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處:衲衣下的故事期數:266期2012年4月刊
旅行
名作家張曉風說:「旅行,就是把家往外搬。」能以四海為家,這種人最豁達。
- 出處:孺慕之情期數:266期2012年4月刊
佛法的薪傳
「你到經中找找,看看佛有沒說過?找到了,再來找我。」兩年前一位長老對我說了這句話。
- 出處:孺慕之情期數:266期2012年4月刊
音樂與修行
元旦前夕,青年人例常都必須以狂歡的形式迎接新的一年的來臨。正處於人生巔峰的孩子們也不例外,與同事、朋友安排了聚會,家中留下我一人享受著日復一日的迴圈……。
- 出處:孺慕之情期數:266期2012年4月刊
311植樹‧朝山行
晴朗無雲的天空,涼爽宜人,山巒的靉靆靈霧,環繞四周,山野中的微風,送來清淨山林的氣息,含著些許泥土味道
- 出處:孺慕之情期數:266期2012年4月刊
忙碌 忙碌
忙碌,一定看不見,清晨 天空將亮的那一剎那
- 出處:高僧傳略記期數:267期2012年5-6月合刊
鑒真和尚─日本律宗之始祖
鑒真(西元688-763年),唐代赴日本傳戒並首創日本律宗的高僧。俗姓「淳于」,揚州江陽縣人。十四歲出家,研習律學與天台止觀,曾至洛陽、長安參學。
- 出處:衲衣下的故事期數:267期2012年5-6月合刊
帶刺的玫瑰花
那一年,小學的班長,發起畢業十五年的同學會,拜託大家全員到齊,給魏老師一個驚喜,也讓老師知道這些寶貝學生都很成材,不辜負恩師的教導。
- 出處:徵文廣場期數:267期2012年5-6月合刊
見山三部曲
一大早登上二十樓的天台迎接晨曦,那佈満天空的朝霞立刻吸引了我。從暗紅、深紅、金紅慢慢轉成金黄……
- 出處:徵文廣場期數:267期2012年5-6月合刊
見山見水
嬰兒時
你所看到的山
近乎山
你所看到的水
近乎水
- 出處:徵文廣場期數:267期2012年5-6月合刊
參「山水」
山不一定是怎樣的山,水不一定是怎樣的水?
- 出處:孺慕之情期數:267期2012年5-6月合刊
天晴 天陰
天陰的時候,想念師父。
你曾經說:“天陰的時候,你看不見我。”
是的,我們被情緒的烏雲圍困,
是的,我們陷入迷霧般的執著,
當然看不見你。
- 出處:孺慕之情期數:267期2012年5-6月合刊
八關齋戒──身心安住一日夜
佛陀為了讓在家居士有機會體會出家生活、種下出世善因道種,特制訂八關齋戒,囑咐須在寺院舉辦,一日夜身心安住,做一日的出家人。
- 出處:孺慕之情期數:267期2012年5-6月合刊
八關齋戒 心得篇
懷老和尚紀念活動,自3月11日起陸續展開,對於學佛幼稚園班、一些法會內容都還不甚清楚的我,在一股好奇心加上好勝心的驅使下,雖聽說,八關齋戒不能這樣、不能那樣,且過午不食…
- 出處:孺慕之情期數:267期2012年5-6月合刊
八關齋戒感想
這句話在我參加此次「八關齋戒」後,特別讓我好似如魚出水般,開始認識自己所兼備著生活與工作的閱歷,已成了一生中不能重來的寶貴經歷。
- 出處:孺慕之情期數:267期2012年5-6月合刊
禪跡•金剛經塔
「金剛經塔」是余最尊崇的 上白下雲老禪師所創建,於民國86年12月23日落成,是全台灣第一座「金剛經塔」
- 出處:徵文廣場期數:267期2012年5-6月合刊
再續前緣 參會天童
回想2005年6月,那是第一次,隨著「佛弟子協會」的師父們,一行十九人,朝禮五台文殊,第一站即是回「天童寺」禮祖
- 出處:衲衣下的故事期數:270期2012年9月刊
那遠遠的雨(下)
我坐在菩提寺照客室,看著人來人往。這天候,雨有一陣沒一陣的,有時還夾雜著風,傘兒不聽話,有時大辣辣開著花,驚呼之聲,如箭矢飛空而去,穿過雨幕。
- 出處:衲衣下的故事期數:270期2012年9月刊
覆獄中函答三問
畢竟大乘佛教特別強調迴向,據先師上白下雲老禪師的解釋是:把既得的利益,去和別人分享,就叫做迴向。
- 出處:活動報導期數:270期2012年9月刊
六祖惠能大師的淨土思想
《壇經》在中國思想史上,深具影響力,其所揭示的修行觀念,為佛教傳統修行方式注入源頭活水,促使禪宗蓬勃發展。尤其將佛說的『隨身所住之處常得安樂』的「淨土觀念」闡揚得淋漓盡致;
- 出處:徵文廣場期數:270期2012年9月刊
母親的故事
一天,我早晨運動時走過網球場,無意間聽見這麼一對母子的對話。母親見兒子打球打得滿身大汗,氣喘吁吁地坐在休息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