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編輯部出處:271期2012年10月刊
四大譯經家之一不空金剛
師善於理解一切有部的學說,又懂得異國語言,金剛智在翻譯經典時,常令他一起翻譯,深獲金剛智器重,盡得五部三密之法。
- 文:編輯部出處:275期2013年3月刊
百丈懷海禪師
懷海(西元720~814),唐代禪僧。俗性王,福州長樂人。幼年時,常隨母親去佛寺參拜,見到佛像便生歡喜心
- 文:編輯部出處:277期2013年5月刊
天台宗中興之祖湛然──荊溪尊者
湛然(西元711~ 782),唐代僧,天台第九祖。常州荊溪(江蘇宜興)人,俗姓戚。師家世崇尚儒學,而師獨好佛法。
- 文:編輯部出處:279期2013年7月刊
華嚴宗第四祖──澄觀大師
澄觀(西元738~839),唐代越州(浙江紹興)人,俗姓夏侯,為中國華嚴宗第四祖。
- 文:編輯部出處:281期2013年9月刊
華嚴宗第五祖──宗密
宗密(780~841),唐代果州(四川西充)人,俗姓何。世稱圭峰禪師、圭山大師。
- 文:編輯部出處:283期2013年11月刊
黃檗山希運禪師
希運(?~850),唐代僧,福州閩縣人,姓氏不詳。少年時期,就頗受鄉鄰、老師之讚賞他的聰敏靈俐。
- 文:編輯部出處:285期2014年1、2月刊
南泉普願禪
普願(748~834),俗性王,唐代鄭州新鄭(河南新鄭縣人)。在母胎時,母親就不喜歡吃葷。十歲,跪於父母前請求出家,有非走不可之氣概
- 文:編輯部出處:287期2014年4月刊
大珠慧海禪師
慧海禪師,唐代僧,福建建州人,俗姓朱,生卒年不詳。世稱大珠和尚、大珠慧海。
- 文:編輯部出處:289期2014年6月刊
趙州從諗禪師
趙州向南泉請教佛法:「怎麼樣才是佛道呢?」答:「平常的用心就是佛道!」
- 文:編輯部出處:291期2014年8月刊
溈山靈祐禪師
靈祐(771~853),唐代僧,溈仰宗初祖。福州長溪人,俗姓趙。
- 文:編輯部出處:293期2014年10月刊
德山宣鑒禪師
他一直以為自己三學具足,不免傲視天下,曾大言不愧的說:「一毛吞海,海性無虧,纖芥投鋒,鋒利不動,學與無學,惟我知焉!」
- 文:編輯部出處:295期2014年12月刊
洞山良价禪師
上白下雲老禪師在《禪林寱語.洞山良价祖師》一文中說:全偈中的樞機在「渠今正是我,我今不是渠」,這兩句義味深長的「渠、我」,標的,洵然契合了「如如」的玄奧意旨
- 文:編輯部出處:297期2015年2、3月合刊
雪峰義存禪師
義存(822~908),唐代僧,泉州(福建)南安人,俗姓曾,號雪峰。
- 文:編輯部出處:299期2015年5月
仰山慧寂禪師
祐問:「塵非掃得,空不自生,如何是塵非掃得?」慧寂聞言,即用掃帚在地上掃了一下。
祐說:「如何是空不自生?」慧寂指了指自己的身體,又指指祐禪師。
祐問:「塵非掃得,空不自生,離此二途,又怎麼生?」慧寂聽了,再掃地一下,又指了指自己的身體,並指指祐禪師的身體。
- 文:編輯部出處:301期2015年7月
曹山本寂禪師
- 文:編輯部出處:303期2015年9月
天童寺禮祖暨普陀山朝聖
2015年6月17日(農曆5月2 日),一行人傍晚到了普陀山,正巧遇到當地的梅雨季節,所以天氣是暖和的
- 文:編輯部出處:305期2015年11月
法眼文益禪師
上白下雲老禪師謂:就是以道眼而觀看萬物,去發掘根本真理的緣由之所在,那是一種超越所有相對性的方法;這種方法便是法眼宗獨特的心法,這心法的形成,緣由於他得悟羅漢桂琛禪師的開示:「若論佛法,一切現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