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語書摘 想、非想、非非想

    非有想是從「有想」經過探討,深入分析,突破原來的不成熟,展現屬於利樂的見解,已不同於「有想」,也就是「非想」。非無想,則是突破「有想」,進入「無想」,更進而提昇至「非無想」,即非非想的境界。

  • 文:出處:雲語書摘期數:396期2024年03月

雲語書摘 想、非想、非非想
/潛

 

      想,是思考的意思,不一定是成熟的。

      非,不是否定,是不同於原有的意思。

      非想,是經過思考以後,藉更多的資訊,調整其中的缺失,使想更臻於理想;也就是「識」而後所發覺的,已經改變了原有的缺失,所顯現出來的效益性;但是,仍不離於世間的,如將本求利,如轉變感性而成為理性等。

      《禪的語絲》三九八則,謂非非想,是依於世間的想、非想為基礎,透過認識、了解、察覺,進而超越世間,出離世間,達到完全無缺點的境界;如轉煩惱而成菩提,以至煩惱盡,菩提亦是多餘。

      《金剛經集義》〈眾生緣起〉中談到於作用而言,有:

  1.有想:指有思惟,有感想,心所分別,隨緣境而生事理之法。

  2.無想:乃心法寂滅,入非色非心之境,住定靜念,但不易覺,為無念無想故。

  3.非有想:即是非想,住於無粗想之煩惱地,也就是識性微動,不起大分別。

  4.非無想:即是非非想,住於非無細想之煩惱,也就是識性不動,於滅定中窮究,常行分別於發實盡性之境。

 

     《大般若經要解》(上),在〈四無色定法〉中謂非有想非無想,也就是非想非非想;非有想是從「有想」經過探討,深入分析,突破原來的不成熟,展現屬於利樂的見解,已不同於「有想」,也就是「非想」。非無想,則是突破「有想」,進入「無想」,更進而提昇至「非無想」,即非非想的境界。

 

      突破「有想」之後的「無想」,只是個粗相,若要進入更精細的境界,必須繼續提昇到「非非想」境界。例如有個故事說「牛喝水成奶,蛇喝水成毒」,同樣是喝水,為什麼一個變成牛奶,另一個卻成為蛇毒呢?可知於原有的想法已經不同,如果只執著於喝水成奶或成毒,那人喝水又如何呢?所以,於「有法」必須認識、了解,進而突破。人要喝水,而大地的有情、非情、無情等眾生同樣都要喝水;如果只是在「水」上面生分別,執著於牛喝水成奶,蛇喝水成毒,這是在「有」上打轉;因此,必須不同於原來的「有想」,進而入「非想」,到突破為「非無想」,才是非非想。

 

      學佛行者從欲界提昇到色界或無色界,仍在「有想」的範圍裡,難免有所計較執著,所以還要提昇到更精細的境界,也就是非想非非想的境界。然而,從欲界的環境進入四禪天,再進而到達四禪定,完成四禪定的基礎後,又入住四無色定;其中,天道是承受福報的環境,天道眾生在福報享盡後,若有其他的業則繼續受報,如果業的内涵屬於惡的居多,那麼所生之處就是下三道。所以從其中去認識、了解,並察覺天道不是究竟處,即使是三十三天的忉利天,幾乎沒有苦,只有樂的環境,但仍在三界內,仍需六道輪迴。

 

      可知,非有想非無想,是從「有」到「無」,突破原來的「有」,到達「非有」,也突破原有的「無」,到達「非無」,使「道」能顯現,而業已清淨。「非有想」談的是「業」,「非無想」談的是「道」;非有想的「有」,是以業為基礎而認識,非無想的「無」,則以道為基礎而突破。例如煩惱與菩提,煩惱是肯定的「有」,如果能轉煩惱成菩提,就不同於原有,變成「非有」,乃至突破為「無」之後,如果執著於菩提,執著於道,則仍需繼續修養,以至業清淨,連「道」也是多餘的「非無」境界;而需要「道」,是因為有「業」,當業已清淨時,道也就不需要了,這就是四無色定的最高層次,非想非非想定(即非有想非無想定)。

 

      《泥沙集》再談〈有、無、非、空〉一文謂:佛法中說「出離」或「解脫」之道,其流程次第,總不外是:「惡的,轉化成善的;善的,更能增上;終究,連善的也要放捨!」因為「善的」仍歸是「業」;業不盡,「道」難圓證故!

      因此,求出離,得解脫,或謂透徹世出世間,入於理事無礙的修養境地,就必須深解「有、無、非、空」的妙義:

      有,是現實中關係動物、植物、礦物等情與無情的眾生,以「人」為中心,舉凡理和事等一切諸法相。

 

      無,不是「没有」,而是從一切諸法相,憑藉個人的知識修養,於中能夠突破其局限,突破自我意識所形成的計較和執著;覺知感性或理性的分別之心,展現出但具饒益而沒有任何傷害的一種現象;無,也有不一定的意思。

 

      非,不是相對於「是」,亦不是否定,而是歷經探討,深入分析,突破原來的不成熟,展現屬於利樂的見解,肯定已經達到了不同於原有的另一種現象。

      空,不是失落,不是滅亡,不是結果,而是從「有」到「無」到「非」,經過具足智慧修養的一種無上境界;這種境界,於「有」是自在灑脫,於「無」是清淨莊嚴,於「非」是坦蕩無礙;是一切諸法相的究竟。也就是「究竟空,在探討理與事發起的因緣法則,以及形成的因果關係,所涉及的『有、空』之法,以究竟微妙甚深的方式,展現行者的般若波羅蜜的修養。」《禪的語絲》二五零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