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悲故事集

                                                                                                            文/恕

小欖仁樹與鸚鵡
今年農曆春節,用完早齋,鍾玲教授跟寺裡幾個人到後山走走,回來後,她與我分享了一件事,她說:

一早,有幸跟幾位比丘、比丘尼飯後到菩提寺後山走走,我們路過一個小山坡,看到路邊有一棵小欖仁樹,它只有兩公尺半那麼高,大家提到小欖仁樹的葉子有醫療效用,旭師父對這很有興趣,他想學神農嚐百草研究研究,我們就收集地上的葉子,但是地上卻沒幾片葉子。我們收集好正要離開時,我就跟小欖仁樹說:「等會兒我們走走,回頭再來到你跟前時,你可要落下幾片葉子讓我們收藏哦!」

等過了些時候回來,小欖仁樹竟然一片葉子都沒落。我就搖它,搖一下它沒動靜,再搖兩下,一旁有人說:「落了!落了!真的落了幾片下來。」我再繼續搖,兩下、三下,又落了幾片。然後我看到旭法師很緊張的走過來說:「不要搖!不要搖!」我順手又繼續搖了一下、兩下,小欖仁樹又接著掉落幾片葉子。這時旭法師很正經的說:「這棵樹很年幼,不要搖它!會壞了它的根。」我就趕快摸一摸小欖仁樹的根說:「謝謝你!謝謝你!」

鍾教授說:「從這小插曲中,可以顯示旭法師對人對物的慈悲心。」其實她說別人慈悲,她自己就是一個有慈悲心的人;記憶裡有一幕深刻的印象,前年在嘉義講堂附近的一間素食館,我親眼看到她與一隻鸚鵡另類的對話──這人鳥的對話能讓人如此深心記憶的,怕也不多!那是一隻會唱歌,有靈性的鸚鵡,一身羽毛雪白瑩潔。剛踏進店,我們看到一個客人怎麼逗弄牠,牠還是無精打采的窩在鳥籠一角,不動也不叫;不一會兒,鍾教授走近牠,輕輕撫觸牠的胸膛,不尋常的事發生了!她溫柔、和善的與牠說話,牠開始展翅鳴叫,接著身子一落,舒貼在籠邊,緊挨著教授,滾動著渾圓的眼珠,好像十分高興,如遇知己般,盡情述說婉轉,交織著共鳴,再也不是原先那隻無精打彩的鳥了。

我不斷回想究竟鍾教授跟牠說了些什麼?牠一聲叫過一聲,斷斷續續足足十分鐘,整間店像山鳴谷應,迴盪著人與自然奇妙的融和。此外我還看過鍾教授與一隻白鵝說話,那隻鵝長久僻居於水池一角,平常沒得到人們多少的注意,不免孤單寂寞,有一次我費勁的逗牠,牠不理我,但是在天色昏暮的廣場高台,隔著薄霧,鍾教授對著牠喊叫:「好了!好了!我知道了!我了解了!」鵝開始「呱、呱、呱」的叫,並拍翅在水面飛躍,那叫聲似乎隱隱然充實盈滿著什麼,令人有抖落凡塵桎梏,化身為鵬,摶扶搖而直上的快意......。

一隻鸚鵡、一隻白鵝其實也只是普通的禽類而已,平常一般人見了牠們,不是讚賞:「哦!好可愛!」便是感嘆:「哦!好可憐!投到畜生道,好不自由!」但是鍾教授當下泯除物我的分別,表露出平等一如的慈悲,何能致之?何以致之?為鳥兒安了心。

事先的告知

L ,我要對你說一個慈悲的故事。

一個清晨,陽光明晃晃照得人心裡舒暖,我與師兄若惟法師共一車,到關廟“某辦事機關”辦事去。看看牆上的鐘才過八點而已,裡頭卻已人頭鑽動,每個窗口幾乎都有人在排隊,氣氛顯得有些紛雜。抽了號碼牌再看指示燈,大約須幾分鐘才會輪到我們,我打算先到後面閱報區坐著。

L,你絕對不會相信,當我坐下時,頭竟然碰到伸出些許長度的大理石櫃檯,那大理石有著堅硬、冰冷的質地,令人坐得不舒服也無法安心!原來為了節省這塊侷限的空間,他們把連排塑膠椅硬塞在五號、六號的窗口服務檯下,而我為了不讓自己撞頭,就維持七分的坐姿。這時,惟師正與一位熟識的信徒打招呼,也許沒注意這裡的生態環境,而我若無其事的看我的報紙,正被一條有趣的新聞吸引著。突然「哎呀!」一聲,惟師撞到頭了,等稍靜定,他也發現問題出在哪?真是連排坐椅擾亂一池春水!

還好僧袋裡有白花油,他塗揉著痛點一邊對我說:「這椅子伸進櫃檯下,難怪讓人容易撞頭!」就在這時我發現對面坐著一位「老阿伯」,他似乎看到了這一幕,赫然發笑,可是我心裡驟然湧出對惟師的一份愧疚,我為何無危機意識,不懂得將心比心,對他做「事先」的告知,好像某些時刻「該說的就要說!千萬不能少一句!」

正巧這時一位年青的媽媽走近,惟師就是這樣的一個人,自己撞到了頭,但是仍沒忘記照顧周遭的人事物,因為他不願也不許別人遭受跟他一樣的“痛”,只見他笑容可掬的輕聲道:「小心坐下喔,身體不要往後靠,才不會撞到頭!」那聲音清晰無比,柔軟無比,使這狹窄的空間因著他的慈悲而變得無限寬廣,人影、雜語一時退得很遠、很遠。孩子睜著明亮的眼睛,依偎在母親的懷裡撒嬌,年青媽媽對惟師報以燦然一笑:「謝謝師父!謝謝師父!」

L,對於「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我來說,惟師顯得多麼不同!每次我一看到別人的「油瓶子」倒了,完全抱著「保留」的態度,相較於他的給人和煦的修養,肯為別人開一扇窗的和善,我是遲了、鈍了些。絮絮叨叨說了這些,不免思索著「慈悲」的真義,究竟什麼是「慈悲」?是知道感恩?懂得別人實際上的需求?是珍惜身邊的人事物?這令我想到菩薩行修的美,展露一份“慈悲喜捨”,為眾生“拔苦與樂”、“抽釘拔楔”,多面度的示誨,無言的教化就像細雨潤物無聲,哪怕是金剛怒目急厲的棒喝,老婆心切“話裡藏珠”可度吾等生死之苦。反照學佛不夠深心者,緣境一現前,卸不下名韁利鎖,百般計較執著,一味要求別人作佛菩薩,自己反而成了可悲憫的眾生,那當下----慈悲是多麼的遙遠呀!

所以,那個早晨,天地予我亮晃晃的陽光,我又給了別人什麼?談慈悲,不就是表現一份修養與智慧?!不妨就從「不傷害別人,也不讓自己受到傷害」做起吧!這“別人”當然包括那棵欖仁樹、鸚鵡與連排的座椅。L,我認為能展露慈悲心的人,就像天上的明月、山間的活泉,具體呈現眾人對“淨土”共有的默契,把那份生命的寧靜與從容蘊蓄下來。微風裡,我依稀看到菩薩迎風清涼,垂手接引眾生的那一份寧靜與和美。