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處:衲衣下的故事期數:208期 2006年 10月刊
「名聞利養,禮讓他人」鬼門關前走 - 遭的啟示
白吃人家幾個月,也該煮幾頓飯回饋給人吃,於是自告奮勇,當上了大寮師。不只管吃,連帶還餵食放生園的動物,及放生池的魚。
- 出處:生活與修行期數:208期 2006年 10月刊
插畫與我(上)
個人從事插畫的行業已一段時間 ,在後半段時間 ,接觸佛教,(或說是佛法)的機會
較多,那是進入千佛山的關係及原故。
- 出處:生活與修行期數:208期 2006年 10月刊
月明星稀 菩薩情長
生命是一首讚歌,而家不僅是與摯愛的親人聚集在一起的地方,更是心靈的歸屬───我,是個極顧家的人,求學時代,為了幫助家計,白天唸書,晚上看顧家裡的西藥房,半工半讀,再怎麼辛苦,幫忙洗衣、燒飯、打點零碎的瑣事,也是身為家裡的一份子該盡的義務。
- 出處:衲衣下的故事期數:207期 2006年 9月刊
我的出家因緣
俗話說:「金錢是萬能的。」經過這幾十年的生活體驗,我否定了它。的確,沒有錢,日子不好過;但是有錢,也不一定能過快樂的生活。
- 出處:衲衣下的故事期數:206期 2006年 8月刊
醍醐灌頂
去年九月廿五日,千佛山聯合功德會、佛弟子協會,在台南市舉辦園遊會,台南縣歸仁鄉,張世杰居士說,二個月前在夢中,老和尚告訴他,高雄甲仙梵音禪寺,有一位出家師父要行腳到台南關廟菩提寺朝山,要他發心護法,後來他問了幾位天岳山男眾出家師父,都說不知其事,在園遊會時剛好我也趁著在梵音禪寺發心朝山九十次報四恩--佛恩、師恩、父母恩、眾生恩之便,並且功德回向大護摩圓滿成功,每天風雨無阻。
- 出處:孺慕之情期數:217期2007年 8月刊
老師父重遊大阿里山
2007年3月下旬,筆者到千佛山嘉義講堂,與奘師父談起講堂居士到瑞里遊覽趣事,並表示如果能請老師父到阿里山一遊,那才是阿里山國家風景區的一大福報。
- 出處:孺慕之情期數:216期 2007年 7月刊
白雲深處有人家
元宵節的煙火還此起彼落的響著,就接到北區召集人黃玉真居士的電話:白雲書坊要請翔師父開課,講授《普門品》,有沒有興趣來聽課咦?白雲書坊請教授師開課,這可是新鮮事兒!
- 出處:孺慕之情期數:215期 2007年 6月刊
感情的困惑
“涅槃經”云:人生基本八苦即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愛別離苦、怨憎會苦、求不得苦、五蘊熾盛苦。
- 出處:孺慕之情期數:215期 2007年 6月刊
永遠的巨人
小時候望著壯碩的爸爸,簡直就是泰山、就是巨人
- 出處:孺慕之情期數:214期 2007年 5月刊
雲公九三嵩壽 - 恭撰數聯奉晉期頤之頌選輯
高懷自得如明月;耆壽真堪媲白雲。
- 出處:孺慕之情期數:213期 2007年 4月刊
菩薩戒受戒感言
千佛山聯合功德會在 雲老禪師九十嵩壽,首次傳授在家三皈五戒及菩薩戒時,恰值接觸千佛山不久,本來評估已在別的道場受過五戒的基礎。
- 出處:孺慕之情期數:213期 2007年 4月刊
人生 不法 不法 病
從事建築工作多年的李明義居士,透過建築空間深邃的慧觀,以建築的語言,佛法的表現,在時光的塵封中,召喚著精神的綿長與敻遠,讓每一棟建築呈顯活潑、富於生命鮮活的質素。
- 出處:孺慕之情期數:213期 2007年 4月刊
學佛真好
學佛算算至今已十五個年頭了,漸漸明白:學「做人」是眾人之事,學「佛」卻是每一個「我」之一大事因緣。
- 出處:孺慕之情期數:213期 2007年 4月刊
迴文詩二首
梅季禪修
連綿霉雨降,淅瀝滴堂前;千慮爭安靜?定心應坐禪。
- 出處:孺慕之情期數:213期 2007年 4月刊
致友人
夜好深也好靜... 機場臨別前的擁抱,想要傳達的是我對妳的疼惜與祝福,疼惜妳的傷痛也祝福妳的現在與未來。
- 出處:孺慕之情期數:213期 2007年 4月刊
雲公九三嵩壽 - 恭撰數聯奉晉期頤之頌選輯
五嶽齊壽,維嵩稱峻;百年上壽,如日猶明。
- 出處:孺慕之情期數:213期 2007年 4月刊
退休感言
慧命相續燈燈相繼,悲智雙運深得微密。
- 出處:孺慕之情期數:210期 2006年 12月刊
師父的法語化解了她的痛若
她已過不惑之年,有一個聰明的兒子在念初中,結婚十多年還算美滿幸福,她與丈夫都很勤勞,因此十多年就置起兩處店面房產,雖不太大,但出租還很划算,再加上兩人的工作所得,每月三口之家還算過得去。
- 出處:孺慕之情期數:210期 2006年 12月刊
同修
「同修」者,顧名思義,共同修行者。
- 出處:孺慕之情期數:210期 2006年 12月刊
花開花落嘆無常
那一天,確切的日期我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