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處:紅塵甘露期數:289期2014年6月刊
大方廣佛華嚴經淺釋-華藏世界品第五之三
其最近輪圍山香水海,名玻璃地,世界種,名常放光明,以世界海清淨劫音聲為體;此中最下方,有世界名可愛樂淨光幢,佛剎微塵數世界圍繞,純一清淨,佛號最勝三昧精進慧。
- 出處:紅塵甘露期數:289期2014年6月刊
唯識法相學34-因明三支
先認識了別之後再肯定,或者用比喻來說明道理,那也是唯識學另外的一個課題,叫做“唯識喻說”
- 出處:佛研院園地期數:289期2014年6月刊
運用思想(中)
為人處事要“運用思想”,修學佛法則更要“運用思想”,絕不能說有了問題就問,自己從來不去運用思想。
- 出處:紅塵甘露期數:291期2014年8月刊
大方佛華嚴經-華藏世界品第五之三
天城寶碟香水海外,次有如是等微塵數香水海,如是世界種各各香水海,清淨莊嚴不可說世界。
- 出處:紅塵甘露期數:291期2014年8月刊
唯識法相學36
因為依人的因所生的果,輪迴現象在唯識法相上如何認識?我一直強調唯識須建立了法相才能談唯識,也就是不可以用一個概念的法相而來談唯識。
- 出處:紅塵甘露期數:291期2014年8月刊
佛法、優生、種子(一)
佛法看優生,除了無始以來,依於業的種性來分辨本質之外,還有現在所謂修養的問題。
- 出處:紅塵甘露期數:292期2014年9月刊
大方廣佛華嚴經淺釋-華藏世界品第五之三
眾生煩惱,或有剎土,險惡坎坷;若作如是見,即已分別雜染,或者清淨。當知諸剎種性,悉皆隨眾生心念所起
- 出處:紅塵甘露期數:292期2014年9月刊
唯識法相學37八識的義理
阿賴耶識,它就像一個倉庫,倉庫只是一個房子,一個空間。在這空間、倉庫裡堆上各式各樣的物品,動的、靜的,什麼都可以放進去
- 出處:紅塵甘露期數:292期2014年9月刊
佛法要義種子(二)
種子,「子」是一個果,「種」是一個因,種子的形成是有因有果,先要瞭解這個名詞。舉例來說,如一顆橘子,橘子本身是一個果,我們稱這叫做果;為什麼說它是從橘子樹上面成長、結成的一個果?
- 出處:紅塵甘露期數:293期2014年10月刊
大方廣佛華嚴經淺釋-華藏世界品第五之三
三世一切佛 及以其國土
於一剎種中 一切悉觀見
一切佛神力 塵中現眾土
種種悉明見 如影無真實
或有眾多剎 其形如大海
或如須彌山 世界不思議
有剎善安住 其形如帝網
或如樹林形 諸佛滿其中
- 出處:紅塵甘露期數:293期2014年10月刊
唯識法相學38-八識的義理
五蘊的想來自哪?是來自當五蘊的色蘊完成之前,有法塵跟色法的產生,這就要“意”,這種意識可以這麼說,不同於“我”。
- 出處:紅塵甘露期數:293期2014年10月刊
佛法要義 種 子(三)
一個完整的佛法,必須具足體、用、相、境;如果只談體、談相,或者只談相、談境,或者只是談用,這四者不能夠具足的話,就不能表現出一個完整的佛法。
- 出處:紅塵甘露期數:294期2014年11月刊
大方廣佛華嚴經華藏世界品第五之三
有剎甚可畏 嘷叫大苦聲
其聲極酸楚 聞者生厭怖
地獄畜生道 及以閻羅處
是濁惡世界 恒出憂苦聲
釋 疑
酸楚厭怖,何以但言三塗?為地獄眾生,受酷刑極苦之處。為畜生禽獸,受射殺屠宰之難。為鬼類受欲食不得、及處晦暗不見光明故。
- 出處:紅塵甘露期數:294期2014年11月刊
唯識法相學39五俱意識
但要瞭解五根跟五塵只是一種接觸,這種接觸不能分辨什麼,如果要產生意識的話,必須有第六識的意根參與,才能把這五個根本所表現的“能”生起效用。
- 出處:紅塵甘露期數:294期2014年11月刊
佛法要義 種性
第一凡夫種性就是﹁天生的」,這是白話,事實上在佛法
中說,就是過去所造作形成的;所以,凡夫種性就是談過去。第二習種性,
是這一生熏習所完成的,第三個就涉及到道種性,道種性是以菩提道來說,
道種性中當然有它的層次,高下不同。
- 出處:紅塵甘露期數:295期2014年12月刊
大方廣佛華嚴經-毗盧遮那品第六
業報,舉凡五趣六道、因業受報之眾生,所依之處
- 出處:紅塵甘露期數:295期2014年12月刊
唯識法相學40-種子生現行
唯識學的基本理論就是依於法相的建立而去認識,所以有“種子生現行,現行熏種子”的說法
- 出處:紅塵甘露期數:295期2014年12月刊
佛法要義-遺傳種性
譬如外緣是一個善緣,相應於如來藏裡的業是善是惡?當然在緣境上如果
肯定是善的話,發出來的這個種性一定是善
- 出處:紅塵甘露期數:296期2015年1月刊
大方廣佛華嚴經---毗盧遮那品第六
善、無傷有益之行為。根、即根本。力、即效用。於身、口、意的造作行為,能不貪,不瞋,不癡,即能彼此無傷,更得饒益;如是恒常熏習,久則成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