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讀《禪的語絲》  

    六祖:「汝觀自本心,莫著外法相,法無四乘,人心自有等差; 見聞轉誦是小乘、悟法解義是中乘、依法修行是大乘。 萬法盡通、萬法具備,一切不染,離諸法相,一無所得名最上乘。」

  • 文:編輯部出處:衲衣下的故事期數:292期2014年9月刊

文/如庭

(三)修是修養,行是行為;修養自己的「身、語、意」行為,就叫做修養。

心靈方塊書:
要去認識自己,多跟自己這個"我”溝通,更要去注意自己心態上的問題,在面對別人給自己一個不好的臉色時,如何應變?就要看每個人的智慧的展現。
情緒如果偏向感性的人,更要多注意自己的起心動念,在面對別人時;應冷靜下來,思考為何會有此色塵緣境的產生,慢慢的探討問題出在那裡?有時是自己忽略了別人的感受,有時是自己決定一件事太草率,有時是名利誘惑造成的負面的影響。
    既然都是因自己這個"我"惹出來的,為什麼不去歡喜承受,了此業緣,但是一般人不去怪自己,反而怪別人,輕易原諒自己的造作。學佛的人,就比較能掌握五蘊的變化,面對一次又一次的緣境, 如果都能突破,勿使身、口、意造作成業,反而去轉業成道,這就是修心養性。        
甲僧問乙僧:「你都是如何修行的?」
乙僧得意的說:「我對人都客客氣氣的,完全不得罪人,也不希望別人說我什麼,我也不去說別人一些什麼,我認為這就是修行。」
丙僧聽到說:「這樣有點刻意的把"我"裝起來,表面上看起來好好的,別人接觸到的都是你好的一面,而深藏在內的業習,沒有緣境來引發,這也太可憐了,活在自己想像當中過日子,多不實在啊!」
甲僧說:「你這是多結善緣,勿結惡緣,但是我覺得應了解因,而不是拒絕果的產生,為什麼別人要給我難堪,這一定有它的前因,當我們在承受後果時,應去了解前因,為什麼?」
乙僧說:「謝謝兩位同參提醒我。」

修行即是修正自己的行為,藉著眼耳鼻舌身意與色聲香味觸的能所相應,覺察五蘊的變化,在人事緣境中,不斷的改變自己、鍛鍊身心,使我執減少,這就是所謂的「轉業成道」。

(四)如何明心見性呢?           

  唯有修心養性!

六祖:「汝觀自本心,莫著外法相,法無四乘,人心自有等差;
              見聞轉誦是小乘、悟法解義是中乘、依法修行是大乘。
              萬法盡通、萬法具備,一切不染,離諸法相,一無所得名最上乘。」

《悟性論》中說:「若識心識為形像,湛然不動自如如!」

可見自性自如,不是心識的境像,而是心識於境像不為所動;
亦如吾人的思想變化、與心識了別一般,倘使思想清淨,縱使活動於
「欲界」,也將不會為思想的變化,而失去心識了別的能力。

《碧巖錄》:一日,鏡清和尚問門下一位僧人,「外面是什麼聲音?」

僧人回答:「是下雨聲。」

鏡清和尚深有感慨地說:「眾生迷失自己,去外界追逐俗物,多麼可悲啊!」

僧人問:「那麼,老師是怎麼做的?」

鏡清和尚云:「合光同塵,不迷失自己。」

僧人又問:「這究竟是什麼意思呢?」

鏡清和尚說道:「從這個迷亂的世間撥出身來還算比較容易,而要用語言把這種出世、解脫的心境如實地表達出來,真是太困難啦!」

師父說:

明心是明自心,人的心念很容易被外來的人與事或色塵緣境所迷惑,變成不明,明心是希望對自我之心,不管身、口、意,或起心動念都能清清楚楚的,勿造業,時時刻刻如能這麼把握,即是明心。

見性是什麼?就是佛性,也是覺悟之性的顯現。眾生都有佛性,也就是眾生都有覺悟之本能,有此本能為什麼還會迷惑呢?為什麼不能顯現出來呢?

所以要明心見性,須修心養性,培養覺悟之性;而見性是見覺悟之性,能顯現就不會被迷惑,因此明心見性先要修心養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