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修行   

 修是修治、修理、調理、調整,或說修學,包括了磨練,勤奮,經驗等。

 行是行持,包括了造作,行為,實踐等。

 

 修行是修正身口意行為的偏差,透過時間、空間,慢慢去調理、磨練、體驗,使行為的表現愈來愈好,缺失、傷害愈來愈少,進而提昇,以至增上至圓滿,也就是零缺點。所以,修行是智慧的表現,修養的工夫;猶如餓了要吃,冷了要添加衣服,一點也做假不得,也許對他人可以矇騙一時,卻不能矇騙永久,尤其是對自己,可以說是「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白雲老禪師曾說:很多人談修行,都擺在唸佛號、持咒語、誦經、禮懺、早晚課或打坐等,認為這些方法就是修行;其實,佛教有八萬四千法門,這些法門都只在自己做不了主,或唯恐做錯事,造成傷害時,所依賴的方法而已,以現代心理學而言,只是一種心理目標的轉移。若照著這些法門去做,只是依賴,而不能有所認識、瞭解、發現的話,是不可能成佛、成菩薩,唯有從身口意的行為著手,使犯錯的機會愈來愈少,傷害自己或別人的機率也會愈來愈少,甚至做到不僅沒有缺失,而可以幫助更多的人得到利益。

 

 所以修行怎麼著手呢?要依據什麼呢?必須依據佛陀的道理方法,在現實生活中,從無明、迷惑、煩惱、障礙等種種的現象中去認識、瞭解而發現,一旦有了發現,才有機會覺悟,這就是從修行完成修養而顯現出覺悟來。就像一個學技藝的人,必須把整個的情感、智慧、精神、時間,甚至生命,全部付諸藝術的學理與技巧,才能成為真正的藝匠。

 

 修持法門,不管是誦經、禮懺、唸佛....都可以解決某些問題,可是那是依賴,就像小孩必須依賴父母才能生存,在成長的過程,透過學習,培養獨立思考的能力,一旦長大就可以獨立自主;修行也是如此,在依賴法門的過程中,去認識自己、瞭解自己,進而發現自己,那要憑什麼?必須依佛陀的智慧才能做得到。所謂智慧,就是運用知識經驗而化解問題;因此,學佛是學智慧,學了智慧才不會被迷惑,才能得到覺悟,這種行為叫做修行。人因迷惑而造業,之所以要修行,是要調整身口意的行為。

 

 修行,要從心性上著手,所謂修心養性,修什麼心?修自我的心,佛法教導我們如何調理自我的心,心是每個自我內在的表現,當心生起作用、產生變化遷流的過程,可以說是「我」的行為表現,因此而說「心即我」或「五蘊即我」,因為心的架構,在佛法裡是指色、受、想、行、識,也就是五蘊;而一般來說五蘊指的是心,心起變化產生作用,即是五蘊起變化產生作用。心性是善惡的根源,就像是水的源頭一樣,水源清,水流則清;水源濁,水流則濁。所謂「正本清源」,便是究竟最初,使之完整美好,捨此,修行便是虛有其表,不堪一擊。

 

 修行是修正身口意行為的偏差,因為人往往憑自我意識,或憑無始以來業的力量而發動行為,因此會有偏差、錯誤而造成傷害,只要是人都不能避免,唯一不同的地方,學佛的人會學習佛陀的道理方法或智慧,幫助自己調理、修正偏差的行為。因為世間的一切是相對的,有對錯、善惡、好壞、是非、美醜,以佛法的道理方法或智慧面對相對、慢慢去認識、瞭解,發現而從中得到覺悟,久而久之,就可以做到突破相對,顯現出絕對。於相對,不管是正面、負面都有缺失,唯有絕對才是零缺點。

 

 修行使行為的缺失愈來愈少,最後不再有缺失,所證得的結果就是佛、菩薩。所謂「諸惡莫作,眾善奉行」,惡的是業,善的也是業;而惡的會造成傷害,善的使人得到利益。開始學佛修行,惡的要一天天愈來愈少,善的要一天天愈來愈好,這才是學佛的過程。如此到了某種程度的修養,連善也是多餘的,如果還擁有善,以善作為修心養性,或修行辦道的重心,那只是在做人,沒有機會成為佛、菩薩。

 

  談修行必須記住:造作的行為會成為業,可是修養的行為可以轉變為道。因為做善事是一種行為,做惡事也是一種行為,修行成道也是一種行為,不同處在哪裡?造作成業是照自己的自我意識去做,譬如我喜歡、我討厭,用自己的意識分別,而造作的結果就是業。修行可以成道,但要有道理方法,不是憑自我意識可以做得到的,道理方法就是佛陀說的道理方法。依佛陀的道理方法去做,可以使自己的缺失愈來愈少,而造業的機會也愈來愈少;相反的,修行辦道的機會就愈來愈多,如此久而久之,業慢慢清淨了,道就會圓滿。

 

  其次,修行不離慈悲,諸佛菩薩的成就,便是以大慈悲「拔苦與樂」而救度眾生的,而學佛的旨趣便是修學諸佛菩薩的言行,得以自利而利他。也就是要拔除別人的痛苦,先須拔除自己的痛苦;要給與別人快樂,同樣也要給與自己快樂。所謂的自利利他,也就是「不傷害別人,也不使自己受到傷害」。所以佛菩薩對待眾生,猶如父母待子女般的愛念,欲令得利益而安樂;看見受苦厄者,愍傷憐惜,希望令其脫離苦難。如此的心地,如是意境,如是了別,才是圓滿慈悲的至高境界,也就是佛菩薩的境界。

 

  如此有了心性的修養,有了慈悲的作為,加上恒心毅力,可以說是一個修行人。至於修行的深淺,功德的多少,都不損及「修行」二字;因為修學和行持本就是生生不息的,是行動,不是休歇,只要記住每一時刻,不要忘了自己是修行人,可以無需計較功德的多少。如此修學,如此行持,就能自利利他,更能成就自己的道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