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經導論的心得分享

    心經頭一個“觀"字,如何去觀?就是指深入去看,必須從「行深」開始,先去認識這個有相而後去行,依於擁有的知識經驗與佛陀的道理方法,運用想行之間的間隔去研究、分析、認識,才不會無明迷惑地去行識,其結果就是「有」的突破

  • 文:編輯部出處:衲衣下的故事期數:292期2014年9月刊

文/仝

白雲老禪師講述的《心經導論》是今年結夏安居課程之一,《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簡稱為心經,它是盡攬六百卷《大般若經》的精華,以短短兩百多個字來歸納出佛法中之心法,讓行持於菩提道上的行者,如何去面對自己的“我",從一個平凡「有」的我,進入修學「突破」的我,而直達成就「究竟」的我。

       學佛的人,從開始必須建立起正確的道理認知,然後運用般若的方法來面對人與人、人與事之間所生起的種種煩惱;而心經的重點,是在乎於每一個人的心,在日常生活裡,如何去面對“我"?

      人,依於業而投生到這個堪忍的娑婆世界,是一種業相果報的現象。人是由四種物質體:地、水、火、風(即四大)而成色身,它有成、住、壞、空的現象;於精神層面,它有生、住、異、滅的現象而成法身。從剛出生以至老死,期間稱之為一期生死。在每一個人的成長背景和生命過程裡,都有不同的經歷和體驗,如生活環境的貧富、學歷的高低、事業的成就……等等;在人生路上種種際遇,盡嘗不同的順與逆、苦與樂的果報,以及承受著各種不同的考驗和磨鍊,構成現在的我。

心經頭一個“觀"字,如何去觀?就是指深入去看,必須從「行深」開始,先去認識這個有相而後去行,依於擁有的知識經驗與佛陀的道理方法,運用想行之間的間隔去研究、分析、認識,才不會無明迷惑地去行識,其結果就是「有」的突破;突破後,還是不斷地去觀,一次又一次的調適修正後的「深行」,由粗至細慢慢地深入去認識,再突破不同的有而顯現無或不一定的結果,進入不同層次的空境。因此,在觀的過程,每一個人所表現的修養層次和境界深淺,都有所差別。

很多人的眼睛都是往外看,心中只有我:是我的、我想、我不知道、我忘記……等等,都以自我意識去判斷對與錯,都忘記了別人也有一個我;其實,在我們的如來藏裡,從無始以來,累積著不同的業種子,它是依於時節、因緣、因與果的關係,一旦色心相應於外面的色塵緣境,剎那間轉變為業作或道行的行為表現。譬如說:「我為什麼生氣?」是從“我"作開始,去認識”為什麼”?不要立刻到結果;只有心裡在生悶氣,以為不去理他就沒事了,這是一種斷滅相,容易落入空亡,是一般世俗人的想法,佛法是不離世間法,重點是把握這種緣境,幫助自己去認識“我"。

從五根與五塵開始接觸而成色塵後,加入意根的參與而成法塵,當色與心相應後而成色法,繼而生起色蘊。五蘊的排列是有其順序,完成於一剎那間;從色蘊生起,有所感受,再從想去分別、計較、執著,隨之有所行為,最後完成識的結果。那怎麼樣深入去觀?“我看見她"是色與塵的接觸,“我認識她"是意根加入後而成法塵,因色心相應而色蘊生起,“討厭他"是我的感受,想到“他愛打妄語",“我不去睬他"是行為表現,“我很生氣"是五蘊一氣呵成的結果;所以,要了解色與空的關係,要記住只有色蘊的生起,透過調理,才有顯現空的機會;五蘊即我,都說明兩者之間的密切關係,彼此都不能分割的。在平常的生活細節裡,不要忽略你所表現的身口意行為,就是告訴人家你的問題,重點是自己能否勇敢地去面對這個業我。

談到空,是從「有」的突破而顯現;可是,在色蘊與空的中間還有不一定的時間與空間的存在,這就是因果關係,因緣法則。色蘊不是單一偶發的東西,有它的過去因,是從什麼時候發生這種現象,如今引發現在的緣境。這個「有相」是不會持久不變的,以五蘊與我的認知,它顯現的色,確確實實肯定它的存在,因為如來藏裡面有這顆種子。如果以我跟五蘊的關係,它是虛幻不實的假我,是一個概念卻不肯定的現象;如果如來藏是沒有,必須回到意根,再去造作,重新認識後才會肯定。所以,意念的生起,從五蘊開始產生變化作用,才有機會去認識自己的業習,不斷地修正身與口,從煩惱中間發現菩提的道跡,轉業成智。

所謂「相」,它有兩種現象,一種是實相,實實在在看得到,聽得到,摸得到的東西,它經過「有」的突破後,於其相巳經不計較、不執著而顯現空相;另一種是無相,是從實有相去發現它的真實義,持續地從相上去突破,顯現出修養的層次,最後以究竟而達其空性。所以,學佛的人,必須從“我"開始,去認識我跟五蘊其中的道理,然後瞭解到我跟五蘊的關係,必定牽涉到意念的生起,色心相應後啟動五蘊,色蘊生起情識上的變化作用,對塵境有所感受,經過想的思考,表現出感性或理性的情感反應的時候,切記想行之間作深入去認識,不要馬上行動,運用佛陀教導的智慧方法,於身口上作出調適轉化,最後表現識的結果肯定是不同於原有的想。

一般人,通常都誤解佛教所談“一切皆苦",是消極的思想,所表現的都是消極行為,原因是他們不理解這個苦是一種果報現象。談佛法,不離因果關係,因緣法則;以四聖諦法裡的苦、集、滅、道,不能先談苦,先談苦的話,就會變成一切皆苦的認知;必須要先要談的是“集",它是累積無始以來所種下的因,依色與心相應於外面的緣境後而顯現的結果。從高僧傳裡面,大德們所表現的修養,不難發現真正的修行人,都是採取非常積極的態度去面對自己的問題,既不逃避,也不抗拒,事情的發生,肯定跟自己有關係,無論是善業或是惡緣,都會從煩惱裡尋找其因,把事情的來龍去脈整理清楚,運用智慧之法來化解自己的問題。

以前朋友會問:「人,為什麼那麼苦?」總是不知道如何圓滿地回答,藉著這次共修的力量,盡量專注地去聆聽老和尚不厭其煩的,再三地詳細解說每一個人心中的我,針對著五蘊跟我之間的密切關係來詮譯,使有志於道業上行修的同道中人,不致於一生只耗在名相上打轉。

在住持和尚尼用心的引導下,每一堂的答問中,透過她直接切入地刺激著每一個人的腦袋瓜,促使大家認認真真地思惟老和尚所說每一句話的內涵,如何去把握它的法義要領,確確實實是對我們的修行起了很重要的一環。想一想,老和尚耗盡他今生的精力,弘揚佛法,把九十年的出家生涯,寶貴的人生經歷,毫無保留地奉獻給大家,他以簡單的語言,闡釋出佛陀的真實法義,所濃縮下來的智慧寶藏,就讓有緣於學佛的行人,依於其文字般若,速使在道業上有所成就,尤其是對門下弟子所寄以那份深沉的祈盼……,就如住持和尚尼所說:「讓我們一起同心合力,以最虔誠的心,奉上自己在道業上的成績單,以此珍貴的禮物,獻給最尊貴的老和尚,我們都很想念您、懷念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