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語書摘 自我意識的修養

    「五蘊的調適,在作自我意識的修養。依於外緣而有色蘊的發動,色心相應而啟動感受,人的思想是因感受而運作,運作是內在行為的策劃,最後才會形成意識目標。」

  • 文:出處:雲語書摘期數:390期2023年08月

雲語書摘 自我意識的修養
/潛

 

《禪的語絲》384則:「五蘊的調適,在作自我意識的修養。依於外緣而有色蘊的發動,色心相應而啟動感受,人的思想是因感受而運作,運作是內在行為的策劃,最後才會形成意識目標。」

可知,人的自我意識的形成,便是依此色、受、想、行、識的次第而表現;基於這種次第,很可以利用「想、行」之間的關係,藉禪定的修養,於中建立起間隔的緩衝,作想與行的調適;也就是說,當自我的「想」尚不成熟之前,先莫發動「行」,以定的工夫加大空間,使「想」的思緒有篩揀的機會。

然而人的自我意識,是從小到大,在世間的相對環境中成長的;依於無始業力而發動無法控制的欲望,遂生起貪瞋癡的習氣,乃至引發五欲八風等情識,這些情識的發展,便是自我意識的表徵。

對學佛者而言,心路歷程中,最大的障礙就是強烈的自我意識;就像影子隨著身體,遇到任何關係自我的緣境,便會頓然地展現出來。所謂自我意識,就是以自己的知識經驗而執著(即我執);另一種是依於俢養,或說是法的執著,自認為經典上怎麼說或高僧大德怎麼說,而造成修養或法的執著(即法執)。由於所知和煩惱而引起情識的作祟,使得自我意識迷惑,遂生起無明混亂,破壞了平和與寧靜的心態,而發動傷害、怨恨、愛戀等相對的感性言行,即使多少是理性的,仍然免不了是強烈的自我意識。

《禪的語絲》408則:

人性於自我意識的表現,不外感性與理性二途;感性的明顯處,是偏於激動,凡事不留餘地;理性的明顯處,是較為冷靜,凡事可以商量。

自我意識的表現,有三種不同的分別現象,涉及佛法中的因緣法則,和因果關係:

普遍性的:因貪欲而愛取,因瞋恚而憤恨,因癡迷而誑惑;總在計較中盤算,執著中取捨。

選擇性的:因親疏而擬議,因利害而進退,因好惡而合離;總在計較中盤算,執著中取捨。

化解性的:因設身處地,因將心比心,因慈悲喜捨;也在計較中盤算,也在執著中取捨。

 

《禪的語絲》383則亦謂:

表現自我意識的力源,無論是感性的,或者是理性的,甚而至超越了感性或理性的殊勝修養──佛法中的道的修養。

所謂五蘊的調適,就是在作自我意識的修養;因為五蘊的變化是可以修養的,當感受發起思想的時刻,不要馬上去行,而是於想、行之間建立一個空間,先讓自己冷靜,不要亂,這方法在佛法中稱之為禪定的功夫。但是人往往憑著自我意識,想到就做。儒家有所謂三思而後行,然而思與想在佛法中是有差別的,佛法不談思想,而是談想思;想是因面對現實問題發起的,之後才會有思,絕不是世俗所說的把思想放在一起。

所以「想」之後,並不是把原有的「想」否定,而是把原有的「想」作多一些思考;這多一些的思考,不是在同一個感受上去思考,而是把原有的「色蘊」作深入的思考,這種思考要具備條件;如果已有的知識經驗不怎麼樣,那麼從色蘊裡所感受的,要從「想」上去發揮的話,就會不怎麼樣;如果具備的知識經驗愈豐富的話,從色蘊的認識,那些感受的認識就會不一樣。

色蘊的形成,是來自色塵緣境,這色塵緣境當然關係到人或事,這些人或事表現出來的,對「我」而言是一種色塵緣境;所以色蘊形成之後,會有人的感受,只是這個「人」,有所謂平常的人,或有修行的人,或已經有修養的人。如果是個普通的人,他的色蘊一形成,受想行識是一氣呵成;如果想、行之間建立一個空間或稱間隔,這空間愈大,思考的機會就愈多,則對人、事的分析就更理想,或說缺點減到最少。

其實,色蘊形成,在想、行之間的空間作深入的認識、了解的話,原有的自我意識對色蘊的「有」,就可以使它顯現為「空」;進而受蘊或感受就會不相同,不相同就有了空相;因為原來是一份不好,轉變之後成為好了,那個不好便成了空相,顯現的是一個好的內涵。這是從「想」的力量而形成的,故知五蘊的作用中有一個樞紐,或說主宰者就在「想」,想能把握得好,行、識就好,想不能把握好,行識的結果就不好。

學佛的人想要達到去迷轉覺的理路,進而行於覺悟之道;那麼,首要的便是先得發現自我意識,進而認識自我意識;當對自我意識有了深刻的了解,才有獲得突破的機會。然而,這些發現、認識、了解、突破在形式上並未離於自我意識,但在實質上是經過了比較、淘汰、選擇等過程,而獲得由感性轉向理性,再由理性進入突破性的境地,是截然不同於原有的自我意識。(參閱《休庵散抄》〈自我意識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