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思悟

疑思悟

  經常聽到這一句話「運用思想,發揮智慧」,思想怎樣運用?智慧怎麼發揮?所以就有疑思悟三段論法,首先做名相上的認識。疑而不要迷惘,因為在疑時很容易變成迷惑。思,不要用自我的意識去思想,通常說「我想」、「我認為」、「我以為」,都是以自我來說。悟,要稍許提一下,悟跟覺是不一樣的。先談覺,然後再說悟,而悟不是證道,看我寫的書,「疑思悟」書上不是這麼註解,如果只是用看的方式,當然感覺不一樣,如果用觀行的方式,就是深入的認識,那就完全一樣了!以前有門下弟子說:「老和尚講的法每一次都說得不一樣!」為什麼?大家聽慣了一個說法,譬如一般說貪瞋癡就是要修養戒定慧就可以把貪瞋癡消除。

  但是我講過「不要拿佛法當武器,不要把現實當敵人」,如果知道這道理,就會想到「戒定慧是拿來對付貪瞋癡的嗎?」為什麼學佛把佛法當武器,煩惱來了就拿一個菩提對付?是不是一有貪瞋癡,我就用戒定慧,那跟道士有什麼差別?佛法講求慈悲喜捨,連這個大前提都不管,講得再好也不是佛法!

  再看,人從生下來就帶著過去無始以來的業,如果認為自己過去沒有業,是乘願再來!但還是有當生的業,就是你當生投入父母的業,他們生你、養你、育你,在在都有因果關係,業的成分在。既然人是帶著過去無始以來的業來這世界,肯定要承受苦樂或是苦樂分不清的業報。業報有力量,來自什麼地方呢?所以不管看一本書或聽別人講,甚至得到一些資料,都不可以照本宣科,照單全收,一定要疑!疑什麼?如果懷疑就會變成迷惘,這裡談的疑是一種疑情。我們曉得「情」是情識作用,也就是唯識學裡談的情識作用,所以疑是依於情識作用而產生的,難免有自我意識,但是沒關係!不要害怕自我意識,只要能去發現、了解自我意識包含什麼?其實就是包含過去無始以來,以及你這一生所學習的、熏染的,都屬於自我意識。即使讀一部佛經也還是自我意識,問題在怎樣去發現自我意識裡的成分,然要以什麼作為指標呢?

  第一個指標:就是跟生死有沒有關係?與道相不相應?如果跟生死、跟道沒有關係,肯定就是自我意識,若能發現有關於生死與道的問題,也就是菩提道、覺道,自我意識就不會變成理性的、感性的。因為理性、感性都還是自我意識,不是客觀的,就須靜靜的思考了,所以第二個指標是「思」,因為疑才需要去思。也就是從中去發現跟生死有沒有關係?跟道相不相應?再作深入的認識。怎麼認識?就是去思考,但不要以自我意識去思考,因為前面已經有自我意識了,如果這時於善惡,還堅持善;對錯,就取對;是非,則取是,所謂取正面的,排除負面的,都還是自我意識!世間法本來都是相對的,佛法講究從相對中去認識、瞭解,而後能突破,就是突破原來起的疑,唯有原來的疑突破了,所有的思才可靠,那是不是這樣就結束了?還不是!因為你得到的結果是暫時的。

  大部分的人都以為這樣就是悟,其實不是的!要瞭解,認為悟就表示已證道了,而經過疑思而後產生的悟,絕不會認為:我已經證道了、見菩提了、已經見自性了,甚至佛性已顯現!那最後就會變成狂亂。悟,如果變為狂亂,那是標準的自我意識,從一開始思以至到悟,都沒有離開自我意識。因為自我意識就是一種情識作用,這種情識作用了不起是「相對當中取正面的,把負面的排除掉」,最多只是如此。所以經典上認為善不是菩提,剛開始學佛就是從相對中去取正面的,那是善法。譬如有了污染,去學戒,學著怎樣去清淨,起初只是遠離,有點約束力而已,並不能達到清淨的目的。其實「疑思悟」必須要把握的就是般若波羅蜜!疑也好、思也好、悟也好,必須要修學般若波羅蜜,一種慧的方法。大家知道慧是怎麼形成的?就是知識經驗累積起來完成智,運用這些智發揮它的力量,才會說「運用思想,發揮智慧」,就是拿這作為修養的方法。但是一定要把握這修養的方法,是以般若波羅蜜作為座標,文字懂了,但是能不能用得上?

我問大家,從疑到思到悟,回答我「這是什麼?」(老和尚拿起一條毛巾),「不要告訴我去疑、去思、去悟!」這是什麼?當然不會否定它是毛巾,如果是毛巾,我想不需要任何人講都知道是毛巾,但是佛法在哪裡?也就是跟道相不相應?剛剛說要跟生死有關,要與與道相應,那麼「疑思悟」這是什麼?這不是參禪!但是可以說是禪也是教,如果能從中得到好處就是禪;如果只得到知識經驗就是教。這是一條毛巾沒有錯!毛巾幹什麼用呢?肯定這是洗臉、擦手,可不可以拿來洗澡?可以的!如果這條毛巾拿來洗澡了,過了一段時間,這時間不是說幾分鐘或多久,再拿來洗臉會怎樣?一般家庭的毛巾有洗臉的、擦手的、洗澡的,還有擦腳的。如果現在就只是一條毛巾,拿來洗臉很自然,但是洗完澡又再洗臉,就用這條毛巾,那照洗不誤。

有錢的人可就不這麼想,「我再去買一條!」道在哪裡?毛巾就是毛巾,拿來洗臉好像很自然,如果洗過澡了,再拿來洗臉就不自在了,說不自在,那拿肥皂、清潔劑洗一洗,不還是一樣可以洗臉嗎?佛法講清淨,什麼叫做清淨,道在哪裡?就在清潔劑,這樣能體會嗎?只是洗個澡還沒有什麼,如果家裡有小孩,在客廳拉了大便,緊急時就拿這個毛巾趕快包起來,結果這毛巾只有扔掉了,扔掉錯了沒有?沒錯!因為他是人,不涉及到道,如果好好的把它多洗幾遍呢?還是可以用,就好像穿衣服,衣服穿了會髒,對不對?衣服髒了是不是就不要了,再去買一套新的?一定會把它洗乾淨,那穿衣服知道去洗乾淨,別的就不行嗎?如果疑思悟不正當,我講的不是一個普通的人,是學佛法修行辦道的人,衣服髒了去洗,洗了穿了還是會再髒,又要洗,那多麻煩!每一天就是穿衣服、洗衣服,甚至還認為浪費時間,所以人有人的辦法,用手洗累就用洗衣機,但有沒有想過,手洗、洗衣機洗,還是要洗!洗完了還是再穿,穿了還是會髒,是不是乾脆就不要穿了,衣服髒了我就不要了,去買件新的,反正我有錢。

我想有錢的人也不可能這樣做,那就知道學佛處處講究要清淨,怎麼去清淨?一定有了什麼問題才要去清淨,如果沒有什麼問題清淨什麼?修行辦道每一天就是在做重複的事情,只是人與事的對象不同,內容不同,如果不能把握這個原則,就不是在學佛反而愈學愈煩惱,就像學佛學錯了的人,本來是「煩惱即菩提」,自作聰明來一個「菩提即煩惱」。「煩惱即菩提」還有道可說,如果「菩提即煩惱」,要菩提幹什麼?乾脆煩惱到底好了!以學佛的人來說,在相對中,能夠抓住正面的,遠離負面的,就很不錯了。真正要見道就不是那麼容易!所以要想見道,必須在現實生活中跟人、跟事打交道時,做到把佛法融合在現實生活裡,因為現實生活是世間法,沒有世間法,佛法也沒有用了。

可見修學佛法就是以世間法為基礎,在座的很多看了我寫的《雲水悠悠》很感動,甚至有因為看《雲水悠悠》而出家的,連書中吃苦的描述都很美,在菩提寺我就特別蓋一個苦行寮,好像每一個寺院都有苦行寮,但是誰去住過?那時我還講一句話,我說不要叫苦行寮,犯了錯要準備被遷單的人送到那裡關他一個月,那不就變成禁閉室了。其實苦行寮就是自我禁閉,通常說打餓七是為什麼?就是因為貪吃,或腸胃不好,就以餓七的方式來作為治療的方法。如禁足就是因為喜歡到處跑,像花腳貓一樣,就用禁足的方式來限制自己。閉關呢?我那時代,在大陸不會輕言說要閉關,閉關大都在什麼時候?就是要捨報之前,準備要捨報了,而且對生死有把握,就在關房裡閉關,以這一期生死作結論。太多人不知道什麼叫閉關,關只有一個,所謂的生死牢關,差不多三年左右要捨報了而閉關,那叫做限期取證。在這三年之內,所謂的證不是證道,是證「般涅槃」,就是入涅槃。

談到疑思悟的三個概念,剛說「悟」不是覺,那怎樣才是覺?菩提不也是覺?佛陀不也是覺嗎!那究竟「悟」是什麼?我經常舉一個例子,一個圓圓的西瓜,拿刀切成一片一片,不管這一片的大小都是一個圓,一個平面的圓,任何一個圓都是悟或是菩提,如果說是覺都可以。但有沒有想過,要完成這平面的圓,絕不是一個圈圈而已,它裡面是踏實的,不要鑽牛角尖,說西瓜成熟了,熟得過頭了,裡面都空了!如果去鑽牛角尖,那又自作聰明,疑變成迷惘了。把西瓜切成一片一片,散開來有大有小,而要完成一個圓滿的覺,必須把這一片一片,不同大小的圓組合起來,完成一個整體的圓。這一個整體的圓,從任何一個角度看都是圓的,而平面的圓某一方面看是圓的,其他很多方向看卻不圓,就可以知道平面的圓也是覺,說是悟也可以,這是以整體的圓來說。

為什麼說平面的圓是覺呢?因為整體的圓叫做圓覺,談圓覺,圓覺絕不是一個單一的,它是圓滿的覺悟,有所謂的小悟、大悟。看趙州從諗禪師大悟三次,小悟無算,八十四歲還在行腳,人家問他為什麼?他說心裡有事,當你們餓了去吃飯,然後飽了,我告訴你也是悟了,悟沒有什麼了不起!真正要覺就不容易,悟只是一種體會,一種感受,一種發現,覺是什麼?就像人睡著了醒來了。如果你睡著,醒來了,還在迷迷糊糊,還想再睡,都沒有醒來,就是還沒有覺。可見覺沒有大小,任何一個平面的圓都可以完成覺,但是要完成一個圓滿的覺,一定要有很多不同的覺組合起來,這就要知道「疑思悟」。

所以悟只是突破而已,突破某一種人或事的問題,就好像天天吃飯,吃飯前會講營養,吃飯時也會講營養,吃完了就沒有人管它了,為什麼?吃完了生病去找醫生,這裡面說什麼?吃之前要吃一些什麼營養,這個東西有沒有營養?吃的時候也會認識,這有營養,那有什麼營養?盡在營養上打轉,有沒有想過再好的營養吃下去,吸收了能不能消化?不能消化再多的營養也沒有用。講這個不是告訴你們怎麼去吃飯,而是說一個世俗的人成為一個學佛的人,不要忘了你不只是一個造糞的機器。學佛的人如果還只是一個造糞的機器,那就夠悲哀了?所以在世間法裡,我們有很多見聞,如能加以思考都能發現道,所謂處處有道,處處有佛法。很多人來見我,都會問:「老師父!你是怎麼修行的?」我說:「我天天都在吃飯,你也天天都在吃飯。」既然他問到我是怎麼修行的?至少可以表示他自己也認為他在修行,可是我不講:「你也在那裡修行,我也在那裡修行,各修各的,怎麼樣?」

為什麼說我每一天都在吃飯,你也每一天都在吃飯,因為這是道的糧食,不只是這些五穀雜糧是糧食,道的糧食是什麼?就是「信願行證」。我一講出來你們都悟了,沒講出來都悟不了,所以,你們就知道什麼叫做悟,剛開始都是從不同的外緣引發情識作用而產生的,面對這些外緣先要疑,怎樣疑與思,剛剛已經告訴你們怎麼做了,就是一定要有所突破才談得上悟,但有一個前提,不能離於生死,不能與道沒有關係,必須要與生死有關,與道要相應。

  看十地菩薩,有覺,有等覺,為什麼到達九地、十地才稱得上是等佛。等覺跟佛距離越來越近了,等佛呢?跟等覺的差別在哪裡?等佛相等於佛了,但是佛究竟是一個什麼境界?就是一個圓覺的境界。看佛學辭典上對佛的詮釋,「自覺覺他,覺行圓滿」。其實用這種方式解釋佛,菩薩也可以,所謂「自覺覺他,覺行圓滿」。為什麼到達十地菩薩就是覺行圓滿?真正佛是什麼?菩薩是什麼?在梵文中說菩提薩埵就是「摩地薩怛波」,它是什麼意思?就是修行覺悟的人,菩提薩埵就是修行覺悟的人。修行覺悟的人有兩種,一種是正在修行覺悟,一種已經完成覺悟了,都叫菩薩,也就是所謂的因位菩薩與果位菩薩。誰是因位菩薩?在坐的都是!誰是果位菩薩?你們未來可能是,就像觀世音菩薩、文殊菩薩、普賢菩薩、地藏菩薩,都是果位菩薩。通常談到佛,娑婆世界只有一位佛,就是釋迦牟尼佛,為什麼?我們是住在人的世界,也就是娑婆世界,釋迦牟尼佛是三界,也就是欲界、色界、無色界的導師。

  所以我們心中的佛只有釋迦牟尼佛一個,但是不能否定釋迦牟尼佛以外的佛,至少像三寶殿還有藥師佛、阿彌陀佛,講到這三個佛,說到圓覺的問題,大家知道些什麼?為什麼三寶殿裡要供奉三寶佛?那就是以人為標準,涉及到法身成就的問題,告訴我們有釋迦牟尼佛,我們常常說的「本師釋迦牟尼佛」。藥師佛是因為人生病所以有藥師佛。而阿彌陀佛呢?是因為人死了可以到極樂世界去,所以有阿彌陀佛是以極樂而說。人雖然有時候有樂,但也有苦,那阿彌陀佛只有樂沒有苦,所以稱為極樂。因此一個是清淨,一個是極樂,所以說三寶殿供三寶佛,為什麼中間還供一位,也就是我們的導師佛寶,右邊的佛就是告訴我們學佛的目的是怎樣清淨我們的業,但是清淨業,活在這個人的世界總是苦多於樂,所以要學習像阿彌陀佛一樣是極樂,只有樂沒有苦,即使有苦,去行菩薩道,要能於苦而不以為苦,如果於苦不以為苦,那也是極樂。

  圓覺不要只是把它當成一個什麼佛而已,任何一位佛都有他的含義在,尤其寺院裡供養佛菩薩,也曉得中國佛教是所謂的大乘菩薩法,那為什麼要供奉羅漢?像菩提寺的羅漢堂要做一百零八尊羅漢,其實羅漢就是眾生相,因為羅漢的顯相是眾生裡所有的相,幾乎羅漢群裡面都包含了。我也曾講到莊嚴的事,為什麼這些佛菩薩不像羅漢怪裡怪氣的,各式各樣的都有,這是關係到人都喜歡美好,說端莊,但是絕不能以莊嚴來說,這都是關係到人。那為什麼要有羅漢?雖然他們代表眾生相,但是即使是在大乘菩薩法的世界裡,作為學佛的人,其實我們的原始性還是偏於羅漢,為什麼獨覺是以這個來表現?因每一個人的獨覺不一樣,絕沒有相同的,所以就有眾生相,也常說顯羅漢相,真正自在灑脫的人都是羅漢的這種成分,佛菩薩還是講究莊嚴,以學佛的人來講,佛菩薩是最後的目標。

  羅漢是生活上的一些現象,所以大乘菩薩法的環境中,在寺院裡為什麼同樣也有羅漢?但是成為羅漢,如果想成為化身羅漢,也就是成就阿羅漢以後,並沒有菩薩願,也就是沒有當來之世,就是證果完成了。但是要成為化身羅漢要具備遊戲三昧,沒有這三昧不可能成為化身羅漢,從釋迦牟尼佛時代就有很多這種現象,很多聲聞乘因為聽到釋迦牟尼佛講菩薩法以後,就回小向大,轉聲聞為菩薩,發起這種願心,他不成就阿羅漢為結果。但是在中國佛教史裡有很多成就者,我講的是已經成就,有道的修養的人,外顯羅漢相,內密菩薩行,外表現的是羅漢相,內在的道德修養是菩薩,在台灣有一個最好的證明,就是慈航法師。慈航法師外表就是現羅漢相,內密菩薩行。

  剛剛講到獨覺,也就是講羅漢跟菩薩的差別,很多人說羅漢只管自己,只度自己不管別人,那就錯了!化身羅漢通常並不捨眾生,化身羅漢如果捨眾生他就不需要遊化人間了就應該建立起一個羅漢世界,所以化身羅漢是以遊戲人間的姿態,隨緣化度眾生,只不過他不認為化度眾生是他的天職,或者責無旁貸,不是的!而菩薩除了自度還要度他,但是很多人誤會,把《維摩詰經》裡的話;「自尚未度,先度人者謂之菩薩」,那是不懂得梵文,照著中國的文字解釋,這地方講度是度脫,也就是自己還沒有度脫以前,不能只度自己,認為我得解脫了,我般涅槃了就算了!所以同樣要把自己成就給更多的人分享,也就是去度別人。

  其實度跟引導是不一樣的,一般講引導就是等於介紹,介紹佛法希望他能信佛教,那只是一種介紹,引導並不是度人;真正的度人是幫助他化解煩惱,教他怎樣修習菩提,在戒定慧三無漏學之下能得到利益。為什麼菩薩是自度度他?要知道自度度他都要修養的條件,修養什麼?當然就是戒定慧。如果戒定慧具足了,自己的修養就有內涵,具有自度的修養內涵再去幫助更多的人,那就是度他;千萬不要把引導、介紹當成是度。梁武帝雖然不是一個有道的皇帝,我講的道是菩提道,但是至少他還會講「我蓋了那麼多寺院,『供養』了那麼多出家人」;沒說他是「度」了那麼多出家人。我過去遇過幾位在全台灣到處化緣的,我問他們為什麼要這樣做?他說:「我將來要蓋寺院,要度很多出家人。」這就是不知道什麼叫做度,度是幫人家得解脫,通常一般學佛最容易犯的毛病就是我剛剛講的,如果不注意就很容易自認為是在學佛,自己認為有修行,其實是一個自我意識。

   那怎樣知道自己不是犯這樣的毛病?就要自證,但是自己證明自己很容易,必須要能證明你所自證的可不可靠?要得「證自證」了,怎麼去證明?一個就是親近善知識,還要瞭解親近善知識不是叫你跪在他前面請開示,或是說跟在他身邊,他到哪裡我就到哪裡,那不叫做親近!親近善知識是聽他的教化,所以太多人有這一種觀念,在沒有出家之前是一個居士,跟老和尚有說有笑,覺得老和尚滿親切的,而一跟他出家之後,結果愈來愈遠,好像老和尚都不管我了。一定要瞭解,親近善知識不是「孟良」跟「焦贊」常在一起,知道這故事嗎?三國演義裡所謂的「孟不離焦,焦不離孟」,是指孟良與焦贊兩個武官形影不離。雖然出家必須要有同參道友,否則一個人日子不好過,心裡有苦都找不到人訴苦。但是通常有一些人的毛病,把自己閉塞起來,在人前砌一道牆,這一道牆自己可以自由出入,別人卻進不來,為什麼?有苦到處訴,出家了同樣還有很多的無明煩惱與迷惑,很多問題必須要慢慢去調理,而調理靠自己不一定能有進步,不一定知道自己的缺點在哪而去改正。所以就要有同參道友,在生活上、修行上彼此提攜;通常有的同參都是單向的,不是來往的。

  譬如心裡有一些話很想找對方講,不管人家要不要聽,但是當別人有同樣的情況發生,會說:「對不起!我沒有時間!你不要打擾我!」甚至還會搬出一句「寧動三江水,勿動道人心」的話來,口氣好大!同參本身就是在生活上彼此照應,以世俗的話來說是朋友,也就是修行上的同參道友。就可以發現色身、法身的問題。同參就是色身上的,道友就是法身上的,這都是關係到色身怎麼健康?法身怎麼成就?但是只是靠同參道友並不夠!必須要親近善知識,親近善知識跟同參道友完全不同;同參道友有很多方便,親近善知識沒有太多方便,但是目前在佛教界有一個不太正常的現象,親近善知識就是「你是老和尚,我有問題可以問你,請你告訴我!」就那麼簡單,但這不叫做親近善知識,你有問題他告訴你一個答案,所以這樣的話,我就說:「如果想得到答案,就去看我的《解惑篇》,如果有問題想化解,就去讀我寫的書,書看不懂可以去看我的CD、VCD。其實親近善知識一言半語就夠你豁然開朗,好像滿天烏雲,雷或閃電一閃,雲開了,太陽也見了親近善知識是在那緊要關頭,平常還是要自己下功夫,絕不是有了問題就去問善知識。

  所以我說:「我不只是一部佛學辭典,以前講過我是一座圖書館。」很多人會說你好狂妄,一本佛學辭典就不得了了。我為什麼說我不只是個佛學辭典,因為佛學辭典可以自己去翻,但是我也可以告訴你「我更像一座圖書館」,我只是說像座圖書館,那圖書館裡有多少書就要你自己去下功夫,如果不暸解意思就會說:「不只是像一部佛學辭典,還像一座圖書館,你講的太誇張了吧!」圖書館不就在隔壁嗎?我就像那座圖書館,要想得到知識經驗該怎麼辦?問我啊!打開門進去幹什麼?自己去下功夫!親近善知識最後不要讓善知識把你當成個累贅,那就慘了!看過我寫的《雲水悠悠》,我們過去參學參訪,不敢講第二句話,你第一句話還沒有開口他就給你封住了,甚至還會折磨你,心裡很氣,那為什麼還心甘情願去參?不是有兩句話?「不經一番寒徹骨,那得梅花撲鼻香」,修行不是那麼容易的!香的,有人磨練你那是一件好事,如果那個人磨練你,他本身沒有修養,那就是找麻煩,要搞清楚這一點,磨練你是知道你有什麼缺點,幫你改正就是指點;如果他本身不知道對方的缺點是什麼,籠籠統統的那就是找麻煩,就不是善知識。

  但是話又說回來,如果只在意善知識,討厭惡知識,那很可能一顆這麼大的鑽石你把它當成頑石,為什麼?惡知識有的時候比善知識還有效,但是惡知識不能親近他,假使某人你認為他很驕傲或對你不好,或常自以為是,可能這位惡知識你從中得到的是像「善知識」的好處,所以只取正面、捨負面,那只是善法,不一定能見道。惡知識很容易使你有機會見道,就好像從來沒有人對你講過難聽的話,一直都過得很理想順利的環境,一旦有一天,有人說了一兩句不好聽的話,日積月累就慢慢、慢慢變成憂鬱症,我一直強調學佛是學智慧,學了智慧就可以調理自己,所以我說度人,自己都沒有本事卻要去度人,等於自己都沒有飯吃,看到人家沒有飯吃就說:「我給你飯吃!」那是什麼世界?我們太多從經典上面斷章取義當成法寶。

  所以我常說釋迦牟尼佛過去好像很風光,到達像法、末法以後,釋迦牟尼佛很悲哀,知道為什麼嗎?人家都錯解他的一切,你們看釋迦牟尼佛,我不是講嗎?「不要傷害別人,自己也不要受到傷害」,人家罵狗屁,你看釋迦牟尼佛看那母老虎帶著小老虎在挨餓,他都捨棄他的身體去餵虎,你們聽起來好像都講對了,但那是什麼時候?不是釋迦牟尼佛這一生,而是講他的過去世,太多的佛陀的故事都是講過去世,如果釋迦牟尼佛這一生還做這種事,五逆罪裡有一條叫「出佛身血」,那還得了?那是五逆罪,要下無間地獄的。所以我說釋迦牟尼佛愈到像法、末法愈悲哀,因為太多人誤解他,所以我常說:「太多人對釋迦牟尼佛太陌生,根本就不熟悉。」對釋迦牟尼佛都不熟悉,在佛法上怎麼能成就?只要稍許用心,我常常說要多看、多聽、多問,會發覺多少人誤解釋迦牟尼佛,最後甚至造成謗佛、謗法,自己都不知道。所以佛法中以戒學來講,有一個叫做譏嫌戒。

  佛法中最難守的就是譏嫌戒,為什麼?就是身口意表現出來使人產生譏跟嫌,那怎麼避免不造成譏跟嫌戒?不管在家、出家的戒,完成戒體很容易,修學戒法也不難,但是要能做到不犯譏嫌就很難,所以我常說學佛有沒有進步?有沒有得到好處?閉起眼來想一想:是不是愈來愈快樂?是不是愈來愈自在?如果是的話,那你學對了,離道不遠了。過去菩提寺每一年除夕,我都會上殿告訴常住:「明天就是過年,就是另外一年的開始,大家可以檢討一下,這一年中的成績單,寫了一些什麼?留下什麼記錄,好的,怎樣去提昇?不好的,怎樣去改進?那就是明年你的成績單留下的記錄。」其實我剛剛講了這麼一大堆,都是疑思悟這三者,它們就是法寶,要知道「運用思想,發揮智慧」不是念一念就可以了,還是要有道理、方法,我們常說要依教如法,信受奉行,都會念那沒有用,要用得上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