緣生的種類

佛法說:一切萬法皆由因緣聚合而生,也隨因緣散去而滅,依此而說緣生緣滅。緣生,說明因為有「緣」,所以才發生;緣滅,則因為「緣」的分散或不足,所以生起滅相。

 緣的生與滅,一般是談生相,探討已發生、存在的生相;因為,只要能把握「生」,就能了解消失的滅相,就像人的生與死,探討生而能明了生命中的一切,就已具備修養條件,就有機會成就道業,「死」就能解脫,自然不成問題。

一切萬法因緣而生,說明「法」必須具備因與緣和合而發生,所謂和合即強調「緣」須足夠而且相應於「因」,就像一個人會生氣,必然關係到他人或某些事物,也就是「緣」,自己則是「因」,所以生氣是具備因與緣而發生的,不生氣是因為「緣」不具足,除非無緣無故生氣,如一般人所說的神經病,那是個不正常的人。

在般若經中說緣生:有四種現象,即因緣、次第緣、緣緣、增上緣。試說如下:

所謂因緣,並不是依種子因與助緣而說因緣;因,不是指種子因,而是指「緣」,是發生的誘因,說明因為有緣的引發,所以才發生。例如飼養的觀賞魚,有淡水魚、海水魚的不同,若要養魚,必定以魚對水的適合性為第一考慮;可見,不同環境的魚,所需水的性質就不一樣,這是魚的緣境(水)差異。如果不去分辨魚與水的相關性,只是把魚放進水箱,即使緣足夠,可是緣(水)不適合因(魚),因與緣不和合,魚仍然無法生存,就像將海水魚養在淡水裡,魚雖然在水中,卻缺海水魚所需要的緣,因緣不和合,所以海水魚難以存活。

所謂次第緣,又作等無間緣,也就是在相等的情況下,連續發生的緣。例如以業來說,業有善惡,但並沒有排列順序,然依於緣的相應,卻又顯現順序性。如外力(緣)偏於善,即先引發善業;如偏於惡,則先引發業。就像富家子弟一出生就享有富裕,那是因為父母的富有成為他的緣,但這不是他的因;反之,一生下來就貧窮,也不能說他註定貧窮。因為人一出生,是貧或富,關係到父母的緣,父母的緣是富裕,孩子生下來就有錢;父母的緣是貧窮,孩子就是沒有錢,但這不是因,就像封建時代,父親擁有王位或侯位,兒子生下來就是小王爺或是小侯爺,但如果父親犯法,成為叛逆者,那麼原本繼承的地位,也就隨之而逝,嚴重的話,甚至連誅九族,生命不保,這都是緣的關係。所以,次第緣是完全在於緣如何順序相應而引發,並不是指業的善因或是惡因,預先依序排列,而等待緣的引發。因為緣是一種外力,因是內應,二者必須內外才能發生。

 

所謂緣緣,就是緣於什麼樣的緣而發生。又作所緣緣,說明為何發生,所為何來,相同於世俗所謂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道理。朱、墨是種環境,也就是人所面對的緣;如幫派份子,也不是天生註定要成為幫派人物,是他們成長過程所結交的朋友,與所處環境的原故,這環境就是所緣緣,因為如此的緣,逐漸形成為幫派份子。又如父母抽菸,兒女則特別容易學會抽菸,這是緣緣所生,有樣學樣的道理。

所謂增上緣,是指助力效益的昇值。要了解增上緣,必須先分辨「提昇」與「增上」二詞的差別。提昇,是依自己的能力,在能力所及的範圍,很自然能做到的部分。增上,是說自己能力不足,必須進一步修養再學習,藉別人的幫助,才能增上的部分。現實生活中,有的人諸般不順,有的人則幸運好事上門,有的人是時好時壞,這些現象雖難以把握,但撇開難以把握的部分,只談能把握的,我們會發現,真正能把握的十分有限,因為缺乏修養!

 增上緣告訴我們,要有修養才有增上緣,才能把握增上緣。以業的現象來說,人與人因意見不和發生吵架,有的吵過就算了,業就消化了;但如果個人修養不夠,吵個沒完沒了,就會打架,以至演變成不可收拾時,就會不顧一切拿刀殺人,整個過程包含了一連串的增上,這是以增上緣而談業。世俗總勸人「退一步海闊天空」,其實那必須具足修養才能做到,在修養不夠時,這份緣往往演變為惡緣,且愈來愈嚴重,原本引發吵架的緣已不好,再打起來,緣就更不好,演變成殺人時,此緣已成不可收拾,這是增上緣的現象。

以菩薩十地位來說,初地到四地的階段,已具備基本修養,但一旦把握不住,隨時可能發生變化而退失,這叫變化位;五地到七地的階段是提昇位,其修養已至基礎穩固,不起變化而能提昇自我的修養;進入八地以上,則是增上位,具足等覺菩薩的修養境界,這時修養的進度將難以大步邁進,甚至感到寸步難行,如同爬山要直登山頂,步履卻格外維難,這是菩薩增上位的現象。

又以練舉重的人來說,從五十斤開始練習,慢慢增加到六十公斤,訓練有素之後,才能舉起一、二百公斤,這種能力就是不斷增上,是慢慢培養出來的,那過程中所需的緣,都稱作增上緣。

緣生,是說「種子」所需的緣,基於緣起而種子生,必須眾緣和合,非是一緣可以和合的。所謂「欲解前世因,如今受者是;欲知來生果,現在作者是。」因此,緣生緣滅,必須了知「緣」的道理,才能了知「因」與「緣」必須和合的因緣、因果,自然性關係的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