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白雲老禪師出處:紅塵甘露期數:414期2025年10月
此念有十種:所謂寂靜念、清淨念、不濁念、明徹念、離塵念、離種種塵念、離垢念、光耀念、可愛樂念、無障礙念。
414大方廣佛華嚴經淺釋
/白雲老禪師
大方廣佛華嚴經第二十一
十無盡藏品第二十二
經 文
佛子!何等為菩薩摩訶薩念藏?此菩薩捨離癡惑,得具足念;憶念過去,一生二生,乃至十生、百生、千生、百千生、無量百千生;成劫壞劫、成壞劫、非一成劫、非一壞劫、非一成壞劫、百劫千劫、百千億那由他、乃至無量無數、無邊無等,不可數、不可稱、不可思、不可量、不可說、不可說不可說劫。念一佛名號,乃至不可說不可說佛名號。念一佛出世說授記,乃至不可說不可說、佛出世說授記,念一佛出世說修多羅,乃至不可說不可說、佛出世說修多羅;如修多羅、祇夜、授記伽陀、尼陀那、優陀那,本事、本生、方廣、未曾有、譬喻、論議。亦如是,念一眾會,乃至不可說不可說眾會。念演一法,乃至演不可說不可說法。念一根種種性,乃至不可說不可說根種種性。念一根無量種種性,乃至不可說不可說根無量種種性。念一煩惱種種性,乃至不可說不可說煩惱種種性。念一三昧種種性,乃至不可說不可說三昧種種性。
釋 疑
念藏:具足念,於一生乃至無量生之成、住、壞、空劫、非劫、不可說不可說劫中;念佛念諸佛,念法念諸法,乃至佛所說分教十二部。如契經、重頌、諷頌、因緣、本事、本生、希有、譬喻、論議、自說、方廣、授記等;以及念眾會、根性、煩惱、三昧等。
念、一念所起,有真妄,有垢淨;譬如凡夫,念念生滅是妄、是業垢。若行者,離妄離業垢,真淨道明徹;所起之念,即如來正智之念,或謂普觀無量清淨之念!
經 文
此念有十種:所謂寂靜念、清淨念、不濁念、明徹念、離塵念、離種種塵念、離垢念、光耀念、可愛樂念、無障礙念。菩薩住是念時,一切世間無能嬈亂,一切異論無能變動;往世善根悉得清淨,於諸世法無所染著,眾魔外道所不能壞,轉身受生無所忘失,過現未來說法無盡。於一切世界中,與眾生同住,曾無過咎,入一切諸佛眾會道場、無所障礙,一切佛所悉得清淨,是名菩薩摩訶薩、第八念藏。
釋 疑
寂靜念:不生分別,不滅心識,專注一念所處之境。
清淨念:正念不雜,不著緣境,譬如念佛念法念僧。
不濁念:心識如澄劑,意念悉分明。
明徹念:了達諸法義,入於篤實行。
離塵念:色塵與法塵,突破塵所縛。
離種種塵念:五欲八風,障道塵埃,修治出離,住清涼地。
離垢念:無明煩惱,業惑所使,出離染污,菩提是道。
光耀念:光明坦然,耀眼警世,如諸佛聚功德,饒益一切眾生。
可愛樂念:耽著天道,修福趣生,是可愛心識之所念;一旦福德具足,往生天道,耽著福樂之報,同樣是貪愛染著之念,為福報受樂盡時,還須循業而墮他道故。
無障礙念:通達自在,圓融暢流;出離迷惑,見聞覺知;猶若諸佛,圓滿大自在之徹悟德養,一切處、無障無滯,微妙殊勝境地。(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