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念處的行修

四念處的行修

聲聞行者,於五停心觀之後,修四念處觀;因五停心觀在息止行者的亂心,是為奢摩他;復依四念處觀法,啟發行者之慧思,是為毗缽舍那。是則依妙法蓮華經而說,立輔行,廣摩訶法,故說止觀之要;並立「空、假、中」三止三觀而圓成六妙法門,為天台行者之行法,不同於拙衲所設之止觀法門。

基於止念觀照的妙用,立五蘊「間隔」的修養,於斯間隔中,發揮「觀照」於「察覺」而至「返照」的功夫,必須仰賴四念處的行修為依皈,避免發生虛妄偏離之誤;因此,止念觀照,全在五蘊中「想、行」之間的間隔修養,利用較長的時間,發揮寬廣的空間,促使自我意識的「想」,而能提昇為「非想」,甚至增上為「非非想」的禪定境界。

所謂四念處者,其實就是行「觀」之法,茲分別概述之:

一者、身念處--依身、語、意為造作之工具,有所謂我身、我語、我意的自我行為表現,發起計較與執著的強烈意識,尤其是垢淨的分別意識;因此,為了破除強烈的分別意識,提示「色身」是地、水、火、風四大元素組合的假體;唯有突破(出離)垢淨的分別計著意識,以佛陀的教法為依皈,務期成就清淨寂靜的「法身」;方是於「身念處」觀行的修養,切忌但作「觀身不淨」的偏離之法。

二者、受念處--受、源自五蘊中之受蘊,是情感反應的我意識作用,發起於色塵緣境,具有理性與感性不同的層面,往往依「業力」而分別反射「苦、樂」的情緒;因此,人我的表現出親疏,好惡等感受,構成因業而再造業,或者是隨業而轉,不能控制的後果,甚而至一些無可奈何的;所以,世間的苦受與樂受,當知來自過去所作的善惡之因,如今得感苦樂的果受;是為「受念處」觀行的著手處,切忌但作「觀受為苦」的偏離之法。

三者、心念處--心為主宰,總括了般若、真如、緣慮、思量、意識等作用於能知與所知的肯定;所謂煩惱、菩提、迷惑、覺悟等,全在「一念」之間,分辨於「道」的修養,或者是「業」的造作;所以說,於「心」的「處」,不祇是調適而已,必須充實「摩訶般若」的殊勝修養;猶若善財童子的參學,文殊師利法王子的累世功德,方能深體微察,透悟無生寂靜的饒益性;是為「心念處」觀行的旨趣,切忌但作「觀心無常」的偏離之法。

四者、法念處--依事論理,從理言事,是謂之法;如唯識論中說「以自體任持,軌生物解,悉皆為法」,則知,法於「佛」的出離理念,是突破了「有體」與「無形」的限制,極窮於因果的關係,因緣的法則;擺脫沙界一切相對的窠臼,逕入絕對圓融的境界,也就是究竟無礙的真如之道;是為「法念處」觀行的道諦,切忌但作「觀法無我」的偏離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