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菩提分
具足了五根五力與四如意足的修養之後,如何再提昇增上?人有煩惱,也有菩提,如果盡是談煩惱,最後,煩惱依然存在。所以,必須要有道理、有方法來幫助我們,才有機會從煩惱中突破而顯現菩提。
學佛者追求菩提,「菩提」一詞,在佛學辭典裡通常翻譯為「覺」或「覺道」,可是,我們若將它解釋為「道」,那就更容易把握了-菩提就是道。這一點能夠把握了,但是其中還存在一些問題:如何能覺?憑什麼而覺?可見,距離透徹的理解還有一段距離。因此,般若經中提到了七菩提分。
菩提,一般解釋為覺,也就是覺道。但是,如何「覺」,其「道」何在,又如何「行」於覺道之上。因此,般若經裡特別提出七個部分(七種分類)來引導我們行於覺道,告訴我們其道何在。七菩提分的「分」,是分類或部分的意思。它說明佛法中有七個部分可以幫助我們達到「菩提」的覺悟境界,完備這樣的修養;依循這七條道路而行,就能夠達到覺悟的目的。因此,我們將菩提解釋為「覺道」︱菩提即是道。七菩提分,即以這七種方式而分別說明菩提。
七菩提分的第一個是「擇法」,它說明修養的首要在選擇方法。選擇,不是依自我意識而選擇;「擇」法,必須是選擇理想的、如法的,如果已經有所選擇了,是否依教?是否如法?如果只是以自己的看法而選擇,那就好似台灣近幾年來的學佛風氣:聽到別人說念佛好,大家就一窩蜂去念佛,可是,經過兩三年就不喜歡了;後來有人提到學密好,大家又爭先恐後地去學密,甚至幾年前國外也來了一些仁波切,大家都稱他們為法王,視他們為稀世珍寶,幾乎把他們當成了釋迦牟尼佛而跟著他們學密,當時有位財團的人士也就是其中的一位趨之若鶩者,他學密之後的確曾經富有,但最後也出了事。他跟著仁波切修學黃財神法,所以他在公司的入口處就供奉了一尊黃財神,他將自己發財的原因歸功於黃財神,事實上,黃財神只是個瓷雕或木雕的偶像,他真正致富的原因,是因為巧逢台灣經濟起飛的機緣;以當年的環境而言,只要你肯做,不管做什麼都會有機會賺錢。可惜,他的做法並非將本求利,也沒有所謂的產品,他是以老鼠會的方式,收集別人的錢財而成為自己的,這就是他後來為什麼出事的原因;而他之所以發財,也並非因為黃財神法。當初,他選擇修黃財神法時也曾提出疑問:「如果我以後發財了,我該選擇什麼方法來維護我的財產,才不會出問題?」可是,他終究沒有做選擇,因為他無從選起。大家不要忘了,財是五欲之一,而且是財色名食睡-五欲之首,所以,佛法從不教人發財之道,也因為這樣,他無從選起。
台灣的環境並不差,但是仍然有人想要學那些黃財神法、白財神法,這就是以自我意識而做選擇,所以,其結果既不是菩提,也不是覺悟,而是一種傷害。擇法,必須選擇能夠達到利益的,證得菩提的,那才是正當的選擇。所以我們在前面點出了一個大前提,那就是「依教如法」,依佛陀所教,如佛陀所遺留下來的方法;此外,還要選擇自己所喜歡的,適合自己的。如果自己喜歡,自己的條件又適合,這樣的選擇才是可信的;而不是別人說學密好,自己不喜歡;別人說念佛好,自己沒興趣;別人說學禪好,自己覺得沒有那麼多時間;最後,先決條件都不契合,弄得自己不知如何是好。所以,佛法有八萬四千法門,正因為每個人的興趣條件都不一樣,所以才需要那麼多的法。擇法,除了要選擇自己喜歡的,並須考慮自己的條件是否適合,如此才能做出正當的選擇而修養,這就是擇法的目的。欲達菩提,於「法」必須選擇,絕不能人云亦云,別人怎麼說,自己就怎麼做;欲證得菩提,首先必須把握住這一點。
如果已經做了選擇,而且是既適合自己的條件,自己也很喜歡,這樣是否就足夠了呢?還不夠!除此之外,還需要好好用功,不斷地修養,經年累月、時時刻刻認真去做,這就是精進。可是,我們仍需瞭解:有了選擇,同時兼具精進的條件,那不表示就能達到菩提道果,還不能肯定你已經行於菩提道上,所以,在談到了精進之後,才又提出了「喜」。
第三個是喜,「喜」的涵義,並非指對自己需要的東西覺得很喜歡;既然已經選擇了它,當然也就表示你喜歡它。「精進」之後還要談到「喜」,那是因為精進的同時,也會感覺很累,可能因而產生懈怠、放逸;所以,這時候所談的「喜」是法喜,以歡喜之心而修行辦道,不斷地努力,使得自己的道業不斷提昇增上,這就是歡喜承受。人在業報顯現的時候,必須面對它,歡喜承受!人在精進中,往往更容易發現業報的顯現,所以我們於精進而談歡喜承受。就像過去佛學院的學生,他們在佛學院的房間都是用木板隔開來的,如果有人在房間裡用功,剛好隔壁有人講話,會聽得很清楚,以前就有一位正在房間裡用功的學生,他就遇到了這樣的情形,當時,他敲著牆壁說:「不要吵!不要妨礙人家修行。」後來他從知客室掛的行者規約內容中抄下兩句話-「寧動千江水,勿擾道人心」,寫成了字條,這個字條的意思是告訴對方:你這樣妨礙人家修行是會背因果的。其實,這時候他已是滿心不歡喜了。什麼是歡喜心?精進的過程中,不論遭遇任何障礙,若能不將它當作是障礙,反而以它來考驗自己精進的能力,這樣才足以生起歡喜之心。否則,住在菩提寺這麼一個人既多,環境又複雜的地方,如何能過日子?有的人只想住在清淨悠閒的地方,他出家的目的也就是希望能過著清淨無事的日子,不希望有那麼多的問題存在,所以,他僅只是「出家了」,而不是出家「修行辦道」。為什麼?既想修行辦道,那麼,精進的時刻或修養的過程中,必然會遇到一些障礙,如果一遇到問題就作不了主,那麼,他也就只能躲到深山裡去了。就算他躲到深山去修行,直到自認為有所成就了,然後再度回到社會來,而且還希望幫助別人,可是,這時候他將發現自己是處處看不慣、聽不慣,那麼,自己又怎麼辦?所以,這樣的方式是沒有用的;喜,千萬不要認為自己現在很不錯了,過得法喜充滿了,一切都挺好的,一旦發生了問題卻作不了主,結果仍是煩惱叢生。選擇了適合於自己的,而且是自己喜歡的,還要認真的、刻意的精進,精進的過程中,難免會有障礙,會發生一些問題,所以必須以一份歡喜心去面對它,這就是「喜」。
瞭解喜的內涵之後,還要再進入第四個-除。除,這樣的翻譯是比較容易被誤解的,如果將除改為「斷」,甚至將這兩個字放在一起-斷除,那就更理想了。為什麼說斷除,而不說「戒」呢?如同有人喜愛抽煙,我們希望他不要抽,這時候就會使用「戒」煙這個戒字,但是,那是一種世間的看法。假使我們認為某種習氣不好,想要斷除這種習氣,如果說:我要戒掉這種習氣!那麼,別忘了佛法中也經常談到這個「戒」字,如:出家戒或在家戒,可是,它的涵義與戒煙的戒字並不相同;所以,佛法中談到某種習氣的斷除,沒有使用「戒」字,而是用「除」,如果說是「斷除」,則是最恰當的;這裡所談的除也就是斷除,斷除的目的,在於面對一些不歡喜的時刻,還要生起歡喜心。但是,這份歡喜心能維持多久?所以,必須具備能夠斷除的修養。這一次做得不好,沒有關係,下次可以做得好一些,接下來,又做得更好,假以時日,原來不好的部分就能漸漸斷除,最後也就不存在了,這就是除。可是,是否真正那麼容易做得到?輕易就能斷除嗎?因此,般若經中才又告訴我們要「捨」。
第五個是捨,捨不是施捨,談捨是因為人都會有計較、有執著,所以需要捨自己的計較、執著,最簡單的說法就是捨棄自我的意識;修養之路,是依教如法,不是依自我意識,不是自以為是。捨棄,不是將它放在一邊,不要它了,或是將它像垃圾一般地丟棄,因為,它不是「東西」。人都會有計較、有執著,人總是在計較執著上滿足自己或是要求別人,所以,談捨是要捨棄這種計較和執著。談捨是對自己而說,不是捨棄別人,否則,那就變成是針對自己討厭的人,不與他打交道,和他斷絕往來;那既不是除,也不是捨。
第六個是定,這裡所談的定,內容還是四禪八定、九次第定。佛法中只要談到定就是指這些內容,不會因為主題不同,定的內涵就有所改變。定是佛法中的三無漏學︵戒、定、慧︶之一,談佛法,必然在許多地方都會涉及定與慧,在這個主題之前,我們也已經談了不少關於「定」的內容,所以這裡將不再多作解釋,只是,仍須一再強調:定,很容易產生空境,在空境中,自己就好像意識不存在了,周圍的環境也不存在了,什麼都沒有了,但是,這是十分危險的事。空境從定而生,七菩提分中告訴我們需要修定,可是定並非空定,許多學佛的人就因為耽於空境之中,他們修定的結果,往往都是一些靈魂出竅、自我意識可以分身等等的奇怪之事,盡在這上面打轉;可是,這些都不是佛法,所以具備了定的修養之後,需要再談到七菩提分的最後一個-「念」的問題。
第七個是念,學佛行者的起心動念,不僅要以正念作為前提,而且還要把握念的內容;念的把握必須從自己的意念與想念上著手。我們可以注意到意念的生滅現象是一個生起,另一個消失;但是,一個意念生起後,它是如何消失的?現在生起的這個意念,我並沒有刻意地要它消失,為何它自然就會消失?所以,從這種自然消失的情形來看,我們可以把握住一點:當一個意念生起之時,我們會立即又生起另外一個意念,就在這個時刻,原來的意念也就消失了,所以才會有另一個意念的生起。於念,我們必須察覺這種生滅的現象,如果一個意念生起,任隨它去,自然又會產生另一個意念,那就變成雜念了。相反地,如果在意念生起的當下,止於一念,不要讓它馬上消失,深入探討它生起的內容,探討它為什麼會如此?為什麼它在不同的時空下所生起的內容會不相同?這就是觀照菩提,才是止觀!又如同我們不喜歡某個人,我們並不需要和他打交道,只要聽別人談論他的種種不是,無形中就會自然而然地產生不喜歡的印象;如果有一天,有機會和他同事共處,或是一道做事,才驚覺這個人與別人所說的並不一樣,那麼,你對他的觀念就會慢慢改變。也可以說,原來所存在的那個意念已經起了變化,因為原來的那個意念與親身體驗的意念並不相同,原來的意念是聽別人說而產生的,後來的意念則是自己親身經歷的。所以,從見聞中所得到的只是知識經驗,在所見所聞中,不但要「聞思」,而且還要「修」,要修養它,加以調理、加以篩減,然後才能表現出好的結果。
七菩提分,首先告訴我們「擇法」-先有選擇,而且不是任意地選擇,必須是自己所喜歡的,依於自己的條件而選擇,如果仍然無從選起,那就必須借助善知識的導引,所以,有些人也會問:「師父,我該修什麼法門?」有的法師也會告訴他去修那一種法門,如果這個人照著去做了,最後,他覺得不相應或不喜歡,他可能又會再請示那位法師:「我不喜歡這個法門,也做不好,是否可以再教我別的?」接下來,一個一個的更換,過了一段時間,自己還是認為不喜歡,嘗試了幾種不一樣的法門之後,最後他告訴法師自己覺得不喜歡,這時候,這位法師很可能就會告訴他一句不好聽的話:「你這個人業障真的很重,我什麼都教你了,你還是沒有辦法,你這不是業障重嗎?」其實,並不是那個人的業障重,而是這個教導的人並不是一位善知識。一位真正的善知識,他會先瞭解對方究竟適合什麼?或是為他做許多分析,讓對方瞭解而選擇。可見,擇法是除了清楚自己所具備的條件之餘,如果仍然無法選擇,還是需要善知識來幫助你;選擇之後還要精進,精進的過程中難免會發生障礙,所以要有歡喜心去面對它、去承受它,可是,這份歡喜心能維持多久?因此,必須要有斷除的方法。使斷除如何長久維持?所以還要能捨,捨了之後,還要能發現自己在不同的時間空間之下會不會亂?所以要有定的修養。有了定的修養還恐怕會耽於空境,所以必須在「念」上面下工夫。事實上,念的本身就已經具備了止觀的條件,七菩提分也就是這七個覺悟的部分,七種覺悟的分類,只要依照它慢慢去做,最後就能證得菩提。不過,仍須強調的是:那頂多只是證得了菩提,並不表示這樣就能成佛成菩薩;只表示你現在所走的路是屬於菩提道,是一種正確的道路而已;真正要成佛成菩薩,並不是那麼地簡單,以上就是七菩提分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