祖──澄觀大師
澄觀(西元738~839),唐代越州(浙江紹興)人,俗姓夏侯,為中國華嚴宗第四祖。
- 出處:衲衣下的故事期數:279期2013年7月刊
大智文殊師利菩薩
大智文殊菩薩是四大菩薩(觀音、文殊、普賢、地藏)其中一位,以智慧第一,是如來法王子,為眾菩薩之首
- 出處:衲衣下的故事期數:279期2013年7月刊
說夢(下)
五代南唐後主李煜,雖貴為一國之君,但才華洋溢,所作的詞被推為古今第
一。只是不思振作,以致成了亡國奴。
- 出處:衲衣下的故事期數:279期2013年7月刊
下午二點二十分.開往新左營的火車
是一趟奇幻的旅程,那車、那人、那狗。
- 出處:佛研院園地期數:279期2013年7月刊
母親的羽衣—讀後感
在人類中,女性天生擁有一份母愛的使命感,無論對家庭,對孩子,都以無盡的犧牲精神,對所有的付出是不求回報,終其一生的心力和體力,奉獻給這個 “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