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處:紅塵甘露期數:257期 2011年4月刊
大方廣佛華嚴經淺釋 - 世主妙嚴品 第一之五
復次,普賢菩隡摩訶薩,入不思議解脫門。方便海,入如來功德海。
- 出處:紅塵甘露期數:257期 2011年4月刊
唯識法相學 - 唯識的旨趣(二)
繼續介紹唯識法相,前面談了一些概念,現在進一步,深入來看唯識。
- 出處:佛研院園地期數:257期 2011年4月刊
業、羯磨、造作、行為(下)
“共業、不共業”呢?共就是過去共同造作的業,大家共同來承受它的結果。
- 出處:封面裡期數:258期 2011年5月刊
大通智勝佛,十劫坐道場,為何仍舊不得見如來?
問:大通智勝佛,十劫坐道場,為何仍舊不得見如來?
答:智勝大通,法了道未了!
- 出處:紅塵甘露期數:258期 2011年5月刊
圓覺之道第五集(上)
經文:云何無明?善男子!一切眾生,從無始來,種種顛倒,猶如迷人,四方易處,妄認四大為自身相,六塵緣影為自心相。
- 出處:紅塵甘露期數:258期 2011年5月刊
大方廣佛華嚴經淺釋 - 世主妙嚴品第一之五
復次,淨德妙光菩薩摩訶薩,得徧往十方菩薩眾會莊嚴道場解脫門。
- 出處:紅塵甘露期數:258期 2011年5月刊
禪的妙諦
禪,是一種思惟觀行之法。
禪,是一種行為調伏之法。
- 出處:紅塵甘露期數:258期 2011年5月刊
唯識法相學04 - 百法
繼續介紹唯識法相,現在開始談百法。
- 出處:佛研院園地期數:258期 2011年5月刊
因緣與因果(上)
“種性、種因”,這兩個名詞大家熟不熟?
- 出處:紅塵甘露期數:259期 2011年6月刊
圓覺之道第五集(下)
這段文字裡要把握兩個字──“生滅”。
- 出處:紅塵甘露期數:259期 2011年6月刊
大方廣佛華嚴經淺釋 - 世主妙嚴品第一之五
爾時,海月光大明菩薩摩訶薩,承佛威力,普觀一切菩薩眾莊嚴海已,即說頌言:
- 出處:紅塵甘露期數:259期 2011年6月刊
禪那的釋義
梵語禪那,譯作思惟修,功德叢林,棄惡,靜慮的不同,原因在新舊翻譯的關係
- 出處:紅塵甘露期數:259期 2011年6月刊
唯識法相學05 - 百法-心法
這一節要談唯識法相裡百法中的心法。
- 出處:紅塵甘露期數:261期 2011年9月刊
圓覺之道第六集(上)
這段經文一開始就說:「如來因地修圓覺者」,我們先探討“如來因地”究竟是說什麼?
- 出處:紅塵甘露期數:261期 2011年9月刊
大方廣佛華嚴經淺釋 - 世主妙嚴品第一之五
佛功德量如虛空 一切莊嚴從此生
一一地中嚴飾事 一切眾生不能了
- 出處:紅塵甘露期數:261期 2011年9月刊
唯識法相學 - 百法-心所有法 (一)
繼續談唯識法相,前面談到了百法中的心法,現在要談的,是心所有法。
- 出處:紅塵甘露期數:261期 2011年9月刊
禪的誘因
因緣生法,法中有緣的意境,意境與禪,在靜慮的發現,也就是誘導思惟的價值因
- 出處:佛研院園地期數:261期 2011年9月刊
因緣與因果(下)
煩惱中要顯現菩提,必須要“轉化”,怎麼轉化?
- 出處:紅塵甘露期數:262期 2011年10月刊
圓覺之道第六集(下)
當然涉及到這方面,大家會聯想到一個問題:佛陀說的並不只有這些嘛!
- 出處:紅塵甘露期數:262期 2011年10月刊
大方廣佛華嚴經淺釋 - 世主妙嚴品第一之五
菩提樹王自在力 常放光明極清淨
十方眾會無有邊 莫不影現道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