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心知我心

師心知我心

訪若幻法師.採訪組

    出家逾四十年的若幻法師,是信眾口中平易近人、熱心親切的幻師父,也是備受後進出家眾尊重的「老眾」之一。

       甫卸下住持之位的若幻法師,早年在古嚴禪寺蒙老和尚親自教育,多年來一直待在常住盡心,許是雲老和尚對若幻法師對人事的處理較為放心,多次委以「當家」重任,幾十年來歷經好幾處道場的磨練,包括台北金山、高雄講堂乃至台北講堂,還曾到馬來西亞開闢道場。現在就隨著若幻法師的陳述,進入記憶的長河,憶起師父的點點滴滴⋯⋯。

全方位的嚴師與慈父

  民國六十(1971)幾年時古嚴禪寺環境小,住眾不多,彼此的互動很緊密,老和尚對徒兒們無論是生活上的、甚或心理層面上的觀照是全方位的。舉凡梵唄唱誦、煮飯買菜或清潔打掃,老和尚什麼都教;執事前後師父都會巡視查看,透過一個人所做的事,他老就可了解這個人的狀態;執事忙完與師兄弟談話他老也會注意,看我們是在聊天還是講是非,討論的話題是否與「道」有關?有時聊得太開心,他老不給你開心,也不要師兄弟之間太好,什麼都要給你「電到」,對我們而言他老是嚴師亦是慈父。

師吼與愛語

  由於師父都是集體教育,不針對一個人,是對事而發,十幾人中有人犯錯就吼,所以三天兩頭吼,也不知在罵誰?只有當事人才知道。剛出家的我很害怕,一段時間後就學會察言觀色;有天看到師父臉色、動作不對,心想今天又要罵人了,正好領的職事是外庫,經常要外出採買,於是籌量著一吃完飯就出門,多繞個幾圈再回來,回來一問果然「跪過了」,老和尚說過,對自己的信心要經過「自證」,判斷一件事要回過來印證自己的觀察、感覺、想法,是否如當初所預料的?果然不錯!第二次又逃過了,他老觀照我,我也觀照他,這也是師徒間的一種相應吧!第三回又來了,我就趕快去買菜然後刻意晚回,聽師兄弟們說:她們剛剛又挨罵了。

       正暗自慶幸著「哇!又過一關了!」就見到師父出來了,很柔和地對我說:「若幻,你菜買好了喔!先把菜放好,到客廳坐。」心下就知道躲不過去了,坐下後,師父對我說,聲音非常非常地柔和誠懇:「你出家是為了什麼?」「是否要跟師父學習?」當時聽了感動非常,不禁起懺悔心。他老說:「師父罵人你要知道『法』在那裡!而且罵過後會講道理、會分析,讓你們知道錯在那裡?才能改進,不會再犯同樣的過錯。你不在場很可惜,師父教育徒弟的時機,你都錯過了。」師父如此以愛語攝受了我!「我錯了!我錯了!」心裡起了懺悔。以世間法而言,我是太「溜」了,真是白出家了。師子吼的目的是什麼?若能有所覺悟,會讓你終身不忘,刻骨銘心,永不再犯;當下我懂了法要就改變了心境。師父以禪定工夫觀照,能了解對方的起心動念,他知道我怕,就以柔和的態度對我,老和尚對每個徒弟有他不同的教育手法,他老對我的教育無論是心理上、生活上的,我都馬上可以體會到。

善知識條件具足

  初到古嚴禪寺一切陌生,記得當時的幾位住眾都很年輕,個子小小的,師父會帶著我們上街採買,包括建材、水泥等什麼都買,除了採買並帶我們認識環境,如郵局、五金行、雜貨店等,師父此舉用意良多,一方面希望能帶動敦親睦鄰,再者要我們以後能獨當一面;還有一項是,讓鄰近居民知道附近有出家人,一改傳統對「菜姑」的觀感(台灣早年慣稱寺院為菜堂,稱出家為「呷菜」(吃齋),稱出家女性為「菜姑」)。

  雖然師父收了我們一群徒兒,但竟然沒一個會煮飯,師父除了教我們做飯,也會幫大寮配菜,並要我們注意,如南瓜、茄子需帶蒂頭一起煮,黃豆同海帶一起滷卻不可加蘇打粉,還有多久要煮一次紅豆等,此外,有小毒的菜應如何料理等;一餐至少二菜二鹹,太鹹太淡都不宜,可備豆腐乳、炒豆豉等鹹的小菜一、二樣,讓人自取,師父關心僧眾色身,有健康的身體才能好好修行。曾經有位師兄三不五時就在齋堂「宣布」事情,師父就向大眾開示出家人過堂的用意,並提醒受供時是很莊嚴的,不可以說話等等,師父是傳統叢林道場培育出來的,舉凡三刀六臂,生活大小事,樣樣難不倒。

閉關巧安排

  師父說過閉關才有機會修密法,民國78(1989)年古嚴禪寺有二位師兄弟想學密法,所以她們要一起來菩提寺閉關。

       當時師父經常往來菩提寺與古嚴禪寺,有次師父剛從菩提寺到古嚴禪寺就打電話給我,跟我說某某師與某某師要回來閉關,我回說「喔!」心想這跟我有何關係?第二次又從古嚴禪寺打電話給我,說某某師她們什麼時候要回來閉關,回來菩提寺時又沒講,第三次又是這種情形,來電說時間快到了,她們快回去了,此時心中就有所懷疑了。後來事情有了變化,原要一起閉關的二位只有一位進去。

  自出家後就很認命,向來都是埋頭苦幹,也不跟人爭什麼。有天幫師父送飯,他老問說:「若幻,你來閉關好嗎?」我說:「怎麼可能?我身體這麼差,我可以嗎?」一段時間後,才在想現在身體狀況有調好一點了,送飯時走到欄杆旁師父就出來說:「若幻,你身體不是比較好了?去閉關吧!」我問:「可以看醫生嗎?可以送藥嗎?」師父說:「可以啊!」聽到師父這樣說,我心裡就比較放心了。入冬後,有天用過午齋,從齋堂一出來就看到師父,他老很兇的對我說:「若幻,你現在就去打包,馬上去閉關。」我當場愣住了!__

暫時謝絕外緣

  我就這樣去閉關了,入關儀式讓我很感動,師父講的話都是我平常想過的,做為一個師父他老真的很不簡單!其後一直想,師父若沒趕鴨子上架,我不會主動,但他知道我有辦法應付。說起來其實累積很久了,以前外緣多,無論是做知客或大殿香燈經常很忙,法會更是忙到二、三點還沒能吃飯,也沒得休息,還被人誤解為愛表現!很多老菩薩找我訴苦說那裡痠痛、家中有什麼煩惱⋯⋯,請我幫她們解籤,我會建議她們點個燈,祈求佛菩薩保佑並講些淺顯的道理,如做人處事方面,婆媳不合,可能是有什麼誤解等等,也不知她們的問題是否真能化解?但她們聽了都很歡喜,一場法會下來燈不知加多少!止小靜後師父下來,看到大殿圍了很多人,問她們在做什麼?我說要幫看籤囉!我們做事是為寺院不為個人,他老有在觀察,所以我的心念他都知道。

修養不足深怕誤導

  老菩薩們一個報一個,平日也會來找我,人來了又不能拒絕,那時執事做完常要出坡割草,實在很累也沒得休息,常常都過午齋時間我還未能去用。再者就是沒時間看書,即使看書也因為身體疲勞很快就睏了,我自知智慧有限,有時會想:「我會不會誤導老菩薩們?!」心裡很難過。老和尚都有在觀察,所以,就是知道我有這種心念,才安排我去閉關。

       畢竟出家已一段時間,為常住付出很多,眼下寺院也鞏固一些了,後面新人一批批進來,佛學院學生也愈來愈多,早期跟他出家的幾個當中,我不是真正的材料,但人家來找又不敢推,師父觀察到我的內心有這種感慨,加上當時的時空環境允許才安排,等我自己開口是不可能的,我既沒有那種大心、佔有心,也不想享有特權,那麼多徒弟可以幫他做事,師父不嫌棄我們,就好好跟著,好好學習,我們沒條件去向師父要求什麼。對我來說他真的是一位很好的師父,我深刻地體會到他老的用心。

在自己的立足點自我提昇

  其實,每個人條件不同,你提昇你的,我提昇我的;出家,才有機會提昇,不須跟他人比,而是跟自己比,看自己是否有進步。有位師兄不識字,驟然出家,不知如何是「修行」,她很疑惑:「難道每天做這些生活中的事就是『修行』」嗎?!

       她跑去問師父究竟什麼是『修行』」?師父沒有回答,只是經常反問她:「某某啊,什麼是『修行』啊?」__________讓她自己去思考。

師以化身法去疑

  進關才一星期,每天先禮佛然後做大悲法,我身體真的不好,每次拜完都很累,站起來不僅膝蓋會發抖,又流了一身汗,看書也看不懂,「這三年要怎麼過啊」?!「我該怎麼辦」?!這意念一起,老和尚以化身法來了;是師父朦朧的影子還有身上的味道,當自己還在猶豫時,可以感覺到師父就在身邊,待到念頭確定怎麼做後,他就走了,在關房中幾次遇到疑惑時,師父都以化身來關照。

習得「止觀」法樂無窮

  善知識可以在這麼多人中觀照到你的需要,助你調伏煩惱、突破瓶頸。閉關第三階段,師父教止觀,他老知道我比較喜歡止觀,較不相應密法,密法每天都要行法,天天如此去做,止觀是比較活潑,舉凡日常生活中起心動念,隨時隨地都可以用來調心調身,其實無論是密法或止觀,甚而至八萬四千法門,都可以幫助我們,所謂相應者是。止觀做了一段時間後,得到師父的認可,並鼓勵我繼續做。止觀做得好,很多道理方法可以講,因為是自己親自體取的,這要靠平常的訓練功夫。正如老和尚所說,佛法是要運用在生活上的,會運用的話──生活中處處都有法!

借境練心

  很感恩師父給我們機會學習領眾,當家也是一份執事,讓我們借境磨練。做當家要有責任及擔當,不是用權力去壓迫,別讓常住有壓力,要能讓常住安心,並帶動常住一起協力,和合共事。每次調派除了花時間認識新環境外,也要學習與常住打成一片。其實,對於陌生環境,我很笨拙,需要比別人更長的時間來熟悉,所以異動時,師父會在與我的對話中,知道我對環境的接受度。

  剛學習領眾時,對事情的要求嚴格,難免摩擦,師父一句:「若幻,出家管理與在家不同。」我懂得了,於是我就放鬆了。每個人條件不同,硬要拿自己的標準去要求對方,當然就起諍囉!是啊!同一件事有人可以做到百分之百,有些只能達到百分之七十、八十。何況每天盯著誰事做得不好,做得不對,要知道寺院不是公司,讓你要求產品品質不可馬虎!又在高雄時,有次師父對我說:「你都不管管常住。」

       師父慈悲會適時提點。是啊!信施難消,不能不做事。但每個人的自我要求不同,要做到圓滿,需要時間去學習、調整,只要不損害常住,能維持運作就好。

  曾經待過一個地方的運作模式已然固定,很難去改變既有的做法,這時候,我會先去了解她們怎麼做,然後加入一起做,或者放手讓她們自由發揮,有所缺失時,在利用閒聊中提起:妳那天什麼事可以怎麼做⋯⋯,不要讓對方覺得妳在糾正她,遇到事情用方法去調整,不用當家的權勢去壓,這是我多年累積的少許心得。

慶幸值遇善知識

  今生很慶幸可以遇到老和尚這位大善知識,是自己的條件不夠,障礙多,不然會學到更多。這幾十年在師父的教育及磨練下,不論是色身的障礙方面,或是在人與事的互動中,或是對環境的適應力上,給我很多機會去突破自己的局限,拓展視野,開啟思惟能力。感恩師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