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經導論第3講
無眼耳鼻舌身意 無色聲香味觸法 無眼界 乃至無意識界
「無」應該是從前面所說的意念來看。前面談的是意念,偏於道理方法或者說精神的層面;現在談的是物質層面。精神層面或者理念,是依於現實的一些色塵緣境而發起的,這些色塵緣境又是依於我們人的眼耳鼻舌身意來產生作用;也是根據我們人的「根本」。什麼是「根本」?就是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以及意根,可是這六根,我們先要了解眼耳鼻舌身是五個根本,至於「意」根,則是個變化根。所以我們說前面五根加上後面的「意」--「變化根」稱之為六根。色聲香味觸法是講六塵,一般說六根對六塵,其實是五根對五塵,為什麼?我們眼睛看得到一切的色相,這色相就是物質體,耳朵能夠聽到各種不同的聲音;那鼻子呢,能夠嗅到各種氣味,我們叫做「香」,其實也包含了有「臭」在內;舌頭能分辨各種味道;身體可以接觸到各種物體,這五個根本和五個色塵就是外面的塵境,只要任何一根去接觸,比如說眼睛看到,我們的「意」就跟隨去,如果「意」沒有參與的話,你眼睛所看到的只是一個概念而已,像圓的、方的、長的、短的,或者是不同的顏色如此而已,但沒有辦法確定那是什麼?你如果要確定那是什麼?一定要「意」去參與,所以說「意」是個「變化根」。
我們眼睛看到的是什麼?耳朵聽到的是什麼?鼻子聞到的是什麼?舌頭辨別的是什麼?身體接觸的又是什麼?這一定要我們的「意」參與,才能認識。認識以後,所得到的叫做「法」。所以我們不以五根對五塵,意根對法塵這樣去看,否則就不是佛法了。
我們的五根接觸到五塵,眼睛看到了什麼並能確定那是什麼,必須要確定了,才叫做「法塵」,否則只是色塵。比如說,眼睛看到的是一張相片,是什麼相片?是人的像或者是一個物體的像或者是一幅畫的像;又如我們看到的是一個時鐘,時鐘又有各式各樣不同的款式,這個時候,確定「是什麼」譬如確定是相片、是時鐘,那只是一個「是什麼」,至於涉及到不同內涵的「是什麼」,那就不是意根可以做得到的。因為五根和五塵,它是一個直接相對的法,眼睛只能看;耳朵只能聽;鼻子只能聞;絕不可能說耳朵可以看到;眼睛可以聽到,所以這五個根本-眼耳鼻舌身跟色聲香味觸五塵它是一對一、不變的,絕不能交叉。之所以會產生這種好像有了交叉的樣子,其實是因為我們的意根參與,而產生的現象。有了意根的參與,這個時候才會完成法,也可以說眼耳鼻舌身、色聲香味觸都是「色塵」,經過意根的參與完成的叫做「法塵」。
現在先認識這一句「乃至無意識界」,我們講乃至無意識界的這個「界」是世界的界。「界」就是範圍的意思,某一個範圍我們稱之為「界」。比如說我跟你劃分界限,你在那一個位置是你的範圍;我在我這個位置是我的範圍,這都是以「界」為範圍而言。界有大有小,為什麼說乃至無意識界呢?界有不同的範圍?如眼睛看到的範圍;耳朵聽到的範圍;鼻子聞到的範圍;舌頭辨別的範圍以及身體接觸的範圍,這都是因為意根參與之後,完成法而成為一種所謂的「識」,這種「識」就是我們所說的「了別」或者叫做「認識」都可以。「界」是個範圍,那麼談意識界是什麼呢?意識界就是談根與塵的關係以及意根參與之後,完成法轉變為你所確定的「是什麼」的意思。我們舉個例子比較好把握,比如說:這個地方有一盞燈,這個燈顯現的是「照明」的功用,如果說這個燈光顯現出來的照明,我們一下產生一種「意識界」的話,就很容易了解了。為什麼?燈,只是個概念,可是我們現在憑眼睛所看到的這個燈,加上我們的意念確定它,哦!這是一盞日光燈,可是燈有很多不同的種類呀!擺在眼前你眼睛能夠直接看到這個範圍的燈,如果是日光燈的範圍的話,那於意識界而言,你就認識了這個日光燈的範圍。我們曉得燈有各式各樣不同的燈,當然就有各種不同的燈光,而且每一種亮光也都有其不同的範圍,所以你所認識的範圍也就不同。這就是依於我們的五根跟五塵及我們的意根參與完成法之後所認識的,也就是從「意」所認識的這個範圍我們叫做「意識界」。
了解了「意識界」之後,再回復到前面講的「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身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這個無眼界 乃至無意識界,尤其涉及到「乃至」這二個字,包含的是什麼呢?「無眼界」之後為了不要使整段文字太囉嗦,才會說乃至無意識界。其實應該說無眼界、無耳界、無鼻界無什麼‥一直這麼無下來。我們現在來談談這個「無」字。我前面說「無」不是沒有,「無」究竟是什麼?這個有與無的關係在哪裡?很簡單,相應的話就「有」;不相應的話不是無、不是沒有,不相應是因為這個「有」對你而言,不產生它的利害,也就是不會生起計較、執著或者是產生煩惱,不會生起這種現象,這種「有」我們就叫做「無」。如果跟你相應的話,那是肯定的「有」,所以就可以發現我講「有」是一個肯定;而「無」是從這種有的肯定,突破以後顯現另外的一種現象或者不一定。
五蘊,從有的認識到空相的顯現然後到「無」的一個結果,因為五蘊的變化作用是依於前面的色塵緣境而來,這些色塵緣境又根據我們的五根與五塵的相接觸。根據我們的意根在那裡面作認識之後,完成法,這是依於五蘊來說明前面這一段從色塵到法塵到色法。肯定說「意識」就是由意念完成認識之後,這個時候就可以肯定它是五蘊最後的那一個結果。所以談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意識界」就是從前面六根六塵,在這個五蘊的色蘊形成之後,我們怎麼去認識,一直到達它的結果,而這個結果肯定是一個什麼範圍。這個肯定的範圍,就是五蘊生變化、起作用完成的一個範圍。
以煩惱與菩提來說:煩惱是眼睛看到了什麼?耳朵聽到了什麼?比如說:眼睛看到了人家的表情不歡喜或者在生氣;耳朵聽到了在責罵的聲音,耳朵的這個根本和外面的色塵相接觸,看到了或聽到什麼?一定要那個意根參與,才能確定他是在生氣,看到他生氣的表情;聽到他罵人的言語,肯定之後,我們才能確定他在生我的氣,他罵我,而引起我的煩惱。因為根與塵接觸後意根參與,產生了這種現象,你才會有所感受並且完成了色蘊。當感受到他不歡喜;生我的氣;這個不歡喜、生我的氣就是你的五蘊起的變化、作用,就會有煩惱。這是一個從「有」根與塵的接觸,進入到色法的形成,完成色蘊之後,有了感受,我們才會有受想行以至到識的結果。
色蘊形成,你一定感受到他不歡喜;他在罵我,所以你起煩惱,起煩惱還只是一種感受而已,也就是色蘊的形成還只是一種感受,感受之後就必須要進入到想-「想蘊」。感受,因為他罵我、因為他的不歡喜所以你就會造成不好受,就起煩惱,可是所起的煩惱還只是一種感受而已,以五蘊來說還只是進入到第二個。真正起煩惱後你「怎麼辦」?那就必須要進入到「想」,比如起煩惱:你跟一個人爭辯甚至吵起來,這也是經過「想」以後而確定的行為,而產生的一種認識。因為什麼 ?你會質問他為什麼對我生氣?為什麼要罵我?就會有這種結果,結果以「範圍」而言,就是一個意識界,也就是「識」的界;就是五蘊最後的那個「結果」。這個「範圍」是經過想才會產生的。只是煩惱是個概念,你要從煩惱中間再去思考,才會知道該怎麼辦?如果是不經過思考就行,那兩個人就容易爭辯甚至吵起來;或者你可以「多想一想」,你就會產生:咦!你為什麼跟我生氣?是不是我做錯了什麼?這些也是經過「想」而發生的。有的人可能回答你說,你自己知道我為什麼生氣?你應該知道的…就會有這種話說出來。這時候你還是會去想,你不想怎麼會知道他在生什麼氣?如果已經知道就不需要想了,可是如果你實在是想不起來的話,你還會問他說,的確,我真的不知道,我不知道什麼地方做錯了?你能不能告訴我?說這些話,也是經過「想」而發生的。有了這個「想」之後,可能對方看你一直都心平氣和,即使他想再生氣也氣不起來,他很可能就會告訴你,是為什麼而生氣,這時候你再經過想,就會發覺或者是對方誤會你了,可是這個誤會是因為你的某些言語或行為舉止而造成人家誤會的話,那你也不能怪對方;或者經過想之後,的確,對方生氣是因為你在那裡批評他而造成他的不歡喜,也是你自己的問題!可見這裡面都是一個人的「自我」而發生的問題。所以在這個時候經過了各種不同的想,開頭只是一個概念的想,你當然可以馬上去行,可是多想一想,很可能就能化解問題了。為什麼?因為人家對你不歡喜、人家罵你而引起你的感受是一種煩惱的話,這種煩惱的感受只是個概念,你如果想知道這種煩惱究竟是怎麼形成的?就必須要多「想一想」,當你知道了問題的癥癤以後,馬上做解釋就可以化解了。如果不知道原因,你可以多想一想之後請問對方,究竟為什麼?當然對方有時候會告訴你,那你也會知道,但有的人不會馬上告訴你,我們如果好好的、心平氣和、很冷靜的想一想,你這個時候就很容易讓對方改變心意而告訴你是為了什麼而生氣了,那麼問題不也就可以化解了嗎!
原來根本沒有想,你就在那裡起煩惱,那只是一種感受。如果知道了原因以後便知道該怎麼去做,完成一個結果。等一切都搞清楚了,你跟對方之間發生的問題就不存在了,當然你的煩惱也就化解了。於五蘊來講色、受、想、行一直到完成「認識」後的結果,以這個範圍來說:原有的煩惱變成不存在了,這是以這一個煩惱的範圍而言;可是遇到別的煩惱或者還有更多的煩惱,同樣也要依於這種道理方法再來做一些認識、了解、發現。怎麼樣使它從這種「有」去認識去了解,然後突破,唯有突破才能達到化解的目的。化解了,所顯現的是不同於原有的「有」,那原來的這個「有」不就是一個「無」的現象了嗎?我們講煩惱起來了,必須去面對它、認識它、了解它,你才能有機會突破;因為「無」是經過化解以後,原有的「有」消失了,也就是突破了或者「出離了」。這是談任何一個依於外面的色塵緣境引發我們五蘊的色蘊而有所感受形成煩惱,這種煩惱,我們只能說是一種感受、是一種概念。而了解得「清清楚楚」就是一種「行」-行為!這種「行」完成之後,就必然會有一個結果,這個結果以五蘊來說就是講色、受、想、行、識的那個「識」。所以我們說能夠做到這種程度,那麼依於前面所講五蘊與空的關係以及五蘊與空的道理方法,就可以發現到五蘊的變化是緣於色、受、想、行、識;色、聲、香、味、觸、法這樣來的,那你就很容易從「有」突破而顯現出「無」,這個「無」還只是在某一個範圍中間完成的結果。
無無明亦無無明盡
心經談「無明」是從前面的根與塵以及五蘊的關係,談到後面的十二因緣,從無明開始。以十二因緣而言,無明緣識,談無意識界因為涉及到十二因緣,才談無明。
「無無明」呢?是因為人有無明,依於十二緣起的開始,就是說一個人是怎麼來的?是從「無明」開始的,這個「無明」究竟是什麼?其實「無明」另外一個名詞就是煩惱。煩惱又是什麼?煩惱是一個業的現象。所以我們看佛學辭典裏面「無明」或者叫做煩惱或者叫做煩惱迷惑,迷惑的惑在「緣起法」中,任何的因緣法則一開始都叫「緣起」的話,這個「緣起」就是無明。那「無無明」,就像我們一般說人從那裡來?我常說,人從父母而來,那跟無明有什麼關係呢?因為有父親、有母親才會有你這個人,如果以父母的關係完成了一個胎兒的話,那你能肯定說這胎兒是什麼時候形成的呢?我們不知道;這個胎兒的生命從那裡來的呢?我們也不知道;那這個胎兒跟父母又有什麼樣的緣呢?「無明」就是不知道、不明瞭,十二緣起既然以無明為緣起,為什麼又說「無無明」呢?無明是不知道,明瞭就是知道了,什麼時候知道的?比如說,一個胎兒在母親肚子裡面,他知道誰是父親誰是母親嗎?他一定不知道。胎兒經過十月懷胎成熟以後來到這個世界成為一個人,那就可見,當這個人原來還在母親的肚子裡面是一個無明現象的話,胎兒一生出來是個男孩或是女孩不就明瞭、肯定了嗎!所以無明,如果以人是怎麼來的?那麼第一個步驟我們最多只能說這個人是從父母而來。可是有一個問題-父親、母親又從那裡來呢?如果你一生下來,只知道父母,而不知道祖父、祖母、外祖父、外祖母的話,那你對祖父、祖母、外祖父、外祖母來說就是一個「無明」的現象。父親是從祖父、祖母而來;母親則是從外祖父、外祖母而來,以此類推。。我們能力所及,但還不明瞭不知道之前叫做「無明」,但是這種「無明」還是可以去了解、可以去知道的。比如我講兒子、女兒是從父母而來,在你還沒有出生之前,還在母親的肚子裡面是一個無明的狀態,成為子女以後,你就明瞭你的父母是誰。可是你雖能明瞭自己的父母是誰,然而對你父母的父母而言,你還是無明,當你搞清楚了祖父、祖母或外祖父、外祖母你就又明瞭了,可是對你的曾祖父、曾祖母、外曾祖父、外曾祖母而言又是個無明的現象。可見,我們每一個階段,在明瞭之前,是一個無明,但還是可以把它弄明瞭,明瞭以後,在它之前還有更多不同的無明,到最後,人所不能及的那種無明,我們就稱之為「無無明」。
「亦無無明盡」呢?因為「無無明」它不是一個絕盡或者是一個最後,我們談人從那裡來?如果以基督教來講上帝造人,聖經裡是這麼記載的-上帝依於自己的樣子,用泥土捏成一個像他自己一樣的人,所以開始有了人,以後因為需要一個女人,又從這個人胸部拿出一根肋骨,再用泥合成為一個女人,所以才有女人是男人身體的一部分的說法。可是有一個問題,我為什麼說:上帝造人依於自己的樣子還是無明呢?上帝又是什麼樣子呢?是卷髮、藍眼睛、白皮膚、滿臉的鬍鬚,其實那是上帝嗎?可能是耶穌。那究竟上帝是什麼樣子?連上帝都從來沒有描述過他自己,那麼這是不是一個無明的現象?為什麼說上帝造人是一個「無無明」的現象呢?因為他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如果以人是從父母而來或者說依於上帝而來,都是一個「無無明」的現象,而且它不是一個可以推究到最初的開始。這個「盡」就是講最初的到底了、沒有了。所以人從那裡來?是從父母而來,照我剛剛講的方式一直往前推‥推到最後,還是沒有辦法盡絕,它沒有一個肯定的「有」的開始。
無老死
無老死是十二緣起從無明開始一直到最後老死這整個過程。十二因緣,從無明的開始到老死的結束,這是個什麼現象呢?在佛法中稱為一期生死,就是這個人,從生到死這一個期間,叫做一期生死。一個人從生、到老整個過程叫「生相」,老之後,最後是屬於死的相。
人究竟從什麼時候開始有人?依於我們現在能知道的,從無明到老死,那麼這個人一定是從父親、母親而來,那父親、母親又從那裡來?我們能明瞭的還是有限。一直往前推永遠都是一個「無明之相」。所以我們現在談一期生死就很容易明瞭,以十二因緣法來講,從無明的開始一直到生,生的過程中間可能有好有壞,一直到老,這個都可以肯定而且很容易明瞭的,一直到最後的死。死了以後,完成的又是個無明。
亦無老死盡
談「亦無老死盡」?因為一期生死,一個人並不是從生到死這麼一期就沒有了,人死了以後會再去投胎,投胎不一定投在那一道。六道中不管你投在那一道還是從無明又到老死一直這麼循環,以佛法來講叫做「輪迴」,就是在六道輪迴,所以他永遠沒有一個盡絕的時刻。
人他從無明一直到生有了,最後到老,到死,我們只能夠以這麼一期的生死來看。如果要「究竟」的話,那就是「亦無老死盡」,也就是不能肯定他從什麼時候開始到什麼時候結束,因為他是一種輪迴一種循環的現象。其實輪迴與循環還是關係到所謂的「一期生死」,從無明,人生下來之後,這個人從一個無知的嬰兒慢慢到幼兒、慢慢成為青少年、青年、中年、老年這都很容易把握。我們再看這個人他的欲望,從出生的嬰兒、到達幼兒、青少年或成年、中年、老年,每一個階段他的欲望都不相同。這種不能明瞭不能肯定的現象,我們可以稱之為「從一個無明開始」。
談十二因緣想要真正去認識一個人還不夠,因為人會經過不同的環境、不同的教育、家庭背景以及地區性不同的族性跟歷史,都有關係,這種種我們稱之為「一期生死」,也就是這個人從生下來到老死這段時間、空間,我們所能明瞭的只有這些。如果有人提出來,萬一這個人,因為出車禍或摔倒,失去記憶了,那你就要了解這還是他這個一期生死中間的過程變化而已,他還是在一期生死之中,而不是說好像失去記憶就變成另外一個人。我們千萬不能夠說:這中間起了變化,原來一個正常人現在變成神經病了,好像他就不是那個人了,他還是從他生下來開始的那個人,一直到老,不管他起什麼變化還是在「一期生死」之內。
我們談「無無明」以至到「亦無老死盡」,你就必須要把握「一期生死」,你不能夠說我死了以後,又怎麼樣,沒有生之前,我是怎麼樣,那些都是無明。你沒有來到這個人間之前,是個無明;來到這個人間以後,這一期生死結束了、死了,以後去那裡?還是無明。
經文中多談了一個「無」字,是指我們人的能力有限,在某一個階段,我能把握、能明瞭、能知道的有多少?可是還有更多不能明瞭不能知道的,那些無明叫做「無無明」,一直到老死也是如此。依於一期生死,我們曉得一個人從無始以來到現在,阿僧祇劫它的本身就是一個沒有盡期的時候,就是沒有盡絕的一個期限,他一直都在輪迴。要到什麼時候這一些才會都不存在了?那就必須使你的業完全清淨了,成為羅漢、菩薩、佛了,所以先要把握五蘊開始-色蘊的認識一直到根塵的認識、一直到緣起的認識-一期生死,了解到十二緣起就是談一期生死。
無苦集滅道
四諦法可以說是佛教的基礎法,不管是聲聞或菩薩都是以苦集滅道四諦法作為基礎,唯一不同的是聲聞乘所講的「苦集滅道」是談一個真諦。聲聞乘認為「苦」是因為無始以來累積而成的,我們如果以八正道的修行方式就可以消滅其苦,所以它是一個一貫性的,這理論在菩薩法裏就有一點點差別,菩薩法它是以「苦、集」為假(俗)諦,「滅、道」為真諦,所以在菩薩法裏面稱做「二諦圓融」。
菩薩法裏面談的這個滅道的「道」是什麼呢?它除了以八正道為基礎之外,還涉及到六波羅蜜和四無量心的修養,這兩者都是屬於滅道的那個「道」,而這也是四聖諦法中聲聞跟菩薩的不同。現在先把這個基礎法做個解釋,苦集滅道的「苦」基本上是以人為根本,我們人從無始以來一直在三界六道裏面輪迴,而輪迴的力量是什麼呢?就是無始以來自己所造作的一些業,這些業會成為一種力量,而這種力量就會推動人在三界六道裏面輪迴。「集」就是集合起來的意思,也就是說無始以來所作的業,經由集合而成,因而產生六道輪迴的力量,使我們承受到苦。通常談「苦集」,我們得先從「集」上面下手,而不是先從「苦」上面去看,概念上,「集」就是累積我們無始以來的業,但就業來說,我們知道裡面有善業、有惡業,還有一些不能明了的業,當然惡業的因承受的果是苦果,可是,如果是善業承受的是樂果的話,那似乎和苦又扯不上關係。
業,都要受報;惡業受苦報,善業受樂報。這裡所指的「樂」是世間的樂,「樂」的內涵,它最終的效用還是苦,原因在於世間的樂是有限的,它並不是永久的,往往我們人接觸到世間樂的那一剎那,好像有了樂的感受,事實上,樂之前是苦,樂之後還是苦,無論何種情況,我們能擁有樂的時間確實是極為有限的。
因此,我們就可以發現「集」是什麼意思,以其內涵來說,事件的形成並非是單方面的,它要集合很多的因素才會完成這麼一個結果,所以說,於苦而言不談它的樂,因為這個樂實在太短暫了,而苦反而是經常性的。所以,我們要深切的了解,苦的果是由於無始以來所作諸惡業的集合而顯現的。
不過,難道無始以來你都沒有做過善事?都沒有樂的果報嗎?所以談「苦」一定先要從「集」上面去認識,如果無法瞭解它的真實意義,就很容易誤解佛教存在的只是一種消極的思想,動不動就是苦,完全否定了人世間的樂。事實上,從「集」的內涵我們可以發現,所謂的苦是一個苦的結果,這個中間它可能有樂因,也有苦因;也就是有善因和惡因。可是往往依於人世間的世俗認知,總是有苦有樂,就佛法的究竟道理來講,樂是短暫的,它不是一個持久性的;相反的在樂之前、樂之後所得到的結果還是苦,這是對苦跟集的認識。
談到究竟「苦」,在概念上有所謂的二苦、四苦、八苦甚至還有無量的苦,真正我們要談苦,是談內心所承受的那種苦。所以「苦」我們稱之為諦。也就是「苦」的真實意義完全是內心裏面的感受。就像說吃藥,我們曉得很多藥的味道幾乎都是苦的,如果我們認定一切的苦都不好,是否這些苦的藥都不該吃了?可見我們所談的是結果,不是過程。依於前面所講的這些道理,綜合起來看,這裡談的苦都是世間法裡面苦與樂的相對現象,真正所承受的即使是樂,也只在剎那之間,真正它之前、之後所承受的還是苦,所以可以肯定的說,苦是其最終的結果。
「滅道」兩個字,同樣的也要從「道」上面去認識,因為滅的本身,是依於苦的消失,所展現的一種現象,也就是滅相。如何才能讓這種苦消失?就必須要有其道理方法;常常很多人把「苦集滅道」以二分法來看待,認為苦集是因為人的不好,我們就拿道去消滅它。其實用這種二分法來看佛法完全是大錯特錯,因為苦是一種結果,我們要從這種結果上面去認識、去了解必須要有道理、有方法。假使我們說煩惱是苦,如果想要知道為什麼會煩惱的話,就要從道理、方法上著手。可是,絕不是說我現在有一個什麼煩惱,就拿一個東西去把這個煩惱消除;佛法是不談二分法。所以談苦集,就要知道形成苦的真正因素,其結果為什麼又肯定是苦;其實這一切都關係到「集」因的不同。
要怎樣使這種苦能夠消失?就必需要有道理和方法。所以我們談「滅道」就先要了解為何說道是因、滅是果;因為苦集是一個假相,這個假相是我們人能感受、能體會。但為何說它是假相?因為它是可以消失的,可以化解的,如果它是真相的話你就消失不了、化解不了。又為什麼說「滅、道」是真諦?
至於又如何依於四聖諦法的道理和方法使苦能夠消失、化解?這裡談「無苦集滅道」,亦即如果能把苦的集因弄清楚,你的苦果就不同了,即使有一些苦,只要你懂得運用道理和方法,你的苦也不會存在;即使現實上必須面對和承受,可是也不會因為這種現實的有而感覺到苦,那就必須對投機、投資、貪心等種種現象有所認識。所以能把握苦集滅道的內涵,對你而言就不會產生這種苦的結果,因為你已經知道道理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