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處:健康講座期數:261期 2011年9月刊
氣血、經絡、與健康 (十三)
胸悶的症狀是自覺心胸不舒服、悶悶的,氣短是覺得自己呼吸不順暢,有時需要吸口大氣才比較舒服,而心悸則是覺得心臟跳動不安,甚至能感到心在跳動的不舒適感。
- 出處:健康講座期數:262期 2011年10月刊
氣血、經絡、與健康 (十四)
這裡的肚子不舒服,指的是腸胃部份經常性不舒適的感覺,或悶悶的、脹脹的、或胃口不好等症狀。
- 出處:健康講座期數:263期 2011年11-12月合刊
氣血、經絡、與健康 (十五)
頭暈是一種常見的症狀,常伴隨著目眩,故合稱為暈眩。
- 出處:健康講座期數:266期2012年4月刊
氣血、經絡、與健康 (十八)
眼睛的問題很多,包含近視、眼睛出血、乾澀、結膜炎、白內障、飛蚊症、青光眼等,這些都是常見的眼科疾病,一般人出現這種症狀時,會去看眼科醫生
- 出處:健康講座期數:267期2012年5-6月合刊
氣血、經絡、與健康 (十九)
酸痛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常出現的症狀,主要部位在頭、身、四肢等部位。
- 出處:健康講座期數:270期2012年9月刊
氣血、經絡、與健康 (二十二)
項是後頸部,項背痛指的是後頸部及背部的疼痛,是常見的症狀,包含俗稱的落枕,也是今日辦公族、電腦族常見的健康話題。
- 出處:健康講座期數:272期2012年11月刊
氣血、經絡、與健康 (二十四)
手肘痛是常見的症狀,包含網球手及四十肘等,是許多網球、羽球愛好者及四十歲左右的人常經歷過的疼痛。
- 出處:健康講座期數:273期2012年12月刊
氣血、經絡、與健康 (二十五)
腰痛可說是人人經歷過的疼痛,由於腰部需要作彎腰與旋轉等動作,故它與頸部相同
- 出處:健康講座期數:271期2012年10月刊
氣血、經絡、與健康 (二十三)
肩臂痛也是常見的症狀,尤其五十肩,是許多中老年人經歷過的疼痛。
- 出處:健康講座期數:274期2013年1-2月合刊
氣血、經絡、與健康 (二十六)
膝關節疼痛是較麻煩的疼痛,它與五十肩不同,沒有自癒的傾向,沒處理好,反而是有惡化的趨勢。
- 出處:健康講座期數:275期2013年3月刊
氣血、經絡、與健康 (二十七)
腳踝扭傷,俗稱“翻腳刀”,是一般人都曾有過的經歷,輕微的扭傷,略為休息,或作冰敷等處置後,通常可以緩解下來
- 出處:健康講座期數:276期2013年4月刊
氣血、經絡、與健康 (二十八)
《按摩經》可以說是推拿按摩的經典著作,據《漢書藝文志》記載,自古即有《黃帝歧伯按摩經》十卷
- 出處:健康講座期數:277期2013年5月刊
氣血、經絡、與健康 (二十九)
按摩經在取穴方面,提示了一些症狀與穴位的關係,例如頭痛時,要取太陽穴、風池穴、風府穴等
- 出處:健康講座期數:278期2013年6月刊
氣血、經絡、與健康 (三十)
極泉是心經的起始穴位,它位在腋窩中,按住此穴可暢通心經氣血而達到通心竅的功用。
- 出處:健康講座期數:279期2013年7月刊
氣血、經絡、與健康 (三十一)
肓俞穴是腎經穴位,在神闕穴旁 0.5 寸,若此穴有邪氣擾動造成酸痛等現象,可使用按摩的方法來疏通經穴。
- 出處:健康講座期數:280期2013年8月刊
氣血、經絡、與健康 (三十二)
姆指按住肩井穴,然後用拿的手法,拿揑平肩大筋,可以開通肩背的氣血。當邪氣聚集在肩井穴及平肩大筋時,肩背會常有酸痛的感覺,拿揑此筋,能驅散邪氣,
- 出處:健康講座期數:282期2013年10月刊
氣血、經絡、與健康 (三十四)
按摩經內容包含本文與手法,二十四式手法中有些是本文的手法說明,有些則是本文歌訣中未提到的內容。
- 出處:健康講座期數:283期2013年11月刊
氣血、經絡、與健康 (三十五)
看完按摩經,我的主要收獲有三方面:一是胸腹的保健,二是經筋的保健,三是對氣血方面的認識。
- 出處:健康講座期數:284期2013年12月刊
氣血、經絡、與健康 (三十六)
人體的穴位繁多,經穴有三百多個,奇穴亦多達數百多個,因此利用歸類的方式來認識穴位,可收事半功倍之效。
- 出處:健康講座期數:285期2014年1、2月刊
氣血、經絡、與健康 (三十七)
解表穴,指的是解除風寒表證的這類穴位,對保健而言,也就是對治感冒諸症狀的穴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