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個學佛的人

做個學佛的人

世人修福不修慧

小慧聰明即陶醉

天道福報樂逍遙

福盡退墮三塗累

自作聰明,過犯於一知半解。

自以為是,往往陷於迷茫而愚癡。

圖眼前樂,是從來不在乎可怕的後果。

學佛行者,為求解脫,出離生死輪迴;如果不識學佛究竟之法義,是則,無異於仍舊生活在無明煩惱之中,依然與業作打交道,常住「以苦為樂」的夢幻之欲求裡;洵然,如是之類,是佛教徒,不是學佛的人!

 

信佛、學佛、可以成佛

  佛弟子,於娑婆世界眾生依皈「佛」處,從「信」而「學」,以至「成」就

,可謂不能忽略的流程;但是,從大前提而言:

  佛,釋迦牟尼乃已圓滿成就的代表者。

  信佛,肯定地說,即是信奉釋迦牟尼佛。

  學佛,當然是學習釋迦牟尼佛所有的遺教,也就是佛陀的教法,涵蓋了道理和方法。

  然而,朔古迄今;信佛,明知信佛所教;學佛,肯定學佛之法;如是「信、學」,必能成就如佛之位;難以數計的時空裡,不知從何時起,逐漸地誤解錯會,居然以「善知識」作成「信、學」的對象,反而忘了「佛」的存在價值,愚昧的信「人」學「人」,真不知其所寄望者,是否但求成「人」呢?!

  善知識,於學佛行者而言,但具導引與啟棣之功能;依其先進,早有心得,乃行者參訪之對象;即使是「師」之位,仍須仰諸佛法,信學佛之教誡,以解脫生死之道,入於涅槃之城,纔是正知正見,正道之信學行者!

  總之,佛弟子不是「人」弟子,佛法不是「人」法,肯定於唯佛陀世尊是賴;基於信人、學人、但能成人,惟有信佛、學佛、方能成佛。即使「佛位」難成,亦有聲聞、緣覺、菩薩等位可成;相反,於「人」的「信、學」,萬一不成,則機緣盡,苦塗在望;到那時,悔之晚矣!

  千萬請記:

  人身難得,及時信佛,信而后學,則成佛之道,無遠毋屆;成佛之果,有信學,必能有所成就。

 

與其計較、不如幫助

 

  人人都免不了「放逸、懈怠」的心念。

 

  如果,當你面對「人、事」而認為有了「應該、不應該」的分別意識時,千萬不要祇是計較,將自己局限於應該與不應該之中;不然,於人於事會變的更複雜,牽扯出來的問題更多。

 

  因此,面對問題之時,為了化解問題,必須不只是計較,更能進一步瞭解問題;這樣,直接反應的好處,是使問題單純化,容易「發現」問題的癥結之所在。

 

  雖然,分別之心人人難免,但「計較」或「瞭解」是可以調整的;教法中所提示的「修行」,即在開示佛弟子們,當知「修」養「行」為,防止「身行」、「口語」、「意作」的偏差;就像是行車時修正方向盤一樣,不可稍有大意,否則的話,隨時都會發生危險!

  修養行為,於身之行,於口之語,於意之作,所謂造「業」三大基因;不過,身行之約束,口語之約束,似乎尚能要求或限制,而意作不像身口是形之於外,往往內動而成作意,無法使之「如何」;適巧,身行與口語的發動,來自意作的力量,也就是說,意作而後身行與口語;依於這種道理,不難把握修養行為的要領。

  山僧常說:「學佛之人,要時刻照顧起心動念,維護起心動念。」基於心念的起動,肯定身行口語的作為,作為的動力即在意;如果,意緣清淨,身口亦即清淨,意之主宰在心,故利害的關鍵在心念起動之趣向如何?

  起心動念的導引,關係外在的色塵緣境,彼此相應之餘,其趣向雖然會生起分別,而且總不捨自我意識;但是,若能提起正念,不止於計較,更願意去瞭解的話,必然會不只是應該不應該;肯定的說,會發現許多意想不到的「事、理」。

  如果,日常生活中,乍當面對人與事,一旦有了應該不應該的分別意識,能夠不止於計較,更能深入瞭解;那末,你便是道地的修行者,尤其是,於深入的瞭解中,倘若能夠發現一些什麼;那末,你便有所覺悟了!

  唯有覺悟的行者,纔能具備與其計較,不如幫助他人的美德;因為,覺悟的價值是饒益他人,利樂群命。

 

佛子的慧命

  不管有沒有明天

  我要好好把握今天

  如果還有明天

  我更不能浪費今天

  生命的價值

  確定今天做了些什麼

  如果只是等待明天

  那只是在一點一點的消磨自己

  更何況將所有的希望

  全都寄託於不能把握的明天

 

  放逸與懈怠,無非是不肯面對現實,畏於精勤;如果,無「逸」可「放」,無有空暇,那末,精勤的行為,便沒有任何的理由,構成推託或懈怠的了。

  人,好逸惡勞,即在有「逸」可「好」,如果無「逸」,為了生存,也就只好「勞」役了。學佛行者,稟承佛陀教誡:

  不放逸,不懈怠,正勤精進。

  有所謂:「超凡入聖」,即在依教奉行,超越凡俗,入住聖道,修證菩提;然而,時潮衰頹,凡俗構成勢力;學佛之人,有意無意的受到影響,名聞利養之心,依「教」而求滿足。多少人,捨「教」棄「法」,假藉憑恃,不僅忘了「佛弟子」以「慈、悲、喜、捨」為作持的依皈,更忘了修行「六波羅蜜」乃菩薩之法;以至「身份」如何?「立場」如何?曾經的「發心」又是如何?似乎但得「滿足」,填飽「欲望」,其他皆無所謂;甚至舉凡因果感報,似乎與「佛弟子」毫無關係了!

  從來「眾生」畏果,「菩薩」畏因,難道真的是「因果」不「落」於「佛弟子」麼?!畢竟「佛子」的事業全賴「慧命」的成就,絕非「色身」的貪求;要不,何以謂佛弟子乃是修行覺悟的行者,乃稱之為「淨業」行人!

  眾生有業,佛法有道;業是日昨所造,道當今天修習;轉業成道,乃是學佛者的大前提,是每一個今天不可或忘,以至稍存放逸與懈怠之意念者;所以,殿堂上,每日晚課中,少不了有如是的警策語:

  是日已過,命亦隨減;

  如少水魚,斯有何樂?

  當勤精進,如救頭燃;

  但念無常,慎勿放逸!

 

是否在學佛

信佛,止於佛教之信徒。

學佛,旨在學習佛陀的智慧與心行。

成佛,遵循佛說的道理和方法,如實的精進,則可以成就如來、應供、等正覺之果。

學佛行者,於依教如法的前提之下,若欲知道自己是否真正在學佛?必須於現實生活中,面對人或事有所接觸時,平心靜氣的好好想一想:自在嗎?快樂嗎?如果答案是肯定的,即可證明是真正在學佛;倘若是否定,那末,你得小心,趕緊調整學的方式;不然,你最多只是一個佛教徒而已。

 

學佛知見

   佛陀說法,以「開、示、悟、入」而導眾生,行於菩提大道;但是,去佛時遙,知見紛紜,無所適從;後學行者,縱然依「法」不依「人」,而所依之「法」,如何建立辨認「是法」歸屬正知正見呢?!

  於是,考證、辨偽等應時而現,說真道偽,眾說紛紜;言「偽」者,提不出反證資料,說「真」者,但取現有典籍;結果,依然「自說自話」,不離現前、分別現前、反對現前、固執現前、在「現前」裡打轉兒。

  因此,學佛行者,知見的建立,不免分別意識,與其在現前裡打轉,不如「把握」現前;依據自己的興趣,憑藉所具的條件,在適合的前提之下,把握住有限的時間和空間,精進於正勤的修養,為道為業,如實行持,方是正覺之道!

 

為什麼要學佛

信佛,學佛,可以成佛。

最簡單的解說:

信仰釋迦牟尼佛,學習釋迦牟尼佛,便可成就像釋迦牟尼佛。

相信什麼,學習什麼,一定可以成就什麼;這是任何人也不能否定的事實,就像是學生和老師,老師教學生知識,或者是道理與方法,便可以成就知識,成就道理與方法。

除了以上的說法,立佛陀釋迦牟尼為典範,其中尚有「佛陀」一詞,依「法義」的闡釋,是屬於「覺悟」的意思;換句話說,就是:相信覺悟,學行覺悟,成就覺悟。

或許,有人要問:

「成佛幹什麼?覺悟了又怎麼樣?」
告訴你:

當你在人生的道上,面對任何的問題,而又引起你發生煩惱的時刻;如果你不能覺悟,便只有隨著煩惱;如果,你想要從煩惱中突破,銷除問題,那末,最好的方法,就是轉煩惱之惑,而成就菩提之道,也就是成就「如佛」的覺悟!

或許,你更要問:

「一定要學佛纔能夠覺悟嗎?」

是的!因為「佛」是「覺」的意思,學佛就是學覺悟。

不過,覺悟的果實,來自智慧的能力;所以,學覺悟也是學智慧!

有人說:

學佛是多餘,眾生皆有佛性,本來就是佛,又何必學呢!

錯了!

眾生皆佛性,意思是說:眾生皆有覺悟的本能。但是,雖然具備本能,而無始以來造作了太多的「業」,包括善的,惡的,無記的,以致淹沒了佛性,難以使覺悟的本能,顯現於困惑之

時。

(註:業,又作無明,形成困惑。)

眾生有覺悟的本能,但不可以說:

「本來就是佛。」

因為,佛的形成,來自許多於時空中,依佛陀的教法,正勤精進,修養而證得的結果;或者說,依其教法,清淨諸業,完成明了之後的究竟果實。

 

甚麼叫做修行

修行二字的意義;修是修學,包括有磨練,勤奮,經驗等;行是行持,包括造作,行為,實踐等,二者均是智慧的表現,德養的功夫;像飢餐寒衣一樣,一點也做假不得,縱或對他人可以矇騙一時,卻不能矇騙永久,尤其是對自己,確如古德們所說的:「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學佛的弟子,無論僧俗,以佛之言說為言說,以佛之行為為行為;以佛心之心意為己意,以佛之立願為己願,這樣才是學佛。如前所說,可見學佛就是修行,修行即是成佛,是連環的,一貫的,無異是一;就像是學藝,一個學藝的人,必須把整個的情感,智慧,精神,時間,甚至生命,全部付諸藝的學理與技巧,才能成為一個真正的藝匠。

修行,首先要從「心性」上下手,心性是善惡的根源,就像是水的源頭一樣,水源清,水流則清,水源濁,水流則濁;所謂「正本清源」,便是究竟最初,使之完整美好,捨此,修行都是虛有其表,不堪一擊!古德強調修行,要「八風」吹不動,正是心性上的修行功夫。

所謂心性,心是意識的現象,精神的狀態,位於中;性是生之質,無為而安行,禪宗大德們說「本地風光」,便是指「心性」的「性」,通常稱之為「本性」,唯識宗叫做「阿賴耶」,或者喚作原性。依解義而逐本而窮源,於時空的遷流中,正勤精進,便是修心養性的功夫,久而久之,自然便能明心見性了!

其次是修行不離慈悲,諸佛菩薩的成就便是以大慈悲「拔苦與樂」而救度眾生的;我們身為佛子,旨在修學諸佛菩薩的言行,藉以自利而利他人,完成佛子的本份。

所謂慈悲,慈是仁慈,愛的篤實,以寬惠他人而獻出自己;悲是悲憫,智度論說「夫言悲者,意有饒益,善順物情。」綜合地說:

「愛念曰慈,愍傷曰悲。」

諸佛菩薩視眾生,亦如家人般愛念,欲令得利益而安樂;見受苦厄者,惻愴憐憫,欲使脫其難,如是心地,如是意境,如是了別,才是圓滿慈悲的至高境界,也就是諸佛菩薩的境界!

有了心性的修養,有了慈悲的作為,加以恒心毅力,可以說便是行人了。至於修行的深淺,功德的多寡,都不會損及「修行」二字;因為,修學和行的本身就是生生不息,是「動」的行動,不是「靜」的休歇,只要我們記取每一時刻,不要忘了「修行」,可以無需計較功德。

如此修學,如此行持,何愁不能自利!何愁不能利他!更又何愁不能成就道業!敬愛的同道們!人身難得今已得,佛法難聞今已聞,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待何時度此身!正勤精進!慎勿放逸!願此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