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問:人性本是善惡或無善無惡?無善無惡或有善有惡是否受社會環境的影響?人性本來是只有佛性、道性?只是隨時間修行而顯或隱?
師答:人性善惡都具備,這是講人性,佛性則已經沒有善惡了。只要還是人,就有善、惡,因他帶著業來,所謂有善有惡、無善無惡,若是當生熏習的,那是隨業再造,隨著業報,結果不願意承受,反而再去造業,那就隨著社會的環境而如何,所謂「社會是個大染缸」即是此意。
至於人性本來是否有佛性、道性的問題,這問題本身就有錯誤了。人性肯定是善惡之性,佛性它什麼都不是,只是個虛空之相。至於道性,則是依於你有這種知識經驗,或有這種根基,將之表現出來才謂之道性。
客問:天人是不是想什麼,就會變化出什麼來?
師答:那不是天道,而是極樂世界眾生隨意念所至的說法。天道仍在娑婆世界內,只是它福報大,但仍有習氣,比如於飲食,欲界眾生一定要吃要喝;色界眾生看看聞聞即可滿足其欲;無色界眾生意念想想即可--不是意念一想就有飲食,乃是指習氣的滿足。這習氣是他在未去天道之前,有飲食的經歷所致,然而,天道眾生一旦福報享盡,仍隨他過去所具的業而輪迴。
客問:為什麼說善業也會障道呢?
師答:因為善業最多的果報是屬於天道的福樂之道,天道還是屬於六道眾生,而我們修行辦道的目的是要脫離六道,超出三界能夠成為聲聞、緣覺、菩薩、佛。所以才說善業會障礙你成就聲聞、緣覺、菩薩之道,是這個意思。也就是還不能夠成就正覺之道。
客問:為什麼人有這麼多的差異--有的聰明書讀得好,有的笨拙......?
師答:因為每個人的業不同,業顯現即感報。要想清淨自己的業,就要於受感報時,敢於面對且歡喜承受,那是抗拒不了的。唯有歡喜承受才能不隨業再造業。
客問:學佛人在日常生活中面對人、事上的諸多不順,或順遂如意時,自己都會感到起伏很大,身不由主,請問師父面對此刻,吾人當如何自處?
師答:學佛的人本身是在修養「業的工夫」,我講「業的工夫」是什麼意思呢?業一定會顯現,只要所做過的,好的壞的都會顯現;可是人面對壞的感到不好受,而好的認為理所當然,也因有這種分別心,結果人都追求好的,不要不好的。如果稍許調整角度,好的既是自己造作成的,不好的也是自己造作成的,所受的只是苦與樂的不同,如此才能做個淨業行人。
人是帶著業而來,所以,佛陀才提出這麼多道理方法,以幫助我們去承受這些業,因此,學佛的人稱為佛弟子,又稱淨業行人;修行辦道就是照著佛菩薩的道理方法,去清淨自己的業......;對於好的佛陀反而講得不多,因為我們人對於好的都易於接受。佛陀在經典中常常講到--身口意會造作成業,其實一般人看經典都只看到身口意會造作成業,很少去知道修行辦道也要身口意。我們知道所謂煩惱中有菩提,而人卻只願意煩惱,不願從煩惱中去找菩提;這就等於人有業,但不從事如何不隨業轉,而能從中顯現出道來。這是因為人本來就有這些問題,做不了主,佛陀才會談這麼多的道理方法--所謂依教如法去做的話,業就能清淨;業能清淨了,最後連道也要清淨;還執著於道的話,最後你還是走不了。因為道它關係到業,為什麼?道,它是從業裡面顯現的。
比如人家倒了你一筆債,這種現象你就當作前世欠他的,這不可信,你怎麼知道是你前世欠他的或欠他多少,可從這種現象中去發現「道」,為什麼?他欠你的錢,倒你的債,他一定有問題才會如此,常有人問我,如果遇到這種情形怎麼辦?我會告訴他,你還是要他還錢,他現在沒法還,可以等他有錢時在慢慢還,一次還一點都可以,不能說不要還。這裡面有個問題:你並不知道前一世是不是你欠他的,或欠他多少,如果不欠,是不是反過來他欠你?同樣,如果他欠你的,那你修行辦道還是沒有辦法清淨。為什麼?自己的業清淨了,別人對你的業沒有清淨,還是走不了。那怎麼辦?人家欠你的,真正他一輩子都沒有辦法還給你,你只有認了,為什麼?他沒有辦法還給你,你宰了他,他也不能還給你;如果他能還給你,你還是得向他要,絕不能推之於業報。
從業中如何去顯道?要這麼去看業與道的問題。絕不能說,那個人倒我的債--前面的不談了,現在只談兩種現象:人家倒我的債,那我自己呢?人家倒我的債,大概是種業報現象,好罷!我逮著機會,我也去倒你的債,這叫什麼?所謂因因果果何時了。倒債,以前面講的方式,他所牽涉到的環境,不能形成造作或手段,那樣就隨業而轉。我們要於業裡面顯道,不要在事發生之後再造業,才是真正清淨業,否則的話就不能叫做淨業行人。
學佛的本身是去清淨業,可是常常看到的都是別人不對;所以,佛法有觀照、返照的工夫,為什麼?看到別人不對,就把它當成一種知識經驗,設身處地自己想一想,如果是我,我會不會這樣?那不就可以顯道了嗎?不一定什麼事,都要自己去碰得頭破血流才知道痛苦,那就划不來;佛法是講善巧方便,不是投機取巧,不是隨隨便便,而是藉別人的知識經驗,拿來當成自己的知識經驗,這都是淨業的方法。佛陀講八萬四千法門,僅僅觀照、返照的方式,就夠我們下工夫了。
客問:假若要圓滿正覺,是否要棄捨八識田中諸業?識田中善、惡、無記諸業,若是消化掉,最後是否了無差別?
師答:業是捨不了的,只有讓它發出,才能真正消化掉。八識裡面收藏所有善、惡、無記諸業;造作的好則收藏是好的,造作的壞則收藏是壞的,亦即種瓜得瓜,種豆得豆;這就是談因果報應,亦即善有善報、惡有惡報,故非了無差別。如果惡得善報,就變成諸業了無差別。所謂了無差別,不管是日光燈、燈泡、蠟燭、或是霓虹燈,其作用都是照明,故以照明而言可說是了無差別。又如計時器,不管是壁鐘、掛鐘、手錶等,以計時之作用而言也是了無差別。
客問:禪宗是否主張不修善、不修惡?
師答:宗門裡沒有這種言句,經典中也無此語。學佛是要依於佛陀之思想理念,即使是菩薩或是祖師大德的言論也須慎思。
客問:佛法是否談論善與惡?請問師父善、惡如何定義?
師答:善與惡是以世間法而說,佛法不立善與惡,只談善與不善,世間法有善與惡之相對,佛法是突破世間相對而說的法,但並不否定世間之善與惡。
通常談善惡的肯定有兩種情形,一則是大家的共識,大家認定何者是善、是惡;另一種是屬於自己的看法,這樣是善,這樣是惡。佛法對這些都不否定,不否定相對的看法,所以只談善、不善,而不談善惡,可是對結果的饒益性卻非常重視。換句話說,佛法是超乎善惡、對錯的觀點,由於它講究實際的饒益功德價值,因此對過程與方法不計較,講究最後的利益效果。如善的過程與方法導出不善的結果,就不是善;不善的過程與方法導出善的結果者,仍是善。所以佛法講因果,是從果上去探討因的內容,藉認識瞭解而探討因的成分;因此,宗門有言:「因地不真,果招迂曲。」佛法對善惡是這麼定義的。
客問:請師父解釋「相對與絕對」好嗎?
師答:世間的法都是相對法,因它只依於因緣而說法,佛法除了有因、有緣,還有其自然性。比如說這是位善人,可是也有不善的地方,不善於善而言是一種自然性,並不是誰加上去的。
世間法談是非、美醜、對錯、好壞等相對,佛法不否定相對,但還有其自然性;相對是依於因緣關係完成,以自我而顯相對,如善是有相對的惡而顯現,惡則因有善而顯現。但我們不能肯定善就是善,惡就是惡;善還有其自然性,那就是不善,惡也有其自然性,就是不惡。能於相對之間突破,突破的不僅是因緣關係,連自然性也要突破,故說從相對突破之後顯現絕對,連自然性也沒有了,亦即佛菩薩沒有自然性,是肯定的、絕對的。
客問:惡業顯現時非常難受、痛苦,應如何承受?
師答:苦是一定有的,如何做到不苦?我們會說做不到!事實上可以做得到,比如母親對兒女是無條件的,什麼苦都受,為什麼不感覺苦?不還是可以做得到嗎?可見還是看你用什麼心念去面對,千萬不要認定這就是惡業。既然是學佛,一定要從惡業中發現它的不惡,如果認定是惡,而在惡中打轉,這不是學佛者的心態,所以能發現其不惡,則面對時會好受多了。
古德們曾說:一個學佛行者,如果有些病痛,可能是最好的鞭策,為什麼?因生命無常,要趕快精進。如果是很嚴重的病,這是業報,不承受行嗎?禪門有句話:大死而後大活。連死都不在乎,還怕什麼?如不會死,表示病還不一定要命哩!
例如趙麗蓮博士,她與癌症戰鬥多久?還有曾任行政院長的孫運璿先生中風,他們難道不苦嗎?生老病死是人之常情,佛法強調人少不了生老病死,如果一個人有病,就感覺絕望,那怎麼行!有病要看醫生,如果醫生都看過了,還是治不好,只能說緣尚未到,說不定能治好你病的醫生,還沒遇到,應該繼續找醫生。但有一條件,千萬不要亂找醫生,尤其是密醫,或認為吃中藥一定是好的,如果是中藥材不會有問題,假如是藥粉、藥丸,則需要考慮;因為最近資料報導,藥粉、藥丸常放了些抗生素、鎮定劑,賣藥者絕不會說放了西藥,放了西藥誰要買?中藥沒有特效藥,假使一吃馬上好,一定有問題。
客問:什麼是定業?定業可不可以轉?
師答:定業是指自己能知道這麼做,所完成結果是肯定的,如知道這是一件善的事情,但這種善如還有不善,依業而言即是不定,如這種善肯定沒有不善,依業而言即是定業。
不能說定業可不可以轉,定業不定業關係受報的話,於報而言有共不共,個人的定業個人受報,這是不共報;大夥一起造業一起受報,這是共業共報。但也不能說定業不可以轉,為什麼呢?定業是依業的輕重而言,如殺人不一定要賠一條命,殺了人,這是定業,可是不一定要賠一條命,可以用別的方式去賠,但一定要受報,可是這種受報,並不是因過去世曾欠一百元,這世要還一百元,過去世的一百元與這世的一百元完全不相同,所以不能說只欠一百元,而還一百元就好了,如舊臺幣十萬元折合新臺幣只有一萬元,假使只欠一萬元的舊臺幣,而還一萬元的新臺幣,即差得太遠了。又如兩個人可能因某一事情而鬧得不可開交,假使一方是學佛的話,皈依了三寶,甚至受了五戒,本來氣得要殺人,因受過五戒,不能殺生,是不是會停止殺的行為?最多氣得不得了而已;如沒有這顧慮的話,則殺了再說,就很難說被殺的人前一世殺了對方,還是根本未殺過對方,而是這一世才被對方所殺了。
因此,定業不可轉,是說造的業成了定型之後,肯定不可能有所改變,轉是改變。如造業要受報,做功德也要受報,可是不能以功德來轉化業,亦即功德歸功德,業歸業,所以定業不可以福德因緣去轉變、抵消。但學佛有個好處,依於修養,重業可以輕報。
客問:何謂牽業?
師答:因為你而引起別人的誤會及口業,倘若你不這麼做,別人就不會這麼說了,也因你的牽引而使別人造業就叫做牽業。所以出家人要注意及照顧自己的身、口、意,才不會形成牽業。
佛陀在涅槃經中說,佛法最難的二個方式就是善巧和方便,如果離於善巧、方便,很難突破問題。善巧不是取巧,方便不是隨便,而且一定是得到利益,同時此利益是能了生脫死,求得解脫的。現在出家人自修的精神不夠,盤盤腿子就會講禪了;念念佛就是修淨土;看了一部經就認為會講經了;再把大部的經藏讀一讀就會講三論了;這些都會誤導學佛的人,使其感到迷惑。
客問:「轉業成道」要怎樣做?
師答:先告訴大家基本理念的問題,有「定業不可轉」這麼一句話,當業一旦成為結果,就是一個業完成了,不能轉;如果業還在現象的階段則可以轉,所以轉業成道,是當業的現象發生,並沒有完成結果,在這現象中去改變些什麼;這關係到五蘊變化的問題,色受想形成了是個現象,行識沒有完成,可以說還沒有結果。
比如說,當煩惱起來是一種業的現象,假設馬上反應使它完成一個結果,那就不可能轉變。煩惱是色塵緣境引發的,先不要馬上變成煩惱,如果好好去把握就可以轉變,此時需要修養,唯有修養,才能見道。比如別人給你難堪,你就會不自在,有了煩惱的現象,可是並沒有完成煩惱,如果他給你難堪,你也給他難堪,那就完成了,變成結果了。所以,在沒有完成結果,尚在現象的時刻,我們要去想(於五蘊的想行之間建立起間隔);在其間修養自己,就可以見道;所謂「轉業成道」,就是這種現象。
客問:證到阿羅漢果而入涅槃,還受不受報?
師答:如果還在造作,證不到羅漢果,也入不了涅槃,當然還要受報。因為報不淨,不得入涅槃,報不淨,不能成道。所謂成道就是成就羅漢、菩薩、佛。只要有造作就有業報,還有報就不能成就;既然能成就,就表示其業報已清淨了。
客問:眾生為何會無明造業,不說覺而能造業?
師答:身口意我們不能稱之為三業,身口意行為造作會有個結果,這個結果有的是「業」、有的是「道」,我們不要認為身口意只會造業,那什麼東西可以造道,大藏經?還是三密加持?不能這麼講。
客問:請問老禪師,修行人如何清淨業?
師答:如果說一個人的業不去面對它,不去受感報,而能把業消掉,他就能成佛成菩薩,那位傳法的人,最後可能是個罪惡之源。這怎麼說?等於把你的冤親債主都交給他了,請問他將來怎麼去受報?能代替嗎?所以佛法中有句最平常的話「個人吃,個人飽」,這沒有辦法。你肚子餓只有自己吃,別人幫你吃那沒有用,修行如此,造業也是如此,自作自受--自己造自己受,道也是如此,自己修自己得。
客問:為什麼會生智障兒?
師答:智障兒是關係到業的問題,即父母與子女之間的因果關係,一般的概念,兒女好的都是來還債的,不好的都是來討債的,不妨以這種方式去看,就不會有太多的疑問。其因果,除了過去之外,還有現在當生造作的因果,這智障兒也不一定是關係到目前的因果;可是,這一生的因果,也會造成智障兒,過去的因果可能是一個債務問題,現在的因果可能是再造作的債務問題。比如生智障兒,大部分都曉得,智障兒是關係到父親母親不只是生理上的問題、生活習慣的問題及環境的問題,各式各樣的運作,造成他現在特殊的情形,這種現在的運作,很難分別這智障兒是關係到過去的因果,還是現在所造的因果。
客問:現在許多婚宴中都設有素席,我們參加婚禮是吃素,但他們也辦葷腥的,仍造了許多殺業,我們是否會因此而有共業上的牽扯?
師答:帳算得這麼清楚,難怪你們那麼累。其實,與你毫無關係,因為他又不是為你而殺的。
客問:演員在戲中飾演壞人,他的身口意都投入到壞人戲中,他的業怎麼辦?
師答:這跟他的業毫無關係,至少,戲的最後結果,壞人一定受到制裁,好人雖受很多苦難,最後還是會好起來,戲只是表現人生,看我們怎麼去面對,若去學習就不對了;把它當作一種資料,當成一種經驗就可以,這跟業的造作沒有關係,畢竟以這些演員為榜樣的,他本身的基礎多少有點問題。
至於對演員本身也不成問題,那是他的工作,他表現不好,也只是告訴人不好到什麼程度,他如果演得不逼真,一看就是假,也沒關係,反正做壞就是那個樣。演戲的出發點就是表現忠孝節義、善惡,也是種教化人心的方法。只是目前我們有很多導演的手法、編劇的方式值得檢討,硬要把好人折磨到最後才會好起來,而壞人永遠一直在過好日子,這導演與編劇該負責任,不是演戲人的問題。因導演導出這種方式來,就等於在隱善揚惡,而編劇呢?把這些好人,如古書說的要勞其筋骨......等,一定要折磨得不得了,就好像夫妻之間的問題,打打鬧鬧一輩子,到最後老了,一下又回復正常的好日子;這那像人的生活?所以編劇才是真正在造業。試看包青天一劇到後來都變質了,包青天不是包公案裡的案,都是編劇人編的案,變成包公不講理了。包公案中包公成了最不講理的人,戲固然是要表現現實,但不能拿一頂法律作帽子;其實表現現實的方式很多,不一定要以包公為例,而無形中把包公變質了。本來很多人認為包公是鐵面無私、公私分明的,可是最近幾個單元已把包公搞得不講理,很多人問我這問題,我說你們最好寫信給電視公司。
客問:佛陀時代,琉璃王攻打釋迦族,彼業何以不能轉?
師答:當初琉璃王攻打迦毘羅衛國,是因迦毘羅衛國過去跟琉璃王結下怨仇,這種仇恨是世世代代的,有如當今的猶太人與回教人,也是世代的仇怨,這種業是無法轉的。當年俄國、納粹毀滅猶太可說非常殘酷,於是才會造成猶太人之仇恨,這是世代所造成的共業。
何謂定業?何謂共業?定業是肯定受報的業,如一個人來到這世界,定會遭受許多莫名其妙,甚至無可奈何的事,還要去面對承受,逃都逃不掉,這種現象就是定業。共業乃是共同造作,由許多人一起承受。
所以,因果成熟而受感報時,應當歡歡喜喜去承受,使其所作即得消滅;不然,受報再造新業,即隨業而轉,學佛行者應當轉業為道,不可隨業而轉。世俗凡夫一邊承受業報,一邊造作,永遠都在業海中打滾,學佛的人是要從業中顯出道來,將原有的業逐漸消化掉,這是學佛與不學佛最大的差別。
客問:教書要求學生努力,而學生有人被當掉,引起學生的反彈,就會有怨恨心,是否造成惡業,還是無記業?
師答:如果你盡了心就好了,做老師假使一班六十個人或是四十個人,你想要把每一個人都教得一樣好,那是不可能的,因為人來到這個世界,帶著不同的業力而來,業輕業重,善業輕惡業重、或者是惡業輕善業重,都不一定,所以說盡了心就已經很好了,如果一定要做得非常滿意,連釋迦牟尼佛也做不到,這話怎麼說呢?如果釋迦牟尼佛做得到,現在我們大家都不存在了,大家都成佛了,他早就度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