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處:佛教論壇期數:332期2018年5月
衲衣下的足跡 “坐與站”的內心對話
當然從“鳥瞰大地”到“親近大地”,中間有一段修養的過程,鳥瞰大地從負面想是不切實際、好高騖遠...
- 出處:衲衣下的故事期數:332期2018年5月
衲衣下的足跡 點滴老化的你我
在身體與精神雙重的老化之下,就只有任憑業力擺佈,失去自由與失去尊嚴,唯一能陪伴的是無可奈何與莫名的空虛了
- 出處:文章轉載期數:332期2018年5月
【極短篇】校園美女
袁立伸手過來幫她繫安全帶。她說:「謝謝,我自己繫。」他點頭笑笑,並不介意。她這才知道拒絕人不一定會傷人。
- 出處:徵文廣場期數:332期2018年5月
佛法看故事 跳神
譬如芭蕉,在形相上綠葉青莖,層層聚合,如果層層解剖,去葉剝莖,到最後一無所有;那莖之皮層,葉之塊狀,卻又無不是芭蕉的一部份。試想,究竟什麼是芭蕉的「真」呢?
- 出處:徵文廣場期數:332期2018年5月
山玉蘭
我想放下包袱上路
你能否助我
在行走中一步一清靜
山風吹過樹影依舊婆娑
- 出處:徵文廣場期數:332期2018年5月
不經意的相逢
當所有的繁華散盡
空落的枝頭
是否還有暗香飄過
- 出處:衲衣下的故事期數:331期2018年4月
衲衣下的足跡 問路
「感謝!感謝!不好意思!由於你的帶路,讓我能幸運的參加了老和尚辦的第一次大專禪七。」
- 出處:衲衣下的故事期數:331期2018年4月
衲衣下的足跡 禪修,常修
「禪修不是三天兩頭的活兒,修行也不止於這一輩子的事。」
- 出處:文章轉載期數:331期2018年4月
余光中老師的多重面貌
于是有一天下課,我就跑到講臺前,把稿子交給余老師,口中喃喃地說“一篇我寫你詩的文章,請指教。它給退稿了。”說完就跑了。
- 出處:徵文廣場期數:331期2018年4月
矮坐頭
迂公就說:「人們都說樓高,不過是胡亂得來的虛名罷了。」於是叫僕人把這座樓拆了
- 出處:徵文廣場期數:331期2018年4月
靜中思過後
海,似人海!
浪,是業浪!
在無淵的心中感受。
把思惟,不分善惡,傾巢拋出。
- 出處:徵文廣場期數:331期2018年4月
曼陀羅花
而你自如自在
在該生長的地方生長
在適宜的季節裡
該歡呼的時候歡呼
- 出處:徵文廣場期數:331期2018年4月
等待
因此愛與感恩只是善法,佛家講求的是“慈悲喜捨”,所謂「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善也只是修行的一個初階,修行可以再超越世間法的善惡相對,到達絕對的境地
- 出處:徵文廣場期數:331期2018年4月
夢的花瓣
落花風吹過~
模糊了一次又一次
僅管如此....
最後一刻,也給世人一份驚心的動魄
- 出處:文章轉載期數:330期2018年2、3月
專訪文學家鍾玲
「當時我真的嚇了一跳,一位出家多年的高僧大德,為何會記得二十八年前曾看過我的文章呢?我聽到他這樣說,即時就流下淚來,皆因我知道,我已找對了人。」
- 出處:衲衣下的故事期數:330期2018年2、3月
衲衣下的足跡 「處中得道」
修行就像一個彈琴的人,怎麼樣把琴絃調到恰到好處,因為琴絃調得太緊容易斷掉,調得太鬆又發不出正確的音來。
- 出處:佛研院園地期數:330期2018年2、3月
回首歲末
「師父,您說您只有小學的程度,可是我看您讀經,裡面有很多艱澀的字,您都能讀,而且國台語都會,您是怎麼學習的呀?」
- 出處:徵文廣場期數:330期2018年2、3月
從佛法看故事 問孔子
弟子曰:「子何諛之甚也?」孔子曰:「此輩人哄得他去也夠了,惹他甚麼?」
- 出處:徵文廣場期數:330期2018年2、3月
蓮花
我還記得許多事情
成功或失敗,歡愉或悲痛
- 出處:衲衣下的故事期數:329期2018年1月
我空怖滅
這章的重點就在「怖跟畏」,怖就是恐怖,畏就是畏懼。恐怖與畏懼源於人們內心的一種擔憂,因擔憂生起一個“我”的執著。執著什麼?就是自己的好惡,也就是自己的一份情感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