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潛出處:雲語書摘期數:343期2019年5月
在佛法要義中說種性,就是指一般人天生的本質,有凡夫種性、習種性、道種性、聖種性與等覺性共為五種
雲語書摘 種性的認識 /潛
所謂種,即是種子,具有發生的意思。
所謂性,即是本性(性質),有不變的意思。
上白下雲老禪師在(佛法要義)中說種性,就是指一般人天生的本質,有凡夫種性、習種性、道種性、聖種性與等覺性共為五種。
凡夫種性,以白話來說就是天生的,在佛法中說,就是過去所造作形成的。以人的本質來說,一般凡夫的本質,都是依過去無始以來所造作的業而顯現的本質;也就是過去作善現在就有善,過去作惡現在就有惡,這是一個業因、業果的關係。
習種性,就是這一生熏習而完成的。譬如那些不好或貧苦弱勢的家庭,父母親或曾作惡,為什他們的兒女反而很善良?甚至有出息,很有前途,這就是習種性,是重新熏習的不同。有許多貧苦的家庭,他們的兒女因為外緣力量的關係,造成他們努力去改變、創造而得到利益,甚至成為富有人。在佛法中說六道眾生各有各的業因、業果;也就是世俗講的「各有天命」。
道種性,是以菩提道來說,有它的層次與高下的不同。依眾生皆有佛性或本有之覺性來說,於發出來之後才有差別,有所謂聲聞與菩薩的差別,而聲聞通常謂之聖種性。
由此可知,凡夫種性與習種性是以業來說,聲聞與菩薩是以道來說。為什麼佛法要以業的種性與道的種性來說人?因為以業來說,惡中有善的,善中難免有惡的,假使是惡性,如果所處的環境,外來的緣力是善的話,也會慢慢被熏習轉變為善的;如果父母非常的善良、優秀,為什麼他們的兒女有些會變得頑劣呢?那也是外在的緣力造成的,如交的朋友與所處的環境。看看有些有權勢、有地位、有錢財的家庭,兒女都不怎麼好,因為沒有相同於父母的緣力,父母為了名利都在忙碌,對兒女的欲望,要錢給錢,要名牌給名牌,要車子給車子....,這類的緣力就會造成好逸、懶惰、懈怠,所熏習的都是惡緣,不是善緣。所以凡夫種性,是無始以來所作的;習種性,就是熏習而再發生的一種轉變現象。
道種性談的是指在菩提道上,修學者依佛陀的道理方法,或依戒定慧三無漏學,或依經、律、論等三藏十二部,甚至依八萬四千法門等,依個人所下的工夫而決定其修養的差別,有羅漢成就的現象與菩薩成就的現象,當然也需要外緣的助力才能形成。所以,道種性以菩提道上來說,就有羅漢、菩薩,甚至佛的不同修養。
可知,道種性的類別有聖種性與等覺種性,也就是有聲聞種性與菩薩種性的分別。聖種性是自我單獨完成利益的,叫做獨覺,也就是聲聞乘裡的羅漢,雖然行於菩提道上,而所有的身口意行為,起心動念都是以個人的修養利益為主。所以,聖種性不只是談羅漢,還包含二十七賢位、三向一果,因為在道的修行上,所完成的道的修養層次有這些差別。
所謂等覺性就是談菩薩,由於等覺並未圓滿,要圓滿才是佛。等覺有層次的高下,以菩薩來說有十地的不同,從初發心到提昇,到增上,都是在於修養上精進度的不同,而精進度的不同也需要有時間與空間的配合。因此,以成就而言,於羅漢的成就有其時節因緣,於菩薩也有時節因緣,可是於佛來說,已超出了時節因緣,因為佛的境界已沒有什麼佛種性了。佛是覺悟的意思而說,而眾生是迷,賢聖是覺,這是唯一不同的地方。
所以談種性,種子的本性是惡的話,雖不能改變,但是依於學佛的修養、功德,可以輕報。譬如一個學佛的人與一個普通的人,因為意見不和而造成彼此爭執,通常爭執沒有處理好會出事情,開始是爭吵,慢慢就變成吼叫,繼續就變成打架,甚至會造成殺傷;真正是個學佛有修養的人,處理這樣的環境,就會以安忍的方法承受,思考「我是學佛的人,不可以這麼計較,即使對方不講理,不妨去面對,並且從這業中認識、瞭解、發現;假使有過去種性的因果關係的話,就可以把重的因果轉變為輕的因果,把這一段的因果關係消除」。
已知種性有凡夫種性,就是過去無始以來所造作的,習種性就是熏習種性,是當生所熏習而成。如果道種性只是以善、惡來說的話,惡會傷害人,善會幫助人,所以於道而言,會傷害的是惡道,會幫助的就是善道。因此,道種性可以分成兩部份,一是依業,一是依道,唯一的差別是,業道是以善與惡──會傷害或得到利益的差別來說;而道種性是以菩提道上來說,就有羅漢、菩薩,甚至佛的不同。
可知,無始以來本具的業種性,是為凡夫種性,而我們這一生,因為個人所處的時間、空間之緣力不同,譬如有機會受教育、親近善知識,就可以熏習使原有的那些惡業,雖然在因果上要承受果報,但可以減輕,因果是一定要報的,然因熏習的緣力可以轉化它;因為因果於業而言,不能改變,善惡也不能抵消,好的要承受果報,不好的也要承受果報。
總之,要轉迷而顯覺,成就覺悟,種性並沒有改變,譬如成就為菩薩,是由凡夫身而形成的;成為羅漢也是從凡夫身形成的,絕不是沒有業,只有道來說種性。如果談到佛,佛已出離了凡夫、羅漢、菩薩的範圍,已到達圓滿的覺悟,以覺的種性來說,叫做圓覺或妙覺,因為佛已經是圓融了,已至微妙的境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