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門品第7講

普門品第7講

於汝意云何,是善男子,善女人,功德多不,無盡意言,甚多,世尊

虔誠禮拜、四事供養觀世音菩薩,或者持念觀世音菩薩名號,有如恆河沙那麼多的數目,這樣的功德是不是很多?無盡意菩薩回答釋迦牟尼佛,很多,世尊。

 

佛言,若復有人,受持觀世音菩薩名號,乃至一時禮拜供養,是二人福,正等無異

所謂「一時」,不一定是某個時間,任何時間都可稱為一時。佛陀說假使有人持念觀世音菩薩名號,乃至不管任何時刻禮拜供養。持念與禮拜,看似兩個人的福德因緣,其實兩者為相同的福德因緣。「正等無異」是沒有差別的意思。

 

於百千萬億劫不可窮盡

為什麼「於百千萬億劫不可窮盡」?關係到觀世音菩薩的神威之力,他是修養、智慧、功德具足的成就者,因此持念或者禮拜觀世音菩薩,其實所求的福德都是相同的,不在於這些行為做了多久與做了多少,而是百千萬億劫永不停止。

    何謂「劫」?梵文稱為劫波,本意是一因完成一果,稱為一劫。劫是時間的數目字,必須把握它的法義是談因果通常劫有小劫、中劫、大劫以及無量劫,譬如一個明顯的因完成一個明顯的果報,稱為一小劫;無量劫等同於百千萬億劫因此,如果用「於無量劫不可窮盡」的文字,也具有相同的意思。

 

無盡意,受持觀世音菩薩名號,得如是無量無邊福德之利

    這時,無盡意菩薩回應釋迦牟尼佛,受持觀世音菩薩名號,於行為、於功德,百千萬億劫無有止盡,而且他的福德因緣、所有的利益都是無量無邊。

 

無盡意菩薩白佛言,世尊,觀世音菩薩云何遊此娑婆世界,云何而為眾生說法,方便之力,其事云何

    「遊」是遊化、移動的意思,「化」即是度化。無盡意菩薩請教釋迦牟尼佛,為什麼觀世音菩薩在娑婆世界,處處救苦救難,為眾生說法?究竟觀世音菩薩為眾生說何種法?

先要了解,何謂「方便之力」?大慈大悲救苦救難即是觀世音菩薩所行的方便之力,也就是為眾生所說的法。譬如談貪瞋癡、求男求女、供養禮拜等,這都是方便之法,久而久之,可以成為一種力量。「方便之力,其事云何」,即是觀世音菩薩遊化娑婆世界,為眾生說法,所顯現的方便、效益,究竟有何事蹟?

 

佛告無盡意菩薩,善男子,若有國土眾生,應以佛身得度者,觀世音菩薩,即現佛身而為說法

    以下經文,即是以三十二應身度眾生的一段文字。如果不了解真實法義,很容易誤會。佛對無盡意菩薩說,假使有國土眾生,應以佛身得度,觀世音菩薩即現佛身而為說法。

以佛身而說佛法,先要了解,「佛」是覺悟的意思;「身」即是本體,「佛身」是以覺悟的本體而言,談他的境界,也就是本體達到像佛一樣的境界。觀世音菩薩顯現佛身所說的法,即是佛陀的境界。

 

應以辟支佛身得度者,即現辟支佛身而為說法

    觀世音菩薩並不是用神通變化在變身,而是以不同境界的本體,說出其法要。「辟支佛」稱為旁佛或者緣覺,是依緣而覺的法,「緣」即是十二因緣法。所謂「現辟支佛身而說法」,是以十二因緣法,為具辟支佛根機的人說佛法。談到應以何身得度者,即現何身,一定要把握,達到某種境界,必須能夠方便說出其法要,幫助眾生得到覺悟、解脫。佛身為最高境界,其次是依十二因緣法,絕不是以神通變化,變成佛或者辟支佛,不是這麼解釋。

   

應以聲聞身得度者,即現聲聞身而為說法 

  「聲聞」是談羅漢,辟支佛為緣覺。聲聞乘是以四聖諦、八正道這些法而得解脫,成就聲聞的果位。必須了解,聲聞乘應該是三向一果,從須陀洹,到斯陀含、阿那含,最後完成阿羅漢的果位,前面三者是向位,而不是果位。

   

應以梵王身得度者,即現梵王身而為說法

    「梵王」,其實就是談梵天。天道稱為梵天,梵天有一位天主稱為梵王。所謂梵王,即是談天道這種環境。為什麼以「梵」稱天道呢?因為梵王統領所有的天道眾生。天道非常複雜,分為各式各樣的天,欲界有十八天,還有色界、無色界,以至到三十三天以下。

以三十三天而言,梵王是在三十二天的四大天王之天,位於須彌山半腰國土的一位天主,稱為梵王,統領天下所有的天。四大天王之天分為東南西北不同的部洲,所說的法也有差別,譬如娑婆世界是釋迦牟尼佛所說的法。其實四大天王屬於三十二天以下的天。通常「洲」是談天下,四天下即為四大洲。所謂「南贍部洲」,即是娑婆世界,一個堪忍的世界。何謂「堪忍」?娑婆世界有苦有樂,人活在這世界上,是可以忍受的,有些世界根本不能忍受。

    為什麼梵王稱為「梵」?在古印度,梵是一位神通變化的神。不管苦樂善惡,幾乎可以承受、面對、適應的環境,這種環境是修養完成的。梵王說他的子民,也就是梵天的眾生,都是從他的口出生的,所以特別清淨,不受任何污穢或者塵垢染污,因此以「梵」來強調。梵文中,「梵」字的注解是清淨、清涼、莊嚴、自在。而梵王本身的修養境界非常高,才能夠統領天下所有的天,至於究竟說些什麼法?則是相應於梵王這世界所說的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