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處:紅塵甘露期數:410期2025年6月
410大方廣佛華嚴經淺釋
經中說慚藏,自無始以來,不知因果與輪迴之理,以至三世循環不已;若能知慚識愧,斷除惡行;發起菩提心,專心斷除無慚之行,是則、當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道果。
- 出處:紅塵甘露期數:410期2025年6月
佛說四十二章經 第二十八章 意馬莫縱(下)
「你小心喲!那個頭會撞著柱子,柱子會垮唷!」
「你怎麼知道我一定會撞著柱子?」
話剛講完,「砰!」碰上去了。「呵,你有神通?!」你想到處都是柱子,低著頭不撞上那才怪!這就是人!
- 出處:紅塵甘露期數:410期2025年6月
《金剛經研討》 依法出生分第八
這兩個字雖然都是一個「阿」字,有時候唸「ㄛ」、有時候唸「ㄚ」,怎樣在經典上面分別?唸ㄛ有「無」的意思,唸ㄚ是沒有「無」的意思.
- 出處:紅塵甘露期數:410期2025年6月
佛遺教經法句 十四、禪定十頌
禪那為靜慮
微妙最善法
向上一著念
心印不可說
- 出處:休庵絕案期數:409期2025年5月
休庵絕案 生命之畫!
話頭;生命之畫!
公案:枯樹、老鴉、黃昏?
- 出處:禪的語絲期數:409期2025年5月
禪的語絲 修行的詮釋
修行的詮釋
修是修養,行是行為
- 出處:紅塵甘露期數:409期2025年5月
409大方廣佛華嚴經淺釋
戒法──如來所訂之法。
戒體──受持戒法莊嚴。
戒行──依教如法行為。
戒相──緇素所受差別。
- 出處:紅塵甘露期數:409期2025年5月
佛說四十二章經 第二十八章 意馬莫縱(上)
千萬不要相信自己的起心動念,也就是自我意識,因為起心動念產生的就是自我意識的現象,要到什麼時候可以相信呢?要成就了阿羅漢,才可以相信它,否則都是不可信。
- 出處:紅塵甘露期數:409期2025年5月
《金剛經研討》 依法出生分第八
因為色聲香味觸只是色塵,「法」才有緣境可說,在名字相就有所謂的入流,或者是不入流。
- 出處:紅塵甘露期數:409期2025年5月
佛遺教經法句 十三、不忘念六頌
所習聖智法
心明記不失
無住無無住
是為不忘念
- 出處:休庵絕案期數:408期2025年4月
休庵絕案 莫道無常句
問:如何是生命之歌?
謂:夕陽、枯樹、老鴉!
- 出處:禪的語絲期數:408期2025年4月
禪的語絲
挑剔,對象不是別人,應該多與體諒;挑剔自己的過失,具有檢討與改進的作用,也就是所謂修。
- 出處:紅塵甘露期數:408期2025年4月
408大方廣佛華嚴經淺釋
三世所有諸佛法
於此一切咸知見
從於如來種性生
彼諸佛子行斯道
- 出處:紅塵甘露期數:408期2025年4月
佛說四十二章經 第二十七章 無著得道(下)
人在學佛的道路上,最恐懼的,就是自我意識。如果經過修行,慢慢去體會自我,原來這個自我是依習氣而表現的,經過修行呢?慢慢有了修養,所表現的自我,就是擁有知識經驗,有智慧,也就是所謂的「道我」。
- 出處:紅塵甘露期數:408期2025年4月
《金剛經研討》 依法出生分第八
所謂「勝彼」不是在對比上面超過它,而是講它的一個本體性。
- 出處:紅塵甘露期數:408期2025年4月
佛遺教經法句 十二、精進八頌
修行無懈怠
精進伏眾魔
毅力持梵行
菩提果莊嚴
- 出處:休庵絕案期數:407期2025年3月
休庵絕案
話頭:孰是?孰不是?
公案:誰念南無阿彌佛?
機鋒:力不從心!
- 出處:禪的語絲期數:407期2025年3月
禪的語絲 禪行者
返觀自我的起心動念,
別人如何?
自己又如何?
- 出處:紅塵甘露期數:407期2025年3月
407大方廣佛華嚴經淺釋
成就最上第一智
具足無量無邊智
於諸四眾無所畏
此方便智所行道
- 出處:紅塵甘露期數:407期2025年3月
佛說四十二章經 第二十七章 無著得道(上)
不管出家、在家,假使學佛是在賭錢的話,等於你認為自己押的寶是對的,別人押的都會輸,那你有沒有這種能力,讓人家跟著你一起押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