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聊天機器人對談健康問題

    在有關的健康大數據之中,有不少提到心靈健康的問題,它涉及人生的意義與價值,以及信仰、哲學等內涵。

  • 文:詹天賜出處:健康講座期數:413期2025年9月

與聊天機器人對談健康問題
/詹天賜

 

  過去我查健康資料時,最常用的查詢方式是在搜索引擎 (google、百度等) 中打入關鍵字,然後在諸多查到的網頁中去檢視相關的資料,並由此獲取所需的資訊;必要時經過複製、貼上的程序,將所得的查詢結果儲存起來。如今多了聊天機器人,它可以與我們對話,這對於查詢及整理所需要的資訊是極其方便的。我使用的聊天機器人是著名的 ChatGPT (中文免費版),我問它 ChatGPT 是什麼,它的回答是:

 

ChatGPT 是由 OpenAI 開發的 人工智慧聊天機器人,基於 GPTGenerative Pre-trained Transformer 模型,能夠進行自然語言對話。它

能回答問題、撰寫文章、協助編程、提供建議,甚至進行創意寫作。

 

並提到它的特色是包含自然語言理解與生成、多功能應用與持續學習與改進等,最後提到它可“讓人機互動變得更智慧,能夠幫助個人和企業提升效率",於是我嘗試改用聊天機器人來查健康資料,看是否能提高查詢效率。

 

  我問的第一個健康問題是:“請問何謂健康?"它的回答有四段,第一段是有關健康的定義:

 

健康(Health)是一種身體、心理與社會適應的整體狀態,不只是沒有疾病或虛弱的狀態。世界衛生組織(WHO)對健康的定義為:

「健康是一種在身體上、心理上及社會適應上完全良好的狀態,而不僅僅是沒有疾病或虛弱。」

 

引用世衛組織的定義,可以說是標準答案,但它的說法中出現了整體狀態一詞,於是我問了何謂整體狀態,它的回答是:

 

整體狀態(Overall State 是指一個系統、個體或環境在某個時間點的綜合情況,通常涵蓋多個層面 …

 

也就是說它包含多個層面,於是第二段有關何謂健康的回答便一一說明各層面的內容,包含身體健康、心理健康、社會健康等,這與健康定義是吻合的,令我覺得意外的是它還提到了靈性健康,它的內容是:

 

  1. 靈性健康(Spiritual Health(有時也被納入健康概念)

*擁有生活的目標與價值觀,能夠找到內在平靜與意義。

*與信仰、哲學、人生觀相關,但不一定涉及宗教信仰。

 

可見在有關的健康大數據之中,有不少提到心靈健康的問題,它涉及人生的意義與價值,以及信仰、哲學等內涵。

 

第三段它主動提及了如何維持健康的問題,內容包含飲食均衡、適量運動、充足睡眠、壓力管理、良好人際關係、定期健康檢查等六項,內容如下:

 

  • 飲食均衡:攝取足夠的營養,避免過多加工食品和高熱量飲食。
  • 適量運動:每週至少進行150分鐘的中等強度運動,如快走、跑步、瑜伽等。…

 

這六項應該是由健康大數據中透過統計學習所歸納出來的。最後,它也做了總結:

 

總結來說,健康不僅是身體無病痛,更是一種全方面的平衡狀態,涵蓋了身體、心理與社會適應能力的良好發展。你對健康的哪個面向最關心呢? 😊

 

生成式人工智慧系統具有生成文章的功能,在對話中,以具有結構性文章的方式,來回答我們的問題。我們可由黑盒子 (black box) 的概念,來理解及猜測它是如何回答我們的問題的。我們問它問題是“輸入",它的回答是“輸出",它的結構及程序是未知的黑盒子,我們只是由輸入與輸出的關係來推測其功能。它由健康的定義中分解出身、心、社會等方面,故第二段它對各方面作出了延伸解釋,完成了健康是什麼 (what) 的回答。接著自動補上如何 (how) 的內容,最後再作總結。總結的說法與健康的定義大致相同,但寫法不同,應是由大數據歸納出的不同寫法所致。隨著大數據的增加,經過訓練,它能有更多的選擇,回答也可望更加“聰明"。

 

  ChatGPT 生成的文章具有一定的結構,我問它 “AI 回答問題時,如何生成一篇文章"的回答裡,它提到AI 撰寫文章有個標準流程,包含確定主題與核心觀點、設計文章結構、搜集並整理內容、撰寫初稿、優化與潤色、生成最終版本等步驟,其中一般說明型文章有標準的五段式結構,含引言(導論)、三個主體段落、及結論 (總結主要觀點,可能附加未來展望或建議)。換言之,ChatGPT 可以根據所問的問題類型,決定文章結構,以組織文章內容來回答問題。(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