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經第22講

無法可得分第二十二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佛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為無所得耶?佛言:如是!如是!須菩提!我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乃至無有少法可得,是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這段經文跟前面有一點相同的方式,這是一個翻譯上的問題。先看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這名詞如果單獨使用可以翻成無上正等正覺;下面如果再加一個字,譬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因、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果,就有差別。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這名詞,稍許解釋一下,因為是一個梵文的名詞。「阿耨多羅」連貫起來是一個名詞,也可以分開做為兩個名詞。這分開來有兩種分法,一個是「阿」 然後就是「耨多羅」;一個是「阿耨」還一個就是「多羅」。

「阿」「耨多羅」 這一個名詞來講,通常翻「阿」有「無」的意思,「無」,我一直強調不是沒有,「無」字單獨使用的機會太少太少,都有其他的文字連在一起。「耨多羅」可以翻成兩種意思,一個是「上」、一個是「比」──無上、無比。「三藐」──「三」通常翻成是「正」;「三菩提」那個「三」還是「正」;「藐」翻成中文的意思是「等」──相等的意思,或等於;「菩提」有翻成為「道」,翻成為「覺」是不是可以?菩提有覺的內涵,可以翻成為覺,事實上菩提是一條道路,這一條道路可以到達覺悟的境界,它的全義應該這麼看。通常一般翻的是無上正等正覺,事實上應該是說無上正等覺的道路,是一個正正當當的沒有偏邪的,可以到達相等於──這裡談覺悟就涉及到圓滿與不圓滿,所以這裡面就有層次;這一條道路可以到達覺悟的境界,全要翻是這種意思。

 

「阿耨」跟「多羅」這兩個名詞,它的意思就有所差別,這一些的差別大部分都用在梵文的密宗裡面,在顯教裡面沒有這麼翻,所以在這裡不多做解釋。要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就是要發起無上正等正覺修行菩提道的這種心,說心願也可以。發起這種心,就具備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的因了,如果再去修行辦道,就能得到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的果。這幾個名詞加一些字是有所差別,前面是說發起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就具備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的因,如果再去依教如法修養,就能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果。

講到這裡想起一個問題,前面一品「彼非眾生,非不眾生」,好像還沒有講得太清楚,「彼非眾生」就是以這些學習如來所說法的人,是不同於一般的人;「非不眾生」就是瞭解了如來所說法的人。這一種對象就是從一般的不學佛的眾生,以及不同於不學佛的,是表示已經學佛的,後面是深解如來所說法的義諦的修行者,所以有「彼非眾生,非不眾生」的說法,這是它的主題。

看這一品的經文,因為問佛是否已經得到無上正等正覺呢?前面「為無所得耶」是說這一種有沒有得到,後面說沒有所得?不是這麼解釋!因為這一個問題是,究竟是得到沒有得到?所以說「為無所得耶。」「為無所得耶」就是究竟有沒有得到?佛說:「如是!如是!」通常在經典上是一種印證的話,也就是說:「你說對了!對的!」是這種意思。

佛說:「我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乃至無有少法可得,是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就是無上正等正覺而言,是一個圓滿的成就,為什麼又說「乃至無有少法可得」?因為這是已經圓滿了的說法,它不是一部分或是少部分,不是這種說法,所以說:「無有少法可得!」不是以少數有所成就,譬如我體悟了,感受到什麼了,或是覺悟了,都是少法,以無上正等正覺來講是圓滿的。這裡說不要以少法,認為得到了無上正等正覺,就是一般人講的:「我開悟了!」好像完成了無上正等正覺,不是用這方式看!「無有少法可得」,是說不是以這種一點點的認知、一點點什麼體悟,或一點點的什麼發現,就認為證到了無上正等正覺,它的意義是這麼解釋的。雖然得到的不是很多,在名字相上講還是無上正等正覺,因為這個無上是佛陀所說法的成就,跟世間法成就的差別,所以名字相還是一個比世間法不一樣的正等正覺,這是這一段經文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