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諦──三轉法輪

    佛陀成道後,最初演說的法,就是苦、集、滅、道四聖諦法,並且前後以三種不同的方式開示法要,所以有三轉法輪之說。

  • 文:出處:雲語書摘期數:245期 2010年3月刊

佛陀成道後,最初演說的法,就是苦、集、滅、道四聖諦法,並且前後以三種不同的方式開示法要,所以有三轉法輪之說。四諦法是佛法的基礎學,是進入佛法的開始,與我們修行有密切的關係。

人生在世會承受各式各樣的苦,如生病是苦,沒有錢是苦;食衣住行有所欠缺是苦....,苦可以避免嗎?怎麼形成?可以化除嗎?如何化解?這必須深入探討和認識,才有機會化解苦。苦是每一個人必須面對與承受,是不可避免的事實,也是造成人生淪於憂傷和悲哀、恐懼不安的原因。

佛法談苦的種種,似乎沒有樂的存在,所謂人生苦短,生命無常,如白駒過隙,一幌即逝,都沒有說人生是樂這一回事。事實上苦與樂是相對的,放眼看現實生活,有苦有樂,苦樂並存;然總認為受苦的時間長,快樂的時光卻短,而苦是不好受的,所以人對於苦最敏感,也最計較執著;樂是好受的,追求快樂是人們一致的目標,但一味地沉迷於貪欲之樂,認為有錢就能得幸福,就能無事不成的話,卻是苦的來源之一。

其實,佛法說苦包含了樂在內,因人是帶著過去所造作的善、惡業來到這世界,所以會承受許多苦和樂的果報。苦是累積而成的,乃無始以來所作諸業,集合而成;所謂行為所完成的結果,稱之業。有善、惡、無記三業,業都要受報,善業受樂報,惡業受苦報,無記業則是苦樂難以分辨,或苦樂都有。苦是自己造作而來,如何消滅苦呢?必須有「道」,絕不是不管或逃避、排斥就能滅苦。

可知,四聖諦法的理念建立在:苦是因為聚集而形成,例如生病的苦惱,如想要消滅病的苦惱,必須貝備佛法與養生的道理和方法,才能化解因病而生的苦惱,化解的方式,又涉及到尚未發生前的防範,和已生起時的處理,以至究竟苦惱的清淨,而不再有苦惱的問題存在。

佛陀宣說四聖諦法,是從示轉、勸轉、證轉這三階段而說次第,稱之為三轉法輪,或四諦三轉。而初轉四諦,稱為示轉。所謂示,就是指示,有開啟的意思。如談苦,如何是苦?佛陀指示苦是逼迫之苦,有口渴的苦、饑餓的苦、瞋怒的苦...等皆具有逼迫性的苦痛。談集、如何是集?佛陀指示集是積集煩惱的業感。業是自己行為完成而得之果,如說謊是口業,一句謊話必須十句謊話來圓它,否則漏洞百出。如地球的溫室效應,也是慢慢累積而成的。所以,集是積集煩惱的業感。說滅,如何是滅?佛陀指示滅就是涅槃寂滅之樂。而說道,如何是道?佛陀指示道就是戒定慧的道理方法。佛陀從各種的痛苦中得解脫,得大自在,因此佛陀告訴五比丘要消滅苦是有道理方法可以遵循的,只要如法行持,可以像佛陀一樣得相同的解脫、大自在。綜合之,佛陀在初轉法輪所指示的,就是苦空無常、寂滅為樂。

二轉四諦,稱之為勸轉。所謂勸,就是勸勉,乃理念的輸入。如談苦,應知為什麼會受苦?人的通病是小善不願意做,小惡又不以為意,眼見耳聞盡是他人的是非,很少接受積小善成大善,離小惡而為不惡,以他山之石可以攻錯的精神,做為生命里程中的修養工夫。所以,承受無明煩惱的折磨,遭遇生老病死的苦痛。因此,佛陀說苦諦,便勸勉應知。說集,應了解為什麼能斷除?因業是自己過去的所作,而報是依過去的所作而得果報。人是依業力而轉,隨業而造業,但業是可以清淨的,依佛法來調理自我的身口意行為,不斷的清理,可以將原有的業逐漸消化掉。因此,佛陀說集諦,勸勉應斷。說滅,應探討為什麼要寂滅?人有各式各樣的苦痛,要消滅苦痛,就須滅集的因,也就是消滅那些所存在的,就會顯現道的果。所以,佛陀說滅諦,勸勉應證。說道,應把握為什麼須修行?因為唯有學佛修行,培養智慧,才能面對問題,化解煩惱。所以,佛陀說道諦,便是勸勉應修,綜合之,佛陀二轉法輪便是勸勉應知為什麼會受苦?應斷除苦因,應證果,就須修行。

又三轉四諦,稱為證轉。證,是驗證,也就是證明饒益性。談苦,是真的苦,也已知苦,當修養而不苦。談集,是積集而有,已斷除,當是無常。談滅,已證,應當真驗。談道,已修,應當精進。綜合之,三轉法輪就是證驗不苦、無常、精進、實證。

此外,法輪的「輪」,乃是藉著碾的作用,和轉的力量,來說明法就像輪子的作用和力量,是為了達成可得的助益,而需要利用的道理和方法。 

三轉四諦法輪是以四諦的法,針對人的問題來說,然而必須把握三轉的要義,並不是指法的修行程序,而是佛陀為五比丘最初說法的情形,是採取如此的方式。

初轉是指示,開啟苦是果報,集是原因,要消滅苦果,必須遵循道理方法。二轉是對於苦集滅道的義理,已確定有了認識和瞭解,則須腳踏實地從現實生活中去修養,從體驗中去運用道理來消滅集的因,而化除苦果。三轉則是佛陀把自己的經驗所得的證明,非常詳盡的表現出來,肯定所說的皆是從實行中證得的。 

佛陀三轉法輪,透露了學佛貴在實踐,也就是修行,所謂修正自我意識所確定的行為,進而能持之以恒,精進不懈,久而久之,便能水到渠成,具足德養,自然就可以自度度他,達到饒益功德的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