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恩如甘露法水

師恩如甘露法水

香港.嚴錫康

老禪師的心地發明──止觀法門,

是真正能在現實生活中發揮效益的實用止觀,

藉由止於一念︰研究、分析、認識,

進而觀照菩提︰覺察、返照。

 

    年過五十,對於「信佛、學佛、可以成佛」這句話,經過漫長的學習,如今生起無比的信心,而且無任何疑惑。

  幼年生長於貧苦家庭,兄弟姐妹眾多,見父母輩情感糾葛,在人我是非、得失對錯中憂悲苦惱;見至親們的生老病死,束手無策、愛莫能助。家母無奈地接受命運,單純為子女的溫飽、讀書,刻苦耐勞地討生活。少年期耳濡目染,自然學習家母堅忍的精神,對別人受苦往往能感同身受。但面對人生諸多的逆緣苦境所生起的「無奈」情愫,心底強烈抗拒,總想設法排解內心的壓抑與陰影。因而青年時,嚮往民間小說的俠客情懷,年稍長,又欽羨道家的逍遙自在。

  後因工作接觸西方經濟理論︰「經濟學的原則,假設人是自私的⋯⋯」,心中生起疑惑,難道人與生俱來就是自私的嗎?也有專家說︰「知識就是力量」,難道博學多才能解決感情的糾葛嗎?中外各種論調,無法滿足我對生命的探索,「無奈」依舊如影隨形。

  直至遇到一位風水師,改變我的人生,並不是因為他指點迷津,而是他推介《心經》的不可思議。為了明白《心經》說些什麼,開始學習佛教教義,皈依三寶,進入學佛之門。除借閱圖書館的佛教書籍外,並參加佛法課程,廢寢忘食研讀「中觀」、「唯識」、「阿含經」等論。平時在家練習靜坐,沉浸在自我的世界,像是與世無爭的佛教徒。但工作處事上又是不同的表現,與人相處看似談笑風生,面面俱到,其實表裡不一,如是矛盾了十多年,「無奈」仍是揮之不去。

  某年,因工作上的瓶頸及公司的競爭文化,承受力已到達極限,於是離開工作崗位,對未來並沒有預設,仍繼續尋找自我的出路。處於休業的我,利用空餘時間到不同道場,參加禪修課程,閱讀古今禪德語錄。五年前,為找尋唐朝《趙州禪師語錄》的機緣,專程到志蓮淨院。當時為廣涉各家禪德學說,對「禪」字非常敏感,一眼即瞧見白雲禪師的著作《禪行者》,便一併請購。

  不意翻閱後引我入勝,欲罷不能,連夜閱讀意猶未盡,四處探詢白雲老禪師的其他著作。終於在香港尖沙咀柯士甸道找到白雲書坊( 今為千佛山文教慈善基金會),當下心境如同行旅荒漠,找到甘泉般雀躍。第二次登門造訪時,自備一只旅行箱去買書。白雲禪師的著作,引領我進入學佛的新視界,不僅滿足對佛法的渴求,更建立起正知正見。

  眾所周知,佛法浩瀚如海,誰能闡釋這些難懂又深奧的道理,使見聞的人樂意受教?正如老禪師所言,必須把佛陀的道理方法,轉化為世人聽得懂的語言,使相應者能得到大利益。從老禪師的言行與論著中,即可印證其德養彌高,並得到智慧的啟發。然而,為什麼我們會相信某人或者不相信某人所說呢?關鍵在於本身所累積的各種知識經驗,以及明辨抉擇的能力。如同老禪師著作:「必須自己頂門具隻眼!古德們有句,謂:『頭上長眼,不是看天!』」提示學佛之道,在於多看、多聽、多問,才能加以比較、選擇,不致於人云亦云,止於學人而已。」

  學佛初期,對「禪」的認識,只是虛無飄緲,摸不著邊際。直至老禪師揭示禪是「實相無相,般若為用。」才逐漸理解是在任何的「耳目觸處,心念起處」,運用思想,發揮智慧,而且必須從磨練心性、改變自心著手,從生活中解行,突破計較執著,化解煩憂苦惱,才能體悟「煩惱即菩提」、「平常心即是道」。尤其,老禪師的心地發明──止觀法門,是真正能在現實生活中發揮效益的實用止觀,藉由止於一念︰研究、分析、認識,進而觀照菩提︰覺察、返照。如此日積月累的自我訓練,必定是受益無窮的修行法門。

  回顧生命歷程中的境遇,為解脫內心的「無奈」,踏上學佛之路;繞行一大圈之後,有緣接觸老禪師的著作,才體解到學佛是學習智慧的覺悟之道。所謂「欲知上山路,須問過來人。」對曾在十字街口尋尋覓覓的我,萬分感恩白雲老禪師的指引,走向菩提大道,未來定當朝此目標勤懇努力,以報師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