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編輯部出處:235期 2009年4月刊
路旁屍與往生咒
個人的皈依學佛處,跟從前的我最大的不同,是慈悲心增加了,看世間一些事物,常常覺得惻隱不忍,尤其是「路旁屍」。
- 文:編輯部出處:235期 2009年4月刊
內心的觸動
學佛是往內心世界深入的探索,探索其深層的部分
- 文:編輯部出處:235期 2009年4月刊
伽藍聖眾
老禪師著作《禪和遺痕》,有一段述說伽藍聖眾的典故,說明寺院供韋陀菩薩伽藍聖眾的原因。
- 文:編輯部出處:235期 2009年4月刊
佛學班心得分享
若問我是什麼因緣來到千佛山?
- 文:編輯部出處:235期 2009年4月刊
信佛學佛可以成佛
千佛山雜誌的封面每期都寫著老師父的“信佛 學佛 可以成佛”之法語。
- 文:編輯部出處:235期 2009年4月刊
參訪僧寺集句十六首(其三)
修行者住的庭院非常幽靜,到了這裡,那千萬種俗事都不會再放在心
- 文:編輯部出處:236期 2009年5月刊
走過南京,回到古天童
九月初秋的季節,是旅行的好時光,加上運氣不錯
- 文:編輯部出處:236期 2009年5月刊
談一首詩
日前在彰化監獄上書法課,偶然看到:「低頭便見水中天」這一句詩
- 文:編輯部出處:237期 2009年6月刊
千處祈求千處應—佛菩薩感應的真人真事
碧玉和清河曾是一對恩愛的夫妻,郎才女貌,不知羨煞多少朋友、同事。
- 文:編輯部出處:237期 2009年6月刊
佛門龍象挹雲公
白玉持身希往哲;
雲峰隱跡效前賢。
- 文:編輯部出處:237期 2009年6月刊
談心
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 文:編輯部出處:238期 2009年7月刊
梁皇法會參加傳供感言
上網查查,「傳供」是指在佛壇前傳送供物的一種禮佛儀式。
- 文:編輯部出處:238期 2009年7月刊
讀書會心得
從96年8月開始至光明寺參加讀書會,為期一年,每月一次,研讀白雲老禪師主講的《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 文:編輯部出處:238期 2009年7月刊
參訪僧寺集句十六首
三山半落青天外,海畔雲山擁薊城
- 文:編輯部出處:239期 2009年8月刊
雲公老杜多九五嵩慶 藉聯稱壽
白雲千載在;
黃鶴幾時來。
- 文:編輯部出處:239期 2009年8月刊
不懂是壞事嗎?
筆者在彰化監獄的書法班上課時,都會利用一點時間,找一個話題和同學們聊聊。
- 文:編輯部出處:239期 2009年8月刊
「生命的答案水知道」心得與回響
本課程主題,是介紹日本江本 勝博士(Masaru Emoto),於偶然機緣發現「水結晶」,能聽、能感測到大自然不同區域、不同時節因緣與眾生心念發出波動訊息。
- 文:編輯部出處:240期 2009年9月刊
不思善 不思惡
工作崗位上,每當飛黃騰達、勢力得意之時,人往往自以為傲,以己是聖賢,而視貧苦之人為凡夫,因之輕視別人,不知輕視別人,就是輕視自己。
- 文:編輯部出處:240期 2009年9月刊
巧手佛心─布幔課心得
千佛山佛陀學術研究院於九十八年七月十一日至七月十七日,在菩提寺舉辦為期七日的殿堂佈置課程。
- 文:編輯部出處:240期 2009年9月刊
憶恩師 -- 一位天主教的菩薩
一個月前,從姐姐郵件傳來,孟修女在臺北的修道院往生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