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語書摘 善心不是慈悲

    但是獻上一份心意時;所包含的是虔誠與尊敬?亦或是拔苦與樂?或只是一份憐憫,乃至求功德之心?

  • 文:出處:雲語書摘期數:365期2021年05月

雲語書摘 善心不是慈悲 /潛

 

一般說善心,是指善良的心──好心腸,如善心人士捐款救災,凡契合佛教教理的一切思想行為,皆稱為善心。

 

所謂慈悲,就是拔苦與樂,即解除別人的痛苦,幫助別人得到快樂;也就是不傷害別人,自己也不受到傷害,如果有菩薩心腸,做到親疏平等,儘量幫助別人,這就是慈悲。

 

在唯識宗談到百法,其中心所有法的「善位」,就是說在人心中所具備好的一面,一共有十一個。

 

1、信:就是信心,包括自信和信他。自信是對自己的宗教信仰,或崇拜的偶像或事物,具有實際的認識、了解,因而生起的虔敬心。信他,如以學佛的人來說,「他」包含佛陀、佛陀的道理方法,及佛陀所建立起的僧團。所以信心的完成,必須仰賴自信與信他二者結合起來,才能成為信心。

2、慚:是外表的,於感受之後,覺得不好意思,如「看,他的臉都紅了!」

3、愧:是內在的,於言行犯錯之後,心中忐忑不安,如羞愧、汗顏、內疚等。

4、無貪:凡過份、超過本份而擁有,叫做貪。例如糧食是人生活以賴的必需品,商家若不是故意抬高物價的話,那不是貪;而菸酒不是必需品,如果缺貨了,大家都賣得很貴,跟別人賣得一樣貴不算貪。凡會造成對自己或對別人傷害的,才是貪;說無貪,不是不貪或無欲望,而是守著本份無損於人。

5、無瞋:人隨著業而來,既在欲界,瞋恨之心每人都有。學佛人要以慈悲心去慢慢淡化瞋恨心,如「心存和樂氣,念起無怨尤」等,即是無瞋的境界。

6、無癡:癡是被迷惑而產生的情感現象,而無癡就是怎麼面對迷惑的人與事去理解,不使自己淪落在癡迷裡,而是一種明瞭的現象。

7、精進:精是精華,進是進取,選擇最好的,不斷的提昇。 

8、輕安:就是能承受負荷而不受影響,表現出輕快、安詳、平穩的精神狀態。

9、不放逸:人往往耽於安逸歡樂,而安逸容易造成懈怠,歡樂容易造成得意忘形;不放逸就是以道為前提,小心行事,就可以達到不放逸。

10、行捨:行是行為,捨是放下。人的行為表現往往是執著、抓著不放,行捨就是放下自我的計較與執著。

11、不害:就是不要造成傷害。

 

可知,善心是不損人,也不會危害自己,是樂於布施、供養、濟難、幫助他人的心念。雲老禪師換個方式說,不一定要執著是課堂上講的,曾於僧家閒話中談及,以前環境比較簡樸,山中僧眾少外出,總會買些出家人用得上的日用品,或點心、餅乾之類的,帶回分給常住大眾師,常住大眾師都會講一句「法師慈悲」,好像給一點日用品、點心、餅乾,就是「慈悲」,這是對「慈悲」的涵意完全錯解了!慈悲的重點或大前提,應是關係到生死或解脫上面。

 

所謂解脫,就是問題發生了,把它化解使之不存在,例如煩惱生起了,能探討、發現並化解煩惱,就是一個解脫。所以,解脫有一般問題的解脫,也有生與死的究竟解脫;也就是沒有任何問題了,生與死的大事都圓滿,業清淨了,道也不需要了,叫做究竟解脫,而完成的境界,稱之為涅槃。

 

總之,慈是拔苦,悲是與樂;拔誰的苦?給與誰樂?當然是指眾生,包括已學佛及未學佛的人。因為一位修行佛法的人,能走上菩提道,至少知道人來到這世界,是來承受業報的,必須面對生老病死等很多的苦痛,想逃避都逃避不了。所以,慈悲不是對自己,是對眾生的一種付出,要對眾生付出,給予利樂,一定要具備修養的功德。也就是自己一定要擁有化解痛苦,給予利樂的修養,把自己所擁有的去付出,去幫助別人於生死的問題,如生、老、病、死、愛別離、求不得、怨憎會、五蘊熾盛等潛在的一些煩惱。

 

真正學佛的人,想為眾生行大慈大悲,就必須自己要先受苦受難。為什麼?因為從修養上要能成就功德,如果自己不曾體會到那些苦難的話,就不知道眾生的苦難究竟怎麼樣!猶如大慈大悲救苦救難的觀世音菩薩,要救苦救難就必須體會苦難,如果本身不能體會什麼是苦?什麼是難?怎能幫人化解苦難?所以,要大慈大悲,最好自己能經歷受苦受難的體會,那麼能付出的就完全不一樣,不只是慈悲,也能做到喜捨。可知,沒有經過修養,就不可能完成它的功德價值,也不能做到慈悲的利他效益。

 

《禪的語絲》第三百則:

「慈愛之心,即在母親般的呵護兒女。

 慈善之心,即在長者般的幫助後輩。

 慈悲之心,即在菩薩般的護持眾生。」

 

一般人多以「婦人之仁」為標準,來蓋定「慈悲」的真義,如給予錢財就是愛,送個紅包就是敬,雖然愛、敬之時,少不了物質的行為,有所謂的一點心意,但是獻上一份心意時;所包含的是虔誠與尊敬?亦或是拔苦與樂?或只是一份憐憫,乃至求功德之心?佛法中講求「無緣大慈,同體大悲」,更強調拔苦與樂,度脫現實生活中的苦難,不為貪瞋癡而長久地處在無明的業惑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