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念
美國.徐新宏
為什麼念念不忘「對敵人感恩」?為什麼執著地放在心上?
這不也是「罣礙」嗎?感恩對方的惡行,雖然是修善,但一
直記掛在心上,也是障道因緣,還是會阻礙修行。領悟到這
個道理,才知道師父的智慧修養通達深厚。
自2002 年與師父結下師徒之緣,每次返台蒙師父慈悲,特意勻出兩小時時間,讓我有機會請益。雖說是請益,其實大部分的時間是閒話家常。師父總是關心我在國外的生活,甚至日常起居,都是以一份關愛之心,靜靜聽我述說,偶而提出他的看法。此外,師父也經常談及身邊所發生的趣事。
記得幾年前,與一位多年好友同時被提名某個職位,遴選時抱着隨緣的心情,並未特別在意。沒想到發佈結果時,卻是他落選,而我中選。得知消息的時候,我正在主持會議,他極為生氣,認為是我在背後操弄,當眾責罵我一頓,大家很擔心我會與他大吵。還好因學佛的助力,才能靜下心聽他無端辱罵。不可否認,當時也是越聽越生氣,多年的友誼卻反目相向。回去之後,很不甘心平白無故遭受怒斥責罵,這時想起師父著作《修行
法要》,運用止觀調理五蘊、轉化情緒的方法,於是,面對眼前的煩惱,從止於一念、研究、分析,探究為什麼。止觀過程中,了解到為什麼會引起朋友的誤會及生氣,漸漸地平復心中的怒氣,原諒他衝動的作為。進而從這件事中,學習到如何讓自己處事更圓融,最後竟然生起感恩的心念,感恩他大發脾氣之舉,讓我有發現問題、改變自己的機會。心裡很高興,終於體會到「對你的敵人感恩」這句話的涵義,而且自己也能做得到。
回台時急着告訴師父這件事,心想師父一定會大大讚許我一番,畢竟在修行上有了長進。沒想到當師父聽完整件事之後,只是淡淡地說了一句:「你怎麼還有這個念頭?」當下好像被潑了一盆冷水,頓時不知該說些什麼。還好師父沒有繼續談論此事,轉了話題,討論其他的事,直到午齋時刻才結束談話。
回家路上,一直咀嚼、思索師父所說的話,「你怎麼還有這個念頭?」忽然靈光一閃,想到「無念」。師父話中的意思,是不是六祖所說的「無念」?突然有所悟,師父不正在教我最重要的修行法門「無念」嗎?本以為「對敵人感恩」已是很好的行修境界,幸有師父的指點,才能深入去思考、認識,省悟到心所有住的盲處,原來自己在修行上還差得太遠。為什麼念念不忘「對敵人感恩」?為什麼執著地放在心上?這不也是「罣礙」
嗎?感恩對方的惡行,雖然是修善,但一直記掛在心上,也是障道因緣,還是會阻礙修行。領悟到這個道理,才知道師父的智慧修養通達深厚。
過去總認為「原諒他的惡行,進而對他感恩」是值得一提的事,其實當時被辱罵的情景,偶而還是會浮現腦海,擾亂平靜的心。既然已領會師父教誨的深意,對那位朋友心存感恩的意念,也逐漸隨之淡化,如今這個念頭已不存在,即使浮現了也馬上消失,就像心中除去一塊大石頭。師父淡淡一句「你怎麼還有這個念頭?」竟包含這麼深邃的智慧。
再次返台見到師父時,提起對這件事情的感悟以及放下了原有的念頭,師父笑而不答,過一會才說:「無念為宗。」簡潔有力的一句話,提醒我,心念無論善惡都要清淨,即使認為是善,記掛在心也會造成罣礙。「無念」不是沒有念頭,而是「於念而無念」,不要使心念造成染著障礙。心中時時沒有罣礙,生活自然能漸趨平靜。
回想起每次拜見師父,他特意從繁忙的工作中撥出時間,讓弟子請教,雖然只是閒話家常,但師父總會在話題中,巧妙地融入學佛、修行的要點,讓我返美之時感到行囊充實。多年來,一直以為師父會常在身旁指引,因此未曾當面好好把握機會,如今師父離去才悵然若失。感念師恩之餘,期勉自己在師父的著作法要上多用心,能在生活、工作中發揮力用。
美國.徐新宏
為什麼念念不忘「對敵人感恩」?為什麼執著地放在心上?
這不也是「罣礙」嗎?感恩對方的惡行,雖然是修善,但一
直記掛在心上,也是障道因緣,還是會阻礙修行。領悟到這
個道理,才知道師父的智慧修養通達深厚。
自2002 年與師父結下師徒之緣,每次返台蒙師父慈悲,特意勻出兩小時時間,讓我有機會請益。雖說是請益,其實大部分的時間是閒話家常。師父總是關心我在國外的生活,甚至日常起居,都是以一份關愛之心,靜靜聽我述說,偶而提出他的看法。此外,師父也經常談及身邊所發生的趣事。
記得幾年前,與一位多年好友同時被提名某個職位,遴選時抱着隨緣的心情,並未特別在意。沒想到發佈結果時,卻是他落選,而我中選。得知消息的時候,我正在主持會議,他極為生氣,認為是我在背後操弄,當眾責罵我一頓,大家很擔心我會與他大吵。還好因學佛的助力,才能靜下心聽他無端辱罵。不可否認,當時也是越聽越生氣,多年的友誼卻反目相向。回去之後,很不甘心平白無故遭受怒斥責罵,這時想起師父著作《修行
法要》,運用止觀調理五蘊、轉化情緒的方法,於是,面對眼前的煩惱,從止於一念、研究、分析,探究為什麼。止觀過程中,了解到為什麼會引起朋友的誤會及生氣,漸漸地平復心中的怒氣,原諒他衝動的作為。進而從這件事中,學習到如何讓自己處事更圓融,最後竟然生起感恩的心念,感恩他大發脾氣之舉,讓我有發現問題、改變自己的機會。心裡很高興,終於體會到「對你的敵人感恩」這句話的涵義,而且自己也能做得到。
回台時急着告訴師父這件事,心想師父一定會大大讚許我一番,畢竟在修行上有了長進。沒想到當師父聽完整件事之後,只是淡淡地說了一句:「你怎麼還有這個念頭?」當下好像被潑了一盆冷水,頓時不知該說些什麼。還好師父沒有繼續談論此事,轉了話題,討論其他的事,直到午齋時刻才結束談話。
回家路上,一直咀嚼、思索師父所說的話,「你怎麼還有這個念頭?」忽然靈光一閃,想到「無念」。師父話中的意思,是不是六祖所說的「無念」?突然有所悟,師父不正在教我最重要的修行法門「無念」嗎?本以為「對敵人感恩」已是很好的行修境界,幸有師父的指點,才能深入去思考、認識,省悟到心所有住的盲處,原來自己在修行上還差得太遠。為什麼念念不忘「對敵人感恩」?為什麼執著地放在心上?這不也是「罣礙」
嗎?感恩對方的惡行,雖然是修善,但一直記掛在心上,也是障道因緣,還是會阻礙修行。領悟到這個道理,才知道師父的智慧修養通達深厚。
過去總認為「原諒他的惡行,進而對他感恩」是值得一提的事,其實當時被辱罵的情景,偶而還是會浮現腦海,擾亂平靜的心。既然已領會師父教誨的深意,對那位朋友心存感恩的意念,也逐漸隨之淡化,如今這個念頭已不存在,即使浮現了也馬上消失,就像心中除去一塊大石頭。師父淡淡一句「你怎麼還有這個念頭?」竟包含這麼深邃的智慧。
再次返台見到師父時,提起對這件事情的感悟以及放下了原有的念頭,師父笑而不答,過一會才說:「無念為宗。」簡潔有力的一句話,提醒我,心念無論善惡都要清淨,即使認為是善,記掛在心也會造成罣礙。「無念」不是沒有念頭,而是「於念而無念」,不要使心念造成染著障礙。心中時時沒有罣礙,生活自然能漸趨平靜。
回想起每次拜見師父,他特意從繁忙的工作中撥出時間,讓弟子請教,雖然只是閒話家常,但師父總會在話題中,巧妙地融入學佛、修行的要點,讓我返美之時感到行囊充實。多年來,一直以為師父會常在身旁指引,因此未曾當面好好把握機會,如今師父離去才悵然若失。感念師恩之餘,期勉自己在師父的著作法要上多用心,能在生活、工作中發揮力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