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德與功德果報
功德與果報
一般學佛的人(尤其是初信的人)發心做功德,都是非常虔誠的,因為常聽法師們說:
「六波羅蜜,布施功德第一。」
「廣種福田,功德無量。」
「………。」
可是,有許多比較急性的人,往往做完了某一些功德之後,緊接著就想得到好的果報(報應)像以錢購物一樣;其實,因果循環報應的規律,是有一定順序的,像農家種植果木或莊稼,必須依照性質,種別,時空,環境等等的先後順序而發出來。
(做功德,得果報,亦復如是。)
(人們的業力造成,是由於生生世世的為惡為善,先後種植在業識田中;而後,依照先後順序發出來,這就是業力報應。)
所以,做功德的時候,必須像種植果木莊稼一樣,不可以「揠苗助長」的想法去祈求果報,應該像經裡所說的:
「能施所施及施物,於三世中無所得。
我今安住最勝心,供養一切十方佛。」
做一個佛子(普通做人應該相同。)無論做什麼功德,都應該以「做了功德卻不作功德想」,這樣的功德會更大些;當然,那些意想不到的果報,必定會意外地在你更為驚奇的,不可思議的環境中出現。
客問:請師父談談供養和布施的問題。
師答:供養是有特定的對象,必須具有能力代表三寶,能代表佛宣法,饒益眾生的;而布施則是普遍性的,沒有特定對象。在臺灣密宗特別強調供養,這是違背佛陀的說法,大家都知道阿羅漢,中文翻譯為應供,所謂「應供」,就是依其修養的程度,應該接受人天供養。可見要接受供養,必須有條件,也就是憑什麼受供養,受供養的人,能否將你的供養發揮其價值?如果不能,那就變成在幫他造業,這種供養也就失去了它的意義,有的人可能會認為反正供養就有功德,管他是否有其內涵,如果純為功德而供養,那去做社會救濟也有些功德!所以,說供養一定有其內涵,必須有能力代表三寶,能代佛宣法,饒益眾生的,才可接受供養。
功德效益
功是能,造作者是,屬於付出者。
德是所,饒益者是,屬於收入者。
能與所相應,功德,成為一種力量。
能所不調和,功德,成為一種累贅。
功德之道,有賴布施;布施之法,則:
資生者,凡是資養生命之物。
慧命者,凡能除愚去闇之法。
無畏者,凡屬犧牲奉獻之行。
因是故,功能造作,德所饒益,有施有受;是一種力量,不是累贅,個中三昧,絕非憑藉,自我意識而任性之行為!
愛憐、無相、三輪體空,布施總歸功德;唯以清淨,功德無量。否則,任何分別,所獲利樂有限;甚至積成福因,享受果報,福盡之餘,隨業墮落,那時只是一場歡喜,永無了脫之期。
所以說:
功德迴向,莊嚴覺悟聖境,方是大自在行為,逕登無礙、常樂清淨之地。
功德與本份
盡一份心意,是功德。
多一點責任,是本份。
年前,在千佛山聯合志業機構辦公室,當我寫下這兩句話,特地交代美工組加以設計,製作成案頭警語;期盼門下弟子,在大時代遷流變化中,為了不受新潮流的沖激而淘汰,做一個名符其實的現代菩薩僧;如實的行修菩薩道,藉工作的歷練,培養以慈悲為懷的菩薩心腸。
案頭警語,猶如座右銘,具有激勵精神的作用,也是調理自我意識的修行之道;基於這兩句話,涉及「自、他」的觀念建立,五蘊生起變化時依之調理,展現彼此利樂的作用。
為此,稍加闡釋,提昇認識:
「盡一份心意,是功德。」
盡心意,猶如發心,沒有強制成份,亦如隨緣隨喜,故說是功德。
「多一點責任,是本份。」
責任,在道德行為上,及法律規範上,於事務的行使,其應有的義務所完成的結果;倘若造成評議或傷害,是為不負責任;反之,盡義務,認本份,即是責無旁貸,負責任的行為。
學佛行者,無論緇素,當立義務與本份之心,莫存功德之念;所謂心念清淨即是無著,菩薩行為,「願」是劍履之行,菩薩胸懷,「心」是慈悲為本;凡所有起心動念,其中必須捨了自我,方能進入無欲的殊妙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