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潛出處:雲語書摘期數:386期2023年04月
事實上,眾生一些習氣來自五官的熏染,如眼睛看、耳朵聽、鼻子聞、舌頭嚐、身體觸等來確定一切。由此可以發現眼、耳、鼻、舌、身所產生的作用,引發的意識,這是本體的認識,這本體的認識,就是說明熏習的道理。
雲語書摘 熏習的法要
/潛
熏習,就是熏陶染習的意思。
熏,乃通於「薰」字,是氣味或煙氣接觸物品或衣服,引申為長期接觸的人或事物,對品性、習慣的影響。
習,乃學過之後再溫熟反覆地學,使之熟練;即長期重複地做,逐漸養成不自覺的動作。
可知,熏習成為習慣,就像一件衣服雖然熏了香,然而香氣會慢慢消失,必須經常熏它才能維護那個香氣。
事實上,眾生一些習氣來自五官的熏染,如眼睛看、耳朵聽、鼻子聞、舌頭嚐、身體觸等來確定一切,例如榴槤的味道很奇特,甚至有些人不能接受它的氣味,可是仍有許多人喜歡吃,認為非常好吃。由此可以發現眼、耳、鼻、舌、身所產生的作用,引發的意識,這是本體的認識,這本體的認識,就是說明熏習的道理。
《華嚴經孔目章》(卷三)謂有三種熏習:
1、 名言熏習:名,就是名字或名相;言,就是言語。也就是言語中,總離不開名字、名相;例如電視是個概念,電視機就是一個名字。如果只說電視,雖然有名,可是於言語並未表達它的完整性;如果說是電視機,那就是名與言,就是一個組合體。如果電視機顯出電視劇,那名言又不相同;如果從電視的螢光幕聯想到電腦、手機等,那名言又不相同了。
人從眼看、耳聽、鼻聞、舌辨別味道等,所引發意的作用,都是來自名言。如從書上看到的,從老師的言語教導的,從朋友、同事、同學間,或親戚、長輩的言語所吸收的;也就是從個人的眼、耳、鼻、舌、身、意,接觸到外在的色、聲、香、味、觸、法所完成的言語,這些言語總不離名字、名相,叫做名言。此外,祖師們說、高僧大德們說、善知識說等,都叫做名言。
可知,從五根五塵相接觸,而引發意的作用,都會有任何一個不同的結果,這結果都叫做業。如讀書有學業,以學業來說,名言如以語文有中文、日文、韓文、英文等各種語文,以方言有各地方不同的方言,而各種民族表現不同的的方言,都可以說是在學的範圍內所完成的一種業相,皆稱為名言。所以,業的熏習包含了知識經驗、道理方法,而道的熏習也有知識經驗、道理方法;可是,名言的熏習是以業為基礎,從業而慢慢發展到道,所以說業中有道,要能認識業才能顯現道,這是從名言而說熏習的現象。
2、 色識熏習:此色不是指男女之色,色是指事物,這些事物是來自表相;表相有方圓、大小、軟硬、乾濕等都是在色的相上分別。識是從色相上作認識、了解,這認識了解是從分別而來,不是籠統來說的。所以色識是要取任何一個肯定的本體,再來談道理,例如電視是一個名詞,電腦仍是一個名詞,電視一定要合乎一些條件,顯現電視的色相,才能分別這是電視。如果只看到一個螢光幕,則電視的螢光幕與電腦的螢光幕並沒有差別,從色相上把電視當成電腦,或把電腦當成電視,那只是看螢光幕的表色而已;因為色,除了表色,還有無表色;也就是除了從螢光幕去看,還要知道其本體結構和作用上都有其不同,這是無表色。
這色相的肯定是以分別來肯定,例如這是電視,那是電腦,就是一種分別;若以螢光幕來確定,色相是一個表色,而說到無表色,才是涉及電視和電腦的結構與作用的不同。
可知,從分別就會產生很多的認識,認識就是一種知識經驗,從知識經驗中去發現色,不管是表色、無表色,就可以從事物上去顯現道理,用這道理來說明事物,這也是一種業的熏習;例如電腦,打開開關知道怎麼使用,可是一旦故障了,修理電腦的知識經驗也就不同,可以發現談色識除了表相、無表相,尚有結構作用的不同,又涉及到知識經驗、道理方法,這都是由色識熏習而成的,就可以發現與「名言」有密切的關係。如果名言就是知識經驗、道理方法的話,那是幫助我們對色於認識上的一種熏習的基礎,有這些基礎才能從色識上再作熏習,完成某些結果。
3、 煩惱熏習:煩是以身體的不自在來說,惱是以意念,於心來說的,煩惱只是個概念。例如「我很煩惱」,如果自己不知為什麼?反正就是煩惱,那不叫煩惱,是叫妄想雜念。煩惱一定是因為什麼而使自己不安、不自在;煩惱的熏習有過去和現在的,過去的已過去,而現在是正在發生的。所以,煩惱是源自過去累積而展現於現在,如果沒有過去的因,就沒有現在煩惱的果;也就是已知因而完成現在果,這種煩惱容易消失。另有未知因而產生現在的煩惱果,則是因為無明而產生的,那煩惱所熏習完成的,肯定是業,這中間沒有「道」。
因為無明不明了而顯現的煩惱,這是業的現象;但從業的現象,可以從名言到色識慢慢去認識、了解,從煩惱中可以發現道;發現道的時刻,也就是破除了無明,也就是明了而搞清楚了。可知,未知因在煩惱上完成的都是業的結果,而已知因在煩惱上不一定要有道,或佛法作為條件,從名言,從色識上也可以使煩惱化解。所以,未知因是一種迷惑的現象,因無明而迷惑,不是因無明而煩惱;因為迷惑不一定會煩惱,可是無明使人迷惑,然而久而久之也會熏習成煩惱。事實上,煩惱總離不開貪瞋癡,這三者幾乎就是造成煩惱的因,例如二人本是好朋友,因為某事造成雙方不歡喜,是關係到錢的問題,或是為了人的問題,還是其他?這其中都可以發現貪瞋癡的存在。
從煩惱中發現為什麼,這「為什麼」一定有一個因,是因貪或因瞋、因癡?如果不能肯定是貪瞋癡任何一個,表示還在無明裡,必須藉名言、色識的熏習慢慢去明了為什麼煩惱,從名言、色識去著手,原來的無明就能慢慢明了;可知,名言、色識是基礎,或說知識經驗、道理方法,這都是熏習而成的。為什麼要熏習這些?因為人會有煩惱,為什麼煩惱?因為人有無明,可知彼此相互之間有密切的關係。(參考《佛法要義》〈熏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