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辨因果
眾生之所以成為眾生,皆由自「我」的身、語、意造作了許多「業」,其中有好的也有壞的;凡所有造作,好的即得福樂之報,壞的即得悲苦之報;但所報的情況,當依造作的時空和輕重,分別感受不同的果報,並非世人所誤解者,認為「現前不可見」,故謂是佛教的「迷信」之說。
世間一切現象,沒有作即能得的事實,譬如人的知識經驗,舉凡現前所擁有者,不都是來自「過去」的學習,曾經多少的時空逐漸累積起來的麼﹖又如稼穡的收成,不也是春耕夏耘而後秋收的嗎﹖
因此,佛教中說「因」與「果」,以三個不同的時空現象,而說「作」與「受」的差別相,即所謂:
現在所受的,乃是過去所作的。
現在所作的,乃是未來所受的。
或者以如下的例喻:
現在的耕耘,即是未來的收穫。
現在的收穫,即是過去的耕耘。
至於其間的感受,分別好與壞,即在造作時的「如何」了!至於善惡與苦樂的關連,乃決定於「自心」的造作內涵,並非「他人」的給予,或是神明的判定,甚至佛菩薩亦不給予判定;只少,佛典是這般解說的,謂:
「自己作,自己受!」
不是麼﹖猶如飲食,決定「飽、餓」,全在自己「吃」與「不吃」!
說因果報應,其實就是「律法」,佛教中稱之為「因果律」;亦所謂循其所作,予之酬報,即是佛教中所說的因果關係;看起來似乎很平常,若欲認真的在乎,能不昧於因果律法者,方稱不扣不折的佛弟子!
因果律法
世間有法律,用來治理國家與國民;法律之下,人人遵守;否則,違犯了法律,必須接受法律的制裁。
出世間是戒律,用來幫助四眾佛子;戒律之下,個個奉行;否則破壞了戒律,必然也就失去了佛弟子資格。
佛陀當初設戒之時,深知像世間的法律一樣,只能防止信奉者的行為,使其不逾越戒律為原則,循規蹈矩的做一個堂堂正正的善良佛子;因此,站在釋門的立場,基於戒律(法律)的本身,只能在「毀犯有據」時才能發揮效用;相反,便變成虛設條文,予違犯者起不了作用。於是,佛陀在教法中,建立起一種完善的中心思想;這種思想稱之為「因果律」,以「感報」作為手段;凡是違犯了這種因果律的人,不論是有據無據可資證明,都要接收感報的懲罰;確然,因果律前,人人平等,不能逃遁。
三藏典藉中有「佛以心為宗。」的訓誡;為使學佛弟子,能夠安穩地進入大覺聖智的境域,認識一切萬法,由心所造,無論為善為惡,成佛成魔,皆在「心識」變動之中,所謂一念之間,決定生死(輪迴果報),便是因果律法的精神之所在;是以,切記!違犯不得!
因果律說
佛陀於菩提樹下,睹明星而悟道,所悟的就是:「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的因果律。止觀五下也說:「招果為因,剋獲為果。」故知善業為樂果之因,惡業為苦果之因;成實論也說:「業是受身因緣。」也就是說:所造善惡諸業是因,為業所感而受苦樂之報應是果;所說的報應就是六道輪迴。
因果律的說法,不只是論說當今一世,而是論及三世;所謂三世,就是過去世,現在世,未來世。三世的情形,是以當今現世為比量,如經中所說:「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後世果,今生作者是。」依此,可以看出三世因果的實情,不正是「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嗎?吾人於八識田中,無論種下什麼種子,必將依次發出來;如經中所說:「假使百千劫,善惡業不亡,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這是千古不移易的事實。
茲述業的類別:
引業--於六道中依招感而受果報者。
滿業--依業因而分別出壽夭,美醜,貧富,強弱的差異果報者。
定業--必受苦樂二報者。
不定業--不定受果報者。
黑業--可感穢惡不淨的苦果。
白業--可感淨妙清白的樂果。
共業--自他共通的果報,如山河大地等為共通受用者。如天災兵禍等為共同遭受者。
不共業--只限於個己受用的果報,如衣物飲食等為自身受用者,如自縊病傷等為自身承受者。
宿業--過去世所造諸業,於今生受用者。
順現業--現世造業現世受報者。
順生業--現世造業來世受報者。
順後業--延至來世以後受報者。
總之,任業報的情形如何,終歸是:「善有善報,惡有惡報,若有未報,時辰未到。」所以,吾人應該提高警覺,依於業因的感受,在無情的因果律下,惡業是造不得的;縱然由於宿業是善因,今生得受善報,但於享樂的短暫時日中,如果稍一不慎,奢華放蕩,造下惡因,他日的苦惱果報,仍然是自作自受的。因此,在可貴的今生,應於身,口,意三業的清淨下,而散播善業的種子,而成為來生安樂的果報。
不過,這種看法與作為,仍然是消極的世俗行為,仍受六道輪迴之苦。惟有依佛陀的思想,認識由假而真的種種,而入於究竟的大覺境地,超脫六道輪迴,出離三界苦惱,而得大自在的如如聖境,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才是今生的最勝事業。
然而,如何才能得大自在的如如聖境?又如何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首先必須依佛陀的教法,先起信,而後學,始得成就;循序漸進,自會水到渠成。
因緣、因果
1
客問:請問佛法對因果是怎麼說?
師答:佛法中一因一果是基本理論,事實上,因果現象不只是一因一果,有時一個果的完成是由許多的因結合而成(多因一果),還有一因多果、多因多果等。所以在這種情形下,最難找出其究竟之因,在世俗而言,就是一種無奈。佛法是要我們去認識瞭解問題,從中去發現一些什麼。依佛陀的道理與方法,可以幫助我們認識瞭解事物。甚至平常疏忽不注意的,也能顧及而使之清楚明了。所以學佛是在學智慧。平常我常強調,佛法不是武器,現實生活不是敵人,不是把佛法當作武器去打現實生活的敵人。一般人常常遇到問題,都只急著找答案,而不深入問題,結果獲得了答案,卻不一定能解決問題,因為答案的本身,尚有問題存在。佛法是分析問題,不是一味的找答案。問題發生時要去分析,找出癥結。找出平常不注意、想不到的,這就是在學智慧。只是在佛法中有了智慧,還要有定力等條件。佛法說要學戒定慧三無漏學,因為如果三者都具備了,則以「戒」而言,即使有犯的機會,就不會再犯;以「定」而言,於亂之中,就能保持冷靜,心平氣和;以「慧」而言,則所造作必更圓滿。只是欲達此目的,必須對經典有正確深入的瞭解,不能只有概念的認識。比如金剛經說:「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其意義如何?究竟說些什麼?首先,必須要找出「有所住」,所住是什麼?有什麼?先要知道「有所住」,才能進一步達到「無所住」。先知道心念裡有什麼事,什麼現象問題,把這些「有」找出來,再進一步去探討研究,究竟真象,其中有善、惡、無記等,假使原來的「有」是壞的,如煩惱,一旦從中認識、瞭解而得清楚明了,自然就不煩惱了。
為什麼「應無所住」後面還講「而生其心」?其道理就是針對這個「有」而去生起,不是針對「無」。因為「有所住」才會有問題發生,所要生起的心,是去探討這些「有」。所以看經文,其究竟說什麼,一定要弄清楚,像這句「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就要能把握這個「有」才能圓滿,而一般卻很難把握這個「有」。
欲明了「應無所住」的意義,不是在「無」字下工夫,而是要在「有」著力,如果「有」都清楚了,當然就能突破「有」了。「無」在佛法中說是「有」的突破,或者說不一定。所以,「無」不是指沒有,一般誤把「無」當成沒有,當成相對「有」的「無」。
又如佛法中講「非」,並不是「否定」的意思,而是當認識瞭解以後,有所發現,這時所發現的便不同於原來的「是」,這種不同於原有的稱之為「非」,不是相對論的「是與非」。
佛法中運用智慧,是從相對中突破,而顯現出絕對來。比如煩惱,煩惱的相對不是菩提,由突破煩惱後的現象才是菩提,當煩惱來時,明了清楚了煩惱的內容,進而突破它,當然煩惱就不存在;那就是突破了「有」顯現出「無」來。只是有的時候也不一定能突破,如搖搖頭,算了吧!也可以做到不受影響,但煩惱依然存在,這種現象也是「無」,這種「無」便是「不一定」。
2
客問:佛法是因世間法才有,經云:「一切自造,無造無作,一切有情,亦無所作」,可否解釋一下?
師答:眾生之所以不能成為佛菩薩,因為有太多的無明,才會造作。佛陀成就圓滿覺悟,也是曾經歷無明而有所造作,但他發現了其中的利與害,也就有所覺悟。佛由眾生所成,佛可以不作,眾生亦可不作,故說亦無造作。
佛法是對人說的,要成佛成菩薩,唯有在人的道路上才能成就。其他有情亦可,但有時間之差距。他必須轉世為人,還要能夠接觸佛法,修學佛法,才能做得到。
菩提種子須佛緣方可引發,所以佛說「佛度有緣人」。有了菩提種子,還須有緣,不接觸佛法,仍是無緣。好比電線有絕緣體,即使接觸了,它不接受,還是欠緣。有緣無緣是時間差距的問題。
3
客問:佛度眾生與佛度有緣是否矛盾?
師答:佛是覺之義,眾生皆有佛性,都是有緣人,為什麼還要說佛度有緣人呢?其重點即是在覺悟,要想從迷惑中得到覺悟,必須要有緣。面臨任何人事的迷惑煩惱中,欲轉為菩提,必須要有助緣,如果有佛性,可是因緣不具足,是不可能得到覺悟的;因此,有佛性的眾生必具足因緣方能得度。
4
客問:緣是否為引發果報顯現的力量?
師答:緣是引發種子的力量,因與緣需要互相呼應,才會顯現,如果不能相呼應,則不會顯現。
比如,我們常說男女之間要來電,這個來電即是緣,如果沒有緣,也是不可能一起的。
5
客問:因果不能捨棄因緣嗎?
師答:有因果一定要有因緣才會有因果感報,沒有因緣關係,因果不可能感報。
6
客問:何謂不昧因果與不落因果?
師答:「昧」是抹煞、愚暗、不明了之意;「落」是得到、認知之意。不昧因果是不抹煞因果、瞭解認同因果;不落因果是不會得到因果,否定因果,不怕因果之意。
禪案中,人問修道的人受不受因果報應?他說不落,不落就是對修道的人,因果不會降落到他身上,因為他搞錯了,結果投胎到狐狸,做了五百年,以後還是改「不昧」才得解脫(此事始末請見百丈禪師公案)。不昧的意思是:「修行人不能抹煞因果」,如認為若是講錯了,因果不會降落到我頭上,那是不可能的事,這是一種魔說。修行人怎麼能抹煞因果呢?!愈是修行人愈不抹煞因果。
順便提一提字之唸法,像三昧的昧要唸「ㄇㄛˋ」,不唸「ㄇㄟˋ」,唸「ㄇㄟˋ」不適合,唸「ㄇㄛˋ」才接近梵文發音。又剎那的那唸「ㄋㄚˋ」,不唸「ㄋㄨㄛˊ」,殿堂裡的維那才唸「ㄋㄨㄛˊ」音。又如阿(ㄛ)彌陀佛的阿有人說要唸ㄚ,認為唸ㄛ會下地獄,這是錯的。因為阿彌陀佛是無量壽、無量光佛,唸ㄛ才有「無」之意,唸ㄚ,則沒有「無」之意。譬如,阿(ㄚ)難則可以,阿難是慶喜之意。梵文裡阿有廿一個音,其母音就有十七個,對發音認識不清楚就會形成問題。現在沒有梵文,只有印度文,像西藏文、印度文都是梵文擴大的語系;就像中國早期的鐘鼎文,以後慢慢發展為後來的文字。
7
客問:師父所談的因果乃是有因有果之外,還要有緣,緣也是因為有因才會有緣的產生,如當年師公度師父,是否也因為有前面的因才會有這份好緣?
師答:並非我去找師父,而是我師父來找我的。我師父在沒有出家之前,與我父親是同科舉人,也因為同科之緣,他們兩個比較談得來,也比較親近。可是我父親並不想作官,因為過去的祖先都是為官的,以至到了後代反而沒有興趣。基於服務奉獻之心,我的師父是想作官的,但是過去要作官必須先經科舉,得中進士之後才可以;可惜他一連考了好幾次都沒有考上,那時候的考試往往需要捐錢,或走門路,必須有舞弊的行為,才能有機會,我師父是位窮苦的舉人,當然沒有機會。
我的出家因緣,是我母親懷胎時,與我師父的口頭之約,母親原是篤信基督教,不相信和尚會有神通,相約如果是男孩即讓他出家。當時,我的父母是以「不信」的態度而約定,至於我師父是怎樣的想法?至今我仍然不知道。就這樣,累積許多的因緣與因果關係而完成的。
8
客問:請師父談談因緣果報與緣起性空的關聯性及其關係?
師答:因緣是一種法則,因果是一種關係,緣起性空是專門談事情的關係。這是三個不同的名詞,不能放在一起去問其關聯性。
若要問緣起性空,你先得告訴我你對緣起性空的瞭解是什麼?能不能告訴我,什麼是緣起性空?
現在解釋如下:緣起性空這是個法則,「緣起」是說一切的法、一切的人與事依於什麼緣而發起叫緣起。再重覆一遍:緣起──不管什麼事、什麼人的問題,它的發起是依於什麼緣而發起;「性空」是談它的本體,也就是,如果我們說:於緣而言,緣是關係到一些為什麼,需要這個緣才會發起,不需要這些緣,於性則本空,這樣叫緣起與性空的關係,這不是因緣、因果放在一起的解釋。我再重覆一遍,因為緣起性空這名詞到處都在講:緣起是不管什麼問題|關係到人或者事所發生的問題,是依於什麼緣而發起的,這樣的叫緣起;比如說跟人家吵架,因為什麼事而吵?一定有個緣由,那就叫緣起。性空即是:這種緣起還未發生之前,它本來不存在,亦即言──因與緣和合才會生法,才有緣起,所以緣起性空是個法則,不要把它放在因果、因緣一起去談問題。性空是什麼意思?緣聚緣散,緣聚生法,緣散就是滅了,可以說緣聚而生,緣散而滅,於性是本空,也就是:緣不起的話於性是本空,這個性是什麼?是本體性。比如我們人,有個色身,色身的本體是什麼?是四大(地、水、火、風)組合而成的。所以四大聚合在一起,我們就有色身;它的「本體」呢?即實有的色身相。四大沒有聚合之前呢?於人的本體,那是一個空相,所以,於性是本空;也就是說:本來於這個本體而言,是一個空相,是依於什麼緣而發起的,所以叫緣起性空,這個名詞千萬不要搞錯了,不是一個否定,很多人把它當成一個否定;就好像常說:有就是沒有,沒有就是有,為什麼啊?因為緣起性空,這說得通嗎?說不通的!只能說因緣生法。我們曉得因緣是一個法則,它是於什麼因,關係到什麼樣的緣;舉例來說:一顆種子,種子是因,土地、空氣、陽光、水,加上人工肥料,這些都是緣;依於原有的種子的因,加上這些緣,它就會生起一些法,所以這一種就叫因緣法則。什麼叫因果呢?是什麼樣的因得到的結果,一定同於原有的因,這就叫做因果,所以說造什麼因得什麼果。即使你用接枝法,你在蘋果樹上接上梨枝,可是它生出來的果不一樣,為什麼?蘋果還是蘋果,梨還是梨,此即其因性是相同的。可是梨子裡面一定有蘋果的味道,那就叫做染性,不是本性。所謂本性──梨就是梨,蘋果就是蘋果。染性是因為梨枝接在蘋果枝上面,而產生一種染性──染上了蘋果的性,所以梨就有蘋果的味道。關係到這性上面的問題,在佛法中要探討,不是三言兩語可以講得清楚的。
9
客問:住家附近有位七十多歲的老婦人,生活困苦,所以每個月資助二千元與一斗米。因從事動物醫院的工作,有時生意忙而慢了一天送去,老婦人即等不及而來店裡喊叫,真令人不好意思。後又得知其行為不好,即相勸之,她不聽還破口大罵;更氣的是於今,每天都來要錢,不按當初的約定,如不給就在醫院門口潑屎和尿,且在門口走來走去,令我厭煩與害怕,不知怎麼辦才好?請師父慈悲開示,有什麼方法解決我當初一念之善而惹來的煩惑?
師答:於事,我們常說,有時候做好事,得不到好報。遇到這種情形,我有個建議:請附近的村里長他們出來,告訴他們:我並不欠她,只是想幫忙她。因為你去溝通去排解已沒有用,再不然就把這些事的前因後果報告給當地的派出所,請警察來制止。不處理好,來來往往的人多,小心會引來誤會,徒增困擾。
10
客問:女兒被父親強暴而懷孕,請問以佛法觀點怎麼說?
師答:以佛法而言,這是一種惡緣也稱為修羅緣;這種惡緣不只是當生的問題而已,是很難去解釋的問題。在佛法上沒有可不可以的說法。
14
客問:有些宗教於佛經的內容斷章取義,是否要負因果的責任?
師答:可以這麼說,以前只是國內的一些宗教,現在甚至包含所謂的洋教在內,都把佛法的一些精華搬進其教中,如僅在這上面分辨因果,那就不需要,舉例來說:中國南方人喜歡吃米飯,北方人喜歡吃麵食,如果為了飽,假使北方人吃米飯,或南方人吃麵食,在道理上都是飽,可是有一問題,其腸胃的適應性如何?這意思是說,純以佛教的立場,談佛教的道理方法,是有系統的,而且按部就班的講,慢慢的學就可以很正常的消化;如果其他宗教斷章取義,可能就造成消化不良。例如,愚癡所表現與貪瞋所表現的,如果把貪瞋癡三個分開取其一而談問題,最後可能營養不良,如果把三個扭曲,就會造成消化不良;如要談可能受什麼因果,這倒可以不要在意。因為不管任何宗教,能把佛法的一些道理方法學過去,如搞錯了,不管是不是外道,就是一位佛教的法師,同樣要受果報,外道當然不會例外;如果能把佛法搬進去,眾生反而得到利益,當然也有功德,要以這種方式去看,而不要肯定其可以不可以。就像中國人學中文,也學外文,沒什麼不好,等於說外道把佛法的一些精華學過去,能吸收、消化了,那是一件好事,為什麼呢?佛法是對眾生說的,既然是人,雖不是經由佛教的宗教團體學習,而得到利益,以佛陀的理念言,至少種下菩提種子,這一生不一定能夠吸收消化,但來生就有很好的機會,如根本聽不進去,則來生連一個菩提種子也沒有;以這種方式看,就比較不會造成迷惑。
15
客問:一個本是正常的人,經歷一些遭遇,對宗教的看法會有所不同,個性也完全改變,以佛教的看法是什麼道理?
師答:以佛教來說,這是環境影響所致,這環境影響在佛法來說,就是因緣關係,如果說得再深一點、難解一點,這跟過去的所作所為有關係;因為凡是一切所產生的現象,都是自己過去所作所為而發生的,絕不是無中生有。我也說有些學佛的人,有時面對一些情形,偶而迷信一點,也並沒有錯,所謂偶而迷信是什麼意思?「唉!這大概是命運吧!」如果這麼想的話,會看開一點,如果完全否定,明明這樣不可以而硬要拼到底,最後倒楣的還是自己。
16
客問:有沒有來生?有很多人今生談戀愛,因各種情形不能結婚,而想且待來生,可能一個早就過世了,一個很長壽;而死了投胎,當這個死時,另一個可能還是小孩,怎麼且待來生呢?
師答:佛法說來生不是只有一生,佛法講今生(現在)、過去、來生(未來),這來生不是一個定數,來生是何年何月,不是定數。世俗有一句話,沒有同年同月同日生,但願同年同月同日死,就是希望這一生的來生都要在一起;因為人活著時壽命不一定,有些一生下來就死了,有的幾歲就死了,有早死、晚死,有的活很久,其間到某個來生,還是有重逢的機會,以這種去看問題,其來生不是這一生的將來,所以佛法講三世,不是談三生,有現在世、過去世、未來世,世是時間,並包含空間,為什麼?如說現在,現在會過去,以最小單位一秒鐘計算,這一秒隨時會過去,另一秒隨時會成為現在,這是極短,於佛法說是極短的時刻,極長以人來說,人活多久不一定,金剛經說壽者相,是不止於時間的,即不定有多久的時間、空間,所以不只是時間,還包含了空間,空間是有變化的,佛法很少談「生」的問題,談「生」則一定關係活著明了這一生。
佛法講三世因果,即現在、過去、未來,現在不一定有多久,快則一秒鐘,甚至萬分之一秒鐘,這快速即極短,慢是不定的時間,事實上時間沒有辦法定的,如沒有辦法說明天幾點怎麼樣,這時間不一定可信的,明天幾點還要看在那裡,地球的時差差別很大,都是幾點,所以這之間有一個空間,人往往講一個時間,捨棄了空間,佛法講時間一定包含空間,因為空間會起變化,這變化就是人、事及環境,所以人、事、時、地、物都有差別的,佛法說三世因果,也不是說僅一個現在,一個過去,一個未來。剛說現在會成為過去,未來隨時會成為現在,究竟是講那一個現在、那一個未來呢?其實講過去都可以,只要過去了都可以稱為過去。佛法說如何修心養性、修行辦道的話,就強調一個問題,已經過去了,已成為事實,計較也沒有用;未來的去編織也沒有用,怎麼想像、安排、計劃也沒有用;佛法強調把握住每一個現在,即任何一個現在所處的時間、空間,因過去的已形成改變不了,比如講一句話傷害了別人,話已講了,也已傷害了,也成為過去了,想後悔並不能解決問題,怎麼辦呢?人會犯錯啊!佛法說過去已形成了,老是計較後悔沒有用,唯有把握住每一個現在,知道過去有錯,下次就慢慢改變,只要不斷的改,最後就不會錯了,這才是目的。有很多人誤會佛法講究來生,佛法是講究現在,每一個現在。經典上說的與一般人說的會有差錯,如不深入經典的話,往往會誤會了釋迦牟尼佛的意思。
因果觀念 vs. 因果關係http://www.chiefsun.org.tw/tw/6_magzine/5_detail.php?Id=1287
文/淨琴
宗教和科學皆談因果。這是人類運用思惟的基本方法。佛陀為一大事因緣出現於世。所謂「開、示、悟、入佛知佛見」,因為唯有透過教育改變觀念,才有可能改善行為。也就是雲老禪師所說:「運用思想,發揮智慧」以期能夠獲得「破迷開悟」的成果。我們藉由佛經文字所記載,有理由相信,佛陀的思想是運用科學方法演繹所得,才建立理論。否則,以詭辯著稱的外道或長爪梵志等等,個個能言善辯機智過人,為何一遇佛陀卻能心悅臣服?佛陀憑藉什麼呢?智慧與德養。至少我們知道,當初古印度有近百種普遍流行於民間的思想。佛陀一一比較利弊,删除其中不合理的,保存合理的基本架構,並加以改良革新,乃至於無懈可擊。此間,所運用的思惟方式還是科學方法。當初的改革派為何演變成今日頑固的守舊派?其中歷史的變革,體質的曲解,正如佛說:萬物有成、住、壞、空的法則,佛法亦無可免除。此篇探討的是「因果觀念」和「因果關係」。從此兩者的直接關係,到迷信和正信的差別性。
什麼是「因果觀念」呢?就是不以既有的經驗,或不以事實為根據,或不經過檢驗就全盤接受,乃至深信不疑的觀念,稱作「因果觀念」。很遺憾地,這是當今普遍的佛教徒心態。今就在中國流通最廣的「觀世音菩薩普門品」略舉三例:
1. 假使興害意,推落大火坑,念彼觀音力,火坑變成池。
2. 或被惡人逐,墮落金剛山,念彼觀音力,不能損一毛。
3. 或遭王難苦,臨刑欲壽終,念彼觀音力,刀尋段段壞。
讀者將會引發兩種極端不同的反應:一信二不信。信者因為經文,或是聽說確有案例。所以不必經過檢驗而信之不疑。不信者:此種說法,經不起檢驗,所以難以生信。
什麼是「因果關係」呢?正好和「因果觀念」相反。正如雲老禪師所說:「多看、多聽、多問」,凡經過認識,比較,分析,選擇才建立的知見,稱作「因果關係」。如果參照《楞嚴經》就可以理解「觀世音菩薩」一詞,即是一種「聞」、「思」、「修」的道理和方法。將之約略簡化,則其步驟如下:
當心生不平感到痛苦的時候:
1. 先冷靜,也就是先把是非擱置。
2. 用客觀的眼光,不只站在自己這一方,也能夠同時去考量對方的立場。
3. 運用雲老禪師所教「因果關係」和「因緣法則」的方法,慢慢去認識和探討彼此所執著的盲點是什麼?
4. 當我們不再堅持己見「我一定是對的,你一定是錯的」,異中求同,問題反而比較容易化解。
5. 如果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所見所聞,利用這些不愉快的「因」,經由不斷地檢視自我,慢慢改善處世的態度,將可以獲得兩種結果:
1. 化解煩惱的能力。此能力源自於能原諒和包容他人,是一種慈的力量。
2. 無論面對什麼身份的人,都可以生起體諒他的同理心。
如果我們信仰觀世音菩薩,就得用這樣的道理和方法,才可能得到真實的饒益。當我們瞭解這些道理之後,再回顧之前所例舉的經文,也就可以獲得不同的解讀了。
1. 當自己生氣,火冒三丈的時候「念彼觀音力」反覆去思惟彼此的立場「不管人家對不對,自己一定要對。做對了是應該的,做錯了趕緊懺悔」之後,就可以把原來的瞋火漸漸平息下來。
2. 當被人惡意陷害,感覺到像泰山壓頂那麼沈重的時刻,「念彼觀音力」清者自清,濁者自濁,最重要要反求諸己,有無行為傷害他人?有則改之,無則淡然處之。就算人家存有惡意,於我們非但毫髮無傷,說不定對方還提供給我們一次修行的契機。
3. 當遭遇重大事故,心裡承受極大的痛苦和折磨,瀕臨絕境走投無路的時刻,「念彼觀音力」,原來可能致命的危險,我們冷靜下來,再一步一步去處理問題,就可以減少傷害。本段所說,是臨危不亂危機處理的態度。比方:因家暴,重大變故,失業,等等,而感到絕望,這時候就可以嚐試求助市政府或相關單位。有很多機構會很樂意提供危難的專業服務和照顧,雖然沒辦法完全化解,但至少要保持信仰,相信可以安然度過。
當我們讚嘆古代偉大建築工程,如金字塔,萬里長城,艷羨之餘且莫忘卻了古代思想家,他們對於真理的思辯成就。今日科學家利用史上最精密的儀器去探討人類的感官世界,所得的結論,相較於二千七百年前佛陀所演繹的「七處徵心」顯得略遜一籌。佛陀之善用譬喻,乃稱作妙法,藉由具體(色相)而顯抽象(法理);藉由抽象(故事)而顯具體(道理和方法)。他是第一流的老師。不可否認,人們相信自己所相信的,固然可以得到一種依賴和滿足感,可是,如只憑空想像,毫無根據地去相信,只能稱作迷信,很難稱作信仰。
智慧並非突然發生的,而是在日常生活中點滴累積的知識經驗。所謂頓悟,是在困頓的環境中,可以從中獲得一個解脫的契機。如果我們習慣於「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那麼我們僅具備「因果觀念」,在煩惱發生的時刻毫無辦法,只能求神問卜。如果我們去學習「因果關係」,那麼在面對煩惱的時刻,才可以培養趨吉避凶的本錢。
《阿含經》有段話,很值得佛教界深刻省思:如人檢測黃金純度,用試金石搥打,並以火燒作確認,汝僧衆,亦應如是,莫因對我之崇敬,即來信服我所說,應以批判與測試,方可採納我言教。
補充教材—
1、因果律法
2、因果律說
參考書籍—白雲深處-明辨因果
生命組曲-因果律法
學佛之道-因果律說
解惑篇-因緣、因果
佛學概論-因果說
千佛山雜誌-因果觀念 vs. 因果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