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語書摘 十長養心

    十長養心依其次第,乃四無量心、四攝法,以及止觀等持,而入於長養之位。是諸佛菩薩依之入於堅持的修養,所以古德們名之為行法之門。

  • 文:出處:雲語書摘期數:375期2022年4月

雲語書摘 十長養心
/潛

 

  《梵網經》卷上中談到:菩薩行者的成就境界,約分為四階四十位;所謂階就是層次,所謂位就是地位;也就是菩薩行者於修養時,所證境界的差別相,共分為四十個階位。

 

 其中,第二階位十長養心,又叫做十行法門,可以促使步入堅忍的修養境界,是增修善根,長期培養,可以次第入於修行勝境。如果,行到圓融無礙,則自度度他應具備的德相,當屬菩薩從因向果的境地,乃名符其實的等覺之位。

 

  1.慈心:就是以仁德修養的心意,幫助他人,以喜樂心除苦;如果常懷慈心,心中的怨恨心就會與日俱減。在《增一阿含經》卷四十七中,說明具有慈心的人,能夠獲得十一種功德利益:(1)臥安,(2)覺安,(3)無惡夢,(4)諸天護持,(5)他人喜愛,(6)諸毒不侵,(7)兵災不害,(8)水無患,(9)火不傷,(10)盜賊不侵,(11)上生梵天。而具備慈心的人,往往以愛憐之心待人,所以說功德無量。

 

  2.悲心:悲是哀傷的意思,包括了惻愴與悲憫的心懷;也就是面對世間眾諸有情,見其哀苦和憂傷以惻愴的心意,去除他們的痛苦,孕育著感同身受的悲憫意境,完全以眾生苦即我苦,眾生病我亦病,同體承受的情懷而奉獻給予利樂。

 

  3.喜心:喜是以慈悲為基礎,用歡喜心,心甘情願地去做。所謂隨喜功德,就是有隨喜之能,相應於眾生之所緣;於他人能離苦得樂,於個己能隨緣法喜。也就是以喜樂之心,發起覺觀之意,頗具悉皆慶悅之妙。

 

  4.捨心:即內心平等而不執著功德,但以饒益利樂盡施於人;頗具諸法本寂,包容而不分別的淨識境界。在《淨名經》中說有七種捨心:(1)心性平等,捨染著心。(2)怨親無礙,捨愛恨心。(3)貪瞋不起,捨情欲心。(4)憂煩無惱,捨罣礙心。(5)究空離相,捨攀緣心。(6)嚴己施他,捨自樂心。(7)益他不酬,捨回報心。

 

  5.施心:為了對治慳吝,廣行布施,饒益他人,圓成捨樂。施有種種福利行為,約略有如下幾種:

 

  《大智度論》卷十一說三種施:(1)資生施,乃資養生命,是色身利益。(2)法施,乃知識經驗等,是法身利益。(3)無畏施,乃險難危境等,以無畏的精神幫助他人,或以無所畏懼的精神,持之以恆去行資生施與法施。

 

  《菩薩戒經》卷一說四種施:即筆施、墨施、經施、說法施。

 

  《俱舍論》卷十八說有七種施與八種施的分別:

 

  七種施,即(1)施客人:羈旅他鄉者。(2)施行人:行旅過客者。(3)施病人:染患疾病者。(4)施侍病:服侍病患者。(5)施園林:以園林贈寺。(6)施常食:供養常住僧。(7)施時節:隨寒熱供養。

 

  八種施,即(1)依緣施:遇緣方行布施。(2)怖畏施:為除災厄苦難。(3)報恩施:曾受施今回報。(4)求報施:施物為求返報。(5)習先施:承家傳習俗施。(6)希天施:求生天而惠施。(7)要名施:為沽名釣譽施。(8)為莊嚴:求相應道業施。

 

  此中,前七種施是如法而施,故功德無量;而後八種施乃有相行施,遠諸三輪體空之法,故功德微小;甚至,因此而造作成諸業,不可不知。所以,施的心行,應以清淨為本,不著於相,隨緣隨喜而行布施;基於布施的真義,以己之所能分布與他,以己之所有惠施與人。

 

  6.好語心:就是四攝法中的愛語,隨眾生根性,以善言導引,使之感受親切,樂於接納;好語具備說服力、親和力,有關注、鼓勵、能啟發、體諒,言語中透露了愛護、保護對方的一份關懷;因而發起信賴之心,步入學佛的道路,有緣修行佛陀的教法。

 

  7.益心:就是四攝法中的利行,以利樂藉身口意的行為,使其獲得饒益;因而引導進入信道,確然感受佛陀的慈悲,不同於世俗的浮華。

 

  8.同心:就是四攝法中的同事,乃運用智慧,確知眾生根性,隨其所樂而相應身份,使得同修,共沾法益;猶如觀音菩薩的三十二應身,具備多方面的知識經驗;可以說,是以修養,配合他人,利用相同的知識或經驗,引導進入佛陀的教法。

 

  9.定心:就是制心一處,專注一事一物的行為,所以能無事不辦;說明心念與行為,隨時保持冷靜,維護不亂,而當面對人或事的問題時,才能以心平氣和的理性行為而處置。定是發起於「奢摩他」──止,成就於「毘婆舍那」──觀。

 

  10.慧心:就是能分辨事理而不偏取,具備抉擇或排除疑難的力用;以修學中所攝的智慧,包括世間一般性的知識經驗,以及專門性的特長,熏習成精華,作為智慧的內涵;施展於適時、適地、適合多數能夠接納的言行。所以,慧是了生脫死的依皈,是轉迷成覺的基因;是從相對的覺知,入答絕對的圓覺至極之境。

 

  十長養心依其次第,乃四無量心、四攝法,以及止觀等持,而入於長養之位。是諸佛菩薩依之入於堅持的修養,所以古德們名之為行法之門。可知,發菩薩心,行菩薩道,不只是一份「熱忱」便可以成辦的,必須依教如法,如實行修,方能如願以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