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語書摘 皆大歡喜(下)

    在獨處的時候,能靜淨的去行「止觀法門」。那些已經成為記憶,一種糾結的念頭,讓自己後悔的人或事,在安靜的時候,坐在那裡,以冷靜、安詳、平和的心來面對,思考這件事的緣起與過程到結果;如果每天這樣做的話,就會發現一些甚麼,而得到好處。

  • 文:若勍出處:雲語書摘期數:394期2023年12月

雲語書摘 皆大歡喜(下)
/若勍

 

「學佛方程式」告訴我們:分別心肯定大家都有,可是不要只是一味的計較執著,不要陷入在計較執著裡,而是要去認識了解,去發現為什麼,能發現為什麼,才能進一步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所謂懂得道理好修行,知道方法好對治。所以隨緣,就必須要有正知正見,因此學習佛法,正知正見非常重要。知見不正的話,很容易被別人的語言擺佈,萬一那個人的知識經驗稍微豐富,而我們明辨能力不夠的話,感覺他各方面都比我優秀,他說的可能我就會相信。但是無論如何,人家的知識經驗也不要一味的相信,而是把它當作可靠的參考資料,因為我們不能否定別人。所以說「隨緣」,就是要住於正知正見而不變。

 

「隨順」,就是順其自然而不勉強,不要強迫自己,也不要強迫別人,一切順其自然。順,就是順著這個緣。如果遇逆境,就要靠轉逆為順。這種轉的過程必須依佛陀的道理方法,念頭先要轉,把負面的念頭轉到正面,才會是利益的不造成傷害。所以我們做事,首先必須要有一個大前提,就是思考不要造成傷害。學佛的過程一定要記住,不要讓自己受到傷害,也不要去傷害別人,這個大前提之下去思考「我要怎麼做,彼此都得到利益。」儘量避免表現強烈的自我意識。

 

以「隨境」來說,就是不執著自我為標準,不要「自以為是」的去認定別人。

我們不認識或未接觸的人事物,當人家告訴我們第一手資料,我們會相信他說的,可是真正面對真實的人事物時,也會發現有距離。就像吃東西一樣,別人說那東西很好吃,你看他吃的表情也好羨慕,可是真的去嚐,發現不是那麼一回事。可見每個人的感受不一樣,同樣一個緣境,任何人的感受都不一樣。所以,不要只是抓住自己的感受,那只是自我意識,而是要去認識別人的表情的含意,他的表情會顯現他的感受。所以,我們要去觀,深入的去做認識了解。

 

事實上,佛法講因緣法則、因果關係與自然性,「緣」,有善緣、惡緣、法緣,還有佛緣等。緣有順的、有違逆的、有喜歡的、有討厭的。所以「隨境」,就是不要以自我意識為標準,《楞嚴經》說的,「是因是緣是自然性」、「非因非緣非自然性」,在佛法裡講「非」,是說不同於原來的。

 

「是」是有因、有緣、有自然性,例如「喜」,一定有什麼樣的因、什麼樣的緣、什麼樣的自然性;「自然性」就是已經存在的事實,存在的現象。那「非」呢?例如怒不同於喜的因,會生氣的因一定不一樣,而「緣」與「自然性」也不一樣,也就是時間空間已經不一樣了。

 

喜與怒都是因緣和合而成法,可是內涵不一樣,緣也不一樣。所以,這個法是這樣的因、這樣的緣、這樣的自然性;那一個法呢?是非因非緣非自然性。因此歡喜有它的因跟緣、自然性,生氣也有它的因緣自然性,這二者的因緣自然性不一樣,關鍵就在「非」。「非」是不同於原來的,這裡講的「是」與「非」不是相對的,雖說世間法都是相對法,有是有非、有對有錯,有好有壞、有善有惡、有美有醜、有利害、有貴賤、有貧富,世間的所有現象,都是相對的,既然是相對,所以每個人的標準價值觀念都不一樣,就會造成彼此的衝突。對於所謂的對錯,利害、善惡、美醜,當立場不一樣的時候,每個人都會自以為是,都是站在自己的立場,跟對方辯論,這就是世間的現象。所以這裡的是與非不是相對的,而是依因依緣依自然性的前提之下,做到隨緣不變,順其自然,而不執著自我。

 

此外,有所謂「獨處隨緣而悟道」。獨處,不是孤立,而是為了有更多的時空,將身口意投入修養。隨緣,指內心世界的「緣」,是已經發生的經驗,是曾經經歷過一些什麼,或者曾經做錯一些事而難過,種種已經存在的知識經驗,有可能是好經驗,有可能是一種負面的記憶。

 

那麼,在獨處的時候,能靜淨的去行「止觀法門」。那些已經成為記憶,一種糾結的念頭,讓自己後悔的人或事,在安靜的時候,坐在那裡,以冷靜、安詳、平和的心來面對,思考這件事的緣起與過程到結果;如果每天這樣做的話,就會發現一些甚麼,而得到好處。

 

台灣已進入高齡的社會,每個人老化的過程裡多多少少都有慢性病,在獨處的時候,隨緣──就是針對自己的病,好好去觀照「病已經到什麼樣的嚴重性?」去認識這個病怎麼來的?一定有一個來源。如果過去的生活習慣都正常的,都合乎道理,包括營養均衡、睡眠品質良好、運動適當、曬陽光等,肯定會有健康的色身。今天會生病,一定過去的生活方式,在某些方面有疏忽或不在乎。要去做這一塊的認識了解,當然要有正確的方法,去瞭解「擁有健康的方法,需哪些條件?」就會發現過去的生活方式、思想觀念跟健康的條件都違背了!必須要做改變,就是因為經過比較,才知自己錯在哪裡。

 

因為本身的知識經驗不夠,都用自我意識去生活,面對人事物,才會導致很多困境與煩惱。想要化解的話,就必須去做認識了解,去發現為什麼會這樣?找出原因來,下一個步驟就是找方法,法門無量,八萬四千法,可以去請教那些過來人,已經恢復健康的人,或者有經驗的人,他是怎麼去化解他的疑難雜症的?這都是一些原理原則,別人說的只是參考,必須要去了解自己的環境與本身的條件。比如說自己的體質,生活習慣以及飲食各方面,都要去做認識了解,才有機會不讓病情惡化,然後在維持現狀之下,怎麼樣調理達到良性循環,看得到健康的恢復。

 

這就是獨處隨緣,隨著過去所發生,已經成為記憶的;從意識形態裡去認識、了解,有所發現,那麼就有突破的機會,也就是在迷惑時能覺悟。所以獨處隨緣,正是生起疑情的時刻,如禪宗公案所言「大疑大悟,小疑小悟,不疑不悟」。因此獨處隨緣,可以說是修行辦道必然要經歷的行為。真正的解脫就是轉惡向善,善行增上,到盡善盡美的時候,必須放下計較執著。如果還有執著、計較的心,表示沒有解脫。「真正的放下」,如《金剛經》所說的「無所住心」,究竟至「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達到「無上正等正覺」。總之,生活裡都是「有什麼」,有善惡、美醜、高下、利害..等,佛法是幫助我們去認識了解、突破相對而顯現絕對的饒益,沒有傷害。這是學佛的人,必須把握的要領。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