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經導論第6講

心經導論第6講

總結

我把整個心經把它濃縮一下,我們曉得心經頭一句話是談觀自在菩薩,很多人把觀自在菩薩當成觀世音菩薩,其實這是錯誤的心經畢竟不是談觀世音菩薩,當然凡所有的菩薩我們可以說都包括在內,而且所有的菩薩,他們都是具備怎麼樣的開始,著手而後怎麼樣的去認識自我、突破自我,達到這一種菩薩的境界,當然到最後增上為佛陀的境界。

先看觀自在菩薩,其實在梵文中間,我們如果要直接翻,應該是行觀自在,菩提薩埵,觀自在菩薩不能把它當名相;因為梵文中間它是說,「阿梨耶縛羅揭帝濕缽羅,摩地薩怛婆」,是說:自在的行為是來自修行覺悟而能圓滿的。

那我們每一個修學菩薩法的人,於身口意以及於自我都能夠自自在在的這種境界了。所以說凡所有的菩薩,幾乎因為得解脫,當然就能得自在;菩提薩埵才是一個成就的結果的問題,那要怎麼樣去做呢?

首先就談到這個行的問題了「行」,當然我們講就是修行,可是修行,依於身口意它是來自那個人的自我,人的自我就是一個主宰的能力,這種主宰的能力,去引發我們身口意的行為;唯有具備智慧,你才能夠使你的身體的行為,言語的行為,意念的行為得當;當然主宰的力量是智慧的話,當然它才能得當。

我們要了解身口意會造作,其實它也會修行,問題是說造作是隨業而轉,那修行成道的話呢?它是依於佛陀的道理方法而來行為,這是最大的差異。

所以要能把握就是眼耳鼻舌身意這幾個根本;因為它相對的是色聲香味觸法,這些塵境。一個人所以會有身體的行為,有言語的行為,有意念的行為;是關係到外面的色塵緣境,那這些色塵緣境會引發我們,我們的意念就產生一種變化;因為這一種變化,它就會促使我們的根而去造作。可是這一種意念的本身,它具備的原動力,還是來自我們那個我,或者是說五蘊;以那個我為主宰;造業、修道呢?也是我為主宰,所以修行是從那個有我,怎麼樣突破到無我,到最後到清淨的我。

五蘊,色受想行識其實就是一個整體的我,這個整體的我呢?我們把它分成有五個部分而組成的,我們曉得色身是地水火風組成的,色怎麼形成這個色蘊啊!

色蘊是來自我們前面,五根跟五塵相接觸,由我們的意根生起變化;這個時候,這一個色蘊跟前面的,不管是從色塵到這個法塵到色法;這樣因為原來的那個第六個,我們說那個意念起變化,當然起變化會產生作用啊!一種什麼作用?就是我們講這個色,外面的色塵緣境,因為與這個我而打交道;打交道接觸之後,形成的一個色蘊的現象。

所以我們的第一個,是因為這個我產生色蘊,是根據前面色心相應而產生變化完成的一種作用,可是這種作用是什麼內涵?譬如說,我們看到一面鐘,時鐘其實時鐘色蘊形成可以肯定;色蘊的形成,它是因為跟外面相應,生起這種變化,完成的作用,作用並沒有完成它的一個內容,譬如我們講一個時鐘,究竟什麼樣才叫做時鐘?什麼東西才肯定它是時鐘?所以時鐘我們講是一個概念;因為時鐘是報時間的一個鐘錶,不管是手錶、壁鐘擺在桌上的或者是鬧鐘、跑錶,所謂的碼錶都可以稱為時鐘,只是計時的情況不同。那如果再概念的話,我們真正說叫時鐘,那並不是一個真正可信,為什麼?你還是不能夠包括所有的,你真正要包括所有的;我們如果用計時器來看,所有的通通叫做計時器,就很容易去把握。

這個色蘊呢?你看到的或者是計時器也好、時鐘也好,它產生的作用是什麼?我們知道跟時間有關係;我們要了解這個時間有關係,你怎麼肯定現在是幾點幾分。譬如說,時鐘上面有文字啊!有分針、有時針、有秒針,它走到那裡就是幾點啊!這個裡面我們又要看,怎麼樣才能夠對你來講,你需要它,這個跟我有什麼關係?只是一個時鐘,一個時鐘又怎麼樣;譬如說假使你過生日,人家送你一個時鐘,在台灣的風俗來講,這很不好,怎麼我現在做生日,你給我送鐘,好像是我死了。這是什麼?這就是五蘊中間的受蘊感受,因為時鐘是一個概念,我們說是一個色蘊,因為前面的色心相應的變化所完成的一種作用,真正這種作用對你而言,你的感受是什麼?譬如說過生日嘛!當然送鐘就不好,那假使說我們平常人家搬家幹什麼,你送他一個鐘錶掛在牆壁上,唉呀!蠻好看他就不以為意,那這是什麼?這就是我們五蘊中間的受蘊的感受的「受」。

因為前面的色蘊形成,你所發起的這一種情感作用,我們叫做受蘊,發起了這種情感作用;我們要曉得它又有不同的分別啊!什麼不同的分別?假使說不在意,或者我們說不在意,這些民間的說法,或者迷信的說法的話。假使我們說送一個鐘,可是他送的不是我們一般講的這種鐘,或者是一個手錶,我送你一個手錶,其實它還是鐘嘛!

也還是計時器啊!那你因為想法不同,這種想法不同,就是你所起的分別心不同,原來的感受是一種分別,可是經過思考以後呢?又產生不同的想法了;這種分別就跟原來,譬如說太過於感性或者偏於理性的那種感受,經過想了以後呢?就可以把這一種感性與理性做調和;譬如說迷信的就可以不以為意,因為什麼?假使偏於迷信,我們說是太過於感性;那你如果是理性的話,無所謂,不在意,你還要想到你的家人歡不歡喜呢!

所以你得想一想,這個時候所起的分別,當然就跟你原來,自我感受的分別就不一樣;那你一旦經過這種想,不管是前面的想,前面的感受而完成的想,經過再把這個感性、理性做個調和之後的想,那看看想了以後會怎麼樣,想了以後就決定怎麼做,這個做就是行為了。這個行為有表面的,也有內在的,為什麼?依於你的分別去取跟捨。

我們曉得取也是行為,捨還是行為。那這一種取與捨,假使表面來看我們說接收也是取,把它扔掉或者拒絕,那就是捨。表面也可以看出來,可是有的時候,你可能用言語來表現好、不好,這都是行為;這種行為完成之後,一定有一個結果,這個結果是什麼呢?就可以很明顯的讓人家知道。譬如說我今天做生日,人家送一個鐘來,那我自己並不以為這個好像,哦!我過生日你來好像是罵我,你來咒我,來叫我死,我不會這麼…。因為從色蘊到我的感受以及到我的想;這個想,我們就可以發現還有另外一個問題存在。

智慧的修養,你有了智慧的修養,那你原來的感受,從想上面你就可以去調整它,那它的行為當然就不一樣;那你如果直接色蘊形成依於你的感受,假使說偏於這種感性的,那你所想的還是感性的,你的行為完成最後的結果都還是感性的,那可能就會鬧得不歡而散,鬧得很生氣;那就很容易造成,不是傷害別人就會傷害自己。所以在這個五蘊上面,「我」的主宰如果說沒有智慧的修養的話,可以這麼講,你從色蘊一形成,就憑你自己的有多少智慧,感受就是多少,那你想的也就是多少,結果所做的行為也是多少,最後的結果也就是那樣。你智慧越高,當然就可以調理,可以改變,可以用另外一種方式,那真正的問題是在那裡?

色蘊是相同,受蘊是必須要經過想蘊來調理,因為色蘊不管是學佛、不學佛的人都是一樣,感受也會是一樣;它唯一不同的是那個想蘊,因為個人的修養不同,智慧不同,所以他表現出來,所行的就不一樣。因為他在想上面下的功夫不一樣,當然得到的結果也就不一樣;那這種種情況,我們不要忘了,還是,不管是過去已經成就的菩薩,甚至正在學習的菩薩,甚而一切的佛,幾乎都少不了,這一種基本的原理。

譬如說在現實生活中間,因為色塵緣境引發你不自在,當然因為我們的眼睛看到,耳朵聽到,或者舌頭嚐到,身體接觸到;因為有這一些現象,你就會產生不同的意念,那這一種意念發生以後,你如果那個我沒有修行,沒有具備智慧的修養,那就隨著業在那裡轉。

如果說你曾經依於佛陀的道理方法在那裡修行,怎麼樣調理自己;雖然我們譬如說眼睛看到,看到的不只是表色,還可以做深入的看,耳朵聽到也是如此;所以從這個中間,我們一個我,如果說不能夠從一個世俗的我,轉變為一個經過法的熏習的我的話,那我們就連想見到佛陀所說的道理,中間真正的法義,而達到這種解脫的目的,都不可能。

唯一要緊的是要把握怎麼樣去看,怎麼著手;就是要從五蘊上面去著手,一個色蘊,人人都一樣。依於外面的色塵緣境引發你的色蘊,那你的感受呢?也都是相同,只要你是人,即使你是個修行人感受還是相同;可是唯一不同的呢?就是想上面有所改變,所以在這個中間,我曾經發明了一個,想行之間,建立起間隔;也就是當你想到了,到達這個想蘊生起的時候,不要馬上就去做;在這個中間建立起一個間隔加大它的空間,那麼你就有思考的餘地。那你的想呢?就可以從想、非想到非非想,也可以說只是一個直接,由色受想行識完成,就是一個想而已,如果這個中間建立起間隔,加大空間,你就可以把原有的想加以調整,加以把那個不好的去排除,然後轉變為好的,那就可以不同於原有的想;不同於原有的想,就是叫做非想,可是這個境界還是不夠,我們要繼續的去增上,當然這就是看你智慧的培養,以及在智慧上面下的功夫的多少,來決定你的一切。

所以我為主宰,其實怎麼去主宰?我要怎麼知道是好還是不好?我怎麼去把握它?那就在五蘊上面的著手,如果五蘊上面你不能,在這個想行之間建立起間隔的話,想到就做,想到的是好,做出來就是好;想到不好呢?做出來就不好。如果說我只是一個人啊,即使修行的人,我也跟人一樣啊,我也不能否定是一個人,沒有錯於色蘊,於受蘊都是相同的;可是你的想蘊是可以調整啊,想蘊的調整,當然先要在「想」未行之前建立起間隔;這個間隔,你的空間越大,你能夠運用思想,發揮智慧的機會就越多,這是一個關鍵性的問題。當然想上面,你如果從想到非想到非非想,那你的行識就不要在意了,為什麼?它一定是好的,如果說不能夠把想加以調理,那真是想到什麼就是什麼,結果就是如此。

心經,事實上它的重點就在,怎麼樣把一個我做好好的調理,因為我是從業在那個地方不得解脫。當然我們說一個因與一個果,同樣受報不管是學佛、不學佛的人,有沒有修養的人同樣受報,沒有錯;可是他不會達到解脫的結果,因為解脫的結果是什麼?原來是一個因完成一個果,他是完成了以後,不會再發生別的,也就是沒有副作用,沒有後遺症,不會再造作了,那才叫做一個解脫。否則的話,你那個我反正我承受果報啊,我認命啊!你還可能會或多或少再造業,不清淨,不清淨就不能完成解脫;當然那就表示,你這個我不自在,唯有解脫真正是於因果感報的時候,任何一個因果,清淨了、完成了,沒有任何的副作用不會再造作了,那才是解脫了。

所以解脫是一個因果完成之後,必須是清淨的,那這個靠什麼呢?靠你的五蘊的調理,在那個想上面,怎樣去運用思想,發揮智慧;唯有這樣,你才能夠得到自在,不得解脫怎麼能得自在呢?我們一輩子有多少的因因果果,就有多少的需要,求得解脫;一個因果消失得到解脫,那你就得到一個自在了,所有的這些業因、業果都完成了,而且是清淨了,那你的解脫就是清淨了,當然你就自在了。

所以我們說觀自在菩薩,是從道理到它的方法,不是一個名相。這裡是說,凡所有的菩薩,都是如此,後面又講到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為什麼要講這一個呢?那你要了解咒是真實的語言;這些真實的語言,說它是很神妙、很光明、非常能夠幫助你的;世界上再沒有比這個更好的真實的語言了!後面的咒語是告訴,前面你知道了這些道理,也知道這些道理方法的好處那該怎麼辦?你要認真的去做,好好的去做,要做到什麼樣的程度啊!要做到圓滿,做到成就了為止。

學佛,其實出家,也是要希望能夠學佛成就道業,還能夠把自己得到的利益,去幫助更多的人;在家呢?可退,可進,所以他並不是像我們出家一樣,只不過也要注意,不管你在家、出家學佛都是一輩子的事;絕不可能說,這幾年我有多少修養了,以後就不要修了,為什麼?他會退失,這個有一句話「道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你想想看那個船逆流而上,你如果那個槳停下來,這個船絕不會停在那個地方,它一定會退,你只有不斷的划槳,那個不斷的划槳叫什麼?就是不斷的精進;你唯有不斷的精進,你的修養才會愈來愈高,當然這是以智慧為基礎。所以心經稱《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其實就是用這種智慧的方式去修養,而能夠離苦得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