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白雲老禪師出處:紅塵甘露
362期大方廣佛華嚴經淺釋
初發心:起始發菩提心,期求無上菩提;於菩薩十住中,是發心住之第一位。初始,因見如來相好莊嚴,尊重難遇
- 文:白雲老禪師出處:紅塵甘露
大乘起信論 體用相境(二) 緣的認識
尤其談到因緣,千萬要清楚:絕不是「以因相應於緣」,而是緣力引發它的因;這是要特別注意的一個重點!
- 文:白雲老禪師出處:紅塵甘露
佛說四十二章經(一之四)
如果是個自了漢,最多成就阿羅漢;如果自己得到利益,還願意去幫助更多的人,就是菩薩。
- 文:若知出處:雲語書摘
雲語書摘 四念處的觀法與行修
靜坐之後,如何照顧自己的思想意念?如何能與道相應?與生死有關?可以從《四念處》下手。
- 文:潛出處:雲語書摘
雲語書摘 人性與佛性
然而佛性的的顯現,在於培養智慧的修學中,去面對現實的是非,能明辨是非,但不參于是非;於美醜的分別,是認識美醜,卻不為美醜生起喜厭之心。
- 文:編輯部出處:衲衣下的故事
人物採訪 卡農式的訪談 思路的綿延
好比一個目標,你叫它“妄想”還是“理想”?人常不知道怎樣轉換心念,也看不到事情的真相,娑婆眾生於「有」的世界,不斷在現象中執著、流轉,說要放捨,也不是一下子就能達到
- 文:編輯部出處:衲衣下的故事
衲衣下的足跡 水月之說 ───法非法.影非影
「血型有盡,血緣無盡,探源尋流,仍舊耽在緣境裡。」也就是還有一條顯現價傎饒益,更寬廣的菩提大道,從事「思想的開拓,智慧的顯現」。
- 文:編輯部出處:憶師 想師 念師 徵文特刊
文殊無著清涼意 白槌雲端照冰心(一)
「突破塵勞循正道,事理無礙三摩地」,在日夜傳唱的歌聲中,若去仔細檢點一下,眼皮下突破自我的資糧能療幾分飢渴?
- 文:編輯部出處:佛研院園地
佛研院園地 參學第二個月:觀心得報告
生忍是面對善緣和惡緣時皆能維持心的平和而不起貪愛和瞋恚的念。法忍是以三法印(諸行無常,諸法無我,寂靜涅槃)去對應諸法,不起煩惱。
- 文:編輯部出處:文章轉載
文章轉載 做回小孩跟小孩玩
一般大人會用訓育的口氣灌輸觀念給小孩,或用好聽的話哄小孩令她做大人認為該做的事。
- 文:編輯部出處:徵文廣場
從佛法看故事 根本未看見一個人
世人迷惑於五欲,貪欲之心,如糞中蛆,如蛀木蟲,從淨入垢,從明入暗;為了滿足愛欲,常住污穢之中而不以為染,鑽進窄暗之中而不以為苦,乃是貪愛的欲念不厭足故。
- 文:詹天賜出處:健康講座
氣血、經絡、與健康(113) 痹論 (續二)
筋骨酸痛是常見的症狀,項部、背部酸痛是許多上班族的困擾,而中老年人的五十肩,還是退化性關節炎,多半是痹病。
- 文:詹天賜出處:健康講座
健康管理漫談(五十七) 排病反應(續)
從氣血經絡的角度來看,人有亞健康的問題,主要是因為邪氣停駐、聚集在經絡的緣故。因此,要緩解亞健康,就要把邪氣從經絡裡排出去,在排邪過程中,就會有排病反應。
- 文:編輯部出處:徵文廣場
徵文廣場 少一點理直氣壯
得理不饒人有時候傷人也傷己,諸不知己身最珍貴那份善良與寬厚,已離你而去,而那正是生命持續的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