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如意足

    四如意足

  佛法中經常談到「吉祥」與「如意」,這句話所表現出的,正是一種修養的境界。

  如意,就是正如我意。正如我意之「我」,並非專指自己個人,佛法中談如意,是如每一個人的意。眾所周知,佛法中常說「普度眾生」,可見,佛法不是單一的法;所謂八萬四千法門,正因為眾生的環境各個不相同,其業力障礙也就各有差異,每個人所需要的佛法都不一樣,所以才需要這麼多不相同的法。佛法中談如意,是適合於每一個人的;般若經中談如意,則進一步強調「具足」,而不只是單一地談如意。既談如意,且須具足,以八萬四千法門而言,一個學佛者,如果能夠知道一些道理方法,那就已經不錯了;如果他還是個立志普度眾生,代佛宣法的法師,那麼,他就必須具足八萬四千法門的修養,具足能夠滿「每一個人的意願」的修養,因為,每一個人的需要都不相同。所以,這裡談如意要具足,就是「如意足」。

  如意要具足,該如何修養?以念佛求往生彌陀淨土的行修者而言,即使他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那也只是他個人得到利益罷了,如果他還希望能夠講經說法以普度眾生,那麼他需要具足的就不一樣了。因為,要代替佛陀引度眾生,如果有人問他:「法師,我不想去西方極樂世界,是否可以選擇別的路?」那麼,身為立意普度眾生的法師,總不能說:「沒有辦法,我只會教你們念佛,其他的我都不會。」不論是法師,或是自利利他、自度度他的菩薩行者,他們都是在自己得到利益之餘,還希望與別人共同分享,但是,最現實的問題是自己所得到的利益,所具足的條件,是否的確利益了自己?如果連自己都沒有得到好處,連自己都做不到,那怎能利益別人?譬如有人不瞭解辣椒,卻教別人吃辣椒以促進食欲,一旦他人吃到辣椒,立刻又是眼淚又是鼻涕,非常難受,可是,這個教別人吃辣椒的人,自己根本就沒有這種經驗,他也只能說:「怎麼會這樣呢?」這種例子,非但不能利益他人,也沒有經驗為他人化解突如其來的狀況。如果自己真正具足了這種知識經驗,具足了這種修養,當別人發生了不合適的情形,他就可以幫助別人,告訴對方:「你可能不太適合吃辣椒,但是,你可以試試別的方法,不妨加點胡椒粉試試看,或是加點薑試試看,還有很多其他的方法,都是可以幫助你開胃的。」可是,如果是因為自己會吃辣椒,所以就要別人依照自己的方式,學著吃辣椒,那就不是如意具足,那反而會造成意想不到的傷害。

  談具足,有其條件;經典中談四如意足,即指出四個條件:想要達到如意的境界,首先要具足的第一個條件,就是關於欲望的問題。欲望令人陷於貪、瞋、癡的行為之中,人之所以貪,是因為欲望太高;人之所以瞋恨心強烈,是因為自私,因為維護自我的貪心欲望太大;至於人癡迷又為什麼?為何而迷惑?癡,有人解釋為愚癡,事實上,愚癡二字把人說得太笨了,應該說是癡迷。人,有時候喜歡看看漂亮的女人或是帥的男人,也有人崇拜電影明星或歌星,可是,這並不表示這個人就愚癡,因為這只是一種癡迷,只是一種迷惑的現象。人人都有欲,因為有業,所以有欲;因為欲望,所以發起這些問題,產生這些現象。當肚子餓了,必然就有想要吃的欲望,睏了或累了,就會有想要睡的欲望;同樣地,人對名望、對利益,都會有所追求,所以說欲望人人都有,只是,如何不讓這個「有」成為障礙,所以,在此提出:該如何修養自己的欲。「欲」之修養,第一個步驟就是先將自己的欲望減少,而後再慢慢地清淨它,使欲望轉變成清淨,不但使得原來的欲望越來越少,而且越來越清淨。雖然,欲念仍會發起,但是,至少能夠使得欲的內涵不致於都是一些計較、執著,甚至是污穢或具傷害性的欲望。如果能夠這麼做到,是否就已經「如意足」具足了?如意足具足,是使得欲能在如意的境界中得以具足,所以,最後仍須達到無欲之境。無欲不是沒有欲,而是不為欲所轉,而且還能突破它,超越它,是一種修養境界的顯現,但是,絕不能將無欲誤解為「沒有欲」,否則,那將錯得離譜。試問,凡是人,誰沒有欲?死人或是木頭才沒有欲,只要是人,必然有欲,即使是慢慢減少到某種程度,慢慢清淨到某種程度,還是會有欲的發起;如果能做到不為所轉,甚至能超越它,突破它,也就能夠憑修養到達無欲的境界。欲,以如意的具足條件而修養,就是從多欲而少欲,而清淨欲,以至無欲,但絕不是「一直到沒有欲」,這就是對欲的認識。

  第二個是勤,也就是精進,以正當且利益的結果為大前提;勤,始終是佛法中少不了的基本條件,一般人說勤是勤快或勤勞,但是,如何是勤快或勤勞?若以精進來表現它,修養它,那將是比較可信的。欲達到如意的修養,則必須具足精進的條件,依勤而談如意足,是於精進達到如意具足,入於如意之境,這就是勤如意足。山洪暴發,來得快,去得也快,但是,平常溪流裡的水則是長年不斷地流動,細水常流,這正是一種精進的現象,它源源不斷,綿綿不絕,而不是一曝十寒,不是三天打漁,五天曬網;它始終是向前行進,而且愈來愈好,那才是精進。

  佛法中談精進,有幾個步驟。剛開始是學習精進,這是一種磨鍊體驗的過程,但不是永久的,更重要的是提昇其修養,提昇之後再增上,但該如何增上?如果想要練就一手好的毛筆字,一開始大都是依著別人寫好的字,在那上面一筆一劃地臨帖練習,這是一種訓練,一種體驗,一種磨練;慢慢地,再運用自己的筆法,一撇、一豎、一橫地寫,寫得跟範本的標準一樣,然後才能將這些筆劃組合起來,最後就可以拿著別人的帖而逐字寫出。但是,這只是提昇了寫字的修養,尚未達到增上的境界;最終,必須能做到拿起筆而隨心所欲,隨手揮毫,不僅僅是像個字,而且還能寫得漂亮。這種精進,往往歷經過基礎學習的階段,慢慢體驗,慢慢學習,而後才能提昇修養,增上修養。所以,欲達到如意的境界,必須具足這些條件,才可能達到目標。

  第三個是心如意足,「心」如何能如意具足?首先就要瞭解「心」。一般談到心就是指「我」,這個我是什麼?心又是什麼?這裡所談的心,不是心臟!這個我,也不是我們平常表現於無形的那個東西。心,依於信心、精進、正念、禪定、智慧五個根本而完成,如此只是具備了力量,但是,於如意的境界,即使五根成為五力,如果不能使它圓滿如意,那還是沒有用的。所以,這裡所談的「心」,是從修養而來,因修養才能具足。可見,如意的境界要具足,必須經過修養才能達到,才是於心而如意具足。可是,「心」也好,「我」也好,或是這個「人」,其中仍存在煩惱障、所知障等諸多問題。心,因為煩惱的障礙、自以為是的障礙(所知的障礙),所以不能達到如意圓滿的境界,如果有人自認為有修養,或認為自己已經在從事修養了,或者根本就不知道該如何修養,那麼,他仍與「如意」的距離相距甚遠。所以,心要到達如意具足,首先關係到於欲如何下工夫,於精進如何著手,而後才能調理「心」的如意。但是,調理的過程中仍會發生許多障礙,所以才需要第四個|觀。

  第四個說觀如意足,針對自我的心,去分析、研究、探討;但是,千萬不能將觀當作「禪觀」,認作「如何去觀」,或以為是密宗裡所談到的觀法,如:觀什麼東西;事實上,那只是看,不是觀。觀,有察覺之意,譬如觀賞書法展,我們說:「你看!這幅字是屬於什麼體!」或說「這是仿學過去某位書法大家的手筆」,又如同我們談字,字體的種類至少就有六種之多,當一般人看到草書,往往覺得它與行書相似,不易分辨清楚,總覺得兩者看來大致相同,事實上,行書以正體字為主,只是它的筆劃不是那麼地端正;而真正的草書,首先就必須將字簡化,例如它的雙人旁,往往是一點而下,很自然地就簡化了。如果真要以觀的方式去看字或畫,那就不只是看看而已,看只是欣賞,觀則具察覺,從中分析、研究、探討,並且有所發現,那才是觀。譬如一盆花擺在眼前,有人說:這盆花是中式的插法,那盆花像日式的插法,可是,我們知道日式的插法又分別有各種流派,此外更有西洋式的插花方式;如果你只是看看,覺得它插得很漂亮,那純粹只是欣賞。若想知道它是屬於那一種手法的表現,就必須經過分析、研究、探討,就必須入於「觀」的深度。可見,觀必須具備條件,看或是欣賞就不一定要有條件,頂多對自己喜歡的部份多看一眼,不喜歡的就少看一眼,甚至連看都不看,如此而已。觀,強調必須具備條件,因此,談到觀就必須談到如意的境界。

  觀,必須具足什麼條件才能達到圓滿?首先必須知道,觀不是看。密法中,結一個手印,念一個咒語,往往涉及觀梵文字或觀某種顏色,其實,那都是看。瑜伽焰口儀軌裡就提到有金色金光、白色白光,事實上,金色就是金光,白色就是白光,所以說,那都只是看。真正的觀,必須到達某種修養的境界,才能顯現它的金色金光,才能顯現它的白色白光。肯定地說,憑藉的是修養,所具足的才是觀,不是看。因此,很多人學密學了一輩子,仍只會念咒,會結手印,會看,終究,無法成為一種力量。為什麼?因為它涉及心的本身,必須建立在前面所提的五個根本之上,才能成為力量,才能憑藉修養而達到圓滿的境界。至於調理心的方法,必須從觀著手,以自己為對象,探討自己現在所做的有多少缺失,下次再做的時候,是否缺失減少了?如果最後可以做到沒有缺失,那就達到了如意足的境界。可是,如果做不到,反而自認為自己於修養已經大功告成。真的大功告成了嗎?在台灣,經常可以聽到一句錯誤的話,就是每當人們見面時,總會聽到有人問候對方吃飽了沒有?好似人家家裡沒有飯吃,所以問人家有沒有吃飽;好像別人一整天都在挨餓似的,其實,ㄅㄚ的那個字音,原本並不是指飽的意思,問題就在於閩南語裡講的「罷」字的字音,「罷」,是完了或結束了的意思,所以,這句話應該是「呷罷沒」|吃過了沒有,而不是「吃飽沒」|吃飽了沒有,所以,當有人這麼問,也就是問候對方吃過了沒有。以往在台灣,可以聽到人們動不動就說「呷飽沒」,過去的時代裡,這的確是無可厚非的事,因為台灣在民國三十七年以前,人們很難得吃到白米飯,如果一天能夠有三頓白米飯吃,那就算是環境不錯的人家了,一般人的家裡,飯裡面總得和些地瓜干,甚至再加上別的東西混在一起。那時候,因為大家的環境普遍不好,如果問一句:你吃飽了沒有?那的確是問候對方吃飽了沒有,而不是營養夠不夠或生活好不好,但是現代人的生活條件優渥,已經不需要問人家吃飽了沒有,而是問吃過了沒有,只是,直到現在仍有許多人誤解這句話。一般如果有人問:你吃飽了沒有?也會有人回答:我吃飽了。以現在的環境來看,這樣的對話應該是在那一種情形之下才合情合理?譬如宴客時,主人看著大家都用完餐了,所以開口問大家:你們吃飽了沒有?如果客人回答吃飽了,那就表示今天的飯菜足夠,這時候,這句話就不是問你吃過了沒有,因為主人已經很清楚地看到客人吃過了。所以,面對心性的顯現,如果沒有觀照的工夫,很容易就會鬧笑話。

  如意足,如意是圓滿的意思,要具足種種形成圓滿的條件,就必須從欲、從精進、從自我的心、以及從觀照的工夫上著手,以達到具足條件,完成零缺點,或使得缺點變得極微小,而不致於造成任何的傷害,那才真正叫做如意足。佛法中經常提到吉祥如意,我們知道如意是圓滿之意,但是,如何才是圓滿?或許有人會說皆大歡喜就是圓滿,或滿人所願就是圓滿,如果認真想一想,那真正能圓滿嗎?不一定!如果我現在有所願,說不定很快地,我又另有所願了;請問,你能應付得了嗎?如果,我還另有別的問題呢?那又該怎麼辦?所以說如意還要具足,才是般若中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