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經導論第5講

心經導論第5講

故知般若波羅蜜多  是大神咒

這個故」在這個地方有「因為所以」的意思。「故知般若波羅蜜多」可翻成「所以我們知道智慧的方法」,這裡的「故」是「所以」,而「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在這地方「故」是「因為」。所以「故」擺在前或擺在後就有「因為」、「所以」不同的用法。

般若是以「慧」來講,般若是依於智而顯現出來的慧,所以在梵文中有「闍那」是「智」的意思。這個「智」就是講知識經驗,這種知識經驗包含有世間的、也有佛陀所說的。從觀自在菩薩一直到究竟涅槃,這當中所談的都是佛所說的一些知識經驗,也就是佛說的道理方法!

下一句經文「是大神咒」,這個「大神」不要把它當成好像我們一般講的神鬼之神或者是天神之神,這裏的「神」是講「神妙」或者不可臆測的叫做神我們要用什麼方式去看大神咒?究竟是什麼樣的神呢?比如說,一個人長的不怎麼樣,如果他是一個出家人,我們不知道他究竟有修行或沒有修行?如果以三十二相、八十種好這種方式去看的話,好像他外表不好看就表示他沒有什麼修養,所以一個人的真正修養不在於表相,而是在於他的內在。為什麼說它是「神」呢?因為內在的修養,我們實在沒有辦法去臆測也沒有辦法去猜想,在不能把握的情況之下,我們稱之為神或者神妙;也就是一個不可以臆測;沒有辦法了解或者把握的,稱之為「神」,千萬不要把它當成天神、鬼神,那種神。

「大神咒」的「咒」字,事實上是梵文的音,它的本意叫做「真實的言語」或者「真言」。經典上談「咒」意指有一種很大的力量能對人產生影響力的叫做「咒」而表現這個咒,有它善意的一面;也有惡意的一面,所以我們不要一提到咒,就認為經典上所談的咒語就一定都是好的一面,為什麼?我們曉得咒語在密宗裏面,它也有不好的一面,譬如說利用一些咒語造成一種傷害,因此我們不要從「好與壞」上面去分別,而是要知道「咒」的本意,它具有一種力量而這種力量,不管是好的、壞的都很容易影響一個人,這種意義就叫做「咒」。真正佛教裏面講「咒」應該是講「真言」──真實的言語。

在心經裡說「咒」是怎麼說呢?咒是真實的言語,具有不可以臆測的力量,我們叫做「大神咒」;全句的法義是說這種力量是很難去臆測的力量,叫做大神咒。此外「大」並沒有定位,究竟多少才叫做「大」?也就是說:它這種不可以臆測的真實的言語所產生的力量,是要依於你的修養,你修養愈高,產生的力量也就愈大。

 

是大明咒  是無上咒  

我們看「大明咒」,這個「明」不是談明瞭而是談「智慧」。智慧,它可以幫助人,譬如說一個愚痴的人,可以幫他變得聰明一些;一個無明多的人,也可以幫助他明瞭更多,所以這裏談「明」,是以「光」來做為一個比喻,是依於智慧所形成的力量。譬如說原來我們不懂得的變得能懂;原來看不見的,能看見了,這是「明」的意思。不要把它當成是燈光的明或者太陽的明,不要用這個方式,這只是一個隱喻。這個隱喻,它的主題在於「智慧」,以智慧之光,產生一種力量,也就是心經前面所說的「依般若波羅蜜…」,所以它是一種智慧之光。當然這也要看你的智慧的修養怎麼樣,如果修養不夠的話,同樣也沒有辦法去表現像「大明」一樣的力量。

「無上咒」,這個「無上」是什麼意思呢?我們可以解釋為阿耨多羅,也就是沒有辦法比它更高;假使還能夠表現比它更高的話,都不叫「無上」。必須是沒有辦法再超越它所產生的力量,才能叫做「無上咒」。

我剛剛說「咒」是一種沒有辦法去了解的、非常大的力量,這種力量是從修養而來。所以說,真實的言語,往往一句話可以影響人一輩子,這個影響的力量是好?是壞?我們不能夠肯定,必須這種影響力量表現出來以後,所得到的結果才能肯定。所以佛法一直強調,不是在過程中去確定它的好壞,而是這個過程完成之後的結果,才能確定是好是壞。而在心經上所談的咒語,肯定它都是利益的、饒益性的,它沒有負面的。它是一種依於人不可以臆測的力量,這種力量可以幫助人能夠明瞭,能夠得到智慧,而且沒有辦法再超越它,跟它相比,這就是「是大神咒  是大明咒  是無上咒」這段經文的法義。

 

是無等等咒

這個「等等」是說什麼?無等等」千萬不要把「無」當成「沒有」,這個「無」是說「凡所有」都包含在內,如果用一句這麼的話來講「無所不有」,所以它不是一個「沒有」的無。至於「等等」這兩個字各有不同的意義,第一個等是說,指定於某個範圍之內而作的結語,比如我們談根與塵的關係又是個完成式;談十二因緣又是個完成式,所以這裡談無等的「等」,就是心經這一段文字的「等」。第二個「等」則是「凡所有」的等,我們有時候也會說:吃飯、吃菜、吃什麼、什麼等等。吃飯是一個主題,正在吃飯的時候,有些什麼樣的菜,這些菜也是一個主題,是另一個「等」;也就是說,除了招牌菜之外還有更多更多其他的菜,我們就可以發現「等等」是什麼意思。

「等等」在經典上是怎麼說呢?心經一開頭談到五蘊,我們曉得五蘊就有五個不同的東西,假使以這五個不同的內容成為一個範圍的話,其所涉及到的六根六塵,又是另一個範圍;十二因緣又是一個範圍;這種情況可以說是「無等等」。因為咒語不談正與邪,而是談利益性,如果它的利益是相等的,我們都可以說它是一種很大力量的言語;如果不相等,當然就不在這個範圍之內而不說它是邪的。

談「無等等」,只能夠談有相等利益的都包含在內,如果以心經來講,除了心經之外,還有更多的經典也有其利益。可是除了佛教的之外,我們也不否定那些「外道」,所以「無等等」,不能夠只是單從某一方面來看這個「等等」,因為依心經,有其「等等」,譬如說五蘊、六根等等;十二因緣等等;以般若部來講,則有更多不同的內容等等。

 

能除一切苦  真實不虛

「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一開始講度一切苦厄,憑什麼度?拿什麼度?那就是前面所說的那些道理跟方法。所以要度一切苦厄,就必須依於從五蘊到根、識到十二因緣以及諸佛菩薩所成就的種種,才能夠除去一切的苦難,而且是真實不虛的。真實不真實涉及到你對它的認識有多少?如果這些文字,你都能念,可是你不瞭解它的意思,那就不真實;如果說你瞭解了文字的意思,但不知道它的法義在哪裡?同樣也是不真實,我們就可以發現,同樣的道理、同樣的方法,還得看你對它認識瞭解的成分怎麼樣,如果要達到不虛而肯定是真實的話,你就必須要瞭解它的法義,只是瞭解它的文字沒有用,就好像大神咒、大明咒、無上咒、無等等咒一樣的意思,你如果不瞭解它的法義在哪裡?只是說這個如何如何好,好得再沒有可以跟它比的了,其中的道理在哪裡?要展現得出來的,才是一種究竟的利益;一種究竟的意義。「真實」是真真實實地對我們的了生脫死有所幫助,確實能夠度脫、除去我們一切的苦難。

依於般若波羅蜜多這種智慧的方法所完成的一種大神的、大明的、無上的、無等等的力量,這些力量都是道理,都是方法。如果說你要想度一切苦厄而且真實不虛的話,沒有道理,沒有方法如何下手?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我們把前面那麼多的道理方法都作了認識、瞭解之後,還要知道它的法義在哪裡,得到的結果肯定是利益、饒益性的,這種利益、饒益性就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果,也就是它的結果。而且你照著這種道理照著這種方法去修養,就肯定可以除一切苦厄而且是真實不虛的。

為什麼一再強調般若波羅蜜多?智慧的內容才是最要緊的。這裡講的道,肯定就是菩提道與你個人的生死有關係,最後你才能得到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的果位。如果不能達到這種目的,就不能說它真實不虛,而要達到這種目的它的下手處還是要從這些文字裡面就是道理跟方法。依於這些道理方法,我們可以照見五蘊皆空,你要把五蘊從認識,不管由外相到內在都要顯現出來,這種顯現我曾經舉過例子說就像天空一樣,天空本來什麼都沒有,如同我們五蘊的本身,本來也是像天空一樣什麼都沒有,可是因為環境的關係,時間、空間的不同變化和作用,而有風、有雲、有雨、有電、有各式各樣的在空中顯現出來的物相,這些顯現也就是色塵緣境。因為色塵緣境的顯現,才會使我們的五蘊產生變化,生起作用,所以我們要去認識它、瞭解它,那就是「照」的意思;「見」就是「顯現」,所以前面把自我的五蘊,從色到受想行識,我還特別強調「想、行」之間間隔的建立,就是把你既有的智慧或者知識經驗,用來認識這些色塵緣境,使你的五蘊不受這些色塵緣境影響而產生變化而生起自我作用,這只是五蘊的概念而已。

我們說眼是「根」,這個「根」是個不變的根,如果加入「意」,會是個什麼現象呢?以眼根所見到的範圍,加上意根生起變化,除了有「根見」;還會產生一種「見見」,把你所見的顯現出來叫做「見見」,再經過意根和我們完整的五蘊所完成的變化,再生起的作用那就是「性見」。這個「性」,是講本體或者本質眼睛在某一個範圍看到且知道了一些什麼,這是意根加入後,由根本而再顯現出來,所以有根見、有見見,至於談到「性見」,必須意根和那個「我」的五蘊起變化再產生作用,才有顯現「性見」的機會,可是不一定是一個肯定「有」的機會,得看你的修養如何。

我們往往依於苦集滅道而自以為是,譬如像聲聞乘,就以為得到了羅漢;菩薩乘以為得到了菩薩,用這種前面的聲聞乘肯定是這一種知道苦集滅道,然後怎麼樣以八正道消滅這些無始以來造作的苦,就是空掉苦,「苦空」使自己在受苦的時刻,不以「自我」去承受而把它當成一種空相來說。菩薩的情況就不大一樣,菩薩的道除了八正道,還涉及六波羅蜜以及更多的波羅蜜法,如果能夠依於這些智慧的方法,就可以到達於心不會罣礙,因為不罣礙,就不會有恐怖;要能不恐怖,當然就必須遠離顛倒夢想才能作得到,因為恐怖的顯現關係到罣礙。要做到無罣礙,恐怖就不會發生;要想恐怖不發生心裡面無罣礙,就必須要遠離顛倒夢想,最後到達究竟涅槃。而「究竟涅槃」我們拿什麼作依據?拿什麼作為標準?它是以「三世諸佛」來作為標準;以「三世諸佛」來看究竟涅槃,可以說還是依於智慧的方法來修養,才能達到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的結果。

三藐三菩提的結果,如果以已經成就的佛果來說,它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果;還沒有成佛之前,是等覺或者等佛。在這種境界之內應該稱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因。他具備了這種因,當然將來才能成就這種果。可是涉及到這個因,它又有已知因和未知因之分,譬如說,「已知因」肯定眾生皆有佛性,這是可以肯定知道的,那為什麼也有「未知因」呢?他有佛性為什麼不能成佛?一個是關係到他的修養;還有一個是他的願力或者他的業力的不同。如極惡的眾生像地獄眾生,業太重,他沒有機會成佛;還有一個是願力的不同,像地藏菩薩,他是發願到地獄去度眾生,這就是已知因和未知因的不同。

心經裡面所談的智慧的方法,它具有沒有辦法去臆測、去衡量的神妙力量,以及它能夠化除那些無明、愚癡、煩惱等種種,而能夠顯現出明瞭的力量,這些力量可以說再沒有任何的道理方法可以跟它比;也沒有辦法超越它。當然這裡面我們就可以看到,這種力量依於心經的本身來講,從五蘊這部份到根塵的這部份,以及到十二因緣的這一部份,對自我的認識,以及諸佛菩薩的成就之認識等等,它所具有的力量可以說凡所有都沒有辦法再比它更神妙、更明亮;而且是不可能超越它。所以我們就知道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因為它能夠祛除一切的苦厄,而且是真實不虛的。

 

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  即說咒曰  揭諦揭諦  波羅揭諦  波羅僧揭諦  菩提薩婆訶

從心經裡面的這些道理方法,以及提出來這麼多的舉例、說明,我們即可了解「般若波羅蜜多」這一種力量,也明白依於這些道理的力量和方法的力量,才能完成所謂「智慧」的力量,到這裡是全文的結語。

最後即說咒曰,這個「即是」其意為「現在時刻」或「我們現在來說」,也就是肯定每一個現在。因為後面這段咒語,是一個真實的語言;是一個告誡我們的語言,它的意思就是:前面說了這麼多的道理;說了這麼多的方法;說了這麼多的好處,而且提出那麼多的證明,你還只是知道了道理、知道了方法、知道它的好處而已,所以才說這些話都是真實的語言,什麼語言?「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

「揭諦揭諦」:前面講了那麼多的道理;講那麼多方法;舉了那麼多的例子,還說出那麼多的證明,可是我們要去做呀!這個「揭諦」翻成漢文就是「行」。以白話來講就是「要去做、要去做」,「行呀!行呀!」

「波羅僧揭諦」是說什麼?這個「波羅」是一個概念或者是大家、多數的意思;「波羅僧」的「僧」是講三個人以上。在經文中,談三個人以上,相當於我們中國字寫三個「人」字為「眾」對不對?這個「波羅僧」也是三個人以上,可是這裡面是「大夥兒」的意思,就叫波羅僧,千萬不要把這裡的「僧」當成僧伽的僧來講,因為「僧伽」它是指三個人以上的團體。

「揭諦」還是要去行的意思,我們現在用白話來念一次,意思是說:「我們要去做啊!我們要去做啊!我們大夥兒都要去做。不僅大夥兒要一起來做,還要做到圓滿覺悟為止」。

「菩提」就是覺的意思;「薩婆訶」就是圓滿成就的意思,這段話怎麼說呢?「就是我們要做啊!我們要做!我們大家來做;大夥兒一起來做!一直做到覺悟了,而且這種覺悟是圓滿的覺悟,成就了的覺悟,不是因位上的,而是果位上的圓滿成就」。這就是這句咒語的意思。

把這個咒語稍許作一些不同的解釋,我是引用梵文裡面真實的意思,也就是「我們要去行」。如果我們用寫文章的方式來形容就是「行啊!行啊!大家來行!大家一起認真的去行!行到你覺悟為止,而且要圓滿究竟到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的果位」。這句咒語應該是這麼來詮釋它,如果只是照文字上去翻譯還是不太完整,這是就整體來介紹心經。

我現在介紹心經,一定要瞭解,五蘊,是談我們每一個個體的五蘊及這個五蘊跟空的關係。尤其談到空是從「有」而來,沒有「有」無空可說。譬如說我們談天空,天空上有雲、有星辰、有太陽、有月亮、有各式各樣的現象,這樣我們才能談「空」。五蘊,從色到受想行識因為會起變化、生作用,所以才談從這個「有」怎麼樣去認識它,這裡所空的是「空相」,不是空其本體,很多人常常只是高談「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認為那就是色與空的關係。其實,這幾句是說,色受想行識,為什麼「色」擺在第一個?因為色蘊的形成,來自色法;色法的形成來自法塵;法塵的形成來自色塵,這色塵、法塵、色法加起來,我們概念上就叫做色塵緣境。因為色塵緣境影響到我們的五蘊,完成色蘊。那「色不異空、空不異色 、色即是空 空即是色」,這個「空」究竟是空什麼呢?是空色塵緣境不是空五蘊,因為色塵緣境的顯現,我們的「自我」去跟它發生關係,產生因果關係,才會有「相」上面的執著、計較、分別,所以你要去認識這些計較、執著、分別,了解於「相」上其實是一種空相,它是不實在的。舉一個很簡單的例子:吃飯,我吃飽了,「吃飽了」這是一個「相」上的問題,所以才問你真的吃飽了嗎?在這個時刻,既然吃飽了,應該不要吃了。可是,我們還是會餓,餓了以後還是要吃啊!在這中間,我們看看色與空的關係,什麼叫做「不異」?那什麼又是「即是」?就很容易瞭解了。你如果不從相上面去認識,顯現空相,那你即使說明什麼叫做飽?什麼叫做餓?我吃了就飽了,真的飽了嗎?吃了並不能說就能飽了,因為還會餓呢!為什麼會餓?消化掉了當然會餓,餓了又怎麼辦?那就只有再吃,這當中就有「不異」跟「即是」的關係。我們這麼去把握,就很容易瞭解。因為色受想行識是講人的那個「我」的主宰者來說,所以這個「我」不起變化,就不會產生作用;因為這個「我」是五蘊之始來看色蘊的形成,它關係到前面的色塵緣境,至於色塵緣境又怎麼形成的?那就關係到我們的根與識,眼睛能看到什麼?耳朵能聽到什麼?眼耳鼻舌身涉及到外面的色聲香味觸。

香只是一種氣味,我們看如果以氣味而言,有香、臭之分,可是如果依它的本質而言呢,就不一定了。臭豆腐聞起來很臭,但它吃起來很鮮美,可見這個香是以氣味來說,它不是肯定於香與臭的關係。如果提及它的本質,才會涉及到「無」,如果只談相,那是一個肯定的「有」。為什麼談「無無明,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我說過,眼睛能看,只是一個根本上的「見」,如果加上你的意根,把你所見的顯現出來,假使這個意根再跟我們的五蘊再打交道,所產生的變化完成,顯現出來的作用,就可以肯定它是屬於本質上的或者本體上的認識,眼是如此;耳鼻舌身,都是如此。所以我們談色與空的關係而說「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色不異空之外,同樣的受不異空也可以;想不異空、行不異空、識不異空都可以。五蘊就是以這樣的方式而形成,五蘊的色蘊是來自根與塵的關係,當我們看到了以後,還要知道這個人是怎麼形成的,不只是一個五蘊或者一個六根的問題,這在我們的變化作用上面的認識,它有十二因緣。十二因緣裡面,一個無明的形成,從開始以至到老死,其實這裡面不僅包含了我們現在所見到的精神面,還有一個物質面就是我們色身的本體,它關係到地水火風四大種性,這些都包含在十二因緣裡面。如果不知道十二因緣所談的內容、意義的話,就會認為:我現在談的都是五蘊,根塵明明是由於四大種性完成的色法。然後從十二因緣來看,一個「我」色身的完成,以四大種性而言,所謂的五根五塵、六根六塵加上我們的五蘊,這個總體加起來,才是一個完整的「我」,也就是從地、水、火、風的色身的本體,以至到我們這個所謂法身的本質;但這個法身不是指佛法完成的法身,而是指會產生變化作用的法身,它關係到事,我與人、我與事相互關係的法身。這就可以發現,心經談色空的關係,色空是從「有」的形成,這「有」又是什麼?如果你不把根與塵的關係;十二緣起的關係都搞清楚的話,最後只是一個自我意識,你就不可能像菩提薩埵一樣依於智慧完成修養。而這些智慧的修養,又依於苦集滅道為基礎,當然還涉及到波羅蜜法、四無量心,諸如種種,都是依於般若也就是智慧的方法,才能夠心無罣礙,否則人一定會有罣礙;有罣礙怎麼辦?就要去突破它、去認識它,而且有罣礙是因為顛倒夢想而產生恐怖,所以說唯有遠離顛倒夢想,才不會有罣礙;不會有罣礙,就不會有恐怖;到最後必然達到「究竟涅槃」的境界。

所以肯定的說這種智慧的方法,是一種我們人實在很難去臆測的一種無形大的力量,它不僅是幫助我們破除無明煩惱的一種力量,而且其他任何的道理方法所形成的力量,都沒有辦法超越這個智慧的方法或者跟它來比較。因此後面才有「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作為一個結語。這個無等等咒是依於大神咒、大明咒、無上咒而說無等等的,我們不要把它分成為四個咒,因為這種力量,能夠去除一切的苦難或者苦厄,這樣才相應於前面所說度一切苦厄,拿什麼來度?就是依於心經所說的道理方法,而且這些道理方法是真實的、可靠的,一點也不會有任何的缺陷或者後遺症,它是一個圓滿成就並且能達到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果的成就。所以說般若的方法,是一種真實的言語。

我們知道這些真實的言語,也講了這麼多真實的道理、真實的方法、真實的一些證明,還是不夠,我們還要去做,不僅僅要去做,還希望更多的人,就是大夥兒,更多的大家一起去做。做到什麼樣的程度呢?要做到完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果,因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從因到果,這裡講圓滿成就,就是以它的圓滿的果來說。

這個「無」除了從有的突破之外,還有「不一定」的意思。譬如說,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這就是肯定的一個有;無等等咒就包含了「凡所有」。這裡的「無」跟前面的無,就有所差別。整本經典上面,有很多相同的字,可是卻有不同的意義,有很多地方提到所謂的六根五蘊、十二因緣,在佛法的法要上看起來都一樣,可是它加上一個「無」字,許多人的解釋往往就變成一種否定詞。就好像成佛了,一切都沒有了;或者成菩薩了,什麼都沒有了,這樣解釋叫做斷滅相。佛法不談斷滅,佛法是從有突破到無,無並不是究竟,所以後面還談到「究竟」。譬如說「涅槃」有「有餘涅槃、無餘涅槃」,可是還有「究竟涅槃」,就像談「修學」或者談「修養」,有有餘、無餘、還有究竟,這種有、無、究竟,它是一種法的次第,從一個平常的凡夫眾生,肯定是「有」,可是如果凡夫眾生進入到賢聖,那個凡夫就成為一個突破之後的結果,原來的凡夫便成為「無」,可是賢聖顯現之後,還是一個「有」,要進入到羅漢或者是菩薩,這個時候的賢聖是一個「無」的現象,可是成就羅漢或菩薩,還是一個有,到達了這個時候如能再突破的話,到達「究竟」成為佛,這時和「有」、「無」都已經沒有關係了,因為他已經究竟了,究竟了就是佛的境界。所以我們講佛果的完成,是從凡夫到賢聖、到羅漢、或菩薩都是從有的突破到無,就是這樣一個階段、一個階段慢慢提升,到最後,才是究竟,而這個究竟就是佛的果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