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觀問題解惑

止觀問題解惑 

客問:制心一處與止觀的止於一念之間有何差異?

師答:止觀並不是三昧,止觀止於一念後,還要去發揮,並不是停在那裡;如果只是停在那裡,就是三昧。止於一念,還要去研究、分析、認識,還有好多工作要做;制心一處則是停在某一個意念裡面而去發揮。

所以,止觀所得的結果,就是四禪八定;它是投入在某一個範圍中間,它不只是三昧,三昧是很平常容易做到的;比如說,念佛念到一心不亂,那就是念佛三昧,不是念佛定。

客問:五蘊一剎那間完成,怎樣在受想之間加大距離?

師答:五蘊一剎那間完成,是在想行之間,不是受想之間,想行之間加大距離,建立起一個間隔,加大它的空間;建立起間隔人人都可以,可是加大空間,那就靠你平常慢慢修養。

所謂一剎那之間完成,是講沒有修行的人,一般的人,是五蘊受想行識一剎那之間完成,一個學佛的人,是想未行之前,先建立起一個間隔,加大一個空間,如果一剎那之間完成的話,那就跟一般人一樣,這中間連間隔都沒有,不要說空間了。

所以想未行之前,建立起一個間隔,慢慢把空間擴大,擴大後運用你的思想,運用一些佛陀講的道理方法,以及熟悉這些道理方法。

這個想行之間,想未行之前,那就是四禪八定裡面的「第八定」,想要提昇到「非想」,要增上到「非非想」,這不是一下子完成的,需要很多時間,在這個空間裡面去調理自己,所以空間愈大,下手的機會就愈多,這是一個基本的理論。

客問:「念」源於何處?

師答:我們人的自我裡面,究竟從那裡發生這個「念」?
念有兩種:一種是「意念」,再一種是「想念」,意念是根據眼睛、耳朵並直接看到、聽到而產生的這一種自我意識,意識的發動叫做「意念」。

想念是這種發動之後,再加以思考而發生了這個自我意識,這叫做「想念」。

「意念」以佛法的名詞,是來自於六根、六塵,「想念」是來自我們的第七意識,或者是五蘊的變化,這個就是分別,那你就知道,「念」源之於什麼地方了。

客問:請問要如何才能把心靜下來?

師答:如果一下能靜下來的話,就是大修行人了,因為,人通常處在混亂之中,如果能做到不亂的話,那不就是大修行人了嗎?唯一直處在亂中也不是辦法,所以,當自己沒有辦法的時候,我們就需要佛陀的智慧--也就是佛陀的道理、方法來幫助我們。但是,我必須提醒大家,千萬不要人家告訴你一個方法,你就照著去做,那是不可信的。

我的作風跟一般法師不一樣,你問一個問題,我不會馬上給你一個答案,可是我會幫助你去認識問題、發現問題,最後讓你自己去化解問題。這是我幫助別人的方式,我絕不會說:你靜不下來,那就去念佛、禮佛或者念咒,可是當你不念佛、禮佛或念咒的時候,你的煩惱是否消失了?所以說,這都只是暫時的依賴,時間久了,就會失效的;而佛法是究竟之法,唯有把問題化解掉,才能不煩惱。

所以,我常說:學佛是一輩子的事,而且要配合個人的興趣、根基、環境、時間,學佛是要愈學愈歡喜、愈學愈灑脫、自在,而這些都是需要時間慢慢去培養出來的。

客問:妄想與雜念,如何分別?

師答:妄,是不實在;雜,是雜亂無章,是有內涵的。比如說,想要當總統,必須要有圓滿具足參選總統的條件,至少要有黨團提名推舉,若無這些條件,即使夠資格參選,還是沒有機會的。如是自我意識,想當總統,便叫做妄想。

雜念呢?如果說以五個院長來講,當立法院長呢?還是當行政院長?或者其他院長?幾乎每一個都可以,條件也很適合,而你究竟想當什麼呢?好像都想當,事實上不可能,這就叫做雜念。

客問:雜念多怎麼辦?

師答:雜念多並不表示是煩惱。雜念是亂七八糟分不清楚的,針對個人的問題,慢慢地還是可以分析,找出原因來。

佛法不是武器,現實生活不是敵人,你不能因水就用火,因火就用水;所以說,不是拿武器打敵人,也不是拿佛法對抗現實,必須對症下藥,方能治病。

客問:妄想雜念如何消除?

師答:先要瞭解什麼叫妄想?什麼叫雜念?「妄想」是一種不踏實、虛妄的一種想法,這個想法可以說連自己都把握不了的,說的難聽一點,就好像在作夢,那就是妄想。

「雜念」就是這個裡面什麼都有,沒有一個重點,你說要怎樣去消除它?像作夢一樣作了夢,夢到我在街上撿了錢,你醒來手上有沒有鈔票?那就是妄想。

所謂「雜念」,舉個例子,你要讀書,念那一科系最好?這個科系也喜歡,那個科系也喜歡,那就表示完全不瞭解自己,因為你從來沒有分析過自己。如果說是從事行業賺錢,我們有一句話:「隔行如隔山」,不要一看到別人賺錢,也要跟著做,如果不熟悉,別人賺錢,你一定賠錢。

就好像網際網路,在剛剛開始的時侯,我們看看有多少的網站,現在還剩多少?因為剛開始很新穎,投資一、二百萬,馬上就有回收,可是有沒有想過,網站上面不管是硬體、軟體,你雖然都很熟悉,可是有沒有行銷的概念?沒有行銷的概念,那怎麼去做?人家上了網,成了你的網友,有什麼好處,你能幫助什麼?為什麼那麼多的網站,一下子幾乎快全面消失了,它本是應用科技的一種商業行為,不懂商業行為,不管行銷市場消費這些方面的話,是沒辦法存在的。

最近政府已經開始發牌照給一些固網的團體,人家本身就有一些消費者,有觀眾的基礎,甚至有行銷的市場,它還有產品。有一段時間,網際網路上面可以買東西,想想看你只是介紹到賣場,可以買到什麼東西,價錢如何?又何必上你的網站呢?他平常就已經去過那地方,那你如果真要送貨到家,他也不一定會上這個網站,為什麼?他到那個賣場去買,假使是八塊錢的東西,結果幫他送到家裡,還要加二塊錢,他要花十塊錢,你說他願不願意?這都是本身並沒有具備這些條件,看到這是很新的東西,尤其我們人很強調所謂的科技,但再好的電腦,再好的軟體、程式設計,那是人腦做出來的,如果人腦的本身不具備某一方面的知識經驗,你就是把科技戴在頭頂上,那只不過是一種相而已,沒有什麼用處,我常說有再好的科技,我們自己要能夠用得上,否則的話,就好像拿了一張綠卡,認為自己就是美國人一樣的錯誤。

所以說這種妄想雜念一下子要排除,這不是排除的問題,事實上最要緊還是自己本身要去面對自己,比方說,想什麼?為什麼這樣想,這樣想對你有什麼好處,你該怎樣去面對它、分析它、認識它,那才是最要緊的,可是也有很多高僧大德們會跟你講:妄想雜念太多,你去念佛、持咒、拜經,那叫做答案,這個答案是不可信的,可能你們會想這個老和尚居然會講這種話,念佛、持咒、拜經都沒有效,那學佛幹什麼?念經也好,念咒也好,念佛也好,那只是自己不能做主之前暫時的依賴,不要使你的身口意、自我意識走偏了,而暫時依賴它,可是這不是永久的辦法,學佛真正的目的,是要去知道經典裡面,它的道理方法在那裡?這些道理方法對我有沒有幫助。

講到這裡就聯想到一個問題,常常有人問:師父,我學佛,究竟學什麼最好?專門研究那部經典最好?我都會告訴他:「三多」政策--多看、多聽、多問,因為現在的人有一個很大的缺失,比方說看一部經,看不懂就看註解,可是往往看一個人的註解,認為就是這樣,那不行,如果看同一部經,要看不同人所寫的註解,多看一些註解,看註解不一定夠,你還得翻一些我們佛教裡面的工具書,不管是佛學辭典、三藏法數、法苑珠林等,很多的參考書籍。有時候專有名相搞不清楚的話,那結果變成什麼?我常說一個笑話: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結果講「般若波羅蜜」,然後般若波羅蜜後面還「多心經」,好像那個人「心」很多,那就是名相沒有搞清楚。

至於說「看」並不夠,還要聽別人講,同一部經典,聽不同人講那部經,看了聽了,你一定有問題,有問題之後,要多問,問一個人還不夠,為什麼?如果他本人修養夠,對佛陀的思想理念的確都能把握住,如果遇到這樣的人,那是你運氣好。

如果是遇到一個自己都不會的,那就麻煩了,同樣的問題,最好問不同的人,所以常常有人說,我常常一個問題問不同的法師,為什麼告訴我的都不相同呢?我說那沒有關係,你把那些不同的方式加以組合起來,多看多聽多問,這就是一個現代最科學的讀書方法,多蒐集資料,你就可以做比較,當然一開始你做比較,不一定都是可信,這沒有關係,至少你比較所得,還是多不是少,把那些比較以後,再加以選擇,選擇後可能還是有很多,然後再比較、再選擇,最後就可得到你認為對自己有幫助的,自己也很喜歡,而且自己的條件也具備的話,那就是你所需要的,可是往往大家會認為學佛要這麼麻煩嗎?這跟在學校做學問有什麼差別?不要忘了,佛法中間也有佛學,你有佛學裡的一些認知,而後要進入佛法就比較快,我常說一句話:「懂得道理好修行」,如果你一點道理都不懂得,人家告訴你怎麼做你就怎麼做,最後呢?可能他本身能不能得到好處,我們都不知道,那你跟著跑,就得不到好處。

我們看看臺灣這些年來,最早大家以念佛為主,拚命多念佛,為什麼?一句佛號念好就可以去西方極樂世界,都以為那麼簡單,其實如果不對淨土經典,及過去一些高僧大德的心得,都有一些概念的話,是去不了。以後慢慢轉變為禪宗最好,大家一窩蜂都去學禪,學什麼禪呢?學土地公,兩腿往那裡一坐,閉著眼睛如此而已,認為那就是禪。

以後又有了仁波切,大家一窩蜂去學密,最後那些仁波切都很少有留在臺灣,臺灣現在甚至還冒出很多本省籍的喇嘛,我在西藏待了八、九個月,從來沒有看到女性的喇嘛,臺灣很多,這都是什麼呢?亂了,西藏的密宗沒有了,又慢慢回復到日本的東密,五花八門的,這個問題出在那裡?因為人家怎樣說,就跟著怎麼跑,如果這樣學佛,幾乎快變成一條牛,被人家牽著鼻子走。

學佛是修理自己,不是修理別人,你如果從來不去面對自己,就好像很多夫妻,有的太太信佛教,先生不信佛教,有的先生信佛教,太太不信佛教,信佛教的人都希望另一半也信佛教,往往因此造成家庭的爭執,這個信佛教說佛法如何好,佛教如何好,可是不信佛教的另外一半,他(她)可能會講:你說佛法那麼好,那你的修養和脾氣、個性、缺點,為什麼還是那麼多?所以,與其去要求別人信佛,還不如以自己的修養表現,引起人家來信佛,那比什麼都可靠,為什麼強調要修理自己,我們人來到這個世界,有太多的問題,如果自己的那些缺失、問題,根本沒有改變,那不是在學佛,你只是在發心、作功德、布施、供養如此而已,只是參加一個團體活動,你並沒有得到好處。

所以我們談到妄想雜念,尤其是妄想,還比較容易把握,為什麼?因為它完全是沒有值得鑽研的東西。可是雜念呢?好像每樣都有道理,好像每樣都有需要,亂七八雜一大堆,真正學佛,要像廚師,會專門做一樣真正拿手的菜,絕不是叫你去切一個大拚盤,那個大拚盤不要廚師,人人都會切,人人都會把他拼湊起來,可以這麼說,你自己能做出來的一道菜,這個就是「正念」,如果只是切個大拚盤擺在那裡,以為這就是學佛,那並不是學佛。

客問:「定」和「止」在掌握上有什麼不一樣?

師答:「定」,是從我們的喜、怒、哀、樂的反應上,怎樣保持一份冷靜,那就是「定」。也就是當喜、怒、哀、樂發生的時候,在這種機緣下,如何保持冷靜、不亂。「止」,前面提到在很多意念發生時,這些意念會引發你起分別,引發你喜歡、討厭........的情感作用,怎樣停止在一個意念上,單單停止在一個意念還不夠,還要去研究、分析、認識,進一步去觀照,所以「止」是在「觀」以前抓住重點的方式。

客問:開車時能否制心一處?

師答:開車時就開車,不能忘了路邊標誌、紅綠燈........,其實這整體就是制心一處。如果開車還念南無阿彌陀佛,還想極樂世界,那就真的會出車禍,到西方極樂世界去了,因為那就變成一心二用了。

平常走路也好,我認為做事時就做事,比方在廚房切菜,如果邊切邊念佛,可能本來吃素的最後會把自己的肉放進去了。雖然我不太贊成你做什麼事時都分心念佛,但有空時,不做別事時,不會發生問題時,那倒隨時都可以念佛。如果太計較、太執著,即使是法也會成為法執,執著於法也不清淨,一如執著於我不清淨,所以一定要依教如法。而且我一直常說,我們要解脫,本來就夠不自在的了,如果還因為什麼而把自己綁得緊緊的,還解脫什麼?應該愈來愈灑脫,愈來愈自在,那才是真正學佛。

比方常有這樣的事,走在路上,你們也好,或是其他出家人會跟我打招呼,我根本沒看見,如果你認為這師父真奇怪,跟他打招呼他理都不理,那你只在疑而後起煩惱;因為你沒有考慮到我這八十幾歲的眼睛,視力可能怎麼樣?現在寫字愈寫愈大,一方面為使後座的看得見,一方面字寫小了總覺得這字寫出來是兩筆。平常不只對我,與別人打招呼也一樣,總感覺對方怎麼理都不理,是不是什麼地方得罪了他?說不定他根本沒有注意到或視力上有問題,有很多因素存在。所以凡事有時多客觀地想一想,很多問題便會化解。

尤其在家學佛就如我剛說的,平常該做什麼就做什麼,把空閒用在學佛上。因為一般人把空閒放在吃喝玩樂上,像到卡拉、、舞廳等處,而學佛人如能省下這些,空閒時看看經或修學什麼法門,這於在家而言就是一個真正的修行人了;可是我要提醒各位,千萬不要只顧自己,你身邊還有很多關係人,你不能不管他們,平常就很難得在一起,遇有假日,就必須花時間去陪他們。

像週六下午有空,可以和家人在家裡聚一聚;而週日上午你要去聽課,那就和他們約好下午出去玩,不要非整天不可。如果你說我要學佛,我不要整天和你們搞在一起,那就變成怪人而不是學佛的人了。尤其很多人一學佛以後就把自己孤立起來,好像其他人都是凡夫俗子,不要用這種態度。我們利用空閒,也不要忽略了家人,尤其你的關係人--父母、妻子、兒女,我們不能把自己的責任和義務棄之不顧,這都是學佛人必須要把握的;千萬莫把自己孤立起來,孤立起來會引來很多閒話。

比方出家的,常有很多人說「出了家就忘了家」,我最反對這種說法。出了家怎能連家都忘了?家裡還有父母,怎能把他們忘記?那話不是這麼說的。而是出了家不要老是把自己的情感、時間擺在過去那種世俗的感情上,並不是叫你去否定那些。

在家學佛亦如此,並不表示學佛就須把自己的時間用於經常去跑廟,廟跑得愈多,表示學佛更多,自謂到處參學,那不是參學,那是逃避他的家庭。在家學佛有機會聽點道理很要緊,其實真正修養還是自己在家裡,在現實生活裡,學了佛法要融和在現實生活之中,才能去修養自己、改變自己,而使別人感受到學佛的好處--怎麼他的個性和為人以及處事,都與從前的他不一樣了?使人感覺到有親切感、親和力。我曾在「思路」中說:不要以自己的個性去待人,要以自己的修養去影響人,這都是我們學佛必須要有的觀念。

客問:佛法中常談到「觀」,應如何下手?

師答:觀,由假而觀,這「假」是以佛法的立場說的。以人的立場,亦即以人的能力則認定是事實,是真的;比如:電燈,依人的反應會說:「電燈就是電燈嘛!」但佛法說它是假,因為它是許多東西組合而成的。是否有這些零件組合就有電燈了?還要有電流、發電廠、及輸電的設備........;這是人所能接觸到的,但還不是真實,真正的真是完整的。就以此例言,即使關係的零件、設備你皆知,電你知否?「可以手碰而知!」但可是觸了會麻的皆是電?所以說是假相。

觀假相不是去否定依人的能力認定的真,乃因人的直覺反應往往只是粗的現象,不能發現什麼,所以要進入微細現象去察覺、發現,這也就是觀。

比如:同樣是說一個「好」字,其中的含義可能差別很大--或是因小孩糾纏,無可奈何地說「好!」,或是得罪人家,對方心存報復地回你一聲「好!」,或是讚歎之詞…, 所以很難直接發覺其真正的內涵,必須深入地想想,才能明了其真義。

又如:看看日光燈不只是看它的光色,還能聯想到--明明像月光,不像日光,為什麼叫它日光燈呢?再如:現在的黑板都是綠色的,為什麼叫黑板?可見其中有其緣起、過程,及究竟表現什麼的內涵,這些叫觀。從觀下手就是要能發現些什麼,而要能發現些什麼,就要從觀下手。

金剛經說五眼--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難道人有五種不同的眼睛?眼在假相上沒變,但確實有差別,不是有了近視、散光........乃是你的知識經驗,可從你的眼光上去判斷什麼,不是眼睛可以判斷,因為眼只能接觸並不能分別。

總之,從事物某一點上深入探討,還要有所發現,才進入到觀;否則只是憑自己看到、聽到的決定一切,就只是在聲色上打轉,所以才談到有觀的課題。

客問:不淨觀是怎麼觀的?

師答:不淨觀教你觀察人的九孔、八萬四千毫毛排泄的都是髒的,教修此觀目的何在?是因你太執著男女之色才叫你行不淨觀,以使色的欲念減低。

佛法中談觀,絕不是要將活蹦跳的人硬當成白骨、死人,必有其原因--因太計較、執著,欲念太重之故。若不能把握此點,就成了否定;佛法不是否定,乃認識、瞭解問題以化解問題。

客問:經云「制心一處」,問:「制心者誰?一在何處?」

師答:這種問話好像是有點禪的味道,事實上如果你硬要把「制心一處」分開, 還有「心」還有「一」的話,就已經不是「制心一處」了。

因為「制心一處」的本身並不談到一個心與一的關係,是講心涉及到人的身口意,是以身口意往往分開來,不可能放在同一個,或者一個目標,或設定在某一思想裡面,所以我們身口意的行為表現往往是分散的,而身口意事實就是我們人的心,這心就是講自我,身口意的本身會亂,所以我們要怎麼樣使身口意,假使以天臺的止觀而言,怎麼樣「止於一念」,怎麼把自己的身口意專注於同一目標之上,這就叫「制心一處」,你如果要問「制心者是誰」?那「心」就是你自己「我」,你要問「一在那裡」?如果你還沒有找到「一」的話,你就要想辦法時時刻刻注意到你的身口意,怎麼能夠擺在同一目標之上!能做到,那麼你的「制心一處」就完成了,如果做不到的話,而你還在問「制心的是誰」,那就等於說,是別人修行辦道,好像跟你沒有關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