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僧之皈敬

佛法僧之皈敬

  佛、法、僧乃四生之導師,六趣之舟航,為世最為尊貴,故謂之三寶。

  本生心地觀經中說:

  三寶即佛法僧,可尊可貴,名之為寶。

  又說:三寶利樂眾生,無有休息,功德寶山,巍巍無比,福德甚深,猶如大海,智慧無礙,等同虛空;一切眾生,由煩惱業障,沉淪苦海,生死無窮;三寶出世,作大船師,能截愛流,超度彼岸(離此苦岸,得度彼岸,住常樂境,即是離苦得樂)。

  三寶具有六種意義:

1.希有義──如世珍寶,貧窮之人所不能得,三寶亦爾,薄福眾生,百千萬世,不能值遇,故名希有。

2.離垢義──如世珍寶,內外瑩徹,體無瑕穢,三寶亦爾,諸漏淨盡,無有垢染,故名離垢。

3.勢力義──如世珍寶,除貧去毒,有大勢力,三寶亦爾,具六神通,拔濟眾生,出離苦趣,故名勢力。 

4.莊嚴義──如世珍寶,嚴飾身首,令人姝好,三寶亦爾,能以正法,嚴飾行人,令得身心清淨,故名莊嚴。

5.最勝義──如世珍寶,諸物中勝,三寶亦爾,一切世間,最為殊勝,故名最勝。

6.不改義──如世真金,燒打磨鍊,不能改變,三寶亦爾,不為世間,八風所變易,故名不改。

  其次是三寶的種類,約有如下的不同:

1.大乘三寶──謂:佛陀、自覺覺他,覺行圓滿,具三身十德,能現無邊相好。達磨、法是軌則,如來所說中道實相,及人法二空之理,乃至 無量勝妙法門,能令眾生,依此法則而成正覺。僧伽、眾和合謂僧,於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不著有無二邊,與中道之理和合。

2.小乘三寶──謂:佛、如來隱其無量功德莊嚴之身,示現丈六紫金之相,以應聲聞、緣覺、人、天等機。法、阿含等經,為聲聞說四諦教,為緣覺說十二因緣教,令其依之而修,而成聲聞四果四向,及緣覺僧。

3.住持三寶──佛、佛滅度後,以尼塑木彫為像,住持不絕。法、佛所遺教,以其卷赤軸為典,即今之大藏經。僧、遵奉佛制,剃除鬚髮,著染色衣之出家佛子。

4.同體三寶──佛、性體靈覺,照了諸法,非空非有。法、法性寂滅,恒沙性德,皆可軌持。僧、恒沙妙德,性相不二,理事和合。

5.別體三寶──佛、佛初於菩提樹下成道,但示丈六之身,及說華嚴時,現盧舍那身。法、五時所說,大小乘經律論藏。僧、稟佛教法,修因得果,即聲聞、緣覺、菩薩。

6.別相三寶──佛、佛具十身,名相差別不同。法、佛說一切大藏經典,分別教法、理法、行法、果法等名相不同。僧、如文殊、普賢等諸大菩薩,乃至三賢十聖,各別修證地位不同。

7.一體具如三寶──謂聖賢菩薩行者,個體依佛制所而現出家佛子相,稟承遺教,德養兼具,可以代佛弘宣度眾,故一體具足了佛、法、僧三寶之功德。

說佛

  提到「佛」這個名詞,總讓人有種神秘玄妙的感覺,弄不清他究竟是「聖人」?是「賢者」?是「神明」?是「天主」(天的主宰)?甚至一些初入佛門的人,也提出「究竟佛是什麼?」的問題;不錯,的確這是一個含有深義的問題,誰都希望對這問題有些認識。

  當問題尚未進入剖析之前,首先我們來看看佛教的經典中,有一些什麼樣的解釋。   

仁王經說:「一切眾生,斷三界煩惱,果報盡者名為佛。」

  佛地論說:「於一切法,一切種相,能自開覺,亦開覺一切有情;如睡夢覺醒,如蓮花開,故名佛。」

  大智度論說:「佛陀,秦言知者,有常無常等一切諸法,菩提樹下,了了覺知,故名佛陀。」又說:「佛名為覺,於一切無明睡眠中最初覺故,名為覺。」

  法華文句說:「西竺言佛陀,此(中國)言覺者,知者:對迷名知,對愚名覺。」

  善見律說:「佛者名自覺,亦能覺他;又言知,何謂為知?知諦故,故名為佛。」

  佛教的經典中,註疏佛義的地方很多,以上只是略舉大端,以供知識;現在我們來看「佛」之一詞,在梵文中的語音和語意是什麼?

  梵文「 Buddha 」,應該譯音作「佛陀」,或者是浮圖、勃馱、浮陀、沒馱等,簡稱作佛;依其語根 Buhd 一字,其譯義兼具有「覺者」與「智者」(知與智通)雙重涵意。所謂覺者:具有覺察和覺悟兩種意義;覺察:是指覺察煩惱,使不為害;如世俗間對賊盜的認識一般,是名一切智。覺悟:是指覺知諸法之事理,而且了了分明;如睡夢之寤,是名一切種智。所以,大乘義章中說:

  「佛者,就德以立其名,佛是覺知;依此立稱,覺有二義:一覺察,名覺,如人覺賊。二覺悟,名覺,如人睡寤;覺察之覺,乃對煩惱障,煩惱侵害事等如賊;唯聖覺知不為其害,故名為覺。涅槃經云:如人覺賊,賊無能為,佛亦如是。覺悟之覺,乃對所知障,無明昏寢事等如睡,聖慧一起,朗然大悟,如睡得寤,故名為覺。」

  綜上所釋,可見「佛」之一詞,除了智者之義,並具「覺察」與「覺悟」二義,說明佛陀也者,乃是芸芸眾生中「眾睡獨醒」,跳出昏迷,豁然大覺的「覺者」!同時,於此自覺中,尚有覺他之能,更能做到「自他」之覺的境界非常圓滿;所以大乘義章中說:

  「既能自覺,復能覺他,覺行圓滿,故名為佛。」

  這種解釋,在行位上說:自覺,不是凡夫的「我知」。覺他,不是聲聞緣覺的「獨覺」。覺行圓滿,不是菩薩的「等覺」;概括的說:

  「佛陀,是一個具有大智慧的徹底覺悟者。」(筆者所下的定義)

  其次是佛的種類,大別分為「藏、通、別、圓」四種,茲分別條述於后:

  一、藏佛:坐於摩羯陀國的菩提樹下,以生草舖座,在三十一歲那年,心識中斷除了見與思的迷惑,而成就正覺的聖者;他的身高丈六,對三乘根機之人說四諦法,度五比丘,於人世間說法度眾四十九年,最後,以八十高齡的比丘相,灰身滅盡於雙樹林間。此佛乃是十方皆可成就的佛,即以三世一切之佛,皆不離於此佛。

  二、通佛:於因位上已斷「見思、塵沙、無明」三惑,在摩羯陀國七寶菩提樹下,以天衣為座,依一念相應之慧,斷殘餘習氣而成就正覺的聖者;其本身像藏佛一樣,為丈六劣應身,有時也以神力現特異的勝應身,所以也叫做帶劣勝應身。依教判中通教之利鈍二機分別,其鈍根者但觀空之理,因此,現丈六劣應身;其利根者不僅觀空之理,故現特異之勝應身;所以,天臺宗的趣意,約眾生感見之機,有或為劣應身,或為勝應身,或為法身的說法;仍然是對三乘根機之人說四諦法,現八十歲老比丘身,入滅於雙樹林間,像藏佛一樣,是為自身一佛,而他佛非是分身。

  三、別佛:已斷十二品無明,入於妙覺的果位,坐蓮花藏世界七寶菩提樹下之大寶華正座,於色究竟天受職灌頂,而現圓滿報身;為菩薩們轉無量及無作四諦法輪,此即是梵網經與華嚴經所說的盧舍那佛。

  四、圓佛:已斷四十二品無明而成清淨法身,居常寂光土,以虛空為座;即是普賢觀經與華嚴經所說的毘盧舍那佛。(天臺宗說盧舍那為報身,毘盧舍那為法身。)

  除此,尚有經論中說佛的差別相,今摘要幾分,以資參考。

  唐譯大方廣佛華嚴經(八十卷)中說:

  「世尊(佛號之一)處座,譬如虛空,*一切處。」又說:「法性如虛空,諸佛於中住。」

  普賢觀經中說:

  「釋迦牟尼名毘盧舍那,*一切處,其佛住處,名常寂光。」

  晉譯大方廣佛華嚴經(六十卷)中說:

  「佛在摩羯提國,寂滅道場……(略)師子之座,於一切法成最正覺,智慧行處,猶如虛空,其身*坐一切道場。」

  唯識論中說:

  「諸異生求佛果者,定色界後,必生在淨居天上,大自在天宮,得菩提。」

  以上所說:總而言之,是佛之法身、應身、報身三相,其實一佛具足三身;法華玄義釋籤中說:「三世諸佛,皆色究竟,成無上道,並別佛相。」也就是法華經中所說的:「微妙淨法身,具相三十二。」至此,說佛竟;如欲瞭解「佛」的全貌,必須深入佛教的經律論三藏聖典,才能滿君「知」欲。

 

說法

  法,就是軌則的意思。

  佛法中,說諸佛菩薩,皆以「真如」的軌則修習而成就無上菩提道果。

  佛陀說法,為令眾生出離生死苦海,登度涅槃之彼岸。

  妙法蓮華經中說:

  如來惟以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

  所謂「一大事因緣」者,從經中所說:

  一者即一實相;其性廣博,故名為大;如來出世度生之儀式,故名為事;眾生具此實相而能成機感佛,故名為因;如來證此實相而能起應度生,故名為緣;一切如來出現於世,皆為開示一切眾生本有實相,令其咸得悟入佛之知見,捨此,則非如來出世本懷。

  如何是實相呢?

  實相之名,源於萬有之本體;故而有法性、真如、實相之不同說法。

  於法性言:從其萬法體性義。

  真如之說:從其體真實而常住義。

  實相之義:則依真實常住為萬法實相故。

  如果,隨德用之三諦而言:

  空諦乃真如之理。

  假諦為實相之事。

  中諦定位於法界。

  因此,法華說實相,華嚴說法界,解深密說真如,般若說無為,楞伽說如來藏,涅槃說佛性,阿含說涅槃;以至一如,一相,無相,法相,法身,法證,法位,真諦,真性,真空,實諦,實際等,無非實相之異名。

  因此,唯識學中釋「法」義,謂:

  法者,梵語達磨耶,通於一切之語;舉凡小、大、有形、無形、真實、虛妄,事物其物者,道理其物者,悉皆為法。

  又說:

  以自體任持與軌生物解,二義解法。

  自體任持者:

  謂竹有竹之自體,樹有樹之自體;有形無形,各具自體,悉皆保任、維持其自體。

  軌生物解者:

  謂如是各有自體,皆為自體任持之狀,但只限於有體,不能容於無體;而法者,兼攝無體,涵蓋一切。

  法,有勝義與法相的不同:

  勝義法,即是涅槃法,因涅槃之法,其義最是殊勝。

  法相法,即是四諦法,因四諦之法,各有不同相狀。

  法,有自得與本住的不同:

  自得法,如佛自行證得之法,與十方諸佛證得者無增無減。

  本住法,如法界之法,本來常住,有佛無佛,性相常然。

  大乘本生心地觀經中說:

  法寶中有四種法,引導眾生,出生死海,到於彼岸;三世諸佛,依之修行,斷一切障,得成菩提。

  1.教法:以一切無漏善法教化眾生,能破無明煩惱業障。

  2.理法:以一切教法所詮之義理教化眾生,使其從理入行。

  3.行法:以戒、定、慧等無漏之法行導引眾生,修養行為造作。

  4.果法:以至果所證無餘涅槃之境導引眾生,肯定明妙圓覺之道。

  法的所依,約分五途:

  1.名--即假名。一切凡聖,情與無情,若根若塵,各依自體,分別稱名。

  2.相--即色相。三界品類,洪纖妍醜,情與無情,根塵諸法,各有形狀,故稱色相。

  (註:色,諸般質礙為色塵;意識分別為色法;心色相應成色蘊;不可混淆不分。)

  3.妄想--即分別虛妄之念。依名、相二法生分別心;認假名為「我」,執幻相為「身」,發起心心數法,以及種種攀緣,是為妄想。

  4.正智--即如來明了正見之智。明了名、相、妄想等諸法,如幻如化,非斷非常,超越(突破)一切凡夫、聲聞之偏邪異見,是為正智。

  5.如如--即不變不異的真如之理。依正智觀察名與相悉皆如幻,非有非無,名相本空,即是真如之理;理因智明,智因理發,以智如理,以理如智,即如如本。

  (註:「如如」一詞,最簡單的論定,可依梵語中的究竟義--如者、圓滿也,如者、成就也--也就是圓滿成就的意思。)

 

說僧

  僧,應作「僧伽」,乃以三至四人為一團體,專指出家行道者而言;梵語中說僧伽的意義,謂:

  和合眾,或處眾和同;強調敬重無諍,可受供養。

  僧伽的結構,皆以比丘、沙彌,比丘尼、沙彌尼、式叉摩那等五眾,分別男女而為組合的成員。

  僧伽的差別相,當以沙門身而有差;所謂沙門是梵語,譯作「勤息」,也就是勤行眾善,止息諸惡的意思。

  沙門有兩種類別:

  1.勝道沙門--乃稟佛出家,修行戒定慧,能滅貪瞋癡,得證涅槃之勝道者;是則亦謂之應供僧,具福田功德故。

  2.說道沙門--乃已修行戒定慧,能調伏貪瞋癡,並弘宣佛法之德養,促令眾生入於佛道者;是則亦謂之三歸僧,具智慧功德故。

  不過,依其十輪經中所說,僧伽之德行,依其所具修養頗有差異,故列四種僧的說法:

  1.勝義僧--諸佛世尊及諸菩薩、緣覺、聲聞等眾,其德尊高;於一切法,通達無礙而得自在,是名勝義僧。

  2.世俗僧--剃除鬚髮,被服袈裟,成就出家威儀,能持佛之禁戒,是名世俗僧。

  3.*羊僧--愚癡魯鈍,不能了知根本等罪之犯與不犯,及於微小之罪,不能發露懺悔,是名*羊僧。

  4.無慚愧僧--若有人投佛出家,得出家已,於所受持佛之禁戒,一切毀犯,無慚無愧,不畏後世苦果,是名無慚愧僧。

  僧,於三寶中稱之謂「僧寶」,依諸德福田經中所說,為僧具足五種淨德故。

  何云五種淨德呢?

  1.發心離俗--出家人發勇猛心,脫離凡俗,修行菩提,懷佩道妙,為世之福田,是初淨德。

  2.毀其形好--出家人剃除鬚髮,毀壞相好,去世俗之塵衣,著如來之法服,具佛之威儀,為世之福田,是第二淨德。

  3.永割親愛--投佛出家,割絕父母親愛之情,一心精進修道,以報父母生育之德,兼能為世福田,是第三淨德。

  4.委棄軀命--出家人能委棄生命,無所顧惜,惟務一心求證佛道,兼能為世福田,是第四淨德。

  5.志求大乘--出家人常懷濟物之心,專志勤求大乘之法,度脫一切有情,為世之福田,是第五淨德。

  (註:福田者,依大方便佛報恩經中說:田,以生長為義,謂人於應供養者而供養之,則能獲諸福報;如農,服力田畝,而有秋成之利,故名福田。)

  綜上所述,於「僧」之義,應見端倪;佛陀之教,總攬佛、法、僧而成體系,故有三寶之尊。惟「佛」去時遙,「法」遺經藏,仰賴專業從業人員,那便是「僧」的建立;基於僧伽乃稟承佛陀遺志,精研法的教義,加以理入事行,精進而成修養;務期以實修實證之成果,廣佈沙界,發揚光大,饒益眾生;如是「佛法久住」,情與無情,得大利樂,即為僧伽,一體具足三寶之德之尊也!

 

三皈依的認識

皈依,在梵語中叫做南無或捺摩,意思是親近與依靠;三皈依,就是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如以梵語說,則是:

南無佛陀耶

南無達摩耶

南無僧伽耶

南無的具足法義,應該的禮敬、皈依、救我、度我;也就是虔誠歸投依靠,祈求幫助的意識之語。舉凡學佛行者,欲得成就圓具的佛弟子身,除了完成皈依三寶的儀式之外,無論是出家與在家,每日必須自行皈依三寶一次;或個人,或團體,或早晚,於佛菩薩前,念誦禮敬,虔誠行之。否則,一日末行,是日即失三皈;因此,多少同道,不諳是理,往往與三寶不能相應,以致遠離三寶而不覺。

其次是寺院庵堂等道場中,於早晚課程進行時,固定地做兩次歸依,許多人不識原因;在這裡,順便說明道理之所在。早課皈依,乃係佛弟子及天神等皈依時刻;晚課皈依,乃係僧伽為天與人以外的眾生,諸如鬼、畜生、阿修羅等皈依時刻。除此,尚有放生,法儀,幽冥戒,禮懺等時刻,均須行皈依法;尤其是學佛行者,無論是功德回向,或是過犯懺悔,當行禮如儀之後,均須做一次三皈依,方始圓具功德。

 

三寶之識

三寶弟子,皈依三寶,往往進行於「不如法」的授予之下。譬如:

皈依十方三寶。

皈依自性三寶。

眾所周知,三寶是「佛、法、僧」;但是,十方世界,各有不同環境的苦樂感報,其所標的成就亦大異其趣。因此,娑婆世界眾生,所能「皈依」的三寶,應該是:

佛陀--以釋迦牟尼佛為依皈。

達摩--以釋迦牟尼佛所說的法為依皈。

僧伽--以釋迦牟尼佛的制度,所建立起來的比丘或比丘尼為依皈。

基於釋迦牟尼佛是娑婆世界的導師,是創設佛教的教主;他所說的法是針對娑界眾生的問題,提出最切實際需要的道理與方法,依之使得圓滿而究竟的解決問題。同時,釋牟尼佛為使「法」的流傳和延續,特地建立一體三寶的僧伽制度,俾便慧燈遞傳;世世代代,所有娑界眾生,皆能獲得佛法的饒益。

何謂一體三寶?依於佛陀入滅之後,佛法僧三寶,於「佛」但有法相,供給來者景仰和追思;於「法」但有經書典藉,供給來者受持讀誦,如是,僧伽的建立,便是為了荷擔如來家業;能夠有繼承者深入經藏,研究薰習佛陀的道理與方法,可以替代佛陀廣弘佛陀教法,饒益群命;這,便是以一「僧寶」,替代「佛寶」,弘傳佛陀教法,流通「法寶」;即為一體具足三寶之功,宣揚我教三寶之德。

至於其他皈依處,則都不適宜;譬如極樂世界,琉璃世界等,於「佛」遠不可及,於「法」不符娑界現實,於「僧」難濟眾生苦厄。尤其是以「十方」,以「三世」,以「自性」,可謂癡人說夢,無非空思妄想。

行者大德!即使天下叢林,分別各有家風;又如地球上各國,更是差距甚遠;何況佛世界,諸般淨土,悉依諸佛之願力所成,皆以不同旨趣接引眾生,饒益眾生。

試想,能不謹慎行事麼?!

 

饒益性的皈依處

殿堂上,妙德莊嚴的佛像,是清淨化身。

樓閣中,智慧如海的藏經,是莊嚴法身。

寮房裡,篤踐力行的沙門,是淡泊報身。

常住三寶,法像三寶,一體三寶;無論如何,是覺者,是解行者,絕非是自以為的成就者!

佛、是已經成就了的大圓覺者。

法、是成就大圓覺的道理和方法。

僧、是代表大圓覺者弘揚理法的行者。

三寶是皈依處,寺院是三寶的所在地,亦是蘊藏智慧,開拓人生,調整思惟,樹立觀念,糾正行為的理想地方。

雖然如此,三寶相具,於實質有否具足珍貴而饒益的內涵?則在身為僧寶者,是否確具可信度與可靠的代表性,是否能展現珍貴,促使饒益,如實如法的弘揚三寶是真正皈依處!

 

老禪師的話

佛陀

  佛陀一詞,在梵語中的意義,最簡明的說法,應該是:「覺悟的智者」。即所謂:

  覺,煩惱不害,可以轉變成道。

  智,事理不惑,可以徹底分明。

  因此,佛陀的法義,乃是以圓滿的智慧,而證究竟的覺悟。  

不過,依名相而言,佛陀一詞,乃是以成就的境界,亦如典籍中所說:

  自覺、覺他、覺行圓滿。

  當然,欲得「覺」的基因,仍以「般若」為條件;所以,佛陀的梵意,在名相上,稱之為:

  智者。

  覺者。

  以上所說,可以發現:

  凡是學行般若,探討菩提的是學佛行者。

  凡是圓滿了般若,究竟了菩提的成就者,即可稱之「佛陀」。

 

達摩

  達摩一詞,在梵語中的意義,最簡明的說法,應該是:「行持於軌範者」。即所謂:

  如法軌持,遵行不逾。

  能持自相,軌生深解。

因此,達摩的法義,乃是如法遵行,能持深解。

  不過,依名相而言,達摩一詞,乃是以「法」為詮釋:泛指名詞和代名詞,甚至以「菩提達摩」專稱屬之。

  不過,法的構成條件,總不捨「因緣和合」;亦即所謂:

  緣聚而法生。

  緣散而法滅。

  從上所說,可以發現:

  凡是,如法軌持,遵行不逾,能持自相,軌生深解者,即可稱之,學法行者。

  凡是世出世間已成之法,叫做達摩,或剎帝利種的香至王第三子,以「菩提達摩」簡稱。

 

僧伽

 

  僧伽一詞,在梵語中叫做「和」、或者「眾」;凡比丘三人以上,即稱之為僧伽。有所謂:

  多比丘,聚一處。

  多比丘,眾和合。

  因此,僧伽的法義,乃是以多比丘,眾聚和合者。

  但是,依名相而言,僧伽一詞,是以「眾多和處」的比丘群而名者;亦如古時,以萬二千五百數而為之軍。由此可見,僧伽的本意,是指多數比丘和聚,以之為代號;當然,不可以一比丘而謂僧伽,個己亦不得自稱僧伽。

  從上所說,可以發現:

  凡披剃出家之男女眾,均謂之僧伽。

  凡眾多和合一處之比丘、比丘尼、沙彌、沙彌尼,所有眾聚者,悉皆稱僧伽。例如:

  寺院中的僧伽。

  法會中的僧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