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門品第5講

普門品第5講

無盡意、觀世音菩薩摩訶薩、威神之力、巍巍如是,若有眾生多於淫欲,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便得離欲

這一段經文重點是淫欲的問題,淫欲即是貪欲。人往往因為業力的關係,產生很多欲望。「多於淫欲」,不能只當成男女之色,而是包含財色名食睡五種欲求,當然其中也有色欲。

    觀世音菩薩具有威神之力,何謂威神之力?指威武神通之力。談到神通,「神」是平常人很難臆測,「通」是沒有障礙。威神之力意謂所具備的修養可以破除業力的阻礙及傷害。

     經文中「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即生起恭敬心,常常稱念觀世音菩薩名號。所謂「離欲」,對於貪欲之心,並不是馬上就能出離或者遠離,「離」是一種行為,分離則是慢慢離開。其實五欲也是如此,慢慢使欲望愈來愈少,愈來愈淡,最後便可以清淨。

 

若多瞋恚,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便得離瞋

「瞋」,通常是恨的意思,於內在產生恨意;「恚」是表面顯現怒;內外表現不歡喜、憤怒,稱為瞋恚。如果動輒沉不住氣、發脾氣,產生仇恨心,這種情況過多的人,常常虔誠稱念觀世音菩薩名號,可以使瞋恨之心愈來愈淡。

 

若多愚癡,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便得離癡

   「愚癡」這名詞在翻譯上不太合理,為什麼?因為「愚」意謂很笨,「癡」則是很傻,愚癡是指人又蠢又笨、傻傻的應該譯作「癡迷」,表示無明的意思。

    為什麼貪欲之念太多的人,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名號,便可以慢慢遠離呢?必須了解,這是依於學佛的佛弟子來說。如果只是平常的人,根本對觀世音菩薩陌生,以為觀世音菩薩救苦救難,可以幫助人遠離貪瞋癡,那就錯了。也就是必須熟悉觀世音菩薩的成就,涉及到他的宏願、智慧、修養所完成的功德,具有威神之力,可以幫助眾生。

佛弟子在修行的過程中,因為業力所致,常常產生貪瞋癡的現象,而造成障礙,修行便不順利。怎麼辦呢?經文中提出持念觀世音菩薩,必須想到觀世音菩薩的成就,其中包含他力,即觀世音菩薩的力量,以及自力,自己修行的力量。也就是自己與觀世音菩薩彼此產生的力量,必須相呼應,才能使貪瞋癡慢慢遠離。絕不是修行辦道,稱念觀世音菩薩就能遠離貪瞋癡,那是不可能的。

必須了解,人是依於業力來到這世界,業力少不了貪瞋癡三大問題。佛教界常有人提出口號般的教條,譬如消除貪瞋癡,要修戒定慧,猛然一聽,似乎沒有錯,如果仔細思考,變成相對法,好像戒定慧是消滅貪瞋癡的方法。

    戒定慧必須要修養,當面對貪瞋癡時,以戒定慧所得到的修養,化解貪瞋癡,慢慢減輕,使之愈來愈少,最後即能遠離,這才是「念彼觀音力」所能達到的目的。即使觀世音菩薩具有神威之力,如果自己不面對貪瞋癡,以為只是念念菩薩名號,觀世音菩薩便能幫人消除貪瞋癡,那是神話,不是佛法。

    以學佛者而言,貪瞋癡是三惡業、三毒或者是障道因緣。淫欲、瞋恚以及愚癡三者的問題,還是在於貪欲的大前提。為什麼?如果沒有貪欲之心,不可能產生瞋恚或者愚癡。譬如貪欲,為了求得滿足自我,因而發生很多傷害的現象。為什麼有瞋恚之心呢?譬如自己器量太窄、個性太強、修養不夠,也就是欲求太多。

同樣,愚癡的問題,以貪欲而言,業才會造成愚癡,道可以轉變為菩提。由此可以發現,原來欲求的問題,除了業之外,還有道,修行辦道也是欲求,並不表示只有造作業才是欲求。因此必須從業當中發現道,轉業而顯道,也就是從貪瞋癡去認識、了解,發現問題的所在,為什麼有貪瞋癡的現象?為什麼不能克制?必須自己面對貪嗔癡的問題。

為什麼應稱念觀世音菩薩?至少可以幫助人提起正念。如果以自我意識去思考,總免不了自以為是,自我意識,其實就是太過於感性;如果提起正念,持念觀世音菩薩,使自己清淨,意念便能清淨,對貪瞋癡的認識則比較客觀、理性。

    所謂稱念觀世音菩薩及他的威神之力,即是藉由這種力量幫助人提起正念,在清淨自在的情識作用之下,面對貪瞋癡去認識、了解,而後發現問題的所在,自然貪欲愈來愈少。

    以佛法而言,這種欲求並不是對與錯的問題,而是不要造成傷害別人,或者自己受到傷害,從中出離,慢慢清淨,這才是稱念觀世音菩薩,可以遠離貪瞋癡,真正主要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