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嚴宗第五祖──宗密

宗密(780~841),唐代果州(四川西充)人,俗姓何。世稱圭峰禪師、圭山大師。生於豪富之家,少年即通儒學,欲從政以利生濟世。憲宗元和二年(807),偶然拜謁荷澤神會系下的道圓,言下相契應,便從他出家。就在這一年,從極律師受具足戒。有一天隨眾僧受供,而得《圓覺經》,讀罷有所體悟,遂向道圓陳述,道圓即印可他應當弘揚圓頓之教,於是授與《華嚴法界觀門》。

元和五年(810),行腳參訪到襄漢,在恢覺寺遇見澄觀弟子靈峰,授與澄觀所著《華嚴經疏》與《隨疏演義鈔》,乃日夜研讀,有所體會;於是寫信給澄觀,遙敘弟子之禮,並述說自己的領解,由弟子玄珪、智輝送往。澄觀回信稱讚,希望見一面印證所解。宗密就親自到長安禮見澄觀,時澄觀已七十四歲,之後二年間,乃日夜隨侍其側。

元和十一年(816)春,宗密在終南山智炬寺,閱讀藏經三年,著有《圓覺經科文》、《圓覺經纂要》各一卷。穆宗長慶元年(821)正月,遊清涼山後,回到終南山住草堂寺,由於常住草堂寺南的圭峰蘭若,所以被稱為圭峰大師。師一生致力於《圓覺經》的研究,並站在華嚴的立場,為《圓覺經》作略疏、略疏鈔、大疏、大疏鈔。師是一位禪、教兼習者,雖承繼為華嚴五祖,但在主張禪教一致方面,卻比澄觀積極得多。

師曾多次被皇上請至內殿,問佛法大意。太和二年(828),皇上賜方袍,並敕號「大德」。朝臣及士庶皈依的很多,尤其是宰相裴休更受師的教化,深入堂奧。武宗會昌元年(841)正月六日在興福塔院圓寂,享年六十二,僧臘三十四。遺囑要求把遺體放至野外,讓群鳥啄食,其骨火化後分撒掉,不要建塔,不要瞻仰,以免惑亂禪觀。師在生前,每年清明節上山時,必講道七日才下山。常要求弟子行事儀則須合戒律,若有違犯者,則非其弟子。

當師學道有成,聲名顯赫之後,與朝廷之顯貴多有交往。元和、長慶年間(806~824),太監擅權,內外猜疑,人主危殆。此時宰相李訓與師交往甚密,至開成年間(836~840),朝廷發生事變,中官率領禁軍五百多人捕殺朝中大臣,李訓逃至終南山,求師剃度出家,而被隨從制止,此事被仇士良知道後,當面指責師不告之罪,準備殺師,師泰然自若,說:「我認識李訓很久了,也知他反叛之事,但佛法以慈悲為懷,遇苦即救,並不考慮自己的身命。」中尉魚恒志讚賞師,乃奏請皇上赦免師之罪。

師的思想體系,如裴休在《大方廣圓覺經疏序》中所說:「禪師既佩南宗密印,受《圓覺》懸記;於是閱大藏經律,通《唯識》、《起信》等論;然後頓轡於華嚴法界,冥坐於圓覺妙場;究一雨之所沾,窮五教之殊致。」師起先傳承荷澤宗的禪法,精研《圓覺經》,後又從澄觀學《華嚴》,繼而融會教禪,遂倡教禪一致。而師早年曾研修儒學,所以也主張佛、儒一源。

師在所著《原人論》說:深究人的本源,首在第一「破迷執」,即破斥習儒、道者的迷執,第二「斥偏淺」,即破斥習佛不了義教者的偏淺,先說佛陀的教法可區分為人天教、小乘教、大乘法相教、大乘破相教、一乘顯性教,再述人天等四教的教義而一一加以評判。第三「直顯真源」,以一乘顯教「頓指一真心體」為佛了義實教。最後第四「會通本末」,將之前所破斥諸教會歸一真靈性一源,以明華嚴一乘的教旨。在師的種種議論裡,都可見他推崇靈知之心以為本源,師深受荷澤禪法(主知為眾妙之門)的影響,自不待言。

曾有人問:「宗密之學在禪呢?還是在律?或者在弘經講論。」答:「宗密其人,學無常師;其學,包羅廣博,是一個大智圓明、自證利他的大菩薩,故裴休讚之曰:有些人以宗密不守禪行,而講解經論,四處遊化,以興建為務,認為他為聞解之所役。其實,這些人焉知大道之歸趣?夫一心者萬法之總也,分而為戒定慧,開而為六度,散而為萬行。萬行未嘗不是一心之所現,一心又何嘗違背萬行...。」 

總之,師除了繼承澄觀的法脈,發揚華嚴教學之外,也精於禪法,著有《禪源諸詮集都序》,主張教禪一致,他為唐末以迄宋朝後的佛教風氣,奠定了基礎。師之《原人論》,係以佛教的立場,概要性地對儒道二教所作的泛論;《盂蘭盆經疏》,說明了佛教和中國的祖先崇拜及孝道之間的調和與差別。另有《圓覺經大疏》、《四分律疏》等共三十餘部。師示寂後,轉眼之間,便是會昌法難,繼之而來的,是唐末及五代的戰亂,中國佛教的發展,也就一蹶不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