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根與功德
今天來與大家談「善根」,究竟「善根」是什麼?常會聽到:「這個人會學佛,善根很深。」如果一個人會學佛,是因為善根很深,結果學佛後卻比一般人還糟糕,那原來的善根哪裡去了?「善根」,其實就是談自我的修養,修養愈深,善根就愈厚。至於「功德」,大都認為「布施、供養就是功德」,一般佛教、佛教徒都這麼說;其實「功德」是什麼?功德是將自己已經擁有的,與更多人分享。這個「擁有的」包含什麼?包含個人的財產、身命,乃至智慧,也可以說:「功德是為別人,善根是自己的修養!」要想成道,必須要善根圓滿,只是善根圓滿,有修行還不夠,還要有功德,才可以幫助更多的人!
看起來是兩個名詞,事實上,這是大乘菩薩「自利利他、自度度他」必備的條件。「自度度他」,自度,拿什麼去度?當然要有修養;度他,自己有修養可以成道,可是若不能把自己的修養轉化為功德,去幫助更多的人,使別人也能成道,如果不能做到這樣,就不是菩薩。所以談善根、談功德,是以北傳的佛教,也就是「大乘菩薩法」而言。要如何培養善根?假使過去善根很深厚,這一生呢?尤其是出家人,說出家有一份善根,可是這善根究竟有多深、多厚?有的可能過去世已經在善根上下了很多的功夫,可是有的不一定有善根,甚至沒有善根,倘若有佛緣,同樣也可以學佛。所以說,學佛、出家定位並不在具備善根的多與少、深與厚,而是在乎現在所表現的。譬如:在家學佛,以菩薩道來講,初地菩薩起歡喜心,起什麼歡喜心?看了佛就很歡喜,看了佛典就很歡喜,看了出家人也很歡喜,只要能起這種歡喜心,就具備了初地菩薩的樣子,但這是不太可靠,有時會前進、有時會後退。
方才說,善根不一定過去有多深厚,即使善根很淺,那也不是問題,而是以「現在」來談。通常佛法中談因果,都是談「過去因現在果,現在因未來果」,所謂之「三世因果」,大家對「三世」-所謂的「過去、現在、未來」究竟如何去界定?怎麼去認識?大家不妨思考一下:「過去所做,未來必須承受」,那這個「未來」是講什麼時候?思考一下……
談三世,是談過去、現在、未來;過去做的,未來會受報,這「未來」是指什麼時候?其實那個未來,就是現在!為什麼?過去做了什麼,未來就會得到什麼,那是站在過去的時刻所說的未來。其實很難理解「過去」曾經怎麼樣,而佛法講究要實在,不事空談,所以講「把握當下」、講「現在」,就是現在的這一世、這一生。但不能「怨嘆自己這一生多病、運氣不好、遭遇都是不理想,就歸咎於是過去所做,所以現在必須要承受」,因為「怎麼知道是你過去所做的」?正因過去的事我們不知道,而「現在」能把握,所以說「現在做,未來受」!如果把現在的這個「現在」,擺在「過去那時刻的現在」,那麼「過去時刻的現在」,其未來是不是「現在的現在」?!如果不能把握這要領,三世因果講不清楚,關鍵就是要去理解:「這一生的現在,我所做的,於未來,我就必須要承受」!
同時還要瞭解一個關鍵性的問題:三世的「世」,一「世」不是一生,是一個時間,這時間是未定的,也就是不一定的時間,現在做、未來受,未來什麼時候受?其中就關係到,人的「六根、七識、八識」裡,涉及唯識方面的問題。現在不要談太遠,但起碼要能把握住「現在做了,將來一定會承受」的理念。
通常都把所做之「業」歸於不好的,其實「好的業」也在內;常聽人說:「過去做得不好,所以這一生過得不好」,難道過去生都沒有做過好的嗎?如果有好的,能不能讓它發出來?如果能發出來,那就是善根的問題,過去做得好的,就是善根,過去做得不好的,就是不善的根。很多人把「業」的界定都歸為不好,只要說到業,就是「啊、我業障太重」……其實說「業障太重」,究竟是善業還是惡業呢?或說「是善業還是不善業呢」?所以有時候,是自己抹煞了自己的善根,為什麼?「唉!反正過去造業太多了,這一生也沒有辦法」,最後抹煞了自己;何況以這一生來講,今天的昨天也是過去,甚至當下這一秒過去了,下一秒鐘來了,來的一秒即現在,過去那一秒就是過去,所以這個時間不一定是一秒一分、一個鐘頭,還是一天一月、一年,或一生一世。
對佛法不太瞭解,就用推測的方式說「那都是過去所做的」,可是如果說「是過去所做」,那現在該怎麼辦?所以要明白佛法是講「要把握現在」,不是要探討過去、夢想未來!如果要探討過去,只有一個機會「你成道了」;以菩薩十地來講,已經進入到三地-發光地菩薩了,就可以知道過去,可是知道了又如何?好?還是不好?怎麼去把握?如果抱著「反正未來,我也不知道……」,這樣的話,現在也會抹煞自己,為什麼?推得乾乾淨淨,「過去的,我不知道,未來的,當然我也不曉得,至少我現在好過、不好過」就抓住「現在好過、不好過」,不會想「過去做的好的,形成了善根,要使善根提升、增上」,如此才能讓善根愈來愈深厚!
尤其,提到善根有兩種現象,一種自認為善根很深厚,於是得意忘形,結果什麼都不在乎;另一種是「唉!反正就這個樣啦,隨它去。」如果用這種方式去面對善根,善根不但不會提升,還會抹煞、淹沒了。譬如:用餐時間,進到五觀堂,看到那些菜,一定會有分別心,有的喜歡、有的不喜歡,在這種分別心生起的那一剎那,只是分別、還是會想到別的?我常常在吃飯時,會想到過去在大陸、在台灣行腳,有一餐沒一餐的,看到那些飯菜,不是想要強調什麼,因為人都有分別心,而是分別心生起時,怎麼去面對?!我們常講一句話:「當下怎麼樣……」,要把握當下。譬如:臭豆腐,不要說看到,聞到那氣味很多人都不敢去碰,可是一旦吃到了,原來那氣味跟吃到臭豆腐那種所謂的美味,這中間有多大的差距?如果以個人而言,從這種分別心生起時,想到自己的「道」的話,假使說眼見耳聞的都是不好,要等到哪一天自己去發現到好的時刻,有沒有想過,已經浪費了多少時間?「同參道友」,都是從言語上去選擇同參道友:「這個人很會講話、聽起來很舒服,是好人」,「這個人講話很直,老是挑我毛病,他不好」;如果以吃臭豆腐這種方式來看,將這種分別心轉到道上面,那你的分別就不會去執著於「好、不好」,而是能探討「為什麼好?為什麼不好?對我有什麼關係了?!」
世俗人常講一句話我很反對,夫妻之間要離婚,提出一個很好聽的理由「因誤會而結合,因瞭解而分開」,我說:「兩個神經病!」為什麼?因為誤會而結婚,為什麼離開?「因為我瞭解他了,問題實在太多、缺點太多。」這要怪誰?那不能怪別人要怪自己,不管是男方、女方,當初究竟喜歡對方什麼?為什麼過去喜歡的那些,結婚後都不存在了?所以有很多學者專家說:「真正的愛,不只是愛他的長處,還要包涵他的短處!」尤其是這句話「因瞭解而離婚」,於理通常是:瞭解了才好相處,不瞭解才不好相處,為什麼瞭解了反而要離開?所以有些信徒們倆口子鬧得不愉快,要離婚,有時會來問我,我通常不去分析,為什麼要離婚?為什麼要結婚?在這種狀況下,從來不做解釋,只是告誡他:「離婚後,還要不要再誤會一次?」「如果誤會後、結婚了,又了解了,是不是了解了、又要離開一次?然後再誤會一次?」我說:「一輩子跟自己過不去!」
學佛也是如此,很多出家人,因糊里糊塗而出家,最後自己認為:「我看得很清楚了,這個環境實在不適合我當出家人,還是還俗的好。」你們知道在台灣,每年有多少人出家?有多少人還俗?有個數據,尤其是七八年以前,每年全台灣將近有一千人出家,可是我們現在看到台灣的出家人,好像並沒有增加,反而還在減少,很多寺院,剃度時很熱鬧,三百、五百人出家,可是過了多少年後,好像人口沒有增加?為什麼?那就是糊里糊塗出家、糊里糊塗還俗!就等於我剛說的:「自認為瞭解了而還俗」,「我因誤會而出家,因瞭解而還俗」;究竟當初是什麼地方使他誤會?出家後又瞭解了些什麼而還俗?在千佛山,我一直要求要出家的,「最好先讀兩年佛學院,如果不上佛學院,在常住先待上半年」,而且我都會講,待上半年是要你去瞭解「自己究竟適不適合出家」?「為什麼要出家」?將來要面對的環境,原來是陌生,有六個月的時間可以讓你去體會、去感受。所以有時候,有一些出家的,在出家前認為「這個老師父很好、很親切、很隨和」…,「可是我一出家怎麼就不管我了」;如果在佛學院待兩年,在常住待半年,去體會一下,對在家居士,老和尚的確,很隨和,若出家後還要像在家居士一樣,那你出家的時間幹什麼?!
這都是本來已有善根,而不知如何去培養,使自己的善根愈來愈深厚;常常都在糟蹋自己的善根,而且繼續不斷地做一些不善的事,不是傷害自己,就是傷害別人。我曾說過:「千佛山的家風如果能做到,就能成道」!可是有些人,把家風詮釋錯誤了,譬如:他有什麼不對、做得不理想,他會說「你管我對不對,你自己對就好了,你忘了我們的家風了」?我們的家風難道是這麼解釋的嗎?!現在還有一些人,還是生活在這種莫名其妙,連我都沒有辦法去瞭解的境界,因為這些人境界太高。
必須把「不管」的「管」字,以「計較」來解釋:「不『計較』別人對不對,要『計較』自己對不對」。我提出「謙虛、包容、共識」、「清淨、莊嚴、澹泊」,幾乎都是學佛修行的關鍵要點,那麼幾個簡單的字,只要照著去做,就能成道。除了會唸、會背,要把握那跟「我」有什麼關係?就像我的教育方式:一個人做錯了,召集大家來把這錯事講出來,不是講某個人錯了,可是很多的反應都是:「我又沒有錯,為什麼要跟這個做錯的人一起挨罵?」什麼叫做教育?什麼叫做親近善知識?完全忘了!就只強調一個「自我」!甚至還反應「此地不留人,自有留人處……」,當你講這話、有這種意念生起時,有沒有思及:當初為什麼要來這裡?當初要出家的那份發心、願力哪裡去了?這都是善根問題啊!像過去我們在大陸流行的話,現在台灣還是很適合:「出家三天,佛在眼前,出家三年,佛上西天」,為什麼?就是只有三分鐘熱度,可知出家是一輩子的事啊!我常說一句話:「出了家,就等於判了無期徒刑」!話不好聽,意境是一樣的。為什麼?出家了,原來的一份熱忱,原來的一份願力,不只是要維護它,還要使它增長!
在高雄,有信徒離開了,在別的地方蠻發心的,前兩天有位常住去那裡買點東西,剛好遇到那位信徒在值班,那位師父第一個反應,認為他在接觸千佛山時,好像從來沒有皺過眉頭,這次見了感覺怎麼眉頭深鎖?私底下跟他聊,當然他絕不會說不好,只是這「很好」二字的語氣就很容易理解,「很好啊」?!這是為什麼?其實千佛山有一信徒,離開長達二十三年,在台灣繞了一個圈又回來,我們的常住告訴我:「師父不要理他了」;我說:「不可以講這種話,他還知道往回走,就不錯了,就怕他迷失下去!」就像出家弟子,有的出去,甚至於還生氣指著菩提寺三個字罵出去,可是我對他們還是一樣,過了多少年,自己發覺、往回走,跟我銷假,我說:「不錯!還知道回家的路。」也就因為這樣,造成的後果是不堪設想,為什麼?現在我亂一下,我照自己的想法,愛怎麼做怎麼做,反正老和尚絕不會說:「你不准回來!」其實自己有沒有想過,我要是說:你不要回來,是斷你的善根;我說:你還知道回家的路,那是不是過去那些不好的習氣、不好的問題,都該慢慢改了?更何況一切可以「重新再來」!可惜回來好不了三、五天,又舊態復萌,習氣難改;要瞭解,無始以來形成的習氣,如果自己狠不下心去改變的話,的確,習氣難改,但只要狠下心來改,還是可以辦到!
一個學佛的人,要抹煞「善根」很容易,可是要提升、要增上,就必須要學!善根究竟要怎麼去培養?其實很簡單,只不過做起來很難,也就是所謂的「十善道」。
十善道都會背,「身三、口四、意三」,就是身體的善道有三個,言語的有四個,意念的有三個。於身、就是不殺、不盜、不淫就是善;不惡口、不兩舌、不妄言、不綺語就是言語的四個善;不貪、不瞋,或講不癡也可以,講不邪見也可以,那是意方面的三個善,身口意於有犯的機會時,能做到不犯,就是善,通常也叫「十善戒」、「十善法」或「十善業道」;這都是培養善根,必須要把握的。其實這些,出家久一點的都可以教別人,但自己做到了多少?有沒有使善愈來愈好?就是世俗教育也談「身教、言教」,那是教別人,我們是要教自己,如果沒有一些方法幫助,去知道道理、方法,而後依教如法去修行的話,善根就不可能提升。所以現在常會發覺,「好像學佛,都是教別人學佛」?如同我在書裡寫:「要求別人做菩薩,自己甘願當眾生」,看了別人一點不如意、一點不理想,都知道,會講、會教人家,再不然就是要求別人「你要趕快成菩薩,你的缺失、你的問題都要化解掉」,可是從來自己無所謂,心甘情願當眾生。有句這麼的話:「真正有修養的人,是深藏不露的」,所以我一直說,不要拿佛法當武器,動不動就拿佛法當武器,維護那個自我,唯恐自我受到一點點傷害。
現在的時代改變很多,可是有沒有想過,千佛山的做法,並沒有跟時代脫節!究竟問題出在哪裡?因為不珍惜自己的善根,來學佛後就是在打混,過一天算一天,好像生命可以活到三百歲、五百歲,人命無常,能把握多久?
我這麼多年來,為什麼怕過生日?不是怕死,而是涉及「功德」的問題,自己的生日是母親受苦難的一天,所以叫「母難日」,對父母,我們出家後,做了些什麼功德?所以我說:「做功德是為了別人,培養善根是為了自己。」可是要為別人,本身必須具備條件,要有修養。
再談「功德」,書中我曾寫過,「功是一種力量,德是一種修養,把自己的修養化為一種力量,發揮它的效益,也就是使別人能得到利益,這樣才叫功德」。這種力量怎麼形成?善根就是基礎,善根愈深厚,功德就愈大。可是現在有些人所說的功德,跟我說的有差別;供養布施,認為就是功德?不錯,供養布施是一份功德,可是如果你供養布施的心態、意念不清淨的話,毫無功德!菩提達摩來到中國,跟梁武帝對談,梁武帝跟菩提達摩說:「我蓋了許多寺院,供養那麼多出家人,有沒有功德?」菩提達摩一句話就否定「沒有」!梁武帝就氣得不得了:「我發那麼大的心,蓋寺院供養出家人,還說沒有功德?」那就可見你心裡起的什麼意念?就好像台灣有少數的人,到外面去化緣,有人問他「為什麼化緣?」「我發了一個大願,要化緣蓋寺院,要供養很多出家人……」這對未學佛者,或已學佛尚不明白修行道理方法的人而言,就會認為這個人很發心。
我曾遇到一位化緣的比丘,他看著我要跟我化緣,我說:「你為什麼要化緣?」他說:「我發了一個很大的菩薩願,要蓋一間寺院供養出家人,將來他們在寺院什麼都不要做,可以好好修行。」我就問他:「你化緣要蓋個寺院,你計畫要多少年,才能化緣化夠蓋座寺院」?「有了大殿還不夠,還要有寮房……」「因為供養出家人,要住啊,還要有吃的、用的所有花費,這些錢從哪裡來?」他說:「我繼續化緣……」我說:「你化的緣是那些人出的錢,對你的願一點幫助都沒有,毫無功德可言!」因為所謂做功德,是要把自己已經擁有的貢獻出來。你去化緣、去招募、叫別人出錢,你來主辦這事,這哪是「願」啊?願是要「自己」做得到的,才叫做願!我最後問他一句話:「你蓋座寺院,要供養出家人,他們什麼都不要做,好好修行就好了……那誰教他們呢?」他也不知道該怎麼說,因為他對功德完全不認識,如果有這種願去化緣,蓋了寺院供養出家人,假使沒人教育他們,如何成就道業?那還不如蓋間安養院比較好;不可以拿別人的錢,來做你認為可行的事,卻不管它的後果、它的效用,所以我說:「將來的因果,你一個人背……」喔!他眼睛瞪得好大,想揍人!我說:「你把化緣的時間,自己好好去用功、去學習、去親近善知識,一旦道業有成,你想做什麼都簡單。」自己什麼都沒有,就發願,在座的有沒有發過這種願:「我要當總統」?當總統是要有條件的,第一個是選票,選票來認定你,夠不夠資格當總統,不管做得好不好,至少人家認定你、贊成你。你如果說:「我發了大願,要當總統,把台灣搞好。」結果自己什麼都不會。假使說選上了、當總統了,憑什麼治理國家?憑什麼把一個國家的經濟、教育、財政,以及所有的社會公共事業,如何能搞好?你的團隊在哪裡?要是你這麼想:「我要當了總統,大家都會來拍我的馬屁,我想用誰就用誰。」如果這麼想的話,最後是別人當總統,你只是掛名!這個世界這種總統很多呢!
就像有些有錢人想當老闆、做董事長,去開了間大工廠、大企業,結果,賺錢的都是那些高級幹部,這個老闆最後可能……,我所發現的就有不少;有一次坐計程車,我覺得奇怪,怎麼一部賓士三百,噴成黃色當計程車?原來他本是老闆、董事長,結果搞垮了,什麼都不會……,還不錯,他什麼都不要,就保留這部車,至少還可以開計程車混飯吃;原來他也有很大的願啊!所以,願要能做得到!而且絕不是拿別人的,以自己的名義去做功德。尤其出家人談做功德,那是除了學習佛陀的道理方法,要擁有修養,善根圓滿,可以幫助別人了生脫死,才談得上功德;如果是物質上的,那出家人根本不夠資格,自己什麼都沒有,怎麼做功德?喔!我去招募人家的錢,然後去做功德?那功德都是出錢人的,不是招募人的!現在常常有些基金招募,本身還得要有多少基金做基礎,必須符合政府規定的數目字,要具備這種條件,經過政府許可,才可以招募基金。所以只是憑個願力,想去圓滿功德,那是不踏實的。
願力,要能做得到,而且的確可以達到饒益性,就是讓別人得到利益,那才算是功德。所以功是一種力量,德是一種修養,這種修養不管是物質的、精神的修養,一定要具足某一方面,這於佛法上講是什麼呢?所具足的是佛法──修養,或是外財,就是資生的財產珍寶,否則就談不上「功德」二字。
尤其我特別強調,善根,一定要到達某種程度,方有表現功德的資格;也就是必須在善根上具備條件,使人能得到利益,才談得上功德。舉個例子,過去在關子嶺時,有次下山回寺,買了一大堆素食小包子帶回給常住吃,「法師,你好慈悲喔!」給她們一點素食包子就很慈悲?!還有位老比丘尼,她不是講慈悲,「喔!功德無量。」給她幾個素食包子就功德無量?!所以說,自己能做什麼,你做了這些去奉獻給別人,使別人得到利益。這個「做什麼」包含很廣泛,你有專業、專長能幫助人家、教人家,也可以達到功德的目的。有沒有看過一部電影,一個小沙彌什麼都不會做,跟一位老和尚出家,老和尚叫他每天就掃地,地上有很多樹葉、很多髒東西,老和尚就教他:「你拿掃把掃地,不要想到掃把跟那些垃圾、樹葉、髒東西,掃地時,不要去想你要幫我把地掃乾淨。」那變成是一種處罰,而是要去想到:「天天去掃,天天都髒,天天都要掃」,從這上面著手。假使,每天有些落葉、有些髒東西,每天掃都很輕鬆,你如果說:反正都會髒,讓它多髒幾天,我再一次掃,那一定很累!這個老和尚什麼不教「你就給我去掃地」,天天都在掃,「你掃的時候,不要想到掃把跟那些垃圾……」最後這個沙彌年齡到了、受了大戒,還是沒有辦法瞭解。可是老和尚還是教他掃地,他幾乎是掃了一輩子的地。有一天老和尚講經時提到一句話,說:「人無始以來帶著很多業,來到這個世界,我們要去清淨它」,「這清淨的功夫,就像我們拿掃把掃垃圾」,這時這個沙彌開悟了!可是有一個問題,他掃地掃了那麼多年,他難道真的沒有體會嗎?他難道真正沒有發現一些什麼嗎?其實最後老和尚說法講經,提到這件事,只是印證他「掃地就像掃心地」,這是天天都要去掃,就像清淨身口意一樣,天天、時時、刻刻都要去做,這樣就能完成功德。所以,德是一種修養,修養是慢慢完成的。可是太多的出家人,出家幾年,跟幾年前沒什麼太大變化,出家十年還是沒什麼太大的變化,甚至二十年、三十年,一些習氣還是依舊,於身口意究竟清淨了什麼?就是我前面講的「十善業」,如果在十善業上去著手、下功夫,當然就會完成功德,這種功德不一定是去供養、去布施,那只是個名詞,而是真正菩薩行為能夠實現!如果菩薩行為只是有個願,而且這個願不一定自己做得到的話,連願也不成。
不說別的,五年前我決定寫《華嚴經》,如果要簡單一點,寫《四十華嚴》,困難一點寫《六十華嚴》,最後決定寫《八十華嚴》,這不是願不願的問題,因為我寫稿子是一筆一筆的寫,八十卷的《華嚴經》,僅僅把它抄下來就夠寫的了,一個格子寫一個字、一個一個填,何況這中間還要解惑。當時只是想:「我一輩子從沒抄過經,就利用寫《華嚴經》,等於抄八十《華嚴經》,同時還可以解惑。」寫了五年多,現在才寫到三十五卷,一共有八十卷。在高雄有人問我:「師父,八十卷《華嚴經》現在還沒寫到一半」,因為這位居士在我面前都是直話直說,「您有把握活到那時候嗎」?如果聽了這句話,你還在繼續寫,你的起心動念是什麼?在八十歲過生日時,我計劃一些以後的事,也有居士在懷疑:「您有把握還能活到那時候嗎?」結果我九十歲過生日,他跑到我面前說:「師父我跟您懺悔」,我說:「你懺悔什麼?」他說:「您八十歲生日我起了個妄想,您還要做些什麼事,我那時認為您有把握活到那時候嗎?可是您現在九十了。」我說:「你懺悔什麼?」他說:「妄語。」我說:「那不是妄語,是無明而自己形成煩惱,煩惱老和尚會死掉!」要記得我平常講的一句話:「不管修行辦道,或從事一些作務、工作,都要去盡一份心。」為什麼一定要考慮我能活到什麼時候?那就是一種執著!像我去年摔一跤,那段時間同樣可以寫文章,為什麼?因為受傷的是左邊不是右邊,可是我從來也沒有慶幸「好加在!右手沒受傷」,我從來沒想過這些問題,反而身邊的人都會想到這些問題,這都是一種計較、執著,凡事就盡一份心去做。我教人,一直都說:「錯了沒關係,錯了不要再錯」。人都是從錯誤中走出來的,如果做錯了,別人指責你,會很難受,因為自己已經感覺很難受了,加上外面給你的難受,就會變成惱羞成怒,這不僅對自己沒好處,對別人也沒有幫助。
所以做一個修行人,學佛、修行辦道就是培養善根,善根雖然不是完整的圓滿,可是至少去盡一份心,當然就會有一些成果,這些成果可以形成為功德,因為功德也有大有小,千萬不要認為「我沒有善根」來推卸責任,把這善根抹煞,那功德也就沒機會形成了。要想培育善根使它深厚,就得從十善業上著手;十善業,如果真正能夠達到善了,而且是圓滿的善,就有功德!這份功德就可以使它發揮效用,能使別人得到好處。尤其常常要檢討自己,千萬不要讓這十善業有一個不善,善的成分不高沒關係,只要盡一份心,慢慢就會提升,當然就沒有問題。
我來問你們:「功德可以完成福報,福報將來可以到天道去享受,那善根完成的是什麼?」想想看!
我們常說「福慧雙修」,其實善根完成的就是智慧,而功德完成的就是福報!所以一個修行辦道的人,要有福報,培養善根的時間、空間就愈大,為什麼呢?一個食衣住都很安定的環境,才有時間可以去培養善根;那麼我說一句話:「今天在座的大家,能夠衣食住行都不愁,那不是偶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