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門品第6講
無盡意,觀世音菩薩,有如是等大威神力,多所饒益,是故眾生常應心念
貪瞋癡是因業而發起,學佛修行的人無非希望能夠遠離貪瞋癡,從原本很嚴重的情況,慢慢變成輕微,最後清淨,這才是出離的目的。
若有女人,設欲求男,禮拜供養觀世音菩薩,便生福德智慧之男,設欲求女,便生端正有相之女,宿植德本,眾人愛敬
民間常有這種說法,希望生男孩或者女孩,祈求、禮拜觀世音菩薩便能得到。其實談到求男求女,佛法是講求彼此的因緣關係,如果沒有這種緣,祈求也沒有用,因此必須了解普門品真正的法義。
經文中,求男,能夠生福德智慧之男;求女,可以生端正有相之女,這兩句話才是重點。而不是為了想生孩子,禮拜、供養、祈求觀世音菩薩,便能生男孩或者女孩,其實,這只是個人本身的希望而已。經文並非求男,念觀世音菩薩即生男;求女,念觀世音菩薩即生女。
「禮拜」是一種尊敬,「供養」是一份心意,譬如用香花水果供養佛菩薩。
禮拜、供養都是以心供養,因此對觀世音菩薩生起的供養之心,在於「虔誠」兩個字,虔誠到什麼程度?譬如可以感動天或者誠心正意、心誠則靈等,都是一般人所熟悉的文字。其實,這不是求男求女的問題,以現代的語言來說,假使希望有個小孩,如果是男孩,則是福德智慧的男孩;如果是女孩,則是端正有相的女孩。
為什麼求男求女,可以得男得女?因為「宿植德本」,關係到過去有沒有這種緣份。以佛法而言,父母子女是一種因果關係、因緣法則,也就是過去世有這種緣,這一生才會成為父母、子女或者夫妻的關係。
以因緣法而言,緣有外緣以及內緣。內緣是虔誠地發自祈求的心,外緣則是相應於外面的緣,因而有機會可以得男得女。不同之處在於,禮拜供養觀世音菩薩的時刻,所生的男孩有其福德因緣,而且很聰明;如果所求的是女孩,不僅僅長得端正,並且有福相。所謂「有相」,即是有福相,近似於福德之「福」的意思。
為何禮拜供養觀世音菩薩,可以求男得男、求女得女。千萬不能解釋為禮拜供養就可以求到,一定是關係到內緣與外緣,內緣是自己所祈求的,外緣是過去世結合的。
無盡意,觀世音菩薩有如是力,若有眾生,恭敬禮拜觀世音菩薩福不唐捐
「福不唐捐」是一句成語,形容各人所種的福田,將來自己一定會得到福報。也就是觀世音菩薩具有神威之力,假使有人虔誠恭敬禮拜,必然能夠得到所求。
是故,眾生皆應受持觀世音菩薩名號
「是故」解釋為所以。所以眾生都應該受持觀世音菩薩名號。何謂受持?「受」,是從內心發出來,感受觀世音菩薩的神威之力;「持」是持久,是一種行為。也可以解釋為受是空間,持是時間。如果任何空間與時間都能持念觀世音菩薩名號,當然能夠得到所求,譬如遠離貪瞋癡,或者求男求女,便能得到智慧的男孩、端正的女孩。其實,重點是有所求,必有所得。
無盡意,若有人,受持六十二億恆河沙菩薩名字
印度通常是以「億」形容最多,何謂六十二億?六與十二必須分開認識。「六」即是六根,就是眼耳鼻舌身意;「十二」則是十二入,眼耳鼻舌身意相應於色聲香味觸法。「受持」是以根與塵作為接觸的方式,也就是六根以至到十二入,經常不離於佛菩薩的名字。「恆河沙」是很多的意思,「六十二億恆河沙」是形容多到像恆河的沙一般。
真正的問題在於,當六根與六塵不斷接觸時,並不是在妄想雜念、夢幻中過日子,而是不管任何時間空間,六根進入到十二入,都不離於觀世音菩薩的名字。
「受持六十二億恆河沙菩薩名字」,究竟應念多少次數?可說是無限量。「億」是最高、最多的單位,形容持念觀世音菩薩名字的數目,有如恆河的沙子,可見每天持念觀世音菩薩名號,沒有限制,愈多愈好。
復盡形供養飲食、衣服、臥具、醫藥
不只是持念,必須盡形壽,一生一世供養飲食、衣服、臥具、醫藥。可是,觀世音菩薩已經成為菩薩,為什麼要供養飲食、衣服、臥具、醫藥?一定要了解,其實是一份供養心,事實上,供養是以三寶為對象。三寶如何形成?佛,是以釋迦牟尼佛而言;法,包含大乘菩薩法、小乘羅漢法或者聲聞法;僧,則是代表佛說法的出家人。
談到供養,禮拜、講經說法也是一種供養。布施與供養有何差別?通常對佛菩薩、三寶是供養心;布施是一種捨的行為。布施的行為,並沒有一定的對象。供養則有對象,譬如供養佛、菩薩、出家人,或者供養父親母親。所以供養與布施有所分別,可是,於功德而言,兩者是相同的。
這裡是以觀世音菩薩而言,做任何布施或者供養的功德,一定可以得到所求。如果不求觀世音菩薩,求三寶呢?其實觀世音菩薩是倒駕慈航,過去已經成佛,佛號為正法明如來,所以供養觀世音菩薩,等於供養佛。為什麼特別強調,供養實際是以三寶為對象呢?必須了解,觀世音菩薩本來就是佛;至於供養菩薩,至少他未來是佛,或者過去已經是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